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什么关系?

活动中心17653708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属于技术类的问题,它可以用来为唯物主义的思想或者唯心主义的思想服务。事实证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互为补充的两种技术观点。

其实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都是一种逻辑推理技术,因为他们都可以用严格的逻辑推理来解释一些问题,只是跨越的时空不一样!

图中称为上学的为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影响了几代人,也是人类文明的进步。

辩证法似乎没有时间的概念,他可以用来解释各个时期的所有问题,对其历史价值会有一个新的判断,所以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放到一起是最合适不过的。形而上学只能用来解决静止的,或者一成不变的东西。辩证法相对形而上学而言,他从更高的层次来说,找到了世界上的另一半。对立统一、有好的有坏,善于从事物的两个对立的方面分析问题,这是辩证法的基本特点。形而上学往往是用孤立的、单一的逻辑来解释世界的(其实也解释不了)。从发展的角度上看辩证法是形而上学的一种高级形式,是对形而上学的一种扩展和补充。

图中人物为黑格尔,辩证法逻辑学的祖鼻

图中为马克思,其思想也是继承了黑格尔的许多观点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时代,面对着长期形成的思想和认识上的局限性,辩证的、形而上学的(机械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客观的和主观的各种学说,他们都处在松散的自成一派的状态。他们各自都在自圆其说,加上一些传统的教会神学等一些传统势力的干预,很难形成一个更加系统的,全面的思想学说。

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讨论和争论中度过的,马克思的很多文稿都是由恩格斯最后整理完成的

马克思就是把这些松散的各个门派的学说统一起来,用辩证的唯物的观点建立起一个新的哲学体系和学说,说他开创了人类认识上的新纪元也不为过。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和客观存的观点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坚实基础。我们说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科学的发展观,原因就在于此。

形而上学中的上学,是相对于由此发展出的其他学问而言的(其他学问为下学,呵呵)。我们可以把形理解成状态,事物始终处于运动中的状态、还是静止的状态?辩证和发展的观点似乎说明了一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是对形而上学的补充。

所以,辩证法是形而上学之后的更高级的一种逻辑推理和价值判断的技术。

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事物的认识是逐步成形的。开始人们对自然界的了解比较少,对于自然中的解释,自然而然的主观解释占多数,里边儿难免有宗教神学的的色彩。随着人们对自然界的了解和认识的不断深入,发现有些解释从一开始就存在着错误。其思想根源在于人们主观的意愿太多。所以就有了后来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争,也难怪马克思著作里边儿的“批判”就比较多,呵呵。

唯物主义提倡的是以客观存在为研究问题的先决条件,而不是以主观的意愿(唯心主义)去解释世界,深刻认识并理解这一点,才是信服马克思主义、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础。


上善苦水


唯物和唯心是说,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的问题。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对立的,这个主要是黑格尔发展出辩证法以后才有的说法。黑格尔认为以往的孤立的静止片面的看问题的方法是一种机械的教条的研究方法。形而上学,最早是哲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立足点是对存在的研究,以往主要是指亚里士多德发展出的一脉世界观思考方法及思想体系。亚里士多德的学生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讲学笔记整理出《形而上学》。我们传统观念上也有所谓“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的说法。这也是我们所说的“形而上学”四个字的出处。这里道就是超经验的,追求超世界的本源,这样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多是静止的、孤立的,限于唯心的。也就是夸大主观意识的作用。辩证法的特点就在于运动发展联系的看问题,这样黑格尔就把以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发展出来的对事物持一种永远不变观的哲学体系进行了彻底的批判。

当然,辩证法可以是唯物辩证法也可以是唯心辩证法,这个是要区别的,唯心辩证法发展出来的那一套仍是形而上学体系。这里形而上学的范畴就已经扩大了,就是理论体系的那一套的意思。在实践唯物哲学诞生后就把黑格尔的那一套也打入了形而上学的范畴。这里形而上学就不仅仅是亚里士多德那个哲学体系范畴了。


质跃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对世界基本构成不同侧面的认识概括。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构成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由精神即中国古之心主导支配的,认为“心外无物”、“世界即我心”。都是人类对世界构成联系不同侧面认识成果,两者恰恰说明世界是由物质与精神共同构成的,两者内在联系已成为“哲学根本问题”,以现代科学观点,物质与精神或是“物质机构与其内理化活性”或“人身与心“之间辩证法的联系之道,老子认为是“难易相成”辩证法的规律《道德经2章》,也即毛泽东常说的“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其实世界是由天地人共同构成,随概念进步,天即天然精神,地是地上物质,人则以其”实践“参与世界构成,故世界是由“物质、精神与人实践“构成,人与世界的关系也成为哲学“重大问题“。

