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用通俗易懂的方法解释一下“形而上学”?

浩浩59170


请重新温习一下语文里的寓言故事

刻舟求剑

郑人买履

如果忘了什么寓意,就联系拜访你的老师或学习好的同学,他们会十分感激你的。


一达驿站


形而上学?完全不懂。似乎是《易经》里“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器……”。可这与我小时候学的哲学课完全不沾边。更有玄乎的把它贴到了什么黑格尔、亚里士多德……,也不懂,也乱七八糟的,完全晕得我懵逼。没办法,还是回到我的童年对“形而上学”的理解。说到“形而上学”是用孤立的静止的思想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那还是要归回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源头上去说。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那么,形而上是怎么来的呢?是孔孟等古今中外老祖宗留下的遗训吗?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吗?答案是:也是;也不是。

也是。那是因为不管是孔孟之道,不管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不管是马列主义,不管是毛泽东思想。都是前人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取得的宝贵经验;

也不是。那是因为不管是多么好的“道”,不管是多么好的“主义”,不管是多么好的“思想”都不能机械的静止不动的照搬,不能原照原的套用。如果机械的静止的原照原的照搬套用那就陷入了“形而上学”的套路上来了。——就是孤立静止使用“真理”。而由于环境,条件等客观因素发生了变化,使原以为正确的“真理”无法解决眼下的实际问题。或者说因而执行了错误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酿成失败。这就是“形而上学”。——过分的依赖形而上——道——真理(主义、思想)。以形而上为主之形而上学。也就是唯心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那么,唯物主义应该怎么做呢?

我认为的答案是:当我们学习和掌握了一个“真理”的基本原理(不是熟练背诵)。那么,再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就要实事求是的分析问题的成因来龙去脉,和问题的走向发展方向等等客观因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找出矛盾问题的主要方面与运用以往的成功经验加以解决,从而带动矛盾其它方面的解决化解。这才能也才叫实事求是。这就是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的世界杯和方法论。——实践中求真理,掌握真理去实践,再实践中再求真理,……不断往复求真。绝不能陷入经验主义形而上学。


顽石补天


好!我就用通俗的方法解释一下“形而上学”,它是很易懂的。

1、先说一个小故事。很久以前,有一个著名的跳高教练员在大骂他手下的运动员:“怎么这个普通的高度你还跳不过?”围观的人见他骂得有点过火了,知道他不是田径运动员出身,就说:“教练,您能跳过这个高度吗?”教练大声说:“我怎么不能?理论上我每次都能跳过!”

这里,教练员做的事,就是“形而上”的事,他掌握的跳高理论,就是形而上“学”,属于“道”的范畴。而运动员做的事就是“形而下”具体的事情了,属于“器”的范畴。

2、要理解形而上“学”,要把原文找出来;还要把其他概念一起看,才好懂。

大家都知道,“形而上”的说法出自《易经-系辞》,相关原文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道】,是抽象的、精神性的、本质的、无形的东西,称为形而上者。

【器】,是具像的、物质性的、现象的、有形的东西,称为形而下者。

【变】,道因应实际的实施方案。

【通】,道的可行性。

【事业】,道的广泛应用。

3、以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例。

【道】,毛泽东在《论持久战》指出:抗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场决死的战争,全部问题的根据就在这里。中国必将取得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这是毛泽东对这场战争的准确定性,完全符合当时中国及有关国际的实际,顺应了中国人民抗战的需求。反过来,作为指导思想,科学有效地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器】,全体中国人民的对日抗战行为。

【变】,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毛泽东首先提出我方抗战的三个战略阶段,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以此为总方针,还提出了具体的方案,就是在第一和第二阶段中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第三阶段中,应是战略的反攻战。但是,反观蒋介石,根本就摸不着抗战的道,因而不善“变”,就说一例,一开始时与敌大打阵地战,损伤巨大。

【通】,在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边区取得良好效果。如百团大战、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等等,很可行,成效卓著。

