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一次舉族的南遷,或許“漢族”這個詞彙就不復存在了


如果不是一次舉族的南遷,或許“漢族”這個詞彙就不復存在了

毫無疑問,漢民族是我國56個民族之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而其他民族由於人口較少而統稱為少數民族。漢族的歷史久遠,且是中華民族中的大族。可是,你是否知道,在歷史的長河中,如果不是一次舉族的南遷,或許今天"漢族"這個詞彙壓根就不復存在了呢?

相傳在部落時代,兩個部落首領,黃帝打敗炎帝后,兩個部落逐漸融合,形成了華夏族部落,之後中原地區的人便以華夏族人自稱,漢族人往往經常去其他地區進行文化交流,而別的少數民族便把這些來人叫做漢人,自此以後,華夏族的後裔便漸漸以漢族人自稱。當時的華夏族以農耕文明為主,自然是機智的居住在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帶,也就是當時所謂的"中原地區"。

富足中原

所謂中原地區是指的黃河中下游一帶,這裡以平原為主,土地肥沃,地形也較為平坦,特別適合當時的農耕社會。華夏族也就是漢人大部分聚集在此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富足而舒適。而與此同時,當時的

南方被稱為"卑溼之地",向來是山脈崎嶇,氣候溼熱,所以人口稀少。加之北方國力強盛,南方被稱為"南蠻之地",而南方的人在中原人眼裡則是"南蠻",頗有輕視之意。可是,歷史總是充滿戲劇性的,他們從來不會想到有一天會在這裡得以生存發展,遠離自己的自以為尊貴的故土吧。

如果不是一次舉族的南遷,或許“漢族”這個詞彙就不復存在了

當然,在正常的歷史發展中,也存在南方的人到中原來,中原人南遷的情況,或出於氣候的變動,或出於當朝統治者的政策。出於開闢疆土與農業生產的需要,也有歡迎北方狄戎內遷。但是大規模的移民是不多見的。處於當時封建統治的需要,人口的相對封閉與穩定是利於封建王朝加強統治的。除非是迫不得已的情況,甚至是一個統治王國的衰敗,王朝更迭與變遷

那麼到底是怎樣的災難,使得漢族人幾近滅族,靠南遷才得以保全呢?首先一個大的背景是在東漢三國時期,由於當時的天氣轉冷,已經有了北人進中原,中原人南遷的移民浪潮。而在西晉末年到東晉十六國期間得到了頂峰。

西晉滅吳,是自漢朝以來的難得的大一統王朝,然而這個繁榮安定的日子沒有持續太久,太平盛世未能得以持續。在晉武帝的短暫的"太康之治"後,終於還是迎來了"八王之亂"。

如果不是一次舉族的南遷,或許“漢族”這個詞彙就不復存在了

永嘉南渡

歷經了長達16年的八王之亂,西晉對於王朝的控制鬆弛,許多北方諸郡脫離了控制,這也就有了後來的"五胡亂華"。加之,農民對統治階級的不滿,農民起義也頻頻爆發。

西晉永嘉五年,西晉朝廷的主力部隊基本被消滅,西晉王公大臣被殺三萬餘人,而西晉也正式的滅亡了。這次事件就是歷史上的永嘉之亂。

從此以後,中原地區戰亂不斷,人們也紛紛南遷。史料載"中州士女避亂江左者十六七",可見當時南遷之人的比例。劉粲攻下長安之時,"遺人四千餘家奔漢",可以說是非常狼狽了。

如果不是一次舉族的南遷,或許“漢族”這個詞彙就不復存在了

禍不單行,公元317年,北方多地出現了蝗災,對於當時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小農社會來說,這無異於是巨大的打擊。人們靠種植糧食度日,加上戰亂頻仍,國庫空虛,不可能有存糧,迫於無奈,人們只得南遷。

北方匈奴的反叛,晉朝的內亂,連年的蝗災,天災人禍,無論是門閥士族,還是貧民百姓,可以說是舉國南遷。《晉書王導傳》中載"洛陽傾覆,中州士女避亂江左者十六、七。"而"中原冠帶,隨晉渡江者百餘家"當時南遷的人數量之多可見一斑。

如果不是一次舉族的南遷,或許“漢族”這個詞彙就不復存在了

北方人民移民到長江流域的活動一直持續到劉宋時期,據學者粗略估計,至宋孝武帝時期,北方移民及其後裔的人口數量達到了200萬。

在西漢時期,中國的人口峰值達到了6000萬,期間王朝更迭,戰亂頻仍,西晉時期的人口約為3500萬,已經有了接近一半的銳減。當時北方的人口占比大約是55.5%,也就是說西晉時期,北方地區的人口在1944萬左右,數據顯示永嘉之亂後,大約是200萬人遷徙到了南方,也就是說,至少超過了10%的北方人口遷徙到南方,除去八王之亂、永嘉之亂損耗的人口,實際移民的比例還要更大。說句通俗的話,那麼當時戰亂中的人能跑的大多數都跑去了南方。

如果不是一次舉族的南遷,或許“漢族”這個詞彙就不復存在了

這樣看來,永嘉南渡便有了另一層更為重要的意義,這次南遷不僅是人口的南遷,更是政權的南遷乃至華夏文明的南遷。當然,值得我們關注的是,在南遷的人中大家族佔了很大一部分,東晉偏安以後,後來形成的琅琊王氏,蘭陵蕭氏等望族皆來自於北方。

永嘉南渡對於漢族來說可謂是全族性的南遷,如果沒有這次遷徙,華夏文明能否得以延續還是一個問號。在南遷過後,漢族還是佔據當地人民的絕大多數這也就為漢族文明的穩定提供了條件,保證不被其他強大的少數民族同化。

雖說是看似窩囊的偏安與軟弱,在當時條件下確實是如此,但是不可否認,東晉政權據此得以保全,叫它苟延殘喘也罷,至少,華夏文明得以在當地立足。同時在當時政權的延續與形勢的引領下,北魏的漢化得以如此順利地進行。

如果不是一次舉族的南遷,或許“漢族”這個詞彙就不復存在了

歷史是巧妙的,或者說是巧合的。歷史在時間的浪潮以及一系列綜合因素的影響下,大浪淘沙同時也做了選擇。在我們當今研究者看來,當時窩囊的永嘉南渡後的東晉偏安竟也不失為一個民族的生存智慧。無論如何,華夏文明一直綿延不絕,成為最大最久遠的民族,在如今看來是無比幸運的。

今朝

還看今朝,各個民族共同繁榮著,簇擁著,互相尊重著。在平和的環境下,我們得以和平共處,共同繁榮。很慶幸,在歷史的長河裡,在大浪淘沙中,得以保全的民族,綿延至今。

如果不是一次舉族的南遷,或許“漢族”這個詞彙就不復存在了

且看風雲變幻,歷史的智慧下的巧妙與機遇,機遇與挑戰並存,推動我們一直翻滾著向前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