因果辩证法就是哲学,毛泽东与基辛格谈哲学问题说“粒子也是可分的“就是“对立统一律“的因果辩证法,故通常认为哲学就是因果辩证法的学问。因果辩证法是什么?西方哲学认为是万物变化都有“对立统一,质量互变与否定之否定“规律,老子说有“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有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40章》三个循环链接过程,并说“无名(之法)是天地之始“《道德经1章》的始动法式机理,即世界万物发展变化固定不变的“法式机理“,简为天下万物都有“因果交错交替与循环提高延续”的变化根本法式机理,故古来称之为“形而上学“,并说“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何意?即建筑在多个因果辩证法首尾相连之上的謂之道或规律,而以因果辩证法为纲领主导之下的謂之(朴散为)器,即纲举目张,才能在其主导下形成各种相关器物。这即是因果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相互联系。


春台96245986


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根本问题。

根据这个标准来划分。

唯物主义,即存在决定思维,自然界决定精神。唯心主义,即思维决定存在,精神决定自然界。

还有同时承认两个本原的,比如笛卡尔的思维精神与自然界存在并立的二元论。不过这是中间态度,搞调和折中的,墙头草两边倒的。要么倒向唯物主义,要么倒向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比较简单,只是以直观简单的方式讨论物质。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比如水是万物本原、火是万物的本原和气是万物的本原,这些朴素唯物主义论断。

2近代机械论唯物主义。形而上学的思维去看世界,这机械论决定论的观点并不全面。比如机械决定论,不对人类的思维主观能动性作评价,而且在社会领域的分析并不科学。因为只有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比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类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等等这些历史观才是真正科学的唯物主义论断。

3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只有这个是科学的世界观,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与人的思维做出了科学回答。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人类社会本质上是实践的,劳动创造了人与人本身,人的思维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并具有主观能动性。

4主观唯心主义,主观精神决定世界。费希特自我产生世界,王阳明宇宙便是我心,称为唯我论,这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同一个意思。

5客观唯心主义,客观精神产生世界。比如柏拉图的理念论,黑格尔那绝对精神,老子的道,西方基督教的上帝,伊斯兰教的真主,佛教的佛陀,印度教婆罗门的梵天。这都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不同代称。

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这是哲学基本问题之二。

以这个标准划分。

有思维存在同一的可知论。

有思维存在割裂的不可知论。

辩证法,用联系,全面,发展,矛盾的即对立统一的观点去看问题。这是一种思维方式。称为辩证思维方式。

形而上学(两个意思,一个指万物的形而上普遍本体论,并与形而下具体事物区别。一个指思维方式)这是第二个用法。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用割裂,片面,否认发展与飞跃,不承认矛盾,非此即彼的方式去看问题。他们这种思维方式的口号就是不是A就是B,除此之外就是鬼话,也看不到一个事物既是它自身又同时不是它自身。这个举个例子吧,比如人时刻都在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呼吸排泄饮食消化等,人同时是他,但他随时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把代谢废物排出体外完成自己的更新,这就同时不是他。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这个两种对立的思维方式。要么与唯物主义结合,要么和唯心主义结合。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这是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哲学形态,也是指导人类斗争的伟大哲学指南。

B辩证唯心主义,比如黑格尔的世界是绝对精神的辩证发展,运用于他的全体系,(美学,法哲学原理,历史哲学,宗教哲学,自然哲学,哲学史讲演录,精神现象学,哲学科学全书纲要)十足的辩证唯心主义,也是世界哲学史上最宏伟的客观唯心主义主义体系。马克思自称为他的学生。西方哲学史以他为分界,他之前是古典哲学,之后是现代哲学。一些西方现代哲学的研究者或哲学家要研究哲学,就不能绕过黑格尔。因为他的体系也许是唯心主义的,生搬硬套的,存在时代知识局限的,但伟人提出了哲学思考问题的框架。比如哲学史研究,宗教哲学研究,历史哲学研究,美学研究,法哲学研究,自然哲学研究等。他是人类历史上一位博大精深的伟大导师呢,他的体系尽管有这些缺点,但深挖里面就会发现无穷宝藏。比如马克思就把黑格尔那颠倒的体系,转为辩证唯物主义,而且资本论写作也借鉴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呢。他的很多名言也是言简意赅,韵味无穷,你只要时常去看看,总会在黑格尔这伟人的精神的阳光下,沐浴得更自信坚强,从容面对人生种种矛盾与挑战。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法国启蒙哲学那些机械论唯物主义哲学,机械论世界观。缺陷很明显,社会领域解释不通,时常陷入环境决定论的怪圈。不能评价人的感性实践的的本体论意义,英雄史观不能评价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者的作用,也没有达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并且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个辩证论断。还是那种机械的,不科学评价人类思维的,社会领域的问题的,用机械论和否认联系变化发展去看世界,注定不能担任科学的唯物主义,不得不让位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邪神无悔


遇到一个哲学问题了。当成对自己的总结也是一次复习。常年痴迷哲学不能自拔。心情不好就要看看哲学就觉得心理找到了朋友。日常生活当中,特别孤寂。


在说明这个几个问题前,先从形而上学入手,在这里普及几个基本的知识:

第一,形而上,最早来自于周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器。

第二,形而上学这个词是由日本人弄出来的。湖建人严复老先生,用的是玄学,也特别不喜欢日本人把这个叫成形而上学,估计是觉得对周易这个形而上有一点不太搭噶。具体怎么样,目前无从可考了。

