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之《道德經》第六講德經: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道德經》又稱《老子》,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後,並分為81章,全文共約五千字,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國學經典之《道德經》第六講德經: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注】為學:是反映探求外物的知識。無事:無擾攘的事。有事:繁苛政舉在騷擾民生。

【譯】求學的人,其情慾文飾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情慾文飾則一天比一天減少。減少又減少,到最後以至於“無為”的境地。如果能夠做到無為,即不妄為,任何事情都可以有所作為。治理國家的人,要經常以不騷擾人民為治國之本,如果經常以繁苛之政擾害民眾,那就不配治理國家了。

【析】本節的中心是“為道”的問題。如果說“為學”涉及的是科學技術知識,是外在的學問,那麼“為道”涉及的則是哲學,是追求內在智慧的學問。欲追求智慧必先正德,正德的過程就是“損”的過程,德正則“無事”,“無事”才可以進入道的境界,獲得大智大慧。“認識你自己”,這是哲學的根本目的。然而如何能夠真正地認識自己,這是人類所處的困境。人類處於困境之中,是因為傳統哲學處於困境之中。能夠解脫人類困境的是哲學,而能夠解脫傳統哲學困境的是老子的《道德經》。

國學經典之《道德經》第六講德經: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注】心:私心。:得到。:吸氣,此處指收斂意欲。:渾樸。百姓皆注其耳目:百姓都使用自己的智謀,生出許多事端。聖人皆孩之:聖人使百姓們都回復到嬰孩般純真質樸的狀態。

【譯】聖人常常是沒有私心的,以百姓的心為自己的心。對於善良的人,我善待於他;對於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這樣就可以得到善良了,從而使人人向善。對於守信的人,我信任他;對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這樣可以得到誠信了,從而使人人守信。有道的聖人在其位,收斂自己的欲意,使天下的心思歸於渾樸。百姓們都專注於自己的耳目聰明,有道的人使他們都回到嬰孩般純樸的狀態。

【析】本節集中體現了老子的民主立法、人人平等、言論自由以及民主監督思想。這些都是健全法治的主要保障。

國學經典之《道德經》第六講德經: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用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注】出生入死:離開了生存必然走向死亡。:類。十有三:十分之三。生生之厚:由於求生的慾望太強,營養過剩,因而奉養過厚了。攝生者:攝生指養生之道,即保養自己。:屬於犀牛類的動物。入軍不被甲兵:戰爭中不被殺傷。

【譯】人始出於世而生,最終入於地而死。屬於長壽的人有十分之三;屬於短命而亡的人有十分之三;人本來可以活得長久些,卻自己走向死亡之路,也佔十分之三。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奉養太過度了。據說,善於養護自己生命的人,在陸地上行走,不會遇到兇惡的犀牛和猛虎,在戰爭中也受不到武器的傷害。犀牛於其身無處投角,老虎對其身無處伸爪,武器對其身無處刺擊鋒刃。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他沒有進入死亡的領域。

【析】本節是攝生之道。人生皆因“生生之厚”,縮短了十分之三的壽命,以此說明了攝生的重要性。後面是用比喻的方式說明善攝生者所達到的境界。本章的秘訣是“出生入死”一句。

國學經典之《道德經》第六講德經: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注】畜:養育、繁殖。:萬物生長的自然環境。:愛養、護養。:維護、保護。玄德:玄秘而深邃的德性。

【譯】道生成萬事萬物,德養育萬事萬物。萬事萬物雖現出各種各樣的形態,環境使萬事萬物成長起來。故此,萬事萬物莫不尊崇道而珍貴德。道之所以被尊崇,德所以被珍貴,就是由於道生長萬物而不加以干涉,德畜養萬物而不加以主宰,順其自然。因而,道生長萬物,德養育萬物,使萬物生長髮展,成熟結果,使其受到撫養、保護。生長萬物,養育萬物,生長而不佔有,養育而不自恃有功,滋養萬物而不主宰它們,就稱作自然無為最高深的德性。

