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控糖?生酮?10大知识点带你全面了解碳水化合物

这几年,跟糖、碳水化合物相关的话题一直很热门,"控糖"、"低碳水"

……这样的词汇在减肥圈、健身圈中频频被热议。

在今天这篇的文章中,想跟大家聊如下几个问题,也许也是让你困惑已久的问题:

糖和碳水化合物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我们到底要不要吃碳水?吃多少合适?

控糖有没有科学依据?怎么合理控糖?

糖和碳水化合物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碳水化合物(以下简称"碳水")是一个大的名称,也叫糖类,根据聚合度(Degree of Polymerization,以下简称"DP")分为三大类:

糖(DP=1-2)

寡糖(DP=3-9)

多糖(DP≥10)

1、糖(Sugar)

我们通常说的糖一般是指DP=1-2的糖,它分为单糖、双糖和糖醇。

1.1 单糖

是最简单的碳水,无法再继续被水解了,代表性的就是葡萄糖、半乳糖和果糖。

其中葡萄糖是我们最熟悉的,又被称为血糖,可以直接被人体细胞利用,它会发挥3种功能:①为细胞提供能量;②在肝脏和骨骼肌中储存起来,成为糖原,比如我们熟知的肝糖原和肌糖原;③被肝脏转换成脂肪。

果糖是最甜的糖,跟葡萄糖是一对"好基友",基本上同时存在于植物当中,比如水果和蜂蜜。半乳糖和果糖在人体内代谢的结局是一样的:被肝脏转化成葡萄糖。

→ 知识点 1

对于运动健身人群而言,尤其是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肌肉需要快速功能,如果吃半乳糖和果糖的话,需要进入肝脏转化成葡萄糖再被吸收利用,多了一道程序,当然也浪费了一定的时间,所以一般的运动过程中补给能量,更推荐直接喝葡萄糖。

而对于需要持续2小时以上的运动,更推荐葡萄糖和果糖的混合碳水,氧化速度最高,可以更显著的促进胃排空和液体输送,比如马拉松、铁人三项等,可以稳定血糖、减少疲劳感,并且提升运动表现。

1.2 双糖

是由2个单糖分子组成的,主要有蔗糖(葡萄糖+果糖)、乳糖(半乳糖+葡萄糖)和麦芽糖(葡萄糖+葡萄糖)等。其中蔗糖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了,也是日常用的非常多的一种糖,主要来源是甘蔗和甜菜。

→ 知识点 2

乳糖是天然存在的,比如人和哺乳动物的乳汁当中,甜度很低,所以我们喝纯牛奶都感受不到什么甜味。有朋友疑惑:市面上的无糖酸奶,明明写的是无糖,但是营养成分表里却显示每100g中含有5g±碳水,其实这个就是天然的乳糖,而宣称的无糖是没有额外添加白砂糖等蔗糖。

→ 知识点 3

由于很多人缺乏可以消化乳糖的乳糖酶,乳糖就以双糖的状态被肠道的菌群发酵分解,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气体,出现腹胀,同时肠道内容物渗透压升高,水分进入肠道,出现腹泻。这就是很多人喝纯牛奶肠道不舒服原因,也称为乳糖不耐受症。

1.3 糖醇

大家也很熟悉,比如口香糖里添加的木糖醇,还有很多无糖食品配料表中经常出现的麦芽糖醇、甘露糖醇、赤藓糖醇等。它们的代谢不需要胰岛素参与,对血糖影响很小,而且不会导致龋齿、相同甜度下热量比糖要少得多,所以对于糖尿病人、减肥人群都很友好,但是摄入量过高可能导致腹泻。

2、寡糖

又叫低聚糖,大家可能不是特别熟悉,但是提到婴幼儿奶粉,还有一些保健食品或者功能性食品,可能看到商家的宣传语中会出现——"低聚果糖"、"双歧因子"等,还有食品配料中经常会看到"麦芽糊精",这些都是寡糖。

3、多糖

分为2类,淀粉和非淀粉多糖。

3.1 淀粉

是葡萄糖在植物中的储存形式,我们每天都要吃的谷薯类主食里面都含有淀粉,小麦、玉米、马铃薯等。淀粉有2种形式: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

支链淀粉含量高的食物,容易糊化,消化率高;而直链淀粉含量高的食物,容易"老化",变成抗性淀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容易被消化。比如市面上有很多给糖尿病人食用的富含抗性淀粉的大米,当年我在医院工作的时候参与过这个课题的临床研究,对糖尿病人的餐后血糖控制效果还是不错的,想减肥的朋友也可以买来作为主食,属于低GI主食,吸收缓慢,平稳血糖,比较抗饿。当然,吃杂粮米饭也不差的。

