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什邡市首批大閘蟹苗下塘,有望中秋“爬”上市民餐桌

隨著天氣逐漸轉暖,水產養殖行業逐步復甦。在我市南泉鎮藕鰍共生扶貧產業項目基地,近日迎來了一群來自雲南的“遠客”,25000只優質蟹苗經長途跋涉後順利投放到基地。等到今年中秋、國慶期間,這批什邡產大閘蟹有望首次“爬”上市民餐桌。

四川什邡市首批大闸蟹苗下塘,有望中秋“爬”上市民餐桌

在位於南泉鎮金桂村的大閘蟹養殖基地,技術人員正在小心翼翼地將首批25000只“江河21號”大閘蟹蟹苗依次放入6個蟹塘。

四川什邡市首批大闸蟹苗下塘,有望中秋“爬”上市民餐桌

四川明正堂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尹世繁

如果不是疫情影響的話,應該在正月十五最晚就應該放下去,今年就拖遲了一個多月,每畝目前第一批鑑於疫情的影響,我們放了500只,按標準應該放2000只。

四川什邡市首批大闸蟹苗下塘,有望中秋“爬”上市民餐桌

據瞭解,南泉鎮依託泉水資源優勢,於去年9月成功引進這家農業科技公司,對原有的“藕魚共生”扶貧項目進行提檔升級,流轉了50畝土地,改建為泉水大閘蟹養殖基地。

四川什邡市首批大闸蟹苗下塘,有望中秋“爬”上市民餐桌

南泉鎮副鎮長 黃東

確定這個項目的基礎,也就是考慮到我們南泉獨一無二的泉水資源,如何把這個泉水資源用好打造好挖掘好發展好,這個大閘蟹就適合我們泉水養殖。

四川什邡市首批大闸蟹苗下塘,有望中秋“爬”上市民餐桌

大閘蟹養殖週期短、見效快、收益高,南泉鎮按照“公司+貧困戶+村集體經濟”的產業扶貧模式,通過流轉土地、吸納就業、建立扶貧基金等方式,帶動周邊村民和貧困戶發展大閘蟹養殖業增收脫貧。眼下,隨著疫情形勢的好轉,基地養殖戶正抓緊時間,按步驟、有計劃地恢復生產搶投補投,確保全年三批次共計75000只蟹苗投放到位。蟹苗的投放,不僅激活了一池春水,也給村民帶來了增收希望。

四川什邡市首批大闸蟹苗下塘,有望中秋“爬”上市民餐桌

南泉鎮玉橋村村民 黃幫成

我們把田租給他了,然後我就在這裡打工,幫著養殖,本來我原來也就是搞養殖,有一定的技術,比較可以,一個月接近2000塊錢。

四川什邡市首批大闸蟹苗下塘,有望中秋“爬”上市民餐桌

南泉鎮副鎮長 黃東

收益這塊主要是幾個方面,一是吸納我們貧困戶積極參與項目的發展,第二我們建立扶貧基金,由政府統一進行安排和使用,主要也用於全鎮的貧困戶及扶貧產業的發展。

四川什邡市首批大闸蟹苗下塘,有望中秋“爬”上市民餐桌

目前,首批蟹苗已下塘入住“新家”。根據大閘蟹的養殖週期推測,什邡本土產的第一批泉水大閘蟹有望在今年十月成熟上市,50畝蟹塘預計可產商品蟹50000只。

四川什邡市首批大闸蟹苗下塘,有望中秋“爬”上市民餐桌

四川明正堂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尹世繁

每隻蟹按20元一隻,那麼毛的產值每畝是20,000(元),在今年示範成功的話,我們從實際出發就準備在我們南泉具備這個條件的地方,穩定地推進發展,從而把我們自己的品牌創造出來。

記者:李傑 曾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