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鍾南山的看法如何?

愛--雨天


鍾南山

僑眷,其父親鍾世蕃,原中山醫科大學一級教授。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1960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現北京大學醫學部)並留校任教。1970年到廣州醫學院進修。1979年4月到英國進修。1981年8月回國。1984年被授予首批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1985年後被指定為中央領導保健醫生,受聘為世界衛生組織醫學顧問、國際胸科協會特別會員、亞太分會理事。同年任碩士研究生導師,並獲首批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稱號。1993年受到廣東省人民政府通令嘉獎。1995年任博士生導師,同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並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990年被評為全國衛生系統優秀留學回國人員,獲政府通令嘉獎,1992年獲全國衛生系統模範工作者稱號。鍾南山於1996年5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醫藥與衛生工程學部院士,是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工程學部副主任,著名呼吸內科專家。1998年6月起任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工程學部副主任。2003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同年5月榮獲“中國醫學基金會華源醫德風範獎”。2005年4月13日當選中華醫學會第23屆會長,他是新中國成立後中華醫學會七任會長中的第二位學者,此前多年,中華醫學會會長一直由各任衛生部部長兼任。1997年當選為中共十五大代表。連任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2008年當選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2003年,作為中國抗擊非典型肺炎的領軍人物,在SARS(中國大陸地區民間通稱為“非典型肺炎”)猖獗的非常時期,鍾南山不但始終在醫療最前線救死扶傷,還積極奔赴各疫區指導開展醫療工作,倡導與國際衛生組織之間的密切合作,因功勳卓著,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同時被廣東省榮記特等功,被廣州市授予“抗非英雄”稱號。

  1981年回國。歷任廣州醫學院院長,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呼吸內科博士生導師,中華醫學會總理事,中華醫學會呼吸學會副主任委員。曾受聘為國際胸科學會特別會員、國際胸科學會亞太分會理事、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醫學顧問及劍橋國際學會會員,並作為中國的唯一代表參加“全球哮喘防治方略”的制定。

  現任中華醫學會會長、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廣州醫學院院長、廣州市科協主席、廣東省科協副主席等職。主要從事高氧/低氧與肺循環關係研究。首批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先後擔任中華醫學會呼吸分會主任委員,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吸菸與健康醫學顧問,國際胸科學會特別會員,亞太地區執委會理事。他是近十幾年來推動我國呼吸疾病科研與臨床醫療走向世界前列的傑出領頭人之一。

  鍾南山主持過多項國家自然基金課題、國家攻關課題、衛生部及省科委重點課題,有13項成果獲得了衛生部、國家教委、廣東省科委及廣州市科委的獎勵。其中,製作的GD微型最高呼氣流速儀獲1980年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轉基因因子研究》獲1982年廣州市科技成果一等獎;《哮喘及氣道高反應性》獲1994年衛生部重大科技成果三等獎。他從自己獲得的廣州市科技進步金鼎獎的獎金中拿出一半(5萬元),用來獎勵在科研中取得成績的年輕人。

先進事蹟

·為祖國爭一口氣

  在旁人看來,抗擊非典是鍾南山一生中遇到的最大挑戰。但鍾南山不這麼認為,他坦言遇到的最大挑戰是早年留學英倫時的求學生涯。

  1979年鍾南山考取公派留學資格,前往英國倫敦愛丁堡大學進修。但英國法律不承認中國醫生的資格,導師不信任鍾南山,把2年的留學時間限制為8個月,鍾南山暗下決心為祖國爭口氣。他拼命工作,取得了6項重要成果,完成了7篇學術論文,其中有4篇分別在英國醫學研究學會、麻醉學會和糖尿病學會上發表。他的勤奮和才幹,徹底改變了外國同行對中國醫生的看法,贏得了他們的尊重和信任。英國倫敦大學聖·巴弗勒姆學院和墨西哥國際變態反應學會分別授予他“榮譽學者”和“榮譽會員”稱號。當他完成2年的學習後,愛丁堡大學和導師弗蘭裡教授一再盛情挽留。但鍾南山回國報效的決心已定,他說:“是祖國送我來的,祖國正需要我,我的事業在中國!”

