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淩示範區揉谷中心小學張麗麗:關於“落花生”的那些事兒丨語文角

作為基礎性課程之一,語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繼學科策劃“i數學”之後,《教師報》頭條號即日起推出特別策劃“語文角”,誠邀廣大教師參與,可擇以下話題談觀點、述經歷、講方法:您是如何看待語文這門課程的?語文給您的人生影響是什麼?您覺得如何才能學好/教好語文?語文老師該具有什麼氣場(或特質)?哪一位語文老師給您留下了深刻印象……

《落花生》是我小時候學過的一篇課文,現在是部編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二篇課文。小時候學這篇課文,我一直搞不清楚為何題目叫“落花生”,叫“花生”不行嗎,或者叫吃花生、品花生、談花生不可以嗎,帶著這個疑惑直到現在。有天下午突然就想到了這個問題,於是開始查詢,終於解開了疑惑。

楊淩示範區揉谷中心小學張麗麗:關於“落花生”的那些事兒丨語文角

楊淩示範區楊陵區揉谷中心小學教師張麗麗

陸地上的植物,幾乎都在地上開花,地面上結果,唯獨花生是在地上開花地面下結果,所以人們叫它落花生。關於這個落花生,裡邊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呢。據說明代建基皇帝朱元璋還是一介平民的時候,有一回,他在一塊田地裡睡覺,那塊田裡種的是花生,傳說那時的花生所結的豆莢在成熟的時候是懸掛在空中的,和其他豆類一樣。而這真命天子就因為這大顆大顆的豆莢,被擾得睡不著,氣憤地說:為什麼花生長大了,不埋到地底下呢?奇怪的事真得就發生了,花生一個個埋到地下去了,從此以後,就改叫“落花生”。

當然,故事只是後人的杜撰,添加了想象誇大的成分,可是花生為什麼叫落花生,我卻不再疑惑。我一直很喜歡許地山的這篇課文,文字簡單樸實,道理淺顯易懂,通過一家人的一次普通對話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很具教育意義。

現在看來,這篇課文融入了勞動教育,實踐操作,儀式感培養,對話練習,以及做人的教育等等,可謂一文多用。也許當時作者寫作此文,並沒有想這麼多,只是記錄了一家人種花生,吃花生,談論花生及藉此教育孩子的過程,卻不曾想,這樣看似簡單的記錄卻影響了一批又一批人,糾正了他們的價值觀,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而我,也是其中的一個。

如今,我也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雖不曾有機會教授這篇課文,但課文中父親的那番教導卻一直指引著我前進的方向,在課堂上,我用它來教育學生,生活中,我用它來修正自己。

去年,兒子學這篇課文時,我和他進行了角色扮演,反覆讀這篇課文,然後讓他自己說出父親想告訴孩子們的道理。兒子很是專注,他說,媽媽,花生確實有很多好處,既能生吃,也能熟吃,還能榨油,做很多好吃的食物,學了這篇課文,我也想種花生了。“除此之外呢?”我問他,他想了想說,那我以後也要像花生一樣,做一個對別人對社會有用的人。

至此,我釋然了。花生為什麼叫落花生不再是我心中的疑惑,而文字帶給我的幫助和影響也已深深的鐫刻於心。我想,不論是作者還是編者,知曉這樣的結果,應該都是欣慰的。


相關閱讀:


楊淩示範區揉谷中心小學張麗麗:關於“落花生”的那些事兒丨語文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