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的陰謀:黃金暴漲之路

美聯儲和所有西方的中央銀行一樣喜歡幕後操作。他們防範政府幹預他們討厭國會插手,他們更不喜歡人民大眾瞭解細節,他們號稱要保持貨幣政策獨立,就好像全社會的貨幣是他們的私有財產決不容他人覬覦一般。

美聯儲決定利率政策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的“公開”二字實在具有諷刺意味,因為他們每年8次會議的內容並不打算公開,而是要等到5年以後才“解密”,並且這些會議的內容紀要已經被過濾或“修繕”過了。美國《1976年陽光法案》明確要求包括美聯儲在內的組織,必須即時向公眾開放所有正式會議的詳細且未經修改的內容速記和原始錄音,但美聯儲從1976年到1993年的17年中,一直誤導國會聲稱他們的會議原始紀錄都被銷燬了,只保留了“修繕”後的內容紀要。公眾只有等到5年以後才能從被“過濾”的紀要中去猜測當時會議現場的討論細節。

美聯儲的陰謀:黃金暴漲之路

美國聯邦儲備系統(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簡稱為美聯儲(The Fed)

美聯儲的大佬們除了關注利率等問題之外,還對一樣東西頗有興趣,那就是黃金。(1993年5月18日,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的會議紀要)安格爾:我想事情可能會這樣發展。我不認為我們應該將利率提高300個基點,但是如果我們這樣做,我非常肯定黃金價格將會開始一個猛烈和快速的(下跌)。金價下跌將會如此快速,你不得不到黃金行情屏幕上去見證這一切。如果我們提高利率100個基點,黃金價格肯定會掉頭向下,除非情況惡化到超過了我的想象。如果我們提高利率50個基點,我不知道黃金價格將會如何。。。。。。格林斯潘:如果我們是在面對市場心理的問題,那麼我們使用的黃金溫度計,在測量通脹預期溫度時也會改變溫度本身。我曾向穆林斯先生提出,假如財政部在市場上賣出少量黃金,市場將如何反應的問題。這是一個有趣的思想試驗,如果黃金價格發生了變化,這說明黃金這個溫度計不僅僅是測量通脹預期的工具,而且它也將會改變市場對通脹預期的基本心理。

(1995年7月的會議紀要)格林斯潘:我想我明白了!你告訴我從財政部發行的特別提款權在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上抵消了財政部對美聯儲的負債,這是純粹的資產置換,所以財政部對公眾的負債同時減少了同樣的數額是這樣嗎?這倒是同時解決了喬丹先生的問題。喬丹:我能對此談談我的看法嗎?70年代當我們把黃金的價格從35美元一盎司,提高到38美元直到42.22美元的過程中,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財政部因為這兩次所謂的美元“貶值”行為,獲得了10到12億美元的意外之財。我的問題是當我們將特別提款權進行貨幣化時,應該按照什麼樣的價格?你說我有一項資產在我的資產負債表上,但我卻不知道它的價格。格林斯潘:特別提款權的價格大約是42美元。杜魯門:是42.22美元它與黃金的官方價格一致。喬丹:我們是用官方黃金價格計算特別提款權嗎?格林斯潘:你的意思是我們可以調高黃金價格來降低公共負債壓力嗎?這樣做確實可以使公共負債明顯下降。喬丹:我本來儘量不願意提及此事,公眾其實害怕有人想這麼幹。格林斯潘:可惜太晚了,我們剛才已經提到了。喬丹:5年以後,公眾將會知道這件事。

美聯儲的陰謀:黃金暴漲之路

艾倫·格林斯潘(1926年3月6日-)美國猶太人,美國第十三任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1987-2006)跨越6屆總統

從這些美聯儲大佬的對話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黃金始終是國際銀行家們的一塊“心病”。從歷史上看,玩紙幣必然經歷三個階段:玩實力,玩信心,玩賴皮!當帝國實力殷實財大氣粗時,強大的財富創造力足以確保紙幣的商品兌現能力,紙幣是有底氣的。當帝國過度擴張力不能及時,財力日漸短絀則必須玩10個瓶子5個蓋的“雜技”,紙幣無法完全兌現商品,此時就進入玩信心的階段。等到帝國財富已被淘空只剩下一副空架子時紙幣喪失了公信力惡性通脹發作,此時帝國就只有玩賴皮了。

從美國立國到1971年美元是玩實力的階段,一度佔到全球GDP一半的強大工業生產能力,確保了美元的信用所以美元敢於與黃金掛鉤,因為其出口能力足以賺回在世界其他地方的黃金,就如同中國通過400年的世界貿易,將全球白銀的一小半都吸納到中國來一樣,此時的黃金白銀作為誠實的通貨,在經濟體內發揮著良好的財富合理分配的作用,從而刺激經濟進一步發展經濟循環處於良性狀態。

