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手养出"别人家的孩子":好的教育不靠别的,一定得"拼爸妈"

不得不承认,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每以此不同行为的背后,一定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有一定的关联。

为人父母,想摆脱育儿焦虑、缓和亲子关系,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自己,配得上"爸妈"这个称呼!

杨女士有四个孩子,毕竟是孩子多,自己也几乎一直在坚持工作,就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住对门和附近,会经常减轻孩子的压力。

亲手养出

随之而来,老人的宠溺和多人教育的教养环境,老二小博呈现的问题最大,10岁,在家里谁都不怕,想要的东西一定想方设法去得到。情绪也非常急躁,动不动就发脾气,甚至闹。在生活中,自理能力很差,在学习中,上课和做作业注意力不集中,畏难情绪严重,遇到困难就逃避不去学习,目前英语逃避不学。

亲手养出

晚上玩游戏时间较长,晚睡导致早上经常迟到。有时候杨女士经常进行吼叫,运输大道理,可每次都不要听,在她心里,发脾气就是"教育"。

亲手养出"别人家的孩子"

最近热播的综艺在音符游戏里,袁咏仪问孩子:"为什么牛奶声音会不一样?"

武爷说:"因为密度不一样。我听完简直惊了,这不是初中的物理知识吗…

网友不禁感叹:别人家5岁的孩子就是厉害。

亲手养出

这种种蛛丝马迹表明,孩子不是没有天赋,而是家长没有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且向正确的方向上引导。不要用"别人家的孩子"来定义和要求自己的孩子。

如何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1、与孩子在一起学习进行交流

作为家长,只有多学习,掌握沟通技巧、明白孩子在不同阶段的行为特点、提高育儿能力,才能切切实实的和孩子一起站在起跑线上,助孩子一臂之力。

亲手养出

2、生活中教会孩子自信心

父母无法代替孩子学习,但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我价值认同感、树立自信。如果孩子能够拥有自信,即使父母不做什么,孩子也会认真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但实际上,我们却很少父母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自我价值认同感,让孩子学会愉快地接纳自我。

亲手养出

3、适当进行表扬

一位日本儿童教育家的一项研究指出,孩子经常受到家长夸奖和很少受到家长夸奖的,前者比后者成才几率高五倍。作为父母,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每一点细小的进步,经常发现孩子每一个小小的闪光点,及时夸奖和鼓励,让孩子鼓足信心,不断地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