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有什麼功勞?

高冷貓湯姆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宗聖曾子七十世孫。中國晚清時期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書法家 ,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

曾國藩的崛起,對清王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曾國藩的倡議下,建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學堂,印刷翻譯了第一批西方書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生。可以說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曾國藩的功績主要提現一下幾個方面:

一、中國近代現代化建設的開拓者

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真正“睜眼看世界”並積極實踐的第一人。在他的指導下,建造中國第一艘輪船,開啟近代製造業的先聲;建立第一所兵工學堂,肇始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第一次翻譯印刷西方書籍,不僅奠定了近代中國科技基礎,而且極大地開闊了中國人的眼界;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學生,為國家培養了大批棟樑之材,其中民國第一任總理唐紹儀,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清末外交部尚書(部長)梁敦彥、清華大學第一任校長唐國安等就是此中佼佼者。

二、中國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山祖師

曾國藩自稱:“鄙人乃訓練之才,非戰陣之才”,他教導士兵“說法點頑石之頭,苦口滴杜鵑之血”。他以儒家精神練兵,使湘軍成為一支有主義的隊伍,他作《愛民歌》傳唱,使湘軍聲威大震。

三、修身齊家治國中華千古第一完人

中國自古就有立功(完成大事業)、立德(成為世人的精神楷模)、立言(為後人留下學說)“三不朽”之說,而真正能夠實現者卻寥若星辰,曾國藩就是其中之一。他打敗太平天國,保住了大清江山,是清朝的“救命恩人”;他“匡救時弊”、整肅政風、學習西方文化,使晚清出現了“同治中興”;他克已唯嚴,崇尚氣節,標榜道德,身體力行,獲得上下一至的擁戴;他的學問文章兼收幷蓄,博大精深,是近代儒家宗師,“其著作為任何政治家所必讀”(蔣),實現了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事業,不愧為“中華千古第一完人。”

四、升官最快做官最好保官最穩之楷模

“從政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巖”。自近代以來曾國藩就被政界人物奉為“官場楷模”。這是因為,第一,他升官最快,三十七歲官至二品,在清借獨一人;第二,做官最好,政聲卓著,治民有言;第三,保官最穩,歷盡宦海風波而安然無恙,榮寵不衰。他熟讀中國歷史,對官場之道參深悟透,積澱一整套官場絕學,用之於中國官場,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五、網羅培育推薦和使用人才的第一高手

曾國藩一生致力結交、網羅、培育、推薦和使用人才,他的幕府是中國歷史上規模和作用最大的幕府,幾乎聚集了全國的人才精華為招攬人才,留住人才,他捨出謙遜的老臉,屢屢上書舉薦部下,為部下謀官要權,爭謀職位。他一生推薦過的下屬有千人之多,官至總督巡撫者就有40多人。他們既有李鴻章、左宗棠、郭嵩燾、彭玉麟、李瀚章這樣的謀略作戰軍需人才,也有像俞樾、李善蘭、華蘅芳、徐壽等第一流的學者和科學家。

六、中國傳統文化持家教子的最大成功者

曾國藩是最好的兒子,能使父母寬心;是最好的哥哥,教導和照顧弟妹,體貼入微,曾國藩更是仁慈的父親,是兒女的好榜樣。他的《家書》講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養,在骨肉親情日漸淡漠、鄰里親戚形同陌路的現代社會里,確實有勸世化俗的價值,值得每個人一讀。大多數官宦之家,盛不過三代,而曾氏家族卻代代有英才,出現了象曾紀澤、曾廣均、曾約農、曾寶蓀、曾憲植、曾昭掄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詩人、教育家、科學家和高級幹部。

七、中國傳統文化人格精神的典範式人物

曾國藩在同輩士大夫中“屬中等”,頗為鈍拙,但他志向遠大、性格倔強、意志超強,勤學好問,非常人所能及。他從少年起,就“困知勉行,立志自撥於流俗”,天天寫日記反省自己,一生中沒有一天不監視自己,教訓自己。他待上、待下、待同事謙恕自抑,豁達大度,一生朋友很多,很受人尊重;他守著“拙誠”、埋頭苦幹,不論遭受多大打擊,都不灰心喪氣,而能再接再勵,堅持到底。這就是他成功的根本秘訣。八、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尊精神偶像曾國藩具有高深的學問素養,是一個“辦事(幹出事業)兼傳教(留下思想學說)之人”。《清史稿——曾國藩傳》也說:“國藩事功大於學問,善以禮運。”他一生勤奮讀書,推崇儒家學說,講求經世致用的實用主義,成為繼孔子、孟子、朱熹之後又一個“儒學大師”;他革新新桐城派的文章學理論,其詩歌散文主持了道(光)、鹹(豐)、同(治)三朝的文壇,可謂“道德文章冠冕一代”。曾國藩的評價在他死後,隨時間的推移形成了鮮明的兩極化對照。有人認為曾國藩殘酷鎮壓太平天國起義,即有人責其殺人過多,送其綽號“曾剃頭”、“曾屠戶”。處理天津教案不力,崇洋媚外,曾被辛亥革命後的部分革命黨人斥之為“開就地正法之先河”。梁啟超在《曾文正公嘉言鈔》序內指曾國藩“豈惟近代,蓋有史以來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豈惟我國,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絕倫之天才,在並時諸賢傑中,稱最鈍拙;其所遭值事會,亦終生在指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鑠今而莫與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於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歷百千艱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銖積寸累,受之以虛,將之以勤,植之以剛,貞之以恆,帥之以誠,勇猛精進,堅苦卓絕……”。

中國現代史上兩位著名人物毛和蔣都高度評價過曾國藩。


驀回首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創立了湘軍,作為湘軍統帥平定了太平天國的動亂。在平定太平動亂,1864年7月19日南京城破,城內血流成河,有二三十萬人被殺,被稱之為湘軍版的南京大屠殺。

也是洋務運動的發起人之一,在曾國藩的提議下,在京城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曾國藩派人去外國購買先進的機器,包括洋槍洋炮,還在安徽創立安慶軍工廠自主生產,洋槍洋炮。並且創辦學堂,還派遣幼童赴美留學等等。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當時晚清政府戰鬥力。但對於腐朽的晚清政府,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