1971年到2008年金融海嘯美元進入玩信心的階段。1971年是美元的轉折點,美國不堪世界各國發動的黃金擠兌進攻,只有放棄了美元與黃金的掛鉤,其實質是美國貿易連年逆差,財富外流和財富創造力下降,美國人不能生產出其他國家所需要的足夠的商品來平衡巨大的進口,久而久之財政不堪重負,美元再也無法承載黃金誠實貨幣的重託。這一階段國際銀行家們最關心的就是所謂對美元的信心問題。他們發明了一整套經濟學“黑話”體系來修飾問題的本質,諸如“通貨膨脹預期”、“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資產再通脹”等。其實用老百姓一看就懂的話就是美元“毛了”。更為離奇的是他們居然想象著如何實現“沒有黃金的金本位”,看來美聯儲還是改行搞魔術更能發揮他們的特長。不過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先生在2010年11月,居然真的提出了世界應該考慮回到“修正版的金本位”,果然是個“沒有黃金的金本位”,這難道真是歷史的“巧合”?!

美聯儲的陰謀:黃金暴漲之路

紐約聯儲地下金庫,存放著60多個國家的8300多噸黃金

2008年,發源於美國的全球金融危機,標誌著美元進入了第三個階段——玩賴皮!這一階段最重要的特點就是美國要賴賬,使用的手段便是逼迫其他國家貨幣大幅升值,美其名曰“全球經濟再平衡”指責他國“操縱匯率”。其中更有意思的就是格林斯潘等人討論的放手讓黃金價格暴漲,讓美元大幅貶值從而“抵消”美國的負債壓力。他們早就明白黃金的真實價值,那就是黃金才是“誠實的貨幣”,因其童叟無欺貨真價實,所以在貨幣體系中承擔著“最終的支付手段”。但他們卻在世界範圍內對其他國家大肆推行“黃金無用論”,對學術界進行系統和長期的“洗腦”,對人民和市場玩弄“強勢美元”的文字遊戲,從而達到將“美元購買力穩定的理念(深植於)人們的腦海裡”的目的。

黃金和白銀好比測量通貨膨脹預期的壓力計,在全世界以美元為中心的紙幣世界裡,鈔票越印越多在市場的高壓鍋中,通貨膨脹的壓力越來越大。黃金和白銀的價格作為唯一具有公信力的壓力計,其價格必須被“有效管制”起來,這就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西方中央銀行聯手壓制黃金和白銀價格的目的。當市場上黃金白銀充當著最誠實最公正的貨幣時,銀行家們想要作弊將是非常困難的。而沒有金銀約束後情況就大不一樣了。比如現在美聯儲發行的美元不僅是美國的法幣,也是全世界最主要的儲備貨幣。可是它的貨幣政策完全是不負責任的,想發行多少就發行多少,既不需要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也不需要國會批准。根本不顧全世界債權人的利益。銀行家既沒有所謂民主選舉,也不受新聞監督更無視法律約束。正所謂:“只要我控制了一國的貨幣發行權,我不在乎誰制定法律。”完全就是無法無天。

美聯儲的陰謀:黃金暴漲之路

美國總統小布什和奧巴馬(2008年卸任上位之際發生全球金融危機)

人們常說:“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絕對的權力最可怕之處不是讓人腐敗而是讓人瘋狂!獨攬貨幣發行權的金融大鱷一旦瘋狂,其野心和胃口將極度膨脹使全人類都跟著遭殃。銀行家們能夠以花樣百出的“行業黑話”來愚弄人民,隨心所欲地控制貨幣發行量,週期性地製造各種各樣的泡沫和經濟危機,並在全球經濟的廢墟之上,重新構建由極少數人控制的世界統一貨幣新體系。但是國際銀行家們也做了最壞的打算,那就是高壓鍋遲早要炸,一旦鍋蓋飛上了天,黃金價格的暴漲也會使西方債務大幅減輕,因為西方國家手中持有大量的黃金實物。到2010年6月全球央行合計黃金儲備30462.8噸,其中歐美共擁有21898.5噸(包括歐美控制下的IMF),佔黃金儲備總量的72%。

格林斯潘們構想的通過放手讓黃金價格暴漲來稀釋美元債務壓力的奇思妙想,乍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但他們恐怕低估了失敗的風險。黃金價格一旦徹底失控,美國資產負債表上以美元計價的黃金資產價格固然能夠暴漲,相應地使紙幣負債壓力大幅減輕。但問題在於美元劇烈貶值所造成的惡性通貨膨脹,將會從根本上顛覆美元的信用,誰還願意繼續持有美國債券和美元資產呢?失去了美元對全球資源的動員能力,我們所熟悉的超級大國還能夠存在嗎?

用黃金暴漲來平衡美元負債將是最後的瘋狂之舉,它帶來的決不是美元的穩定,而恰恰是美元的覆滅。同時在格林斯潘們的魔術方程式中,還忽略了另一個關鍵變量,那就是白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