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返青期要怎麼管理?澆灌返青水後為什麼會出現發黃的情況?


小麥返青期要怎麼管理?澆灌返青水後為什麼會出現發黃的情況?


小麥是我國一種非常重要的糧食作物,在我國各地基本上都有種植。在種植小麥的時候,我們是要根據小麥生長階段調整好管理的。那麼隨著現在溫度逐漸回升,小麥進入到返青期之後該如何去管理呢?小麥在經過漫長的冬季休眠後,大多是處於乾旱狀態,很多農戶都會選擇澆一點,這就是返青水,但是有些農戶發現自家麥田在澆灌返青水後暫時返青,之後又繼續黃化。那麼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該怎麼解決呢?

小麥返青期要怎麼管理?澆灌返青水後為什麼會出現發黃的情況?


小麥返青期要怎麼管理?澆灌返青水後為什麼會出現發黃的情況?

小麥返青期的管理重點
1、劃鋤鬆土
在小麥返青期的時候,我們首先要做好的就是要劃鋤鬆土。這是保證小麥幼苗能夠儘快返青,促使健壯生長的關鍵措施。因為鬆土之後能夠改良土壤的通透性,提高土溫,對根系的生長髮育是非常有利的。而且劃鋤可將土壤內毛細管切斷,避免下層土壤水分往上走,可起到保水保墒的作用。同時對於土壤內微生物的活動也是非常有利的。一般在返青期開始,然後在拔節期結束,一共應劃鋤3次左右,先淺後深。苗多易倒伏的話則要深中耕一次。


2、因苗追肥
在返青期的時候,追肥工作自然是不可缺少的。而我們在施入返青肥時是要注意因苗追肥的。例如如果冬前麥苗長勢弱、土壤肥力差以及早播導致脫肥的話。那麼則要提早返青肥施入時間與施入量。一般應在地表開始化凍的時候開始追施,以碳酸氫銨為主。如果缺磷的話則要混合適量的過磷酸鈣。返青肥是讓麥苗從弱轉到壯的主要措施,也是提高每畝穗數的關鍵。不過如果苗多且偏旺的話,則可不用施入返青肥。
3、揭被清壟
在冬季種植時,如果有蓋被的話,那麼在小麥返青期之後便要注意及時揭被清壟,以此來提高地溫,保證根部生長。不過為了避免出現倒春寒現象,我們清壟時要分為兩次進行。第一次在返青期7天后,然後在兩週後再進行第二次。將土壤全部清除完畢,但是要防止分櫱外露。而對於水分要求較高的低窪地來說,一定要在小麥返漿之前做完。不過如果麥田較為乾旱的話,那麼可以適當延遲,防止受到凍害。
4、澆返青水
返青水的澆入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根據土壤含水量以及麥苗生長情況合理調整。在冬前沒有澆水或者是冬前澆水過早而導致返青時土壤乾旱的話,那麼可適當早點澆返青水。不過要控制好澆水量,因為這個時候土壤還沒有全部化凍,澆水過多的話,容易導致積水漚根,導致新根無法抽生。出現小老苗現象,嚴重時導致死苗。相反越冬水適宜的話,則可適當延遲返青水的澆入時間。正常情況下,南方地區的返青水澆入時間在3月中上旬時,而北方則在3月下旬。

小麥返青期要怎麼管理?澆灌返青水後為什麼會出現發黃的情況?


小麥澆灌返青水後發黃的原因
1、澆水不當
返青水一次性澆灌過大,且低窪地勢會引起鹽漬,這樣會造成有機質分解緩慢,養分不能被及時的吸收,致使麥苗葉色發黃,生長緩慢。根系發育受阻,紮根較淺,在嚴重時還會持續爛根死苗現象。


補救措施:對於地勢低窪的麥田少量澆水,以輕鬆拔除麥苗為宜,對於澆水過多的麥田,應該及時開溝排水,加深疏通田間排水溝,確保不會漬水。
2、缺鉀
麥苗缺乏鉀肥時,也會導致麥苗發黃,但是和缺氮苗弱不同,缺鉀黃苗大多發生在砂質土壤的地塊中,而且往往畦邊重於畦中。發黃的麥苗一般先從葉尖開始,然後沿著葉緣向下伸展,黃斑與正常部分界線明顯,成為鑲嵌型黃化,黃葉往往軟化,後期貼於地面。
補救措施:對於缺鉀的麥田一般每追施5-10公斤的鉀肥,或者是結合病蟲害防治,運用葉面噴肥方式噴施你電腦的磷酸二氫鉀溶液,這樣也能極快的補充鉀元素,使其恢復正常。
3、病害
根腐病也是正常小麥黃苗的主要原因之一,前期發生會伴隨葉斑病一起出現,後期發生會使得小麥早衰,嚴重時減產。另外消滅黃矮病也會造成小麥發黃,症狀是葉從葉尖開始發黃。葉片顏色為金黃色到鮮黃色,黃化部分佔全葉片的30%~50%。
補救措施:對於根腐病的防治可以在播種時用三唑酮或立可秀包衣處理,再澆灌返青水時用惡黴靈或是甲霜惡黴靈灌根。而黃矮病需要做好麥叉蚜和飛蝨防治,徹底防治此病。

4、天氣異常
在遇倒春寒氣候是,因為沒有澆透水而引起低溫凍害,所以造成麥苗發黃,在小麥拔節期遇零下5-8度低溫,或者在拔節期後遇零度低溫,都會造成凍害。
補救措施:在小麥寒流來錢對於乾旱麥田進行澆灌,保證墒情充足,這樣能減輕凍害帶來的危害程度。而對於沒有澆透水的麥田,可以在寒流後再澆一次水,一定要澆足澆透。


小麥返青期要怎麼管理?澆灌返青水後為什麼會出現發黃的情況?


小麥返青期要怎麼管理?澆灌返青水後為什麼會出現發黃的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