曾國藩還是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在文學儒學上頗有造詣。他寫過很多關於為人處事的家書。很受讀者青睞,即使在現在很多道理也是值得借鑑的。

在中國現代史上,連蔣介石和毛澤東都同時高度評價過曾國藩,可見他在中國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是中國晚清四大名臣之一。





観滄海


一、中國近代現代化建設的開拓者

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真正“睜眼看世界”並積極實踐的第一人。在他的指導下,建造中國第一艘輪船,開啟近代製造業的先聲;建立第一所兵工學堂,肇始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第一次翻譯印刷西方書籍,不僅奠定了近代中國科技基礎,而且極大地開闊了中國人的眼界;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學生,為國家培養了大批棟樑之材,其中民國第一任總理唐紹儀,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清末外交部尚書(部長)梁敦彥、清華大學第一任校長唐國安等就是此中佼佼者。

二、中國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山祖師

曾國藩自稱:“鄙人乃訓練之才,非戰陣之才”,他教導士兵“說法點頑石之頭,苦口滴杜鵑之血”。他以儒家精神練兵,使湘軍成為一支有主義的隊伍,他作《愛民歌》傳唱,使湘軍聲威大震。三、修身齊家治國中華千古第一完人

中國自古就有立功(完成大事業)、立德(成為世人的精神楷模)、立言(為後人留下學說)“三不朽”之說,而真正能夠實現者卻寥若星辰,曾國藩就是其中之一。他打敗太平天國,保住了大清江山,是清朝的“救命恩人”;他“匡救時弊”、整肅政風、學習西方文化,使晚清出現了“同治中興”;他克已唯嚴,崇尚氣節,標榜道德,身體力行,獲得上下一至的擁戴;他的學問文章兼收幷蓄,博大精深,是近代儒家宗師,“其著作為任何政治家所必讀”(蔣),實現了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事業,不愧為“中華千古第一完人。”

四、升官最快做官最好保官最穩之楷模

“從政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巖”。自近代以來曾國藩就被政界人物奉為“官場楷模”。這是因為,第一,他升官最快,三十七歲官至二品,在清借獨一人;第二,做官最好,政聲卓著,治民有言;第三,保官最穩,歷盡宦海風波而安然無恙,榮寵不衰。他熟讀中國歷史,對官場之道參深悟透,積澱一整套官場絕學,用之於中國官場,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五、網羅培育推薦和使用人才的第一高手

曾國藩一生致力結交、網羅、培育、推薦和使用人才,他的幕府是中國歷史上規模和作用最大的幕府,幾乎聚集了全國的人才精華為招攬人才,留住人才,他捨出謙遜的老臉,屢屢上書舉薦部下,為部下謀官要權,爭謀職位。他一生推薦過的下屬有千人之多,官至總督巡撫者就有40多人。他們既有李鴻章、左宗棠、郭嵩燾、彭玉麟、李瀚章這樣的謀略作戰軍需人才,也有像俞樾、李善蘭、華蘅芳、徐壽等第一流的學者和科學家。

六、中國傳統文化持家教子的最大成功者

曾國藩是最好的兒子,能使父母寬心;是最好的哥哥,教導和照顧弟妹,體貼入微,曾國藩更是仁慈的父親,是兒女的好榜樣。他的《家書》講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養,在骨肉親情日漸淡漠、鄰里親戚形同陌路的現代社會里,確實有勸世化俗的價值,值得每個人一讀。大多數官宦之家,盛不過三代,而曾氏家族卻代代有英才,出現了象曾紀澤、曾廣均、曾約農、曾寶蓀、曾憲植、曾昭掄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詩人、教育家、科學家和高級幹部。

七、中國傳統文化人格精神的典範式人物

曾國藩在同輩士大夫中“屬中等”,頗為鈍拙,但他志向遠大、性格倔強、意志超強,勤學好問,非常人所能及。他從少年起,就“困知勉行,立志自撥於流俗”,天天寫日記反省自己,一生中沒有一天不監視自己,教訓自己。他待上、待下、待同事謙恕自抑,豁達大度,一生朋友很多,很受人尊重;他守著“拙誠”、埋頭苦幹,不論遭受多大打擊,都不灰心喪氣,而能再接再勵,堅持到底。這就是他成功的根本秘訣。

八、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尊精神偶像

曾國藩具有高深的學問素養,是一個“辦事(幹出事業)兼傳教(留下思想學說)之人”。《清史稿——曾國藩傳》也說:“國藩事功大於學問,善以禮運。”他一生勤奮讀書,推崇儒家學說,講求經世致用的實用主義,成為繼孔子、孟子、朱熹之後又一個“儒學大師”;他革新新桐城派的文章學理論,其詩歌散文主持了道(光)、鹹(豐)、同(治)三朝的文壇,可謂“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曾國藩的評價在他死後,隨時間的推移形成了鮮明的兩極化對照。有人認為曾國藩殘酷鎮壓太平天國起義,即有人責其殺人過多,送其綽號“曾剃頭”、“曾屠戶”。處理天津教案不力,崇洋媚外,曾被辛亥革命後的部分革命黨人斥之為“開就地正法之先河”。梁啟超在《曾文正公嘉言鈔》序內指曾國藩“豈惟近代,蓋有史以來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豈惟我國,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絕倫之天才,在並時諸賢傑中,稱最鈍拙;其所遭值事會,亦終生在指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鑠今而莫與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於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歷百千艱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銖積寸累,受之以虛,將之以勤,植之以剛,貞之以恆,帥之以誠,勇猛精進,堅苦卓絕……”。


大明人


【曾國藩的功勞】

曾國藩,晚清四大名臣之一,一生成就點很多!提到曾國藩,就要說太平天國運動,也可以說太平天國成就了曾國藩。在太平天國打下滿清半壁江山,朝廷岌岌可危的時候。曾國藩橫空出世,在湖南操練湘軍,扭轉戰局,力挽狂瀾,曾國藩帶領湘軍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最終將其消滅!民間賜號,(曾剃頭)但當時朝廷對曾國藩非常認可。

就這樣曾國藩走進了權利的中心!曾國藩對當時國家的,經濟,教育,和製造業作出了很大貢獻,在曾國藩提意下,建造第一艘輪船,開辦了第一所,兵工學堂!