第三,亚里士多德,这大哲死了以后,大概过了200来年,由安德罗尼柯把他专讲事物本质、灵魂、意志自由等研究经验以外对象的著作编集成册,排在研究事物具体形态变化的《物理学》之后,并名之为《物理学之后诸卷》,由词的问题,被大家理解成为“超物理科学”,亚里士多德在书中讨论的问题成为了形而上学的很多基本问题。

第四,就是我们马克思了,这位高人认为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势必导致唯心主义,原因是形而上学的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不符合客观实际,并进而夸大主观的作用。O了,形而上学就说明了的来龙去脉了。

后面,大概有那么人——主要是哲学跟思想界的人,对形而上学这个词,作为哲学分支学科确定下,并且把他的作为是对存在的研究。它亦被提出为是对科学以外、无形体、不可证明的事物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认为它是脱离实践的,用“孤立、静止的观点”观察事物的思维方式。

形而上学在不同的语境下的意义,分两个方面,一个是指:以用超经验的思辨方式研究非客观或者无形世界的哲学体系,而非科学研究现实世界的现象及规律;另一个指的是:与辩证法对立的 ,用孤立 、静止、片面 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


辩证法跟上面这个刚好相反了。把静止的看成动态的,就可以了。简单一点就是不要把问题,事情看死了。我们中国人有一句话就是活人不能被尿憋死了。尿就是一个事情,活人,憋死了就是一个事情的两个面。实际又是一个事情,这就是辩证法的魅力,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事情的两个面。就是不要搞极端。


唯心与唯物这两个,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一定要把伟大的恩格斯同志的一句话铭记在心中。

“在认知论的领域里面讨论唯心与唯理是有现实意义的,脱离这个范围讨论,是没有意义的”


在这里,我们就知道了,我们可以把前面两个看着是世界观。后面这两个就是认知论了。世界不能静止的看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个就是辩证法的世界观)。


 唯心论与唯物论的根本区别在那里呢?在对于哲学的根本问题,即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意识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之相反的回答。唯心论认精神(意识,观念,主体)为世界一切的根源,物质(自然界及社会客体)不过为其附属物。唯物论认物质离精神而独立存在,精神不过为其附属物。从这个根本问题的相反的回答出发,就生出一切问题上的纷歧意见来。  

在唯心论看来,世界或者是我们各种知觉的综合,或者是我们的或世界的理性所创造的精神过程。对外面的物质世界或者完全把它看成虚构的幻象,或者把它看成精神元素之物质的外壳。人类的认识,是主体的自动,是精神的自己产物。  

唯物论相反,认宇宙的统一就在它的物质性。精神(意识)是物质的本性之一,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才发生的。自然,物质,客观世界存在于精神之外,离精神而独立。人的认识,是客观外界的反映。


會上樹地豬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理论讲的是物质的起源说,唯物主义——指万物的起源是以物质为第一性的,唯心主义——指万物的起源是以人类的意识为第一性的。个人以为这两个观点是可以融合在一起的,完全没有必要的对立性,它们的存在可以这样去融合——既世界是物质为第一性的,而人类文明创造下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以意识为第一性的。既大自然生态系统是万物起源发祥地,而人类文明是建立在这个物质基础之上的。唯物主义中包含了唯心主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上下级关系。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指人类个体的两种思维逻辑推理方式,辩证法是以其思维方式中,运用相互对应论证的方法,去解析和拆分事物,最后得出结论的思维方法。形而上学是以思维方式中,运用逆向思维的思考方法,逐级向上伸展推进,最后得出结论的思维方法。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人类思考之后得出来的两个结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人类思考时运用的两个思考逻辑推理。前者是产物,后者是产出的过程。


尘飞扬007


首先,要明确:唯物与唯物主义,唯心与唯心主义,根本就都不是一回事!

其次,辩证法,与中国远古的所谓的名家“惠子”,是不是很像近亲呢?现在已湮灭不见了吧!故,辩证法与什么偷借了中国的东西而冠了名的《形而上》什么学的,何足再提哉?

再其次,唯“物”主义中的这个“物”;唯“心”主义的这个“心”,都是指什么?谁弄清了?不过都是“人方亦云”而已!

还有,何为“主义”?主义,是用在“人生”上的吗?有人动辄就指责平民是“唯心主义”,不是笑话吗?主义,是政治,是治世的专有名字啊!

当我们將这些弄清之后,所“问”,就不存在了。


卜耐夫哲学


基本可以这样分吧。唯物唯心是本体论的分歧。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方法论的分歧。这里没有绝对的界限,界限永远是模糊的。作为个人,也难说自己就是什么唯物唯心辩证与机械思维,具体事物是复杂矛盾的。


自然法则是真理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世界观问题,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方法论问题,总结,是世界观和方向论的关系。


手机用户—暖水瓶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是哲学知识对立关系。

天地之间属存认不全;

物人还形而上学忽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