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哈出发 去漂洋过海 西昌市高二半山农业产业园暨供港澳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开工

从仅供当地市场,到走向中东,再到港澳市场……西昌农产品漂洋过海的背后,“西昌造”的农副产品金字招牌愈发闪亮。


此时此刻,广袤的西昌大地,正演奏着一部宏大激扬的春之声。


3月27日上午,西昌市高二半山农业产业园暨供港澳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开工仪式举行。开工仪式过程简短、短暂而简朴,但意义非凡:在安哈镇大箐村,大型机械即将开启来回作业,对土地进行高标准整理,再过一段时间,这里将建成高二半山农业产业园暨供港澳蔬菜基地。


项目将示范带动安哈镇及海南街道办3个行政村15个村民小组连片建成高二半山农业产业园,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27户1134人纳入整体开发带动。


争分夺秒“抢鲜”投产后可实现年产供港澳蔬菜2500吨


上午9点,开工仪式正式举行。没有鲜花,春天的气息却到处涌动;没有地毯,坚定的脚印拓刻在每一个角落……


从安哈出发 去漂洋过海 西昌市高二半山农业产业园暨供港澳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开工


市委书记李俊宣布开工。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刘光宇主持开工仪式;市政府副市长鲍兴国致辞。


据了解,项目位于西昌市安哈镇大箐村一组、二组、三组。总占地面积675亩,建设内容为建设高标准农田500亩及配套生产道、沟渠、水系、管网,园区道路3公里、界限围栏5500米、临时性生产用房2000平方米、冷链设施800平方米、产品分级中心600平方米、工厂化育苗中心5000平方米。


西昌“山里菜”还需多久才能抵达香港、澳门人的餐桌?


据了解,项目建设工期4个月,预计8月底竣工投产。项目建设总投资:2150万元,其中三峡扶贫专项资金900万元。投产后可实现年产供港蔬菜2500吨的能力,年产值可达1000万元。


加速开启高山生态蔬菜从“田间”到“港澳”的跨境之旅,西昌正在快马加鞭。


鲍兴国在致辞中强调,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明确专职领导,积极协调处理工程项目建设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努力为工程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加强项目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单位要周密安排,精心组织,组成精兵强将,抓住有利条件和雨季前的黄金施工期,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争分夺秒、大干快上,力争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


“菜篮子”同“钱袋子”预计每年可增加务工收入近200万元


西昌市位于川西高原的安宁河平原腹地,地处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降雨集中,日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80%以上土地都可自流灌溉,水质好、无污染,是发展喜温喜凉特色农产品的最佳生态区。


西昌蔬菜更是西昌特色优势农业产业之一,以露地蔬菜和设施蔬菜生产为主,四季鲜菜不断,是全国580个蔬菜产业重点县之一,四川省优质蔬菜生产基地,攀西地区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


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天时、地利、人和,生态本底、区位改善,成了西昌“换道超车”的后发优势。作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之地,西昌找准定位、抢抓机遇,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西昌,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广阔的发展空间,呈现在了人们面前。


送产自西昌的高山生态蔬菜“漂洋过海”,就是个例证。


2018年5月24日,西昌举行出口中东及供香港地区蔬菜首发仪式,实现了四川洋葱首次出口中东地区、首次供港。当年12月,西昌市被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纳入四川蔬菜直供港澳基地试点建设县。


2019年1月2日,四川首单直供港澳蔬菜发车仪式暨西昌首届优质特色农产品年货节举行。下午3点左右,一辆大型货车载着22吨西昌辣椒,从西昌市月城广场出发,奔向2000多公里外的香港、澳门。


这是西昌首次直供港澳的辣椒产品,也是2019年首单直供港澳的四川蔬菜。


用好生态优势,西昌正以四川蔬菜直供港澳基地试点建设县为契机打造更多港澳蔬菜基地的同时,丰富港澳同胞“篮子”的同时,也将渐渐擦亮了凉山、西昌蔬菜的亮丽名片和金字招牌,为撬动更大的市场打下基础。


西昌蔬果入港后,“身价”倍增。这背后,既蕴含着发展商机,也造福了一方百姓,有利于推动西昌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发展。


助推贫困户增收致富。以高二半山农业产业园暨供港澳蔬菜基地建设项目为例,该项目将示范带动安哈镇、海南街道办3个行政村15个村民小组连片建成高二半山农业产业园,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27户1134人纳入整体开发带动。


同时,项目建成后能有效提升土地生产能力,实现土地租金每亩每年增加300元,500亩每年可增加土地租金收益15万元。吸收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贫困户每户1人进园区务工,每户每年增加务工收入8000元,247户预计每年可增加务工收入近2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建成后不仅能为贫困户提供免费蔬菜种植培训、就业指导,还将对西昌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稳固脱贫成果具有重要意义:贫困人口可以在园区接受连续三年免费蔬菜种植技术培训,提升生产技能和自身发展动力。


与此同时,园区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管理可以为西昌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实现节水、节肥、节药提供样板,助力乡村振兴。


记者:张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