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檔案館留存戰“疫”記憶

中新網湖北新聞3月25日電 (馬秀蘭 甘超遜)近日,寫有“同飲一江水,滬漢一家親”、“武漢加油”等祝福語和數百名醫護人員簽名的援鄂醫療隊隊員袖標、隊旗,被國家一級檔案館——武漢市檔案館作為抗擊疫情檔案永久收藏。

3月17日,各地援鄂醫療隊開始分批踏上歸程。23日,武漢市檔案館疫情防控檔案收集工作專班人員趕往駐地酒店,接收仍堅守在這裡的上海醫療隊捐贈的隊旗、袖標。

武汉市档案馆留存战“疫”记忆

酒店前的空地上,援鄂醫療隊員們正在合影、簽名留念。他們大多是年輕的醫護人員,雖然帶著口罩,但一張張汗水洗刷後稚氣未脫的臉上,洋溢著戰鬥後勝利的喜悅。早已等候在此的上海德濟醫院援鄂醫療隊領隊郭玉石護士長拿出了他們醫療隊的隊旗,上面密密麻麻留下了來自全國多家援鄂醫療隊隊員的簽名和祝福。來自天南地北的他們,把在救治一線灑下的汗水、在ICU病房的日日夜夜,都濃縮在這面鮮紅的隊旗上。這面隊旗他們原本要帶回上海去的,作為醫院的“鎮院之寶”,後來他們覺得隊旗能夠成為這座城市的戰“疫”記憶被檔案館永久收藏是一種榮幸,很有意義,毅然決定捐給武漢市檔案館,也為自己留下了一份永恆的回憶。

武汉市档案馆留存战“疫”记忆

郭玉石畢業於湖北中醫藥大學,他所在的上海德濟醫院援鄂醫療隊是上海向武漢派出的第一支社會醫療救援隊。郭玉石動情地說,自己在武漢讀的大學,曇華林、江灘是常去的地方,對武漢有特別的感情。這次武漢突發疫情,他第一時間主動請戰加入援鄂醫療隊踏上赴武漢的征程。他所在的醫療隊被分在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距離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只有1.2公里,是武漢首批發熱定點醫院,是處在新冠肺炎風暴眼的醫院,他們醫療隊在這家醫院的ICU病區已經工作了整整40多天。雖然武漢不少醫院逐步恢復正常門急診,但是郭玉石他們這支隊伍還將堅守到最後。

來時寒霜飛雪,離時春暖花繁。正是因為有了各地醫療隊的“逆行”支援,拼命打贏這場生命保衛戰,武漢才能迎來戰“疫”的春天。這些援漢醫療隊員們的袖章、集體簽名防護服和旗幟等實物檔案,承載著這一段珍貴歷史,武漢市檔案館將永久收藏。

一件檔案,就是一段動人故事。以檔為憑,武漢市檔案館正全力收集抗疫檔案資料,以檔案記錄這個春天的來之不易,用檔案留存武漢這段可歌可泣的戰疫記憶。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