3.2 非淀粉多糖

大多是我们熟悉的膳食纤维,很难被消化,但是对人体很好,不仅可以改善肠道菌群,促进肠道健康,还能改善高血脂、糖尿病等。它在燕麦、糙米、全麦等全谷物,以及蔬菜水果中含量比较多,这也是为什么要推荐大家多吃一些粗杂粮的原因所在。

→ 知识点 4

我国成人每天的膳食纤维推荐量为25-30g/天,如何达到这个量呢?建议大家每天主食的1/3换成全谷物食物,同时蔬菜水果至少吃1斤。

所以,划一个小重点,膳食纤维也是碳水化合物的一种哦。但是我们会看到有些食品的营养成分表,会把膳食纤维单独标注出来,不算在总的碳水化合物当中,一来是为了突出膳食纤维的添加量足够多,二来可以让碳水化合物的量显得少一点,这也是合规的,不违反国家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的规定(如图)

低碳?控糖?生酮?10大知识点带你全面了解碳水化合物


PS:再补充一个知识点,酒精也属于碳水化合物,但是并不代表你多喝酒就可以替代补充碳水,而且酒精也是"空热量"(1g酒精=7千卡热量),没有任何营养,过多饮酒带来的健康风险我就不多说了。


我们到底要不要吃碳水?吃多少合适?

碳水是大脑、神经系统、心肌的主要能量来源,也以糖原的形式被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成为合成氨基酸的材料。葡萄糖更是被冠以"首要燃料"的称谓,可以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给身体供能。

但除此之外,碳水也会转化成脂肪长期储存在体内,因此,对于体重管理需求者而言,碳水是他们的一个恐慌点。

于是很多人为了减肥,不断被身边的朋友、网络上的营销安利,接受"不吃主食就能瘦"的理念,同时尝试各种极端的网红减肥法,比如阿特金斯饮食法、生酮饮食法等等。这些饮食方案虽然各有不同,但有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低碳,对碳水的摄入有严格的限制,每天摄入量不足50g,有的甚至低到20g。


→ 知识点 5

我们正常的推荐量是碳水占全天总能量的50%+,也就是250g+,而为了满足神经系统的需要,一般成人最低需要的碳水为100g/天。

那采用上述的低碳饮食法之后,身体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由于人体储存葡萄糖的能力有限,成人一般400g±,其中200-300g是作为肌糖原储存在肌肉中,持续的碳水摄入不足(比如连续3天碳水摄入量<50g),身体储存的糖原开始逐渐耗尽,为了维持血糖稳定及大脑供能,身体会激活一种叫做"糖异生"的反应,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别的途径来制造糖,以满足身体需求。


→ 知识点 6

糖异生的过程中,身体开始动员蛋白质和脂肪,由于缺乏碳水,草酰乙酸不足,大量的脂肪酸无法被彻底的氧化,生成葡萄糖供能的同时,也产生了副产物——酮体,有可能会引发酮血症和酮尿症,出现一系列如便秘、恶心、口臭、脱发、情绪暴躁等不良反应。最常见的就是生酮饮食,这种原本在临床上用来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饮食方案,近几年被商家不断鼓吹,大量的生酮食品被成功销售。可大量的科学研究证明,这种饮食方案并没有比其它的减肥饮食方案效果好多少,反而实施过程痛苦,后期反弹严重,危害健康,无法长期坚持。

因此我的观点是,碳水一定要吃,并且要达到总能量的50%~65%,如果是减肥的人群,可以将比例降到40%,是安全可靠的饮食模式。

举例:比如正常成人一天的总能量为2000千卡,那么碳水建议摄入量为总能量的50%,即2000×0.5=1000千卡,每1g碳水产生4千卡的能量,所以1000÷4=250g,也就是我们一天要吃250g碳水的食物,减肥的人群可以降到200g/天。

能量是基础,搭配是关键。那这250g碳水的食物具体要怎么吃呢?


→ 知识点 7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g,其中全谷物(小米、玉米、燕麦、全麦粉、黑米、荞麦、薏米等)和杂豆类(红豆、绿豆、芸豆、花豆等)50-150g,薯类(马铃薯、红薯、紫薯等)50-100g。

早餐:燕麦粥1碗

午餐:杂粮米饭1-2碗

晚餐:馒头1个+红薯1个


必须要说一句,当你把精制主食(白米、白面、白馒头)用一部分全谷物、杂豆、薯类替换之后,你的体重会健康的降、平稳的降、不知不觉的降,你的便秘会改善,你的皮肤会变好,精神状态会有所提升。

所以,傻瓜才不吃碳水呐,学会调整碳水的结构,吃更多比例的优质碳。


控糖有没有科学依据?怎么合理控糖?