曾國藩在文學上也很有造詣,曾氏家規,也被後人所推崇!曾國藩也留下很多膾炙人口格言名句,至今還很實用!歷史對他褒貶不一,但我覺得,從當時的年代背景,對曾國藩有較高的歷史評價,是正確的,他的功勞也是不可磨滅的!


高飛再高飛


我是閃電侯爵,很高興和大家分享我的觀點。

曾國藩,晚清著名的政治家,理學家,文學家,戰略家,被譽為晚清四大名臣之首,追諡為文正(文官最高的追諡,歷史上也有幾人,有同樣追諡的如宋朝的范仲淹),被後人追尊為聖人,就連民國時期,蔣介石也經常用曾國藩的事蹟和著作教導下屬,不得不說,曾國藩是近代歷史舉足輕重的人物,那麼曾國藩對有怎樣的功勞,會受到世人如此的尊重呢,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

1.光大程朱理學,形成了自己的理學體系,成為當時讀書人心中的聖人

曾國藩一生奉行程朱理學,但對於程朱理學,他並沒有一味的盲目崇拜,而是在此基礎上汲取宋明儒學其他學派的思想,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理學思想體系。宋明理學實際上分為氣學、理學和心學三個學術派別。曾國藩在他豐富的政治軍事生涯中逐漸的感覺到程朱理學“指示之語,或失於隘”、或“病於瑣”、或“偏於靜”的侷限。

於是,他主張在心學方面,要兼包並容,對於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之學術爭辯,他認為對於兩家之爭應取其同,避其異,揚其長,兼收幷蓄,揚長避短,推進儒學的發展。

在氣學方面,曾國藩認為,天地萬物均因稟氣而生,氣是構成天地萬物的最終基元。在稟氣而生這個意義上,天地萬物是“同體”的。但同時他也認為,

雖太和絪縕之氣流行不止,天地萬物最初所得之氣“均耳”,但人與物、聖人與常人實所稟有之氣並不相同。人得氣之全,物卻僅得氣之偏;故人有知性,而物僅得物性。

曾國藩在理學方面有很多著作,如《冰鑑》、《治學論道之經》、《為學之道》等。可以說他對程朱理學的豐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2.鎮壓太平天國,成為清朝統治者眼中的國之柱石

現在評論曾國藩,很多歷史學家還是歷史愛好者都會說曾國藩是鎮壓太平天國農民起義的劊子手,所以曾國藩也有了“曾剃頭”的“美稱”。但在當時,曾國藩鎮壓太平天國無論對於清朝統治者,還是對於中國當時的文化經濟民生,並不失為巨大的貢獻,他本人的政治地位也達到了高峰。在清朝統治者眼裡,曾國藩無疑是挽狂瀾於既倒 扶大廈之將傾的國之柱石,挽救了清朝的統治,而對於太平天國運動本身,它對中國社會的傷害也是巨大的,首先是人口的銳減,中國在整個太平天國運動期間損失了數億人口,很多地方再現田地荒蕪,城市蕭條的場景,對於中國當時富庶的東南地區打擊巨大,同時農民起義對於傳統文化的破壞也是巨大的,燒孔廟,焚燬經典著作,這一切都嚴重的打擊了當時的中國社會,所以說曾國藩鎮壓太平天國不失為是對歷史的貢獻。同時在與太平軍作戰的過程中,曾國藩還創立了湘軍,成為近代中國軍隊的起源,同時也培養了一大批人才,如彭玉麟,楊嶽斌,劉坤一等,甚至於後來創建淮軍的李鴻章也出自湘軍,這些人後來都成為了治國棟樑,同時他們也追尊曾國藩為近代的聖人。

3.主辦洋務,開中國近代化之先河

安慶內軍械所又稱“安慶軍械所”,1861年,曾國藩在安徽懷寧黃石磯、安慶大觀亭創辦安慶內軍械所,被認為是清末最早官辦的新式兵工廠,用來製造子彈、火藥、槍炮。科學家華蘅芳曾在此主持製造中國第一艘輪船“黃鵠”號。後來,1864年遷江寧(江蘇南京),改建為金陵內軍械所。後來聞名近代的江南製造總局也是由曾國藩規劃,李鴻章主持創辦的,其中就有安慶內軍械所的影子,可以說曾國藩對於中國近代工業尤其是軍事工業做出了巨大的歷史貢獻。

有這三方面,曾國藩可以說是中國近代的偉人之一,也不失後世對他聖人之名的追尊。


閃電侯爵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曾國藩都有哪些功勞

開辦中國第一家兵工廠

一直到19世紀60年代,清朝都沒有專門的兵工廠。武器製造要麼由兵部定式,工部製造;要麼由督撫提請兵部批准,開始進行製造。同時,清朝還嚴格控制火器的製造和使用,不準綠營製造和使用,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火器的發展。

曾國藩在與太平軍作戰時,出於實際需要,多次奏報朝廷,請求開辦兵工廠。1861年秋天,在經過朝廷同意後,曾國藩終於在安徽安慶開辦了中國第一家真正意義的兵工廠——安慶內軍械所。雖然安慶內軍械所規模不大,所生產的武器裝備性能有限,但依然生產了不少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產品,如中國第一臺蒸汽機、中國第一艘蒸汽機輪船。

創建中國第一家翻譯館

曾國藩從來沒有去過外國,不會外語,也很少與外國人打交道,可是,他的眼光並不狹隘——甚至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他擁有“放眼看世界”的眼光。

他在與李鴻章創辦了江南製造總局期間,聘請了一些洋人專家。曾國藩發現,洋人制造機器,都是根據書上的數字推算而來,一切按照圖紙的標準來辦。但是,由於製造機器需要的書籍,都是外文資料,不懂外語的中國人根本就看不懂,更別說要照此來製造機器。

