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一线日记㊹|王肖宁:援湖北经历——我毕生的荣誉勋章

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28日讯 病毒无情,山东有爱。自新冠肺炎疫情扩散以来,山东累计派出十二批医疗队援助湖北医疗队开展医疗救援工作。疫情面前,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奋战一线的山东医疗队工作进展如何,他们又都经历了哪些惊险时刻?齐鲁网、闪电新闻客户端推出“战疫一线日记”系列报道,听山东援助湖北医疗队战疫前线的故事。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员 王肖宁 写于武汉 2020年3月27日

转眼间来到武汉已快50天。

报名支援前线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出征时的口号仍在耳边回响。在武汉“疫”的这段日子里,我们整个医疗队的131名队员,就像是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主任们既像老师又是家长,从生活到工作,对大家指导和照顾的细致入微。短暂的集体生活甚至让人想起了久违的学校时光。董主任说:“抗疫任务危险辛苦,苦难重重,但可能也是一个人一生只有一次的宝贵经历,能够为国奉献,每个人都应该珍惜这次经历。”我想所谓青春,也应是如此。

大年三十晚上,刚吃完年夜饭,一线听班待在家里哪儿也不敢去,因为心里清楚,手外伤、眼外伤、胃肠疾病等都是过年期间手术室里常有的急症手术。此时,护士长发到工作群里一则消息:“征集支援武汉的医务人员,自愿报名!”自己用心回忆了一下工作经历,确定可以胜任这份工作,于是没有多想,立即报了名。我为所经历过的医院规培而感到庆幸,心血管外科和神经外科的专科经历,让我掌握了更多临床知识技能,拥有了在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自信和能力,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战“疫”一线日记㊹|王肖宁:援湖北经历——我毕生的荣誉勋章

2月8日接到援助湖北任务的通知,9日我们的国家医疗队就出发了。当天晚上到达的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十点多经长途跋涉入住酒店,稍作休整,第二天就开始着手准备,晚上就整建制接管病区接收了28名患者,至今回想起那段记忆都让人永生难忘,毕竟在防护严密的情况下,一个晚上接收这么多名新冠肺炎患者,除了耗费的体力和精力,那种忙碌和不适,恐惧和责任之间的权衡,我想这辈子也不会再有了吧!病区环境不熟悉,各种工作制度不完善,防护物资紧缺,面对病毒的恐惧,每一个问题都让医疗队步履维艰。

焦虑到要吃3片安眠药才能入睡的马主任,连续工作31个小时,困倦的地睡在办公椅上的魏主任,一天要制定出十几份工作流程的董主任......每一项任务都看似不可完成,但是我们不畏艰险、披荆斩棘的走了过来,同济医院工作简报上的亮点展示,病区患者的感激和认可就是我们医疗队的最大褒奖。

至今难忘第一次穿戴防护服进病区的情景,检查N95口罩密闭性的环节,总是担心口罩对气溶胶的阻挡效果,反复一次次的检查,也许是错觉,总感觉口罩有漏气的地方,全副武装的我在进入病区时却双腿打颤,许是激动,许是恐惧,总之,说来总是丢人,看着护士长和姐妹们坚定的步伐,才慢慢平复了紧张的心。

我们在武汉,经历了由18454名确诊病人飞速上升到50005人的高峰,而今天的数字是3407人,而且每天都在以几百人出院零增长的速度在减少,看到3407这个数字,让我感到很骄傲,因为下降的这31551的人数中,每一个阿拉伯数字,都有我们医疗队几十天无畏感染风险,不辞辛苦的努力。

没经历过2019年武汉的冬天,你不知道什么叫绝望,没经历过2020年武汉的春天,你更体会不到希望是多么的形象。党和政府和人民在这次疫情里所展现的团结奉献,医务工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那些在疫情中发生的一个个故事,无不让人动容,我在电话里跟朋友说,当樱花盛开的时候我会是那个笑的无比灿烂的人,因为这个冬天,我已经流干了我所有的眼泪。

​战“疫”一线日记㊹|王肖宁:援湖北经历——我毕生的荣誉勋章

我想,等我有了孩子,我一定会向他讲起我参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故事。这次疫情给中国人留下了一道伤疤,而中国人却给了世界一个教科书式的启示,它向世人展示了真正的大国应该有的样子,它告诉了世界,为什么中华民族经历5000年风雨仍能够繁衍不息,答案不言而喻。

疫情终将会过去,但疫情所教给我们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强不息的精神将伴我们走过这一生,我为能够支援武汉而感到庆幸。如果再一次问我会不会参加抗战“疫”,我依然会不假思索的回答:“我会!”

因为援助湖北经历是我毕生的荣誉勋章。

闪电新闻记者 苏发东 通讯员 王厚江 张瑞雪 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