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费”造假成税局重点关注事项,提醒企业正确核算!​


“咨询费”造假成税局重点关注事项,提醒企业正确核算!​


风险点点看

随着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临近,会计小伙伴们也在积极地为汇缴做准备。在企业所得税费用列支方面,有部分费用需要重点关注,例如会议费、业务招待费以及咨询费等。对于咨询费这个“坑”,不少企业就栽了,下面小编从2个案例中说说咨询费核算的那些事儿。

【案例重现】

案例一:北京税务局对S监理公司进行检查时,发现S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50万元,利润率不足1%,而行业平均的利润率在10%左右。税务局第一次检查了该公司的账簿、凭证后,并没有发现异常。第二次调查,税务局从该公司运营流程入手寻找线索,调取了该公司的收入合同,企业产值统计表,申报表等,分析了企业收入来源、类型,并未发现收入有异常。于是将重点放在了成本上,发现对于一年营业收入在6000万左右的公司,一年的咨询费竟然高达2000万

,之后税务局发现该公司的咨询费发票为假发票。通过询证咨询公司,发现该公司与其并未存在业务往来,检查人员通过对银行资金收支调查,发现该公司有一个隐秘账户,该部分资金通过隐秘账户流转到财务人员,然后再由财务人员提现。

检查人员通过外调查实,S公司所称接受外部咨询服务、通过银行账户支付咨询费用等均为虚假信息。该公司通过虚构咨询业务,购买开票公司假发票,共虚列成本2000余万元。面对检查人员提供的翔实证据,该企业最终承认了虚增成本,偷逃企业所得税的违法事实。税务局最终对该企业作出补缴税费、滞纳金及罚款合计3273.13万元的处理决定。

案例二:X公司为员工购买电影卡,但是取得的发票是咨询费发票,并在税前列支,直接导致少计了53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税务局查明后,要求企业补交所得税7,950元,加收滞纳金918.23元,同时对该企业取得不符合规定的发票的行为处以10,000元的罚款。对于个人所得税来说,要求该企业规定日期前补扣补缴个人所得税165,400.54元,应扣未扣税款零点五倍罚款82,700.27元。

【案例分析】

咨询费被税务局稽查的案例在实务中比较多,以上仅举两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企业前赴后继的在咨询费上出问题?小编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第一,易于造假。这里通过咨询费的定义及包含的内容可以看出。咨询费是指委托人就相关事项从咨询人员或公司获得意见或建议而支付的报酬。换言之,也就是说只要是为了公司的经营业务向其他企业或人员咨询所支付的报酬就是咨询费。这点从财税[2016]36号文中对于咨询服务的界定也可以得出:咨询服务,是指提供信息、建议、策划、顾问等服务的活动。包括金融、软件、技术、财务、税收、法律、内部管理、业务运作、流程管理、健康等方面的咨询。由此可见,咨询服务包括的范围是非常宽泛的。

第二,隐秘性强。企业成本费用的种类非常多,检查人员不容易发现企业这项费用不是真正的咨询费,而是其他费用。比如上面的案例二,如果不进行实地详细查看或者向对应单位询证,单从账务上看不出来是职工福利费还是真正的咨询费。

第三,造假成本低。购买虚假发票的成本相对于真实业务来说是比较低的,有的企业抱着侥幸心理,认为税务局不一定会关注检查到所有企业,就会铤而走险,通过购买假发票来提高成本并列支,逃避缴纳税款。

同是费用,为什么财务人员还要处心积虑的来做移花接木呢?入账职工福利费和咨询费有什么区别呢?大家都知道按照所得税法规定,福利费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是限额扣除的,不能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14%,但是咨询费税前扣除并没有限额的限制,这样税前可扣除的费用多了,相当于最终缴纳的税款减少了。其实这样虚列费用的行为,已经形成了偷逃税款的违法行为,后果是很严重的。

【总结】

通过对上面两个案例及原因分析可以发现,不管是有意隐瞒,还是无意错报,结局都是税款少缴,面临被税务稽查的风险。因此如何正确核算咨询费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一,发票要与实际业务相符。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审查发票,杜绝接收一切与实际业务不符的发票。账务上核算时,按“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入账,有的企业直接根据取得的发票品名入账,发票本身就是虚开的情况下,乱列支费用,导致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对应纳税调整的部分不做纳税调增处理,偷逃税款,税务机关不仅会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还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正确核算费用归属期。比如签订的咨询合同是3年费用合计300万,那么正确的账务应按“权责发生制”原则按年确认归属于本年的费用,每年确认100万的咨询费,这里一定要注意并非是一年一次性确认300万,否则会导致提前多列支费用,少缴企业所得税!

第三,业务真实。这个虽然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还是有部分企业没有重视这个问题。在大数据的今天,购买假票等虚假业务难以逃脱法眼,在金三监控下无所遁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