因此,曾國藩於1867年奏報朝廷,設立了中國第一家翻譯館,聘請中外學者主持譯務,負責翻譯和引進西方的科技類書籍。

送出中國第一批留學生

在19世紀60年代,絕大多數依然沉浸於“天朝上國”的迷夢,對外界一無所知。咸豐皇帝甚至極度害怕與洋人見面,也不願意官員與洋人接觸。可想而知,在那個年代,有誰會想到要把中國孩子送到外國去,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

曾國藩就有這樣的意識,早在1860年,他在一份奏摺中提到:“目前資夷力以助剿濟運,得以迂一時之憂;將來師夷智以造炮製船,尤可期永遠之利。”這是說,購買洋槍洋炮來幫助進剿太平軍,只能緩解一時的憂患;只有將來學習利用洋人的技術來製造大炮和輪船,才能收到長久的利益。





一遭坎聞


您好,我是文章是自己的好,為您解答

曾國藩功績:創立湘軍,平定太平天國、洋務運動的發起者之一、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

曾國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奮好學,6歲入塾讀書。8歲能讀四書、誦五經,14歲能讀《周禮》《史記》文選。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進士,入翰林院,為軍機大臣穆彰阿門生。累遷內閣學士,禮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

與大學士倭仁、徽寧道何桂珍等為密友,以“實學”相砥礪。太平天國運動時,曾國藩組建湘軍,力挽狂瀾,經過多年鏖戰後攻滅太平天國。其一生奉行為政以耐煩為第一要義,主張凡事要勤儉廉勞,不可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為先,以忠謀政,在官場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擴展資料:

1840年鴉片戰爭,英國用洋槍洋炮了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同時也打亂了中國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社會文化秩序,中國出現了“三千年未有之變局”。西方文化與先進的科學技術一起衝擊著中國人的精神世界。

有覺悟的中國人開始了對國家救亡道路的探索,開始了對民族文化的反思。作為傳統文化集大成者的曾國藩,其文化自覺體現了傳統知識分子的責任意識和實踐精神,對於我們思考當代知識分子的文化使命有著重要的借鑑意義。

書生帶兵——文化的力量。

在歷經10餘年京官生涯後,曾國藩因母喪成為一個在家守制的丁憂侍郎。時值太平天國風生水起,撼動了清廷東南半壁。為鞏固統治秩序,咸豐皇帝向曾國藩發出上諭,讓其幫同辦理本省團練鄉民搜查土匪諸事務。

本欲在家終制的曾國藩,在接到武漢失守、人心惶恐的消息後,經郭嵩燾力勸,赴長沙團練鄉民、搜查土匪。在楚勇練就、船炮齊備、準備出征時,曾國藩作《討粵匪檄》,佈告遠近,向太平天國發出了宣戰書。

在檄文中,曾國藩首先用排比的句式,犀利的言辭指出:洪楊五年來“荼毒生靈數百餘萬,蹂躪州縣五千餘里”,“兩湖三江被脅之人曾犬豕牛馬之不若。此其殘忍殘酷,凡有血氣者未有聞之而不痛憾者”。

接著更以人倫盡毀,農不能耕、商不能買、士不能讀形容太平天國對社會秩序的破壞,發出“舉中國數千年禮義人倫詩書典則,一旦掃地蕩盡。

此豈獨我大清之變,乃開闢以來名教之奇變,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於九原,凡讀書識字者,又烏可袖手安坐,不思一為之所也”的號召,讓讀書人群起而攻之,捍衛自己的精神家園。曾國藩進一步列舉了“粵匪焚郴州之學官,毀宣聖之木主,十哲兩廡,狼藉滿地。

嗣是所過郡縣,先毀廟宇,即忠臣義士如關帝嶽王之凜凜,亦皆汙其宮室,殘其身首。

以至佛寺、道院、城隍、社壇,無朝不焚,無像不滅”的行為,意在激起全民公憤,助其殄此凶逆,救我被擄之船隻,找出被脅之民人。不特紓君父宵旰之勤勞,而且慰孔孟人倫之隱痛。不特為百萬生靈報枉殺之仇,而且為上下神祇雪被辱之憾。

檄文最後,曾國藩恩威並施,號召血性男子、抱道君子、仗義仁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對這些人或以賓師相待,或奏請優敘,或授官爵,而反戈者將免死。如果“甘心從逆,抗拒天誅”,則“大兵一壓,玉石俱焚”。

在《討粵匪檄》的號召下,很多讀書人加入了湘軍的隊伍,成為湘軍的中堅力量,在湘軍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不僅如此,在曾國藩和讀書人組成的湘軍將帥帶領下,湘軍刊刻《船山遺書》,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探求治國用兵之道用於軍政實踐。從發佈《討粵匪檄》到刊刻《船山遺書》,曾國藩對於文化作用的認識和利用,成為其文化自覺和實踐的重要內容。



文章是自己的好


小明很高興來回答你的問題

其實我個人覺得要說到曾國藩的功勞,他留下的這36個字應該算是很大功勞了。

希望你認真看完,相信你會很受益!

曾國藩,被稱為中國三大聖人之一。並且,被毛澤東和蔣介石等敬佩,可見他是一個有真才實學,有真本事的人。

他一生寫了1000多萬字的日記、家書、戰策等;滅掉了太平天國,把大清延續了幾十年;官至兩江總督,一生培養人才不計其數。他死後,一生積攢的財富,只夠給自己辦喪事的。

他被尊為立功、立德、立言“三大聖人”之一,當之無!

一個資質平平的山村裡走出的他,是如何在一生,短短的六十多年,創造如此大的功績的呢?