【事业】,《论持久战》发表后,反响很大。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国,把它作为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思想。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中国人民抗战的胜利,是一项艰苦卓绝的伟大事业,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举例来印证是最通俗易懂的。同时,还要把道、器、变、通、事业一起解读,才能更好地理解“形而上”的道的作用,道是重点!而不仅仅是知道形而上“学”而已。如果,只谈“形而上学”,较易落入谈玄说妙,不切实际的误区;有时,也难于招架别人对形而上“学”的质疑或攻击。

朋友们觉得这个回答可以的话,就点赞、关注吧。


郭三满


看许多人不懂这个问题,回答里面也大多是掉书袋子,讲半天没讲清楚个所以然。我就用最通俗最好懂的语言谈一下。

“形而上学”是个哲学里面的词汇,名字来源于中国,含义来源于外国。

形而上学的意思就是:片面、孤立、静止地看问题。

那么可能还有人不太懂上面这个定义的意思。什么叫片面,看问题不全面就是片面;什么叫孤立,只看到自己想看的对象,没有注意跟它有联系的其他食物;什么是静止,对一个东西的认识一直不变就是静止。


下面用“形而上学”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做个对比:马克思认为形而上学是错的,他提出世界起源于物质,看问题要用辩证的方法。具体的理论就不扯了,相信大家也不关心那么多。

就拿个实例吧。一瓶矿泉水,用辩证法的观点看,十年后它必然是变质的,不能喝了。而形而上学认为这瓶水就是十年前那瓶水,没有变化。

所以说,即便是普通人,也能很容易就发现形而上学的错误之处。说这么多,相信读者应该都能对形而上学有一些初步的理解。


想起了跟考研人有关的一个段子:考研这种事,形而上学、不行上班。哈哈,各位,图个乐~

(当然了,我也只是个半吊子,必然存在一些疏忽和未知,欢迎在座各位评论区指正指正。)


大鹅有话说


看到“形而上学”四个字,想起一个笑话。这个笑话据说流传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但似乎不可能,应该是文革后,人们对文革进行反思所编排的。笑话说,有一个靠造反起家的工宣队队长,到农村一个大队去宣传。当他读报纸读到“形而上学”时,有人问他,什么是形而上学?这个工宣队长挠挠头,然后回答,形而上学就是一个小孩叫形而,背着书包去上学。

其实这也说明,形而上学确实不是那么通俗易懂。

现在大家都知道,形而上学是一个哲学名词。按照我国传统的朴素的哲学原理来说,就是以下两种意思:

一种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

另一种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是和辩证法相对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株吊兰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有本书叫“形而上学”,这个书名是译作者加上去的,其原名为“物理学之后”,意思是自然科学的后续科学。形而上学取自易经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简而言之,“形而上学”纯属中国用语。

那么,形而上学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般人都生活在形而下的直观世界中,要想理解这个世界,一定要建立对这个世界的总结,我们把这种总结叫普遍意识,而这个普遍意识就达成形而上。

用西方哲学术语讲,形而上学研究的是关于是或存在的问题,我们称之为存在的存在物。那么什么是存在呢?举例说明,人是理性动物,这个命题包括主词和谓词,其中“是”为谓语系词,英语表示为is;was ;are,人表示为human 。如果没学过英语,我们根本不知道human 是什么意思。而汉语的人字从甲骨文开始就表达为一个可识别的象形文字,它是一个半抽象描摹符号,我们可以直观感受它是什么。相反的语音字母文字就需要概念解释,它是抽象的、逻辑的思维系统。be 是is;was;are的非时态轴心词,它是对事物存在的解释,没有这个解释,我们根本不知道存在的事物是什么。更严重的是be后面加上ing进行时态,表达为明显的追问倾向,这个倾向表示对存在的解释要不断地加以探讨。比如:人是不长毛直立的两足动物;人是理性动物;人是政治动物。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存在将被永远追问下去。

