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如墜石——漫談聖教序點畫筆法


前言

東晉衛夫人說:“點如墜石”。

孫過庭說:“翰不虛動,下筆有由”。

唐太宗說:"點貴於通變”。

宋姜夔說:“點者,字之眉目,全藉顧盼精神,有向有背,隨字異形”。

元陳繹曾說:“點有偃、向、背、飛、伏、立等勢”。

清馮武說:"點有尖、禿、斜、正,隨形而用”。

上述古人對點各有見解,請教王羲之點畫筆法,字聖卻顧左右而說:“倘一點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美女病目,自然失色,那這一"點"豈敢馬虎?還是自己翻閱聖教序一探究竟吧。

一、斜點一一音字首點

“這一齣戲是一套'北點絳唇',鏗鏘頓挫,那音律不用說是好了。”語見《紅樓夢》第二二回。

藝術本相通,這“鏘鏘頓挫”四字形容“音”字首點卻是最妙,堪比“點如墜石”。這一點露鋒而入右下輕輕一按即成,看似輕描淡寫,卻有千鈞之力。

點如墜石——漫談聖教序點畫筆法

左為原帖輪廓,右為筆者臨寫。下同


二、出鋒點--空字首點

“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語見《論語·子罕》。

此處空空為誠懇虛心之意,學習聖教序,就應如見字聖,空空如也。空字首點輕入至末端回鋒而向左出,出鋒不宜太長,極盡含蓄之美。

點如墜石——漫談聖教序點畫筆法


三、曲頭點—蓮字首點

“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下有並根藕,上有並頭蓮。” 詩句見《青陽渡》晉·樂府 。

並頭蓮用來形容情侶最為合適,含情之美在於這一曲頭。忽想起多情詩人徐志摩寫的“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那一聲珍重裡有蜜甜的憂愁”。看這蓮字首點筆鋒觸紙後向右下彎曲行筆,收筆輕挑出頭。恰似徐詩人筆下的女郎嬌羞之態。

點如墜石——漫談聖教序點畫筆法


四、平點—注字右邊上點

“裁剪冰綃,輕疊數重,淡著胭脂勻注。新樣靚妝,豔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語見《燕山亭·北行見杏花》趙佶。

宋徽宗做皇帝治國不行,文采卻是超一流,一手瘦金體更是獨步天下。此詩同為描寫女子,境界與徐志摩高下立判。“淡著胭脂勻注”這一勻注好比注字右邊上點順勢一頓,略似短橫,便是新樣靚妝,叫人痴迷。

點如墜石——漫談聖教序點畫筆法


五、長點—珠字末尾一點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語見王勃《滕王閣詩》。

王勃文采名震天下不是此詩,而在於與此詩一同寫就的《滕王閣序》,因序文太出名了,所以詩也就一同流傳下來。不可否認,詩也相當好,就如珠字最後一點雖不如斜點有墜石之險,但也有長長一筆呼應左邊筆畫之君子厚德。

點如墜石——漫談聖教序點畫筆法


六、帶鉤點—朕字末尾一點

《爾雅·釋詁》說:“朕,身也。”

據查在先秦時代,“朕”是第一人稱代詞。不分尊卑貴賤,人人都可以自稱“朕”。據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嬴政統一天下後,規定:“天子自稱曰朕。”從此,一般人不能自稱“朕”了。

據考證,是秦朝宰相李斯認為,按照當時篆體文字,朕字右邊為舟,代表財富。右邊含火種,代表權利。財富權利合一身誰最大,當然非秦始皇莫屬了。就如這朕字最後一點順勢迅疾往左一帶出鉤,便攬盡天下財富權利。

點如墜石——漫談聖教序點畫筆法


七、左右點—業字後兩點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語見韓愈·《進學解》。

意思是老師告訴弟子說,學業由於勤奮而精通,但它卻能荒廢在遊戲玩耍中。事情由於反覆思考而成功,但它卻能毀滅於不經大腦的隨性中。

古往今來,太多的人物和歷史典故說明了這個道理。就如學習書法,也是同樣道理。學習做事就需要勤與思考,善於融匯貫通,左右衡量,方能成大業謀大事。看這業字上下三組左右點無不是左右映帶,相互照應,才成就這樣漂亮的書法。

點如墜石——漫談聖教序點畫筆法


八、上下點--於字後兩點

“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語見李白《蜀道難》。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蜀道如此,書道亦如此。千百年來有多少人追求書道,卻不得其法。多虧這聖教序一出,開闢了尋求書道正道,多少人見此碑文如夢方醒,但願我的解析也能開悟一二。看這於字後兩點上下相應,行筆較快,彎曲如蜀道。

點如墜石——漫談聖教序點畫筆法


九、兩點水--況字兩點

“夫子之問也,固不及質,正獲之問於監市履希也,每下愈況。” 語見《莊子•知北遊》。 這裡莊子比喻越從低微的事物上推求,越能看出道的真實情況。揭示道無處不在、廣大無邊而又體現在一切事物之中的道理。而非現在用“每況愈下”,表示情況越來越壞的意思。

這裡莊子比喻越從低微的事物上推求,越能看出道的真實情況。揭示道無處不在、廣大無邊而又體現在一切事物之中的道理。而非現在用“每況愈下”,表示情況越來越壞的意思。

本文探討點畫看似引文不著邊際,實則想告訴大家書道存於天地,區區筆畫不可拘泥於眼中所見。就如這況字兩點,上下呼應。天下之道,無所不在,況書道乎?

點如墜石——漫談聖教序點畫筆法


十、三點水--湯字三點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語見宋代杜耒的《寒夜》。

這是一首清新淡雅而又韻味無窮的友情詩。詩的前兩句寫客人寒夜來訪,主人燒茶待客;後兩句又寫到窗外初綻梅花,使得窗前月別有一番韻味。整首詩表現的意境清新、雋永,讓人回味無窮。

解析聖教序點畫筆法,本人才學所限,不敢說解析透徹,盡顯王羲之神韻,惟願解析茶湯之三點水首點帶下,後兩點連帶折鋒而出,意帶右部,猶如“竹爐湯沸火初紅”,帶來不一樣的意境,有所回味。

點如墜石——漫談聖教序點畫筆法


十一、下四點—無字後四點

“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語見《老子·道德經》。

老子說,天下的萬物產生於看得見的有形質,有形質又產生於不可見的無形質。好深奧的哲學道理。我們學習聖教序的書法之美是看得見的,但是如何寫出這樣的美是看不見的。本文就是要從這看得見的點畫藝術之美中找出看不見的規律和軌跡。就如這無字後四點一波而就,看不見四點,卻是代表四點,這種美來源於變化,匯成為書道。

點如墜石——漫談聖教序點畫筆法


結語

點畫雖小,卻含所有筆畫起、行、收三個動作,別看平常一點,卻蘊含書法大道理,掌握了點畫筆法,明白了隨形佈勢,極盡變化,錯落有致,相映成趣。其它筆畫筆法自然理解。

綜上所述可歸結為點為萬法之宗,亦即點化萬法。

願點化萬法,更能點化眾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