縱觀他的文集、書信等,可以看出,他用“36個字訣”,死磕了自己一輩子。下面就分八個篇章,把“36字訣”,給你一一道來。

第一篇:培植根本之訣【志、恆、專、熟】

1、【志】做人要做第一等人

“志”是追求人生目標的決心和信念,它決定著人生和事業的目的性,支配著實現目標的堅定性。人生由立志而始。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若能立志,聖賢豪傑,無事不可為。曾國藩堅信,人人可以為聖賢,給自己立下了“不為聖賢,便為禽獸”的宏願大志。“志”為他一生提供了精神源動力,其聲名事業,便由一“志”字開始。

(1)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2)不為聖賢,便為禽獸

(3)志向越高,成就越大

(4)慎擇師友,結交有志之人

2、【恆】有恆斷無不成之事

“恆”為作聖之基,便是聖賢豪傑,絕大事業,也得從此字作出。恆有三大要素:一為“堅持”,幾十年如一日,從不間斷;二為“專注”,認準一件事,如終如一,全力以赴;三為“漸進”,日積月累,集腋成裘。守此三者,必有功成之日。

(1)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2)做大事須從“有恆”二字下手

(3)事有定程,徹始徹終

(4)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

3、【專】力氣用到點子上

曾國藩說,西方人的技藝所以精絕,是因為他們每辦一事,都集中精力,越鑽越深,逐漸達到極致。他認為,要趕超西方,必須有“專”字工夫。他自己的一生,大事小事,無不專心為之。求師專,求友專,用情專,做事專,因而總結出“凡事皆貴專”的硬道理。人之精力有限,而世事無窮,要想有所作為,只有採用集中力量,打殲滅戰的方略,才能成功。

(1)專權:事權專一,乃能成功

(2)專心:心有二用,則不能成

(3)專攻:用功如掘井,凡事皆貴專

(4)專精:西洋之長在於專

4、【熟】笨功夫也有大收穫

“熟”是一種笨功夫。曾國藩學作詩,每日熟讀蘇軾、陸游詩作,終生不厭,最後口舌生津,妙句隨出。“熟”功雖笨,卻能生巧。曾國藩為官治軍,無不驗證了“熟”字之功。須知世間各種本事,如果不是由“熟”而精,則終不可恃。

(1)熟極生巧,妙來無過熟

(2)萬事貴熟,熟則能強

(3)先立規模,後求精熟

第二篇:修煉身心之訣【裕、靜、淡、暇、松】

1、【裕】讓自己的心胸開闊起來

宦海風波,仕途通塞,不可能全由個人自主。其間坎坷遭際,在所難免。如果胸中抑鬱,怨天尤人,不僅無益於事,反易致禍傷身。此時便離不開“裕”字。“裕”者,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曾國藩認為,胸懷寬廣,氣量宏大,是一個人能否擔當大任的決定性品格。裕則無咎,裕則無爭。為人處世,居之以裕,守之以貞,則無難不解,無往不利。

(1)治心當以“廣大”二字為藥

(2)局量太小,不足任天下之大事

(3)裕字可助出險境

2、【靜】不動更能掌握主動權

靜能生動,更能制動。多動則多犯錯,少動則少禍機。靜不僅是內心修持之法,還是臨機處變之道。曾國藩深諳“靜”字妙諦,不動也能辦事。他屢屢告誡其子,好動不好靜,是他一大弊症。如今人人喜動厭靜,不知紛紛攘攘之中,伏有多少隱患!

(1)靜以修身,非寧靜無以致遠

(2)靜坐養生,守一字勝於吃百藥

(3)靜為躁君,頭腦冷靜方能辦事

(4)人打第一下,我打第二下

3、【淡】品味好人生的真諦

胸懷大志者,所關心者大,所注意者繁,因此往往都是勞心勞力、忍辱負重之人。當此之際,便應以“淡”字求得舒解。曾國藩一生忙碌不堪,卻以恬淡養生,以冷淡處世,以平淡為官,以遠淡治學,胸中自有一片淡定之天,得人生極樂。

(1)政務纏身之時,淡以求樂

(2)自視常若平淡無奇,則成大器

(3)功名之際,須看得淡些

(4)寄雄奇於淡遠之中

4、【暇】留一分自在,方可容得大事

當大任辦大事者,常要冒大險、決大疑。其身心壓力和緊張,非常人所能承受,亦非常人所可想象。心中得一“暇”字,則可留出一片淨土,張弛有道,閒適自在。“暇”是高壓爐上的減壓閥;“暇”是白虎節堂中的山水畫;“暇”是空城計中的孔明琴。動中取靜,忙裡偷閒,平淡中透出人生的絕大智慧。

(1)暇意:世事多因忙裡錯,且更從容

(2)暇心:“暇”字是養心的秘訣

(3)暇情:拿得起也要放得下

(4)暇謀:緊要關頭,仗一“暇”字定風波

5、【松】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

為任何事都有全局與局部、小處與大處之分,如果不加區別,舉輕若重,就會勞心勞力,事倍功半。曾國藩積勞之餘,一天夜晚頓悟出“松字訣”。做事之時有張有弛,大處抓緊,小處放鬆,效率更高。諸葛亮是不世出的人傑,結果出師未捷身先死,主要原因,在於他大事小事一把抓,全不懂“松”字的妙處。

(1)忙裡偷閒,緊張中要有“松”字意味

(2)大事必爭,小事不妨放鬆

(3)理財妙法:來得松,銷得旺

第三篇:塑造形象之訣【明、實、硬、儉、重】

1、【明】眼越明,心越亮

李瀚章稱曾國藩深識遠略,無人能及;左宗棠說:知人之明,謀國之忠,自愧不如。無論遠見、知人、自知,都離不開一“明”字。曾國藩說:“擔當大事,全在‘明’‘強’二字。”“明”字為應事之方,最不易得,同時也是最不可少的成功素質。

(1)凡辦大事,以見識為主,才能為輔

(2)先見之明,看得遠才能站得高

(3)明者保身,處事以“明”字為第一要義

(4)知人之明,用人必先知人

(5)人貴自知,自知則明

(6)精明由於天生,高明由於學問

2、【實】靠“認真”二字打天下

毛澤東與曾國藩這兩位湖南人都提倡“實事求是”和“認真”二字,正因為務實是辦大事者必不可少的精神。曾國藩把“實”字視為成大事的根本,認為只有腳踏實地,從淺處、實處手著,事業才能可大可久。