我们大多数人对于形而上学概念是模糊的,甚至是极力否定的。这是几十年来思想被束缚的结果。今天我们不再为意识形态遮蔽我们的思想而担忧,我们可以开启智慧,让思想自由徜徉。

在形而下的直观世界,我们一般人对世界的感知是某个可见的具体事物,也就是存在者。比如:某个早餐的食物、今天见面的某个人、下班回家走的某一条路、新买的一辆小汽车。除了关注这些具体的存在者,我们很少对这个世界为什么存在感兴趣,那么谁感兴趣呢?哲学家。哲学家研究存在的存在物,即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物理学之后,也叫形而上学。


研究与发现


形而上学,这个词有三种含义。


一种是黑格尔的,他把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相对立,马克思继承了辩证法思想,也就是我们教材里常提到的形而上学,表明的是片面、僵化看问题的思维方式。要想有通俗易懂的方式理解黑格尔提到的形而上学,可以简单地把错误的思维方式通通归类为形而上学。


第二种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形而上学",其实也就是西方的哲学,思考本体和存在、运动等哲学问题。


另一种"形而上学"的观念是中国文化的,《易传》中说"形而上学谓之道,形而下学谓之器","道"、"器"之分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甚至佛家,都把对"道"的追求当成终身的、无止境的。要想理解中国文化中的形而上学,大致可以认为形而上学就是道,没有具体的用途(有具体用途的叫做器),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时时起作用。

其实,形而上学这三个意思已经在使用上产生了混淆,干脆就把形而上学这个词留在教材中单独使用。说到中国文化就直接说"道"、"器"就行,不必这么麻烦地解释一通。


南山刘向雄


“形而上学”中的“形”就是指有形的存在,即物质的,或物质世界。“形而上”这个词来自中国古语,意思就是“物质世界之上的世界”,暗指精神世界,或意识世界,“形而下”就是指物质世界。“形而上学”本意是指“有关意识世界的学问”,西方哲学引入中国后,“形而上学”特指唯心意识论。这是与唯物辩证法相对立的一派哲学思想体系。


韬讳


形而上学,是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孤立静止的看待事物,俗话叫死板。否定事物的多角度,多层次,只承认事物的外在形式,否定事物的内在因素。反对事物矛盾的运动规律。是死板的教条主义的形式。叫形而上学。

如,看到一座山南面的地形,只承认直观看到的,而否定其它三面地形的多变性。看到水只承认水的存在,而否定水分子,经热力蒸发而成雾,遇冷结晶成霜,成雨成雪。把每个现象割裂开来,孤立的看待,而忽略其事物内部相互的关联性。

一己之见。供参考!


天马909张冰河


形而上学是哲学的本质属性,是关于抽象思维的哲学。它最显著特征是不能外在表象为具有长宽高的感官实体,只能通过抽象思维理解的具有逻辑体系结构特征的知识学说。举几个例子:

1、笛卡尔说:世界不是多元的。地和天是由同一物质做成的,纵然有无数世界,它们也都是由这种物质构成的。多重的世界是不可能的。物质的本性就在于它是一个广袤的实体,同时,我们在自身也发现不出对于任何别的物质的概念。笛卡尔这一思想,被化学家门捷列夫对元素的发现所证明。所有的元素都是在氢原子的基础上聚合而成,形成大千世界。元素周期表就是形而上学的表象。

2、哲学家都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这种观念就是一形而上学观念。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与演化就是建立在这个观念之上的。达尔文的生命进化论之树,分为门、纲、目、科、属、种,形成体系,这个体系就是形而上学思想体系。

3、现代医学是建立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的科学分支,最新基础医学已经深入到基因测序和通过重组开创基因疗法,就是由物质无限可分的命题、假设、求证、检验的形而上学逻辑思维程序获得的成就。

形而上学由哲学推演到科学,为人类开创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造福人类的伟大工程,没有形而上学思维能力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