·為黨工作高於生命

2003年我國局部地區發生SARS疫情,國外一小撮別有用心的勢力藉機醜化中國。鍾南山作為防治SARS的權威專家,利用經常參加國際性學術會議的機會,實事求是地告訴各國的專家學者在中國發生的SARS事件,中國政府和人民所做的努力及取得的成績。5月28日,鍾南山應邀在全美胸肺學會(ATS)上作了《中國重症急性呼吸綜合徵(SARS)發病情況及治療》的專題學術報告,他專業、開放、實事求是的態度,有理有利有節的辯論風格,引起美國主流媒體的關注。著名的CNN電視臺在《今日美國》中評論“中國大陸的SARS發病率已經明顯下降,令人鼓舞”。鍾南山的努力,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國外勢力借SARS事件醜化中國的“話語壟斷”企圖,使國際社會對中國疫情有了一個客觀公正的認識。

  那段時間,鍾南山既要在臨床一線救治SARS患者,又要協調各地的防治工作,極少休息,身體很疲憊。老伴經常勸他少外出、多休息,甚至為此朝他發脾氣。但鍾南山停不下來,因為他把自己為祖國服務、為黨工作的有限時間,看得比健康、比生命更寶貴!

·看病“三個一樣”

  說起鍾南山,廣州市郵政局女工阿瓊總是很動情。她說:假如不是遇上鍾院長,自己就沒命了。8年前,阿瓊反覆咳嗽、氣喘,吃了很多藥也不行,病越來越重,後來慕名找到了鍾南山。根據阿瓊的病史和症狀,鍾南山給她做了哮喘檢查,結果呈陽性,一般而言,診斷應該已經明確,剩下的就是對症下藥了。而鍾南山卻不放心,繼續細心地觀察了一段時間,終於從一個細微的症狀裡發現了新問題,懷疑是氣管腫瘤。為確診,鍾南山親自為她做了支氣管纖維鏡檢查。病情得到證實後,鍾南山又親自安排了醫生手術,術中一看,好險,那隱蔽得很好的腫瘤竟已堵住氣管的五分之四,什麼時候堵滿了,阿瓊什麼時候就沒了。阿瓊深情地說:“鍾教授的過人之處豈止在於他的醫術,他對病人的高度責任心和對病人的愛心,同樣常人難及。”

  對個別醫生索取紅包禮物的行為,鍾南山深惡痛絕,“醫生的天職就是救死扶傷,不能有任何折扣,你選擇了這個職業,就必須具備這個品德。”在鍾南山身邊工作的人員都知道他有一句名言:看病只看病情,不看背景。他還有著名的“三個一樣”———高幹、平民,有錢、無錢,城市、農村,一樣的熱情耐心,一樣的無微不至,一樣的負責到底。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現在,“三個一樣”成了所內醫務人員的共同追求。

·科學不能明哲保身

  鍾南山是一個求實嚴謹的科學工作者。早在留學英國的時候,他決定開展關於吸菸與健康問題的研究。為了取得可靠的資料,他讓皇家醫院的同事向他體內輸入一氧化碳,同時不斷抽血檢驗。當一氧化碳濃度在血液中達到15%時,同行們都不約而同地叫嚷:“太危險了,趕快停止!”但他認為這樣還達不到實驗設計要求,咬牙堅持到血紅蛋白中的一氧化碳濃度達到22%才停止。實驗最終取得了滿意效果,但鍾南山卻幾乎暈倒。要知道,這相當於正常人連續吸60多支香菸,還要加上抽800cc的鮮血。

  在2003年抗擊SARS戰鬥中鍾南山更是這樣。他堅持實事求是,不畏權威,勇敢地對“衣原體之說”提出質疑,促成廣東省決策層堅持和加強了原來的防治措施,這也是廣東省取得SARS患者病死率最低、治癒率最高的很重要的原因。充分表現出了一個科學家應有的良知和勇氣。