(1)“實事求是”:兩位成大事者的務實精神

(2)常守樸實規模,方能培成大器

(3)用人當用樸實可靠之人

(4)做事應從淺處、實處下手

(5)天下事知得十分,不如行得七分

(6)盜虛名者有不測之禍

3、【硬】真豪傑從不輕言放棄

性格倔強並非一件壞事,它可化成強毅之氣,迎難勇進,往往能成就非凡事業。曾國藩認為強為自立之德,強毅是做大事者必備的素質。他對自己一生行事風格進行總結,得出此“硬字訣”。“硬”與“強”字同義,即毛澤東所說的“硬骨頭”,魯迅所說的“中國脊樑”。“硬”是豪傑人格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國人自強不息的不滅基因。

(1)非有一種剛強之氣,萬不能成大事

(2)事業文章,皆從“倔強”二字做出

(3)強作強為,天下無不可為之事

(4)人貴自強,求人不如求己

(5)愈難越強,以“硬”字衝破難關

(6)以明補強,不可一味強橫

4、【儉】好東西都得省著用

節儉並非省幾兩銀子這樣的小事,它關乎一個人的功名事業,甚至身家性命。持身儉,則自立自尊,不求他人;治家儉,則家業興隆,永世不墮;為官儉,則以儉養廉,居高不敗。亂世之中,節儉更能藏富惜福,保身避禍。

(1) “儉”字有四大妙用

(2)居家之道,惟崇儉可以長久

(3)貧而自強,儉約者不求人

(4)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

(5)享福太早,恐難到老

5、【重】穩當從容,可當大任

“端莊厚重是貴相”,這句話絕非看相算命者的欺人之言,而是曾國藩從識人用人中總結出的寶貴經驗。他說,“君子不重則不威”,“儀表絕人,全在‘重’字 ”。 “重”則穩當從容,方可擔當大事,臨危不亂。一個人的容止是他性格、才智的體現,曾國藩察言觀色,最喜厚重之人,而最厭輕薄之輩。識人之法,以“重”字為第一。

(1)君子不重則不威

(2)穩重行事,有勝無敗

(3)厚重是貴相,輕薄之人不可用

第四篇:為官不敗之訣【廉、勤、慎、忠、仁】

1、【廉】要緊握護官之符

清、勤、慎,被稱為居官三箴,其中又以“清”字居首。官做得好不好,只要看他有錢沒錢就能知道。曾國藩視“廉”字為人生根本,一生辦事,堅守“不要錢,不怕死”六字訣。俗話說臨財不苟,無欲則剛。一涉貪汙,就如染上毒癮,再也難以戒除。無論官多高,功多大,沾上貪毒,就前功盡棄了。所以曾國藩稱“廉”字為 “護官之符,立命之根”。

(1) “清”字為居官第一要義

(2)廉潔是人生之根本

(3)操守廉潔,必能服眾

(4)為官莫作名利雙收之想

(5)人為財死,少貪少禍

(6)行大事者,不尚小廉

2、【勤】勤奮是人生第一要義

人生要義,以勤為本。無論資質平庸還是聰穎,家境貧寒還是富裕,都不是個人成就事業的決定性因素。曾國藩並不是聰明出眾的人,他的成功,不外乎一個“勤”字。從一個人勤奮的程度上,便可以預知他能成多大的事。

(1)勤政是居官首務

(2)勤到十分,自然做成一個好漢

(3)能吃天下第一等苦,乃能做天下第一等人

(4)除惰之法,第一貴早起

(5)由勤生明,是做好官的秘訣

(6)勤致祥:家勤則興,人勤則健

(7)病從懶起,勤可養生

3、【慎】多一分謹慎,多一分勝算

謹慎並非美德,卻是大英雄大豪傑不可缺少的素質。呂坤說:“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朱熹也說:“真正大英雄人,卻從戰戰兢兢、臨深履薄處,做將出來。”諸葛一生惟謹慎。曾國藩奉孔明為楷模,以“慎”字撐人生之舵,宦海浮沉,有驚無險。蕭一山比較曾左二人,說:“國藩以謹慎勝,宗棠以豪邁勝。”實在是精當之論。

(1)宦海風波,須以“慎”字撐舵

(2)心存畏慎,居高不危

(3)禍從口出,立言宜慎

(4)向上司奏事,更須十分謹慎

(5)被人參劾者,每在於用人不慎

(6)以慎治驕,立於不敗

4、【忠】辦大事要樹好品牌

在一般人眼中,“忠”總與“愚忠”聯繫在一起。實際上,“忠”不僅是一種道德律令,還是人生的黃金法則。以“忠”字自修,可以安頓心神,培養剛強之氣;以“忠”字待人,可以交到真朋摯友,互濟互助;以“忠”字辦事,則有一種專注精一、勇往無前的精神,無堅不摧。“忠”字是升遷晉職的必由之徑,也是名垂史冊的不二法門。試看古往今來,又有誰討厭忠心之人?

(1)忠孝持家,奠定人生基石

(2)事上以忠,辦公事須如己事

(3)忠義治軍,一字能抵百萬兵

(4)滿門愚忠,以忠誠為天下倡

5、【仁】緊緊抓住人心

得人心者方能得天下,此為古今不易之公理。“仁政”是儒家所追求的最高施政境界。歷史上,行“仁政”者必是英明之主,行“仁政”之時必是昇平盛世。“仁”字之功,不可謂不大。於個人而言,內化可為聖賢,外施則為豪傑。孟子將之歸納為“仁術”,正是因為看到,“仁”不但是政治道德的理想,也可作為經世致用之謀略。

(1)用恩莫如“仁”,用威莫如“禮”

(2)用兵以得人心為第一義

(3)仁者有術:為政首務愛民

(4)天下絕大事業,多從“不忍”二字做出

第五篇:打造人際之訣【誠、敬、恕、和、謙】

1、【誠】言而無信,則一錢不值

誠者,聖人之本,人極則誠,誠極則聖。曾國藩又把“誠”字提煉成謀略術語。誠心是自處之道,可以立天下之大本;誠信是待人之道,專守一“誠”字,則無人不可以為友;忠誠是報國之道,以“血誠”相標榜,一呼雲集,無往不利。“誠”字是訣中之訣。曾國藩說,無論“勤”字“慎”字,必以“誠”字為本,才有用武之地。

