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這門“花式”在線微課程讓學生將思維和素養“玩”出來

整套課程圍繞“花”這一主題,跨學科融合知識,囊括語文、數學、英語、道德與法治、體育、音樂、美術、科學、心理、舞蹈、健康等多門學科知識,打破學科的界限,展開多視角、跨學科的教學,突破思維定勢,培養全科視野,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疫情期間,這門“花式”在線微課程讓學生將思維和素養“玩”出來

廣東實驗中學荔灣學校小學部是一所成立於2019年的新學校,在疫情期間,因為一套自主研發的在線微課程,學校引來了極高的關注度。

廣州又稱花城,“花”文化是廣州的特色文化,成長在廣州的學生,對“花”的認識來源於生活,而圍繞“花”開展的全科教學通過創設與花相關的情境, 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基於這樣的認識,校長易敏引領學校教師將“花”文化融入到課程中,滲透思維方法和學科核心素養,開發了“花花世界”系列課程。


整套課程圍繞“花”這一主題,跨學科融合知識,囊括語文、數學、英語、道德與法治、體育、音樂、美術、科學、心理、舞蹈、健康等多門學科知識,打破學科的界限,展開多視角、跨學科的教學,突破思維定勢,培養全科視野,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學校絕大多數教師都是30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在易敏的引領下,學校幾個月前就規劃了校本特色研學課程的開發以及研學周的活動安排,並在寒假前將主題研學課程“花花世界”的研發任務落實到人。


疫情期間,為了讓學生在家中通過趣味性的學習方式獲得綜合素養的提升,各學科教師以思維型教學為支架,群策群力,在短短的兩週時間之內,研發出了這套以“花”為主題的素養課程,在當地引起了強烈反響。課程入選廣州市教育局指定線上課程播放平臺“新花城”,被廣州日報等多家大型媒體報道。

疫情期間,這門“花式”在線微課程讓學生將思維和素養“玩”出來


三大維度融合,指向思維目標


“花花世界”系列課程包含了人與自然、人與自我及人與社會三大維度。而在課程中,這三個維度不是相互孤立,而是互為融合的。不同的課程依據各自的主題關聯不同的維度。

比如《百花鬧春—花城識花》這門課程向學生介紹了多種花的特點,引導學生學習花的妙用。與此同時,普及花的食用和藥用價值,讓學生懂得如何在生活中利用花來進行自我保健,課程整合了“人與自然”和“人與自我”兩大維度。

“思維內涵”是這套課程的另一大特點。思維結構包括目的、觀點、問題、假設、概念、信息、推論、結果與意義八個基本元素。而在課程中,多個思維元素相互聯繫,螺旋上升,靈活體現在各學科課程的設計中。


基於“學思維”活動課程中對思維方法及能力的分類,每一門課程都設定了相應的思維能力目標,以與花相關的課程內容為載體,培養學生的各項思維能力,提升思維品質。

部分課程體系如下所示:

疫情期間,這門“花式”在線微課程讓學生將思維和素養“玩”出來

例如:《花言巧語—花謎》課程帶領學生學習謎語的基礎知識與猜謎技巧,在課中穿插猜花謎的遊戲,既認識花卉,又學習猜謎。培養學生分析綜合能力、推理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聯想能力等多種思維能力。


《霧裡看花—花故事》帶領學生學習與花有關的故事、故事的寓意以及相關文化知識,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

《瓊花玉葉—花的結構》課程以油菜花的解剖圖為中心,向學生介紹花的四個基本組成部分,並進行解剖花朵的探究活動,加深學生對花的認知深度,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及科學探究能力。

疫情期間,這門“花式”在線微課程讓學生將思維和素養“玩”出來

整套課程的設計層層遞進,並引導孩子從知識學習走向思維與創造。為了幫助課程落地,每一門課程都配套有相應的導學案,針對不同的學習需要,供學生課前預習、課中學習以及課後拓展使用,提升學習質量。


“花”為主題,多元學科融合



在“花花世界”系列課程中,每一門學科都結合學科特點與屬性設計了相關的課程。


其中,語文學科是結合度最高的學科。通過設計與“花”為中心的一系列課程,教師帶領學生了解廣州的花文化,閱讀與花相關的故事,並進行童謠、詩歌與故事創編。

疫情期間,這門“花式”在線微課程讓學生將思維和素養“玩”出來

比如《美在花城—花城文化》一課從繁花錦簇的身邊環境出發,創設情境,帶領學生進入“花的海洋”。爾後進行故事導入,以學校所在區域與“花”有關的歷史故事為材料,讓學生了解自己腳下土地的文化。

整個課程與學生生活緊密結合,融合語文學科常規教學的漢字結構、朗讀、自主閱讀等元素,增加學生對本土文化的認知,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疫情期間,這門“花式”在線微課程讓學生將思維和素養“玩”出來

德育學科組的“論花說品”課程與當下疫情時事背景緊密結合,從學校的德育理念著手,帶領學生學習花的象徵意義以及戰“疫”過程中不同群體的品格,由花及人,培養學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激發學生的同理心,促進學生對美好精神品質的嚮往。