·人要活在理想中

  鍾南山很喜歡中學老師的一句教導:“人不只生活在現實中,還應生活在理想中。”他經常跟身邊的人強調,一個人的理想信念最重要,它是精神的靈魂和支柱。

  從醫以來,鍾南山先後取得了國家、省市各級科研成果20多項,其中國家級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部省級科技進步二等獎各一項,三等獎一項,在國內外醫學雜誌發表論文70多篇。他是近十幾年來推動我國呼吸疾病科研和臨床事業走向世界前列的傑出領頭人之一。他和他的同行們在這個專業的突出貢獻,奠定了我國呼吸疾病某些項目的研究水平在亞太地區的領先地位。用“著述等身”、“聲名顯赫”來形容鍾南山的成就一點也不為過。但這位68歲的老人,他仍然對事業保持著熾熱的追求,在科學的殿堂堅持創新、永不停步。這種性格也深深地感染了他周圍的人,薰陶出了一個勇於奉獻、蓬勃向上的群體,使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成為了國內矚目的學術陣地———國家重點學科、廣東省重點實驗室、國家臨床藥理基地、博士學位授予點。

  多年來,鍾南山“奉獻、開拓、實幹、合群”的精神被同志們親切地譽為“南山風格”。1997年1月15日,中共廣州市委授予他“模範共產黨員”的稱號。廣東省衛生廳也專門行文,要求全省醫療戰線的同志學習“南山風格”。2003年6月19日,因在抗非戰鬥中表現卓越,他被廣東省委省政府授予唯一的特等功。2004年4月8日,又被授予國內衛生系統的最高榮譽稱號———白求恩獎章。

個人修養“五幹精神”

鍾南山表示:   

首先要肯幹,永不滿足。自己在華師附中讀初二時,一位語文老師對他說過一句話,影響了自己一生:“人不僅生活在現實中,也要生活在理想中。”他認為,一個人最重要的是要有執著的追求;

  其次是能幹;

  第三是善幹,既要有凝聚力,調動發展的積極性;

  第四是恆幹,就是體力,鍾南山強調,大家一定要注意身體,這點非常重要,一個人的健康最重要,健康回不了頭,沒了健康什麼都沒了。據他介紹,根據監測指標,全國青少年身高在增加、營養在提高,但肺活量比往年明顯下降,中學校長應密切關注這點;

  第五是敢幹,抗挫力,永不言敗。“我一生也受過很多挫折,已經刀槍不入了。”鍾南山笑稱。

·語錄

  看來情況是越來越嚴重了,當務之急應該弄清這種病的癥結所在,找到預防與治療方法。

  醫院是戰場,作為戰士,我們不衝上去誰上去?

  GDP增長多少不重要,多做一點民生實事,應該作為衡量政府是不是好的政府的主要指標。

獲得榮譽

  從醫以來,鍾南山先後取得了國家、省市各級科研成果20多項,其中國家級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部省級科技進步二等獎各一項,三等獎一項,在國內外醫學雜誌發表論文70多篇。他是近十幾年來推動我國呼吸疾病科研和臨床事業走向世界前列的傑出領頭人之一。他和他的同行們在這個專業的突出貢獻,奠定了中國呼吸疾病某些項目的研究水平在亞太地區的領先地位。用“著述等身”、“聲名顯赫”來形容鍾南山的成就一點也不為過。

  鍾南山主持過多項國家自然基金課題、國家攻關課題、衛生部及省科委重點課題,有13項成果獲得了衛生部、國家教委、廣東省科委及廣州市科委的獎勵。其中,製作的GD微型最高呼氣流速儀獲1980年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轉基因因子研究》獲1982年廣州市科技成果一等獎; 《哮喘及氣道高反應性》獲1994年衛生部重大科技成果三等獎。他從自己獲得的廣州市科技進步金鼎獎的獎金中拿出一半(5萬元),用來獎勵在科研中取得成績的年輕人。

  他保持著對事業的追求,在科學的殿堂堅持創新、永不停步。這種性格也深深地感染了他周圍的人,薰陶出了一個勇於奉獻、蓬勃向上的群體,使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成為了國內矚目的學術陣地———國家重點學科、廣東省重點實驗室、國家臨床藥理基地、博士學位授予點。

  多年來,鍾南山“奉獻、開拓、實幹、合群”的精神被同志們親切地譽為“南山風格”。1997年1月15日,中共廣州市委授予他“模範共產黨員”的稱號。廣東省衛生廳也專門行文,要求全省醫療戰線的同志學習“南山風格”。2003年6月19日,因在抗非戰鬥中表現卓越,他被廣東省委省政府授予唯一的特等功。2004年4月8日,又被授予國內衛生系統的最高榮譽稱號——白求恩獎章。