(1)至誠不欺,英雄基業

(2)以誠換誠,無人不誠

(3)馭將之道,最貴推誠

(4)血誠相招,一呼雲集

(5)必誠必信,鬼服神欽

2、【敬】贏得上進的空間

“敬”字是儒家學說中的“聖門綱領”“存養要法”。它標識著一個人的身心涵養,也預示著這個人的人生路徑和事業取向。自敬方能自尊,敬親方能齊家,敬人方能使人敬己,敬業方能事事有成。故曾國藩說,君子自強,舍“敬”字別無下手之處。

(1)欲人敬己,必先自敬

(2)“敬”字是平時涵養之道

(3)興家之法,“敬”字刻不可離

(4)賢者敬而貴之,不肖者敬而遠之

(5)辦事須有一種敬業之心

3、【恕】多想壞人,不如多想好人

曾國藩認為,“恕”是立德的根基,既是臨時應事之道,也是平日涵養之法。以愛己之心愛人,在人際交往中,求同存異,則到什麼地方都能打成一片,收眾人之力以成大事。有了“恕”字,就有了強大的人格凝聚力,像雪球一般,越滾越大。

(1)“恕”字為養身之要,立德之基

(2)善莫大於恕,德莫兇於妒

(3)容得別人短處,乃是豪傑舉動

(4)以德報怨,化敵為友

4、【和】不和者未有不敗

和為貴,貴在“和”字蘊含著深妙莫測的人生智慧。“和”,在待人接物中表現為“和氣”;在治家理政中表現為“和睦”;在成人取向上表現為“和諧”;在自我修養上表現為“中和”。“和”,在理論上是一種修為,一種信念,在實踐上是高超的處世策略。“和”,不僅是目的,還是獲得成功的重要手段。

(1)和氣致祥:鞏固人生的起點

(2)和能生威:用“和”字打造團隊精神

(3)和光同塵:團結一切可用的力量

(4)和之不和:宰相肚中撐起船

(5)不和之和:學會演雙簧戲

5、【謙】君子大過人處,只在虛心而已

《周易》中說:天道虧盈而益謙,人道惡盈而好謙,滿則招損,謙則受益。謙虛不僅是做人的美德,還是人際交往的處世準則。“謙”字的實質是卑己高人,以足為不足,永遠不自足,始終給自己留下追求的空間,不斷進取。曾國藩說,人若保持一段謙光,自可進境無窮。

(1)心虛則可受人之益

(2)有成就時,謹守“花未全開月未圓”七字

(3)傲為凶德,以“謙”字概之

(4)謙亦有度,過謙則近偽

第六篇:拓展局面之訣【挺、辣、變、悔】

1、【挺】堅忍支撐,可建非常之業

曾國藩文事武功,實得力於“挺”字。“挺”字之用,並非全憑威猛,主要表現在明辨大局,挺身而出,勇於擔當;遇到艱危時刻,挺然而立,堅忍卓絕,不動搖,不氣餒;形勢有利,則一往無前,挺進不疑。曾國藩的《挺經》未能傳世,但其一生辦事,處處現出“挺”字精神。

(1)“挺”字功夫:破解《挺經》之謎

(2)挺身入局,才有成事希望

(3)危急時刻要挺得住

2、【辣】莫因仁慈而誤大事

“辣字訣”是曾國藩在評價他的弟子李鴻章時,總結出來的一種辦事風格和處世謀略,說他“殊為眼明手辣”,其精義是簡單有效,乾淨果斷。曾國藩一生中,治亂世用重典,頻施辣手,殺人如麻。“小仁者,大仁之賊也”。歷史上多少人因“仁慈”而壞事。“辣字訣”,專為救“仁”字之弊而設。

(1)以嚴為師:欲正人先正己

(2)治家貴嚴:嚴父常多孝子

(3)嚴繩人才:不經磨鍊不成材

(4)馭下之道,莫先於嚴

(5)治軍從嚴:不嚴則無勇敢之氣

(6)亂世用重典,心不模稜手要辣

3、【變】成大事者,應適時求變

成大事者無不善變。曾國藩一生三變,章太炎稱他是“善變人”。他精於明變,洞察天下變化規律,因此有遠見卓識;他善於求變,不斷調整自我,因此能與時推移,順應潮流;他敏於應變,無論何等危急,總能化險為夷,轉敗為勝;他慎於用變,穩慎為基,有條不紊。“變”之一字,概括了他一生的謀略大旨,彰顯其事業成功大道。

(1)明變:事窮則變,不易之理

(2)求變:一生三變,金丹換骨

(3)應變:英雄舉事,變化無方

(4)用變:必須變動不測,如神龍矯變

(5)慎變:勿因小利小害而輕易變化

4、【悔】不怕揭開自己的短處

“悔”字如春。一個人只有不斷改正自己的失誤,汲取教訓,完善自我,才能不斷進步。否則,就會像一輛老爺車,輕則經常拋錨,跟不上潮流,重則發生車禍,車毀人亡。“悔”字是人身上一種自新機制。心中存有一絲悔意,就會滋長出一段生機。

(1)悔字如春:“悔”字校正人生

(2)遷善改過:“悔”字調整人生

(3)悔求無悔:“悔”字完滿人生

第七篇:化解危難之訣【耐、緩、滑、展】

1、【耐】堅持定能勝利

洪應明在《菜根譚》中說:一“耐”字極有意味,如傾險之人情,坎坷之世道,若不得一“耐”字撐持過去,幾何不墮入榛莽坑塹哉!曾國藩初出茅廬時,屢遇挫折,最後從中悟出了官場生存之道,那就是“耐”字,並且總結了耐冷、耐苦、耐勞、耐閒“四耐”要訣。有雄心的人大多急於求成,如果不用“耐”字救治,定然百無一成。