【析】本節是生態系統論,謳歌了大自然的無為之德。大自然是和諧有序的,人與自然在本質上應當是一致的。人類在向自然索取生存和發展的物質資料的同時,應當遵循並利用自然規律,決不能脫離自然規律的軌道去打破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的生態平衡。人類與自然是對立統一的,利己主義的思想文化勢必不斷加劇人類與自然的矛盾,危及人類自身的生存和發展。老子的道德思想正是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與統一。

國學經典之《道德經》第六講德經: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襲常。

【注】子:派生物,指由“母”所產生的萬物。:指口,引伸為孔穴。用其光,復歸其明:光向外照射,明向內透亮。發光體本身為“明”,照向外物為光。襲常:襲承常道。

【譯】天地萬物本身都有起始,這個始作為天地萬物的根源。如果知道根源,就能認識萬物,如果認識了萬事萬物,又把握著萬物的根本,那麼終身都不會有危險。塞住慾念的孔穴,閉起慾念的門徑,終身都不會有煩擾之事。如果打開慾念的孔穴,就會增添紛雜的事件,終身都不可救治。能夠察見到細微的,叫做“明”;能夠持守柔弱的,叫做“強”。運用其光芒,返照內在的明,不會給自己帶來災難,這就叫做萬世不絕的“常道”。

【析】本節是老子的微觀認識論,即透過微觀直接把握世界的本質和規律。本質與現象的關係,就是母與子的關係,知子守母,強調了本質對現象的認識指導作用。當代科學特別是生物學、原子物理學的發展方向,就是欲透過微觀來認識世界。但是,這是一種機械的思維模式,其成果對人類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著危害的一面。

國學經典之《道德經》第六講德經: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為盜誇。非道也哉!

【注】我:有道的聖人。:微小。:邪路。:平坦。:邪徑。厭飲食:飽得不願再吃。厭,飽足、滿足、足夠。盜竽:大盜、盜魁。

【譯】假如我稍微地有了認識,在大道上行走,唯一擔心的是害怕走了邪路。大道雖然平坦,但人君卻喜歡走邪徑。朝政腐敗已極,弄得農田荒蕪,倉庫十分空虛,而人君仍穿著錦繡的衣服,佩帶著鋒利的寶劍,飽餐精美的飲食,搜刮佔有富餘的財貨,這就叫做強盜頭子。這是多麼無道啊!

【析】本節闡明瞭荒淫奢侈、縱情享樂,無論治國還是治身,都是不道行為。棄大道而好斜路,違自然規律而行,必然遭遇可悲的下場。

國學經典之《道德經》第六講德經: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注】拔:拔除。:鬆手。

【譯】善於建樹的不可能拔除,善於抱持的不可以脫掉,如果子孫能夠遵循、守持這個道理,那麼祖祖孫孫就不會斷絕。把這個道理付諸於自身,他的德性就會是真實純正的;把這個道理付諸於自家,他的德性就會是豐盈有餘的;把這個道理付諸於自鄉,他的德性就會受到尊崇;把這個道理付諸於自邦,他的德性就會豐盛碩大;把這個道理付諸於天下,他的德性就會無限普及。所以,用自身的修身之道來觀察別身;以自家察看觀照別家;以自鄉察看觀照別鄉;以平天下之道察看觀照天下。我怎麼會知道天下的情況之所以如此呢?就是因為我用了以上的方法和道理。

【析】本節是老子的身國同構思想。哲學的世界化首先是哲學的自我化,凡是善於建功立德的人,必須以人為本,從修養自身做起。治身之道、處世之道、治國之道是統一的,而正確的處世之道、治國之道必須通過治身之道來體悟。欲轉變人們的思想觀念,不能憑口頭說教,而是要從推廣道德功開始,由點到面,由近及遠,逐漸普及。一旦人人功成德就,天下也就太平了。

國學經典之《道德經》第六講德經: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注】螫:毒蟲子用毒刺咬人。:獸類用爪、足年攫取物品。:鷹隼用爪擊物。朘:男孩的生殖器。:噪音嘶啞。:指事物運作的規律。

