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萍乡何清兰:以孝为先 幸福一家


在江西萍乡安源区白源街白源管理处,大家都说年近90岁的刘桂莲真有福气,四世同堂,儿孙绕膝,尽享天伦之乐。更重要的是,养女何清兰一家非常孝顺,每天细心照料她的饮食起居,不管她有什么要求,总是尽量满足。

何清兰今年64岁,是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20多年来,她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患有类风湿、高血压、糖尿病和痛风等多种疾病的养母。提起她,不管是邻里乡亲还是亲戚朋友,都会竖起大拇指。

尽最大的努力回报养父母

何清兰至今还记得,自从自己7岁时来到养父母家后,养父姚伯福和养母刘桂莲一直对她视若亲生。何清兰19岁那年,养父母为她张罗了一门婚事。看着养女的孩子出生,姚伯福和刘桂莲老俩口高兴极了,把孙辈看成是自己血脉的延续。

然而不幸的是,何清兰的丈夫过早离世。家里的顶梁柱没了,何清兰只得一肩挑两头,下要抚育嗷嗷待哺的孩子,上要照顾年事已高的养父母。虽有媒妁上门,鼓励她选择新的生活,但何清兰放不下两头的任何一头。

她深知,养父母没有别的亲人,他们把自己养育成人,自己就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去回报他们。因此,她抚平心中的伤痛,强打起精神操持着一个家。那时候,何清兰几乎每天都是起早贪黑,好在养父母在家帮着照料孩子,让她在外面做事少操了一份心。就这样,一晃20多年过去了,两个儿子都已长大成人,而且都成了家,生了孩子。

养母刘桂莲患类风湿多年,有一次不慎摔了一跤,从那以后就汤药不离、行动不便。为了让养母早日康复,她到处寻医问药,有时听说某地有名医验方,她就会立即赶去,远的到了湖南浏阳、醴陵等地。20多年来,何清兰为养母看病买药断断续续花费了几万元。

何清兰继承了养父母克勤克俭的传统,在一家人多年的努力下,生活渐渐好起来,还建了两栋新房。何清兰把养父母接到新居来住,一家人和和睦睦地生活在一起。

言传身教将孝顺家风传承

10年前,刘桂莲再次不慎跌倒,导致腿脚不便,不能下床走动。那时养父已身故,何清兰每天出门做事,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赶回家,给养母做饭、喂饭、洗衣、按摩……

时不时,老人会向何清兰提点要求:想吃扣肉,要蒸得够烂;嘴里没味,要是能吃点荔枝蒸鸡蛋就好……不管老人想吃什么,何清兰都会想办法满足她。

有一年春天,躺在床上的刘桂莲说:“清兰啊,现在外面很暖和了吧,不知门前土里的艾草长得好不好?”何清兰知道养母想吃艾粑粑了,第二天便起了个大早,料理完家务,天刚蒙蒙亮就出门去摘艾草、买米粉。忙活了半天,做了一碗香喷喷的艾粑粑端到养母床前,让刘桂莲感动得落下泪来。

为了保持老人房间的卫生,何清兰总是每天打扫,有时老人不小心把大小便弄身上了,她也立即给其换上干净衣物,拎着脏衣服去洗干净。听人说药补不如食补,类风湿病人要多吃猪脚,何清兰每个月都要炖几次猪脚给养母吃。

在何清兰十年如一日的精心照顾下,刘桂莲的病情逐渐好转,可以自己穿衣、下床并能扶着板凳挪步了。她经常跟邻居们说:“我要不是有个好女儿,可能早就不在人世了,哪里还能享这个福?”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何清兰的言传身教下,她的儿子、儿媳和孙辈们都对长辈孝顺有礼。两个儿媳经常上班前和何清兰一起将奶奶抬下床,下班回家后,也会帮忙做家务、照顾瘫痪的奶奶,从不嫌脏嫌累。

近年来,何清兰先后荣获江西省首届百优孝顺好儿女、萍乡市十佳孝顺儿女、萍乡市十佳和美婆媳、安源区五星党员、安源区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这个幸福美满的大家庭也因此被评为2019年度全省最美家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