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翻看我实时疫情古颍州新阜阳枕头馍,又能吃、又能当枕头的馍中之王

大图模式

一个枕头馍,一个成功的社交工具

每次开车回老家阜阳,后备箱都会装满枕头馍,回京后分给左右邻居、同事朋友、嘉宾客户。

大家都没见过,叹为观止,吃完之后,又被枕头馍的美味叹服,纷纷点赞。

有的还拍照发朋友圈,引得更多朋友围观称赞。

在吸引大家的眼球之余,也传播了家乡的美食文化。

刷新翻看我实时疫情古颍州新阜阳枕头馍,又能吃、又能当枕头的馍中之王

大图模式

枕头馍的自我吹嘘:

俺,枕头馍,又叫阜阳大馍或大卷子馍,是安徽阜阳颇具特色的传统小吃。

俺的身材,长约1-1.5市尺,宽约0.5-0.8市尺,厚约0.3-0.5市尺,重约2-6斤。

牛不牛?堪称馍中之王。

俺可是讲究人——

做工甚细,选用精细白面揉和百遍,用铁锅以文火蒸制而成。

俺貌美如花——

馍焦金黄,厚达半寸;馍瓣洁白,层层相包,娇滴滴的白富美。

俺香甜可口——

吃在口中,香酥柔润,虽干不燥,耐嚼而又松软。

俺经久不坏——

存数日之久,不霉不硬,实为居家和旅行的食用佳品。

俺神通广大——

强身健体,保护肠胃,妇孺都吃,老幼皆宜。

刷新翻看我实时疫情古颍州新阜阳枕头馍,又能吃、又能当枕头的馍中之王

大图模式

枕头馍的历史传说:

阜阳的枕头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相传,南宋初年“顺昌之战”(阜阳古时又称顺昌),正值新麦登场,一来为了坚壁清野,二来为了支持宋军抗金,顺昌府百姓使用新麦做成大馍带入城内,宋军每人发一个,饿时削一片充饥,困时枕头而卧,因此又称枕头馍。

民间更为具体的传说:

在顺昌之战时,刘锜率领的八字军有两万多人,城内存粮虽有数万斛,但石磨加工有限,面粉供应不及,有些部队只得烀麦粒子吃,以致疾病流行,连足智多谋的刘锜也束手无策,深为忧虑。

一日晚,传说金军已到白沙窝。刘锜与陈规一道,到城墙上巡察,看看防御工事,看看守城的岗哨,不让人惊动躺在地上睡觉的士兵。

正在走着,见一位士兵脸朝下啃枕头,好生诧异。

便俯身悄问:“你吃什么?”

那士兵翻身坐起,把一个形如枕头的东西递给刘锜,道:“这是我爹送来的宝物,既能枕着它睡,又能啃着吃。”

刘锜接过来凑近灯亮一看,原来是个大馍,掰一小块尝尝,味道甚佳,连道:“好、好、好!”那士兵见将军如此称赞,随道:“将军若不嫌弃,我让俺爹也给你蒸两个送来。”

刘锜大笑:“两个怎够用的?”

笑罢他与陈规便同那士兵小声攀谈起来。

这个士兵名唤刘柱,家住在城东刘家寨,听说金兵要打顺昌城,便参加了民军。

离家时,他爹怕儿子受饿,即蒸上了这种枕头馍,让他卷进被包里,没想真的派上用场。

刘锜和陈顺听他这么一说,心中大喜,当即派人到城外各村通知,每户都连夜蒸制枕头馍,送进城内劳军。

四乡为了支援宋军抗金,都用刚收的新麦磨面,蒸成枕头馍,肩挑手提送至宋军营盘,刘锜见此光景,满心欢喜,与陈规道:“百姓如此助我,金兵必败无疑矣!”

于是传令,每日一人一馍,饿时解饥,睡时作枕,从此士气大增。

顺昌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刘锜率领的八字军以不满二万人的兵力,击败金军十余万。

枕头馍成就了刘锜抗金的胜利,成就了阜阳历史的辉煌,也注册了自己光荣的“身世”。

从那以后,做枕头馍便成了阜阳人一桩独特的手艺,流传至今。

刷新翻看我实时疫情古颍州新阜阳枕头馍,又能吃、又能当枕头的馍中之王

大图模式

枕头馍的营养价值:

枕头馍的材料是面粉和水,主要成分为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补充能量的基础食物,是一款老少皆宜的小吃。

枕头馍系选用精细面粉,精工蒸制(主要以面粉经发酵)而成,营养成分和馒头近似,主要营养素是碳水化合物,是人们补充能量的基础食物。

另外,有利于保护胃肠道,胃酸过多、胀肚、消化不良而致腹泻的人吃烤馒头,会感到舒服并减轻症状。

刷新翻看我实时疫情古颍州新阜阳枕头馍,又能吃、又能当枕头的馍中之王

大图模式

爱心贴士:枕头馍的N种吃法:

生猛版:生掰,生吃,急速解决温饱问题。

农家版:切片,涂抹上豆瓣酱后食用。

土豪版:切片,夹上肉后食用。

绅士版:切成薄片,微波炉或电烤箱加热食用(与西餐中面包的吃法相同)。

刷新翻看我实时疫情古颍州新阜阳枕头馍,又能吃、又能当枕头的馍中之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