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城“警醫之家”:匯聚“小愛”成“大愛”

經濟視野網3月27日電(裴振萍 餘徵)“沒有生而英勇,只是選擇無畏。” 這是我在這次全民抗“疫”戰鬥中,感觸最深的一句話。疫情暴發,眾志成城,一個個捨生忘死的身影勇敢逆行。他們不是與生俱來的超級英雄,他們就是你我身邊的平凡人,懷揣著一顆顆仁愛之心,匯聚成不平凡的戰“疫”之力,共同為我們的歲月靜好負重前行,這其中,尤其使我動容的是“警醫家庭”。

一個是“天使白”,一個是“公安藍”,醫生和警察,雖處於不同崗位,但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他們卻以共同的方式並肩作戰,共赴戰場。一個個“警醫家庭”背後的故事,讓我們淚目。

冰城“警医之家”:汇聚“小爱”成“大爱”

警察餘徵接到援鄂凱旋的妻子敬禮相迎 黃慶/攝

在戰“疫”宣傳期間,我接觸的第一個“警醫家庭”是巡(特)警支隊的鄭文龍夫婦。當我採訪鄭文龍時,這個憨直的漢子撓著頭說:“大家都是這樣工作,沒啥好說的。”在我的追問下,工作間隙,他給我講述了這個春節他們一家三口分隔三方的故事。作為特警,鄭文龍與戰友開展了一系列處置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訓練,並配合相關部門轉運隔離人員;他的妻子王明明一直堅守在哈爾濱市第二醫院的隔離病房內,我只能通過電話對她進行採訪。可就是這樣的採訪,也時常會因為王明明要診治患者而中斷,在電話的這一端,也能清晰地感受到她工作節奏的緊張和忙碌。當和王明明談到家庭,彷彿瞬間觸碰到了她內心最柔軟的地方。她哽咽著告訴我,從大年初一她就投入到抗擊疫情一線,一忙就是幾晝夜,只能把剛剛20個月的孩子送到外婆家中,託付給老人照看。

王明明通過微信給我傳來了她在日記中寫給孩子的一段話。“孩子,像今年這樣聚少離多的日子,我們以後還會遇到,你一定會有很多埋怨,很多不解。但作為醫生和警察的孩子,這是你必須接受的現實,希望你在未來的成長中,能夠慢慢體會爸爸媽媽的使命和責任。此刻,媽媽想對你說,未來無論你選擇哪一種職業,都要有一顆仁愛的心,去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

冰城“警医之家”:汇聚“小爱”成“大爱”

于海洋醫生下飛機第一眼就看到日思夜想的丈夫 黃慶/攝

2月4日,《人民公安報》第3版,以《抗“疫”一線的冰城警醫“夫妻檔”》為題刊發了我的這篇報道。我將這篇報道的照片拍了下來,發給了鄭文龍,算是給他們一家的一份禮物,對他們堅守抗“疫”一線的禮讚。鄭文龍給我回了一個特警隊員敬禮的表情,這是屬於公安民警自己的專屬表情,也是這些常年堅守一線、不善表達自己情感的糙漢子們唯有的感謝方式。

3月2日,為了報道道外看守所疫情防控工作,我認識了另一個“警醫家庭”——道外看守所輔警苑鑫亮和妻子劉子鈺。

看守所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為了把疫情阻斷在高牆之外,自看守所實行封閉管理起,苑鑫亮在封閉區一干就是兩個月。他的妻子劉子鈺是黑龍江省醫院神經內科的一名護士,隨援鄂醫療隊於2月23日抵達孝感市。夫妻倆都衝在了抗擊疫情的第一線,只有晚上才能抽空通過視頻嘮嘮家常。苑鑫亮告訴我,當他看到妻子疲憊的表情和臉上口罩的勒痕,真的很心疼。他說:“明明想說的有很多很多,但是話到嘴邊,就只剩下、也只能剩下一句——‘照顧好自己,疫情過後,我們一起回家’。”

聽他們講述的故事,我幾次落淚,因為,我的小家也是一個“警醫家庭”。疫情發生後,我在單位堅守宣傳陣地,以筆為刃,宣傳一線民警奮戰中的感人事蹟,妻子參加第六批援鄂醫療隊出征武漢,孩子只能送到爺爺奶奶家。每次與妻子微信視頻,都不知道自己是在哭,還是在笑。但我知道,我和妻子的堅守,可以換來更多人的團聚,這是一件很偉大的事。

3月22日下午,我省第六批、第七批援鄂醫療隊233名醫護人員乘機順利返回哈爾濱,我的妻子於海英也在飛機上。因為身肩採訪報道任務,此時我也來到了機場。當看到飛機落地的那一瞬間,我那顆懸了33天的心,終於放下了。

“餘徵,我在這裡!”當妻子走出機艙,她一眼就在人群中發現了我。看到她臉上洋溢著笑容,我的眼前瞬間竟有些氤氳,無法第一時間奔向她,我只能挺身、立正,遠遠地朝著這個日夜魂牽夢繞身影——“敬禮!”

從飛機落地這一刻算起,妻子要集中休整14天后才能回家。我們約好,等真正團聚了,我和女兒要親手給她包她最愛吃的三鮮餡餃子,為我們最愛的人補上春節那頓年夜飯。

大國、小家向來都是一個整體,疫情面前尤為如此。我堅信,只要一個個小家甘願付出、每個中國人都“各守其職”,就會匯聚起強大的力量,讓我們贏得這場戰“疫”的最終勝利!

凡本網站註明“來源:經濟視野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及作者”。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