【譯】道德涵養渾厚的人,就好比初生的嬰孩。毒蟲不螫他,猛獸不傷害他,兇惡的鳥不搏擊他。他的筋骨柔弱,但拳頭卻握得很牢固。他雖然不知道男女的交合之事,但他的小生殖器卻勃然舉起,這是因為精氣充沛的緣故。他整天啼哭,但嗓子卻不會沙啞,這是因為和氣純厚的緣故。認識淳和的道理叫做“常”,知道“常”的叫做“明”。貪生縱慾就會遭殃,慾念主使精氣就叫做逞強。事物過於壯盛了就會變衰老,這就叫不合於“道”,不遵守常道就會很快地死亡。

【析】本節通過嬰兒的生理現象,總結出事物的一般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然而,統一是相對的,有條件的,認識了這一規律就要以頑強的道德意志去克服自我的不道行為,否則,就會遭到懲罰。《道德經》的中心議題在於強調整體的統一性。強調統一性並非不講鬥爭,鬥爭是統一的必要條件,統一是鬥爭的必然結果。把握科學的鬥爭方式是取得統一的關鍵,這就是老子的用心所在。

國學經典之《道德經》第六講德經: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注】銼:消磨,折去。解其紛:消解掉它的糾紛。和其光:調和隱蔽它的光芒。同其塵:把自己混同於塵俗。玄同:玄妙齊同,此處也是指“道”。

【譯】聰明的智者不多說話,而到處說長論短的人就不是聰明的智者。塞堵住嗜慾的孔竅,關閉住嗜慾的門徑。不露鋒芒,消解紛爭,挫去人們的鋒芒,解脫他們的紛爭,收斂他們的光耀,混同他們的塵世,這就是深奧的玄同。達到“玄同”境界的人,已經超脫親疏、利害、貴賤的世俗範圍,所以就為天下人所尊重。

【析】本節論述了真人、聖人之所以為天下貴的品質。人生的真諦在於認識自我、超越自我,創造真我。只有重塑自我,才能與宇宙同心,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超脫自我的精神從事社會實踐活動,才會有益於他人,有益於社會。這樣的人,必然成為社會上最可貴的人。

國學經典之《道德經》第六講德經: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邪?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注】正:無為、清靜之道。:奇巧、詭秘。:治理。忌諱:禁忌、避諱。利器:銳利的武器。伎巧:指技巧,智巧。奇物:邪事、奇事。自化

:自我化育。悶悶:昏昏昧昧的狀態,有寬厚的意思。淳淳:淳樸厚道的意思。察察:嚴厲、苛刻。缺缺:狡黠、抱怨、不滿足之意。:反常、邪。善:善良。妖:邪惡。劌:割傷。光而不耀:光亮而不刺眼。

【譯】以無為、清靜之道去治理國家,以奇巧、詭秘的辦法去用兵,以不擾害人民而治理天下。我怎麼知道是這種情形呢?根據就在於此:天下的禁忌越多,而老百姓就越陷於貧窮;人民的銳利武器越多,國家就越陷於混亂;人們的技巧越多,邪風怪事就越鬧得厲害;法令越是森嚴,盜賊就越是不斷地增加。所以有道的聖人說,我無為,人民就自我化育;我好靜,人民就自然富足;我無慾,而人民就自然淳樸。政治寬厚清明,人民就淳樸忠誠;政治苛酷黑暗,人民就狡黠、抱怨。災禍啊,幸福依傍在它的裡面;幸福啊,災禍藏伏在它的裡面。誰能知道究竟是災禍呢還是幸福呢?它們並沒有確定的標準。正忽然轉變為邪的,善忽然轉變為惡的,人們的迷惑,由來已久了。因此,有道的聖人方正而不生硬,有稜角而不傷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

【析】本節是老子的政治論。主要闡述了“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的具體方針政策。並且通過對兩種不同的社會制度和不同的為政措施所帶來的不同的社會效果的比較,說明一切社會弊端都是統治者“有為”、“有欲”、“好動”、“有事”造成的,從而主張樸治,否定人治。

國學經典之《道德經》第六講德經: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