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牢记"两不管三不惯",教育子女少走弯路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李玫瑾见识过太多走到弯路上的人,因此强调他的观念,能够反映大部分中国家庭教育孩子的一些问题

李玫瑾教授之前在《圆桌派》节目中说过一句话,与现在的观点很雷同:"很多家长他在该管的时候不管,不该管的时候却开始管反而没有效果。"

李玫瑾:牢记

父母在性格、习惯的黄金养成期,发现孩子的一些小错误,却不曾及时的进行纠正、引导,逐渐导致孩子养成许多坏毛病,长大后父母后悔莫及,可是已经迟了。

要想教育出处好孩子,不妨试试李玫瑾的两不管三不惯:

李玫瑾:牢记

两不管:

孩子能承受的事情不管

现在很多孩子心理脆弱,别人说不得骂不得,动不动就哭天抢地,要自杀、抑郁。这跟小时候父母的教育息息相关。

孩子小的时候,习惯于寻求父母的帮助,只要遇到失败,就会闹情绪和哭闹,并且拒绝再次去尝试这件事。

孩子能独立完成的事情不管

李玫瑾:牢记

现在的孩子在家里什么事都是大人代替,养成了这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孩子们具备了做事的能力,就应放手让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对他们的成长很有帮助,教会他们先学会自我服务,再逐渐为他人服务,孩子的进步是可喜可见的。放开手,孩子的成长会更自由、更广阔。


三不惯

1、孩子不尊重别人不能惯

全家人都比较宠孩子,导致很多孩子变得"无法无天",动不动就朝着长辈、父母大呼小叫,甚至是动手打。

李玫瑾:牢记

如果你家孩子有这种不尊重别人,尤其是不尊重长辈的行为,父母千万不能惯!

2、孩子对事情没有责任感不能惯

遇见事情就喜欢推脱责任的孩子就是没有责任感,如果孩子并没有养成这样的意识,就会逐渐成为一个肆意妄为、毫无担当的人。家长一定不要惯着孩子这种坏习惯,要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李玫瑾:牢记

3、"好吃懒做"不惯 一个人的成功与勤奋有着的关系,而"好吃懒做"刚好是勤奋的反义词,孩子从小养成这样的习惯,将来不会有太大出息,还会遭受别人的鄙视。所以当家长发现孩子有"好吃懒做"的习惯后,一定要正确的引导,以身作则,让孩子不断的改变,会导致"好吃懒做",对孩子的以后造成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