省城东区:“四个强化”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省城东区:“四个强化”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省城东区:“四个强化”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省城东区:“四个强化”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省城东区:“四个强化”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省城东区:“四个强化”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2019年以来,城东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聚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抓基层夯基础、抓整改促实效、抓规范强提升、抓创新出特色,推动全区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全面过硬。

强化思想引领抓党建

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党中央重要会议精神、党内法规条例,省市委重要会议精神作为区委常委会、各议事协调领导小组会第一议题,及时传达、认真学习,坚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组织集中学习34次,观摩活动2次,专题研讨9次,辅导讲座2次,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持续深化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效,以自我革命精神解决违背初心和使命的各种问题,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目标。进一步丰富学习形式,打造“两个阵地”,开设“六个课堂”,发放“口袋书”“红色小书包”“红色小喇叭”,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坚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采取上级点、群众提、自己找等形式广开言路、开门纳谏检视问题,结合实际开展调查研究,把“改”字贯穿始终,制定9个专项整治方案,把解决民生问题、促进全面发展作为开展主题教育的发力点和落脚点,解决173件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逐步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东区党员干部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的生动实践。

强化基层组织抓党建

始终把党建引领贯穿于疫情防控工作全过程,充分动员全区基层党组织、党员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健全机制措施,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战胜风险挑战的斗争优势。成立一线临时党支部、以单元网格划分党小组,成立火线临时党支部7个、设立党员示范岗478个,划定党员责任区332个,组建党员突击队42个,党员志愿者服务队156个,共3000余名党员投身疫情防控一线。深入推进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持续深化基层党建“十百千万”行动、“堡垒指数”“先锋指数”考评活动,全面摸排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优化组织设置、理清隶属关系、规范组织运行,推动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统筹拨付“三基”项目资金60万元,创建慈幼社区、曹家寨村等10个村(社区)党建示范点。扎实开展“中央1号文件宣讲”活动,稳步推行“村财镇(街)管”工作,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打造全市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庄村党史馆”,不断推动农村党建提质增效。全面推行城市基层党建“契约化”共建,实施“三河六岸”绿道党建,建成全省首家区级“党建综合服务中心”,持续深化党建联盟项目成效,完善基层治理形态,不断提升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能力和服务群众水平。“夏都枢纽”党建联盟得到中央政研室领导充分肯定并刊发推广。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号”“党员示范窗口”等措施,积极引导党员争做“爱岗敬业模范”“服务群众标兵”,不断提升密切联系服务群众水平和工作能力。深化在职党员进社区“双进双联四服务”活动,全区35个社区党组织共进驻146个单位党组织,共报到2099名党员,为群众办理593件实事好事,打通党组织和在职党员联系群众、服务基层的“最后一公里”。

强化宣传引导抓党建

认真贯彻中央、省市部署要求,突出政治性、思想性、群众性、实效性,精心谋划重点活动,精心组织宣传报道,注重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两个70周年庆祝活动有序开展。认真组织开展退役老兵纪念章颁发、劳模走访慰问工作,营造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把“改起来”贯穿于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开设集中研讨课、情景式党课等“六大课堂”,修改完善制度(办法)57项,确定调研课题241个,开门纳谏解决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281件,整改各类问题484个,宁诚佳苑500余户群众不动产登记办理工作登上央视新闻,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通过主题党日、网络分享、手机APP等形式,广泛开展各具特色、务实有效的学习活动,推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覆盖到每个党组织,传递到社会方方面面,把党员干部思想认识和实际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区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更好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强化责任担当抓党建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全面落实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从严管党治党月报告制度,运用“四种形态”处理402人。深入推进派驻监督全覆盖,设立4个派驻纪检监察组、8个镇、街道监察办公室、45名村居监察联络员,将监督触角延伸至“最后一公里”。建立干部政治实绩库及“正负清单”,从重点领域和基层一线提拔使用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13名、轮岗交流42名。制定完善区委常委联点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具体措施和区纪委常委、监委委员联点包片制度。深入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等“7+2”专项整治,全面完成49家预算单位财务管理专项检查和整改,全区24名县级领导干部、183名科级领导干部填报自查表,纳入个人廉政档案实施动态管理。健全完善《区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向区委书记专题会议报告巡察工作情况的规定》等7项制度。开展基层减负督导,区级会议、文件、督查考核同比大幅减少。集中开展私设“小金库”、滥发津补贴等专项检查,积极开展嵌入式警示、旁听庭审警示教育,扎实开展廉政“第一课”,任前廉政谈话56人(次)。深入开展廉政风险点大排查,梳理廉政风险点593个,提出具体防范措施588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