在課程中教師創設了這樣的遊戲情境:闖五關集五福,就能打敗新型冠狀病毒大怪獸,拯救花花世界,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的慾望。

疫情期間,這門“花式”在線微課程讓學生將思維和素養“玩”出來

英語學科組開發了趣味拼讀課程,針對低年級學生的認知和學習特點,循序漸進地安排課時,滾動地複習舊知、學習新知,讓學生“花”式拼讀。其中,讓學生應用所學的字母音,進行CVC單詞的拼讀,自己探究單詞的拼讀過程,充分體現思維教學裡的“推論”元素。

數學學科組的思維課程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水平,分為3個板塊,分別是《數學故事》《益智遊戲》《趣味數學》,讓學生居家鍛鍊腦力,玩出“花”樣。

疫情期間,這門“花式”在線微課程讓學生將思維和素養“玩”出來

比如《數字華容道》課程分別介紹了3、4階華容道的具體活動規則和還原技巧層先法和降階法。該課程培養學生自主有序的思維能力,鍛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大腦“動起來”。


在疫情期間,體育組設計的《凌波花步》系列課程受到了廣泛關注,課程著重將敏捷梯這一集趣味和健身為一體的體育運動項目融入其中。敏捷梯是學校的特色體育項目,在易敏看來,傳統的體育課存在兩對突出的矛盾,其一是個性與共性的矛盾。學校教育是集體性行為,難以滿足個性化需求。其二是現在與未來的關係。體育項目的選擇既要有可行性與趣味性,還要考慮項目所帶來的賦加價值及其對學生未來身體成長的助力功能。

而敏捷梯項目主要以訓練腳步運動為主,能很好地鍛鍊學生的協調性與靈敏性,還是很多球類的基礎。同時,步伐種類多,具有趣味性,深受學生的喜愛,在疫情期間所設計的這門課程就包含20多種不同的步伐。

疫情期間,這門“花式”在線微課程讓學生將思維和素養“玩”出來

自課程上線之後,學校收到了很多來自家長和學生的好評。


以思維型教學為引領,讓“思維”活起來


廣東實驗中學荔灣學校是廣東教育廳直屬的省級重點中學——廣東實驗中學的分校之一。小學部則是廣東實驗中學屬下的第一所公立小學。


廣東實驗中學始建於1872年,是廣東省首批國家級示範性高中, 包括鍾南山院士在內一批大家畢業於此。背靠這塊名校招牌,這所新生學校自然被傾注了諸多期待。

校長易敏在上任之初就始終在思考著學校的辦學靈魂:學校怎樣才能高位發展,以什麼作為切入口?

疫情期間,這門“花式”在線微課程讓學生將思維和素養“玩”出來

關於學校的辦學定位,廣東實驗中學全漢炎校長曾強調,要在學生的思維培養上下功夫找出路。在經過反覆思考之後,易敏將“讓‘思維’活起來”確立為小學部的辦學定位之一。當下的教育強調要落實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而思維是核心素養的核心。她希望這所學校能夠讓孩子養成積極主動的思考習慣,擁有多元、活躍、開放的思維能力。


易敏很早就開始關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思維發展,但對於這塊的研究始終找不到好的抓手。

後來,她接觸到了思維型教學和“學思維”活動課程。以胡衛平教授為引領的思維型教學團隊關於思維的研究深入到課堂教學一線,能夠有效解決問題,很接地氣,她被打動了。在深度瞭解了理念和內容之後,她決定將思維型教學及“學思維”活動課程引入到學校。

疫情期間,這門“花式”在線微課程讓學生將思維和素養“玩”出來

上學期,思維型教學團隊入校開展了一系列培訓,老師們受到了很大啟發,也為這次思維型系列課程的開發打開了思維、找到了方法。


目前學校正在構建校本課程及課堂教學體系,易敏規劃採用三步走的方式:第一步是讓全體教師深度理解“學思維”活動課程。目前,學校只有一年級學生,每個教師根據自身的學科背景認領一年級“學思維”活動課程中的活動課,重點研究課程內容和其中的思維方法,瞭解思維方法的類型、屬性及對應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

第二步是進行校本研學課程的開發與實踐,將所掌握的思維培養方法融入到主題研學之中。比如“花花世界”系列課程就將各種思維方法融入其中。

最終,她希望能在所有的學科教學中滲入思維訓練的方法,構建“思維型”的學科教學模式。

疫情期間,這門“花式”在線微課程讓學生將思維和素養“玩”出來

在易敏看來,思維型教學對學校從宏觀到微觀層面都進行了賦能。無論是對學校教學與學生活動的頂層設計、教師團隊的教學思路與執行能力還是學生的學習體驗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尤其是學校的青年教師從思維型教學中汲取了能量,無論是專業度還是創造性都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花花世界”課程的研發就是有力的佐證。“教師團隊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思路更開闊,更能從多角度解決實際問題,實現教學目標。而學生更是在全科視野的培養中享受到全新的學習體驗。”易敏說。

未來,以思維型教學為引領和抓手,學校必將向著高位穩步邁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