(1)居官四耐:耐冷、耐苦、耐勞、耐閒,缺一不可

(2)棘手之際,須從“耐”字痛下功夫

(3)熬得住,打得通,便是好漢

(4)“耐”之一字,足醫心病

2、【緩】事緩乃圓,好從慢處來

李鴻章曾當面批評老師曾國藩,說他行事懦緩,是一大毛病。殊不知,“緩”字正是曾國藩的超人之處,又恰恰是李鴻章所缺少的一種素質。“緩”可糾急躁之病,辦事時留下充分餘地,考慮更周全,計劃更嚴密,萬無一失,所以說,“事緩乃圓”。

(1)緩一步海闊天空

(2)以緩待變,進退自如

(3)以緩濟急,穩中求勝

(4)欲速不達,凡事從長計議

3、【滑】不願做的事更要做

“滑”字雖有貶義,卻有其積極作用。危急之際,它可幫助緩和矛盾,化解危機,是辦事時的一種有效的潤滑劑。但誤解其意者,往往由此走上歧路。歷代由滑而奸者,幾乎無人不身敗名裂,實在可嘆可怖。

(1)不得已時,“滑”字可化解危機

(2)篤實中略參機權

(3)由滑而奸,取禍之道

4、【展】化大事為小事

用“展字訣”,可化大事為小事,小事化為無事,最後不了了之。用“展”字將難辦之事擱置起來,留待最佳時機解決,使之更加完滿。封建官員,多以此道應付上級,用為免禍保身之計。就連曾國藩也稱:“展字訣”是“官場中之秘訣”。

(1)積年舊帳,一“展”了之

(2)暫時擱置,留待最佳時機

第八篇:完滿人生之訣【渾、忍、退、圓】

1、【渾】由聰明變為糊塗

聰明難,糊塗更難,由聰明而糊塗難上加難。“糊塗”二字,在曾國藩的智慧字典裡便是“渾”字。藏鋒匿跡,不過於顯露,方不招人忌恨;做事不要稜角分明,而是留有充分餘地,方能與人方便,與己方便。“渾”字之訣,是保護自己的才華,使之在最恰當的時機,以最合適的程度顯露出來,從而實現最大利益。

(1)好露不渾,天之所惡

(2)藏鋒斂銳,學為糊塗

(3)眾醉獨醒之時,以一“渾”字出之

(4)為官待物,渾則無往不宜

2、【忍】能忍人方能勝人

“忍”字第一義,要求具有超強的自制力,此為“修身忍”;“忍”字第二義,要求有容人之量,與人為恕,與己為忍,此為“處世忍”;“忍”字第三義,要求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之毅力,為達目的不惜犧牲一切之勇氣,此為“戰術忍”;“忍”字第四義,當斷則斷,不留後患,此為“斷事忍”。成大事者,四者缺一不可。

(1)忍的張力:退一步海闊天空

(2)忍的和力:與人臉面,與己方便

(3)忍的韌力:打落牙和血吞之

(4)忍的毅力:忍到最後才是真功夫

(5)忍的魄力:不可假仁慈而誤大事

3、【退】退一步,進兩步

功成名就之機,急流勇退,可以避禍保身。處理人際矛盾,保持謙退,避讓三舍,可以化解危機,打造良好的社會關係。辦事之時,有進有退,不拘一格,則可時時掌握主動。曾國藩不輕退卻善退。退得不著痕跡,才是最妙境界。

(1)急流勇退,保全末路

(2)謙和退讓,遠離矛盾中心

(3)以退為進,審機蓄勢

4、【圓】不妨多轉幾個圈圈

曾國藩天生就是一個直腸子,為此,他吃盡了苦頭。久經宦海沙場,他的稜角漸漸被打磨光滑,而他也如魚得水,一帆風順。他的高妙之處,在於圓而不猾,內方外圓,遊刃有餘,這才是真的圓,才是上上之圓。

(1)辦事圓融行得通

(2)內方外圓,屈伸自如

(3)行文留心一“圓”字

希望答案你喜歡~



重返歷史的小明


曾國藩主要的功勞就是消滅了太平天國運動(在西方國家軍隊的配合下),下面簡單的介紹一下:曾國藩出生在湖南雙峰縣,他父親是個秀才,從小就精心培養他,讓他學習儒家思想。他28歲考中了進士,很快就進入了翰林院。

公元1852年,太平天國運動興起,清朝的八旗軍隊和綠營兵前去鎮壓。當時的八旗軍和綠營兵都是一些多年沒參加過戰爭的軍隊,是軍紀渙散,腐敗無能。被勢如破竹太平天國軍隊打得潰不成軍,太平軍是橫掃南方。清政府沒有辦法,下令各地興辦團練武裝,想用當年消滅白蓮教起義的方法太平天國。曾國藩為維護清政府的統治響應朝廷的號召,擔任湖南團練大臣。

曾國藩學習和借鑑戚繼光當年訓練戚家軍的方法,招募了很多年青力壯的鄉民。是嚴格的訓練,他一開始只招500多人,號稱*湘勇*。曾國藩是心恨手辣,他鎮壓那些敢於反抗的人是血腥殺戮。在一個月的時間,他就殺了200多人,留下一個*曾剃頭*的外號。

後來湘勇隊伍逐步的擴大,達到了幾萬之眾的湘軍。變成專門從事鎮壓太平天國的職業軍隊。湘軍有陸軍和水師,大小將領多是曾國藩的親戚、同學和同鄉,相當於曾國藩的私人武裝。曾國藩和他學生李鴻章領導的淮軍與西方國家的軍隊一起消滅了太平天國運動,並製造出一個虛假的曇花一現的*同治中興*的局面。太平天國運動被消滅後,為了不使清朝政府懷疑自己的動機,曾國藩裁撤了湘軍。


隱者康司馬


曾國藩曾因母喪返鄉,卻恰逢太平天國橫掃湖湘大地,清王朝統治岌岌可危,曾國藩趁勢在家鄉組建了一支湘軍,為平定太平天國運動立下了汗馬功勞,被清王朝封為一等勇毅侯,成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後歷任兩江總督、直隸總督,官至一品,死後被諡“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