  榮獲2003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詞:面對突如其來的SARS疫情,他冷靜、無畏,他以醫者的妙手仁心挽救生命,以科學家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應對災難。他說“在我們這個崗位上,做好防治疾病的工作,就是最大的政治。”這擲地有聲的話語,表現出他的人生準則和職業操守。他以令人敬仰的學術勇氣、高尚的醫德和深入的科學探索給予了人們戰勝疫情的力量。


古裝戲劇


第一次聽到鍾南山這個名字大概是在2017年冬天關於流感的一篇報道。當時並不瞭解鍾院士,通過這次疫情,才對鍾院士有了一個初步瞭解。

鍾南山院士,是一個對患者、對人民負責的人。2003年非典時,廣東開一個發佈會,會前工作人員跟鍾南山溝通說希望他配合一下工作,就說非典基本控制了。發佈會開始後,當記者問到疫情發展情況時,鍾院士坦率的說是什麼導致的疾病不知道,現在怎麼治都不清楚(原話記不清楚,大意是這樣)。第二天報紙和新聞都報導出來了,國家也及時採取了相應的措施。大家可以去看《大家》這個欄目視頻有詳細的情況

這次疫情也是如此,正是鍾南山院士的那句‘‘肯定存在人傳人’’,全國人民才終於重視起來,積極參與到疫情防控中,不聚會,戴口罩,勤洗手。兩個月時間就基本控制了疫情在中國本土的傳播

我想說,醫術高超的人很多,但是敢於說真話的人並不很多,鍾院士是其中一個,這是真正的對人民負責,對社會負責。


路心2


我第一次知道鍾南山院士是在2003年非典爆發的時期,那個時候,我才二十歲。當年也是在廣東,非典讓全國人民草木皆兵,和今年的新冠病毒一樣,全國上下無不誠惶誠恐。第一次感受到生命無常,生命在恐怖未知的病毒面前其實顯得太脆弱,一個看不見,聞不著,抓不住的小小病毒,猝不及防間就能要了人命!那個時候,媒體還遠不及如今這般發達,鍾南山院士和許許多多的醫護人員一起頑強地和病毒做鬥爭,最終讓令人喪膽的病毒消彌於無形。自此,鍾南山院士的大名被全國千千萬萬的人們所熟知,他的英雄事蹟傳遍了大街小巷,他的光輝形象如救世主一般被人們銘記。如今,十七年過去了,中華大地又被另一場危險疫情所籠罩,和當年如出一轍的情形再次上演,已是八十歲高齡的鐘老再次掛帥出征,擔負起拯救國家和人民的神聖使命!今年除夕之夜,他毅然踏上開往武漢的高鐵,一個逆行英雄的無悔壯舉讓無數人瞬間熱淚盈眶。那張在網絡上瘋狂轉發的照片,鍾老在列車餐廳裡滿臉疲憊的身影,讓無數人再次記起了2003年那個熟悉的名字,那位拯救人民於水火的白衣英雄,這才是真正無愧於“白衣天使”稱號的人民衛士,這才是挺起民族危難的中華脊樑!讓我們永遠銘記這位偉大的白衣使者!永遠銘記他為人民所做出的英雄事蹟!最後,祝願鍾老一生平安幸福!


千里煙雲


鍾南山,李蘭娟,張文宏和已經去世的李文亮醫生,是這場新冠病毒疫情戰爭中的人民英雄和精神楷模!






W蔥哥


終南山院士不僅醫術精湛,更是醫德高尚,這次疫情,以八十高齡,身體力行,深入一線。

他已成為一尊標杆,一面旗幟,一種象徵,一座豐碑!他是擎天大柱,給人以鼓舞;他是定海神針,予人以力量。

有他在,大夥都特別放心,大家都格外踏實!


荷衣飄飄若飛若揚


鍾老贊

耄耋老人賦深惜,

初心不忘砥礪行。

為救蒼生何所懼,

國之棟樑一柱擎。

春花怒放晶瑩淚,

赤膽忠心慟神靈。

烈士暮年壯志酬,

何須青史留英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