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格还未停稳,粮食市场却传来“动态”,难道要走猪肉老路?

在去年,由于受非洲猪瘟的影响,猪肉的价格一路飙升上了天,创下了历史的新高。谁都没有想到曾经老百姓餐桌上最普通的食材竟成了餐桌上的奢侈品!猪肉价格上涨以后,国家为了解决老百姓吃肉难、吃不起肉的问题,采取了多种措施,如投放储备肉、大力鼓励扶持生猪养殖以及加大进口猪肉等。

猪肉价格还未停稳,粮食市场却传来“动态”,难道要走猪肉老路?

在国家各项措施的调控下,使我国的猪肉价格有了明显的回落,各地的猪肉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虽然现在猪肉价格跟以前相比仍然有点贵,但这也是一个短暂的事。毕竟现在生猪的产能有限,更何况生猪养殖受到周期性的影响。一旦生猪产能恢复上来,猪肉的价格不会那么稀贵,有可能重回到过去的价格水平。因此,猪肉价格回到过去,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大家不必过分担心。

时间转眼就来到了2020年,在今年最可怕的是冠状肺炎这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还好在国家和全民共同努力下,让这种疫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老百姓的生产生活也逐步恢复正常。但在国际上这种疫病不乐观,正在处于大爆发阶段!各国为了控制疫情蔓延,保障各自的物资供应就停止了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这其中就包括禁止出口粮食,如越南不再出口大米、哈萨克斯坦不再出口小麦等等。那么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多国限制粮食出口的措施,对于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有没有影响呢?会不会到时粮食紧缺造成走猪肉的老路呢?这些担忧是多余的,多国限制粮食出口不会影响到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我们国家不可能缺粮,更不可能走猪肉的老路。

猪肉价格还未停稳,粮食市场却传来“动态”,难道要走猪肉老路?

第一:我国的主要粮食还是靠自给自足。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很多产粮大区,而这产粮的大区都是每年我国粮食的主产地,也是最为重要的粮食供给地,如新疆、东北以及五大平原等地都是产粮比较大的地方,每年的产量都是比较可观。虽然我国每年都有进口粮食,但主要是大豆的进口。也就是说,我国现在进口最多的主要是大豆,其它的粮食进口相对较少。

猪肉价格还未停稳,粮食市场却传来“动态”,难道要走猪肉老路?

就算我们国家过去偶尔进口一些粮食,只不是用来做储备粮而已!因为进口的粮食比国内的价格还要低,这是为了减低收购成本,而并非是依靠进口粮食。因此,从总体上来讲,国外禁止粮食出口对我国影响不大,我们国内的粮食能够正常稳定供给,也不可能走猪肉的老路。

说到储备粮和主产区的粮,或许很多人会说,现在有些农村土地荒废,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离开农村涌向城市,单靠主产区和储备粮能供国内十几亿人吗?

猪肉价格还未停稳,粮食市场却传来“动态”,难道要走猪肉老路?

虽然现在有些农村确实存在土地荒废也存在农民不愿意种田的情况,但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就不难发现现在种植大户多,也就是说以大规模集约化耕种在增多。从表面上看似农民耕种的粮食在减少,毕竟很多农民进了城,不愿意耕地,但实际粮食产量并没有因为农村劳动力的减少而减少,相反还在提高。换句话说来说,很多农民进城务工,不影响每年的粮食增产增量。因为淘汰分散耕种,采用机械集约化耕种,是农业种植的趋势。

在这一点上,我们去看看每村的种粮大户,他们每年粮食产量都在提高,那些散户种不种粮食影响不大。所以,别以为很多农民进了城就担心国内粮食不够。其实是在解放农村多余的劳动力,让农业高效低成本向集约化、大规模机械化方向发展。即:淘汰落后产能,发展高效农业!

猪肉价格还未停稳,粮食市场却传来“动态”,难道要走猪肉老路?

第二:粮食属于最基本民生,与猪肉不能相提并论。

俗语说得好,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句话形容粮食重要性再好不过了。猪肉之所以上了天,是市场上供需关系脱了节!还好在国家及时调控之下,才逐步恢复。而粮食是最基本的民生,不受市场供需制约,完全属于国家调控,如果最基本的民生出现波动,那岂不是乱套?更何况还有古代的一句话: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无论从民生方面来说,还是从战略方面来说,粮食都很重要。这么重要的东西,国家能没有长远考虑做好准备吗?所以国外禁止出口粮食对我国不会产生影响,我国的粮食根本不可能走猪肉的路。

猪肉价格还未停稳,粮食市场却传来“动态”,难道要走猪肉老路?

总之,不管粮食市场传来的噩耗也好,还是外国限制粮食出口也罢,都不会对粮食产生太大的影响,老百姓可以按照正常生活秩序购买粮食,不必去担心无粮可卖,更不要担心粮食价格会像猪肉那样。大家觉得呢?如果你有什么更好的意见或者想法,欢迎您在下面留言评论,说说您的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