既然碳水可以吃,那糖呢?到底要不要控制?

要!

我先给大家界定一下要控的这个"糖"的边界:那就是WHO《成人和儿童糖摄入量指南》中提到的一个名词"游离糖"。什么是游离糖呢?

→ 知识点 8

游离糖是由生产商、厨师或消费者在食品中添加的单糖和双糖(一般最常见的有白砂糖、红糖、果葡糖浆等)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果汁和浓缩果汁中的糖。

跟游离糖对应的糖叫"内源性糖",指的是存在于新鲜水果和蔬菜中糖,还有牛奶中的天然乳糖等。由于没有报告证据显示内源性糖消费对健康有什么副作用,所以我们说的控糖主要指的就是控制"游离糖"的摄入。

糖吃多了会引起龋齿、肥胖这个大家都知道吗?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糖还会增加糖尿病、脂肪肝、心脏病等疾病的发生几率,WHO已经把糖、烟、酒并列为癌症的3大诱因。


→ 知识点 9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天游离糖的摄入量要控制在总能量的10%,最好的5%,也就是25-30g的区间。

很多人觉得自己吃的游离糖不多,我们来看一个小案例:


低碳?控糖?生酮?10大知识点带你全面了解碳水化合物

上述的一日餐食我相信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非常普通,但是这样一天下来,你的碳水总量为290克,其中游离糖为155克!是推荐摄入量的5倍!而这155克游离糖产生的能量是620千卡,一个体重在55公斤的女孩子需要走路大概4.5小时才能消耗完。

再来说一个大家可能都会有过的小经历:

当你去咖啡馆点一杯清咖,服务员会配一个糖罐给你,里面有各种糖包:白砂糖、焦糖对吧?这就是游离糖,一包的量是5g,很多人会加一包,如果你加2包的时候,会不会觉得很罪恶,怎么吃了这么多糖?

对,这个是你可以看到的游离糖,因为是你自己加进去的,但是在你没有注意到的地方,那些已经预先加好游离糖的食品,让你不知不觉吃下去了多少游离糖

超市里的一瓶橙汁,觉得很健康,里面含有35g游离糖,相当于7包游离糖;

运动完喝一罐运动饮料补充电解质,喝完就是6包游离糖;

熬夜加班来罐红牛提提神,也是6包游离糖;

去奶茶店或者咖啡店的时候,会看到店员狠狠的朝杯子里按压果葡糖浆,一杯就是50g游离糖,相当于10包游离糖……

在超市里卖的食物,添加的游离糖(如白砂糖、果葡糖浆)在配料表前五位的,几乎占了预包装食品的2/3。你不禁要问,为什么明知道不健康,食品从业者为何还坚持生产和销售这么多高糖食品呢?


→ 知识点 10

哈佛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食品研发行业权威Howard Moskowitz提出了"极乐点"(Bliss Point)理论。研发人员通过无数次的调配,为食品和饮料找到一个最佳的甜度配比,而这个最佳浓度可以带给我们最大的感官享受,这个水平就是所谓的'极乐点'。

极乐点是一种非常强大的人体现象,可以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吃得更多。比如大家最爱的"快乐肥宅水"——可乐。恰到好处的加糖,激活体内的多巴胺,让我们快乐满满。从另外一方面说,你吃的多了,企业才能活下去。

所以控糖这个事,只能靠自己,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提高自己识别隐形糖的能力,教大家2个特别实用的小技巧:

→ 知识点 11

√学会看配料表

配料表有个规定,就是按照各个配料的量来进行排序的,写在越前面的说明添加的量越多,所以如果你看到白砂糖或者果葡糖浆排在前3位,那就要注意了!

√学会看营养成分表

如果说配料表主要是告诉我们添加的原料类型和大致的量,而营养成分表就是精确告诉我们到底添加了多少糖,糖在营养成本表当中会显示为"碳水化合物",虽然我们国家没有规定要将游离糖单独标注出来,但是根据碳水化合物的数值,配合配料表,我们还是可以判断出游离糖的大致添加量,而且还可以对同一品类的不同产品进行对比,选出添加糖更少、更健康的那个。


[ 参考书籍 ]

1.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

2.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

3. 美国国家体能协会运动营养指南

4. 世界卫生组织:成人和儿童糖摄入量指南

5.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GB2805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