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翻身有多難? 億萬富豪淪落街頭撿垃圾,送你6個真相

設想一下,把你獨自丟到一座陌生城市,只給你1輛破車、全身上下只有100元,到第90天,你會怎麼樣?


A、活不下去,卒

B、賣車、找救助站,勉強求生

C、擁有一份能維持生計的工作

D、創立一家價值100萬的公司


這道題顯然有點超現實。


但真相卻是,有人交出了答卷——白手起家的美國富豪「葛倫·史登斯」。


窮人翻身有多難? 億萬富豪淪落街頭撿垃圾,送你6個真相


1


良叔先帶你瞭解一下這位大人物。


葛倫出身於底層家庭,父母又酗酒又嗑藥。


小時候的他,與「聰明」二字搭不上邊——因閱讀障礙症,小學被留級,高中也墊底。


更乖張的是,他14歲就有了第一個孩子


窮人翻身有多難? 億萬富豪淪落街頭撿垃圾,送你6個真相


普普通通的葛倫,竟在25歲成立公司,身價過億


他的公司,在2010年實現創紀錄的增長


又在短短3年內,成為美國最大的融資公司


他不是富二代,卻是典型的創一代。


窮人翻身有多難? 億萬富豪淪落街頭撿垃圾,送你6個真相


紀實媒體Discovery找到他,想讓他由0開始,重新履行一遍自己的創富之路。


於是,就有了這部紀錄片——《富豪谷底求翻身》。


而且,還有個條件:如果葛倫挑戰失敗,就要自掏100萬美金。


葛倫面臨的挑戰是:

身處一座陌生的城市,不能使用自己的人脈、資源、真實姓名,初始資源只有100美元的現金、一部沒有聯絡人的手機,以及一輛舊皮卡。


在90天內,創辦一家估值在100萬美元以上的公司。


窮人翻身有多難? 億萬富豪淪落街頭撿垃圾,送你6個真相


隨後,他被丟到美國東北部一個衰落的工業城市。


窮人翻身有多難? 億萬富豪淪落街頭撿垃圾,送你6個真相


在接下來的3個月裡,葛倫睡過汽車、賣過廢品、去過收容中心、做過保潔、當過小販……


到第90天時,這個無名小卒華麗升級為身價75萬美金的企業家。


但比起百萬身家,良叔覺得葛倫最牛的,是他渾身散發出來的頂層商業思維。


如果說,普通人只能看見路標,那葛倫就是看見了整幅地圖的人。


毫不誇張地說,這90天,就是葛倫幾十年商戰風雲的縮影。


今天,良叔特意把葛倫的這套“致富經”,整理出了以下6條商業思維。


每一條,可能都會是你躍遷之路的臺階。


2


2.1

保底思維


中國在10年前,就拍過一部富豪紀錄片——《香港富豪變形記》。


讓富豪去做清潔工,看看富人如何從0致富。


遺憾的是,在這部片子中,富人真的變成了窮人。


就拿香港商業鉅子——田北辰來說。


體驗前,他也和「葛倫」一樣充滿信心:

“如果你有鬥志,即使是弱者,亦可以變成強者。”


窮人翻身有多難? 億萬富豪淪落街頭撿垃圾,送你6個真相


僅僅過了兩三天,就徹底“墮落”了:

“我在這裡打工,累的要死,每天只考慮吃東西。”


窮人翻身有多難? 億萬富豪淪落街頭撿垃圾,送你6個真相


單看下面這副向生活妥協的樣子,你敢相信他就是身價上百億的天之驕子嗎?


窮人翻身有多難? 億萬富豪淪落街頭撿垃圾,送你6個真相


同樣的,良叔一開始也擔心過葛倫的生存問題。


令人吃驚的是,節目一開始,只有100美金的葛倫,沒有第一時間去賺錢。


而是拿起手機,先了解這座陌生城市的消費水平,預估維持生計的最低開銷——每月1100美元。


90天,就是3300美元。


窮人翻身有多難? 億萬富豪淪落街頭撿垃圾,送你6個真相


接下來,他計劃用一週時間,賺取未來90天的生活費。


因為他清楚整天擔心生計,是不可能創業的。


窮人翻身有多難? 億萬富豪淪落街頭撿垃圾,送你6個真相


這種擔心是有道理的,經濟學上有個叫做概念叫:「稀缺」。


是說,你所或缺的東西,會俘獲你的大腦,佔據你的心智帶寬,導致認知帶寬變窄。


這裡的“帶寬”,簡單理解就是指“精力”。


窮人的“帶寬”很容易被生計佔滿,再難騰出精力創造財富。


富人則有足夠的“帶寬”構建上層建築。


所以,對於創業者來說,一定要有自己的“保底資金池”。


否則,你只會為了生存而苦苦掙扎,最終把「事業」做成了「生計」。


失敗也是大概率事件。


就像「葛倫」所說:


“每花一分鐘的心力在營生,就等於少一分鐘經營事業”。


窮人翻身有多難? 億萬富豪淪落街頭撿垃圾,送你6個真相


2.2

分層式目標


即便劃出了生計底線,這位富豪還是給難住了。


找了一圈工作,葛倫發現賺小錢,比賺大錢難多了。


窮人翻身有多難? 億萬富豪淪落街頭撿垃圾,送你6個真相


但他還是用盡一切辦法開源節流:


為了省錢,下雪的冬天,睡在車上;


窮人翻身有多難? 億萬富豪淪落街頭撿垃圾,送你6個真相


問便利店要開水泡方便麵;


窮人翻身有多難? 億萬富豪淪落街頭撿垃圾,送你6個真相


去收容所做義工換餐;


窮人翻身有多難? 億萬富豪淪落街頭撿垃圾,送你6個真相


還給人刷馬桶……


窮人翻身有多難? 億萬富豪淪落街頭撿垃圾,送你6個真相


當看到這個擁有私人飛機、遊艇的富豪,在公共洗手間駕輕就熟地洗漱時,葛倫早年創業的艱辛可窺一斑。


窮人翻身有多難? 億萬富豪淪落街頭撿垃圾,送你6個真相


葛倫做這些,是為了吃苦嗎?


顯然不是。


為了完成終極創業目標,他不會瞧不起任何一筆小錢。


他靠著販賣節日氣球、賣廢舊輪胎,終於在第9天租下房子。


窮人翻身有多難? 億萬富豪淪落街頭撿垃圾,送你6個真相


呆伯特漫畫的作者「斯科特·亞當斯」說過:


要發展一個系統,就不要在乎小目標的成敗。


葛倫顯然深諳此道。


他的每一步都在層層分解大目標。


當他賺到第一桶金後,就進入下一階段——做市場調查、籌備創業資金。


從倒賣二手車的低槓桿,到二手房的高槓杆。


窮人翻身有多難? 億萬富豪淪落街頭撿垃圾,送你6個真相


邏輯周密,步步為營。


窮人翻身有多難? 億萬富豪淪落街頭撿垃圾,送你6個真相


他將百萬創業的終極目標,層層分級。


每一週,每一天,都在完成分層式的目標。


窮人翻身有多難? 億萬富豪淪落街頭撿垃圾,送你6個真相


如果你只看到他列下目標清單,然後挨個完成,那你就太小看葛倫了。


實際上,每次定下的小目標,他並未從全部拿滿分。


因為他清楚,“有時候你需要輸掉一場仗,才能打贏整個戰爭。”


窮人翻身有多難? 億萬富豪淪落街頭撿垃圾,送你6個真相


不求每次小考都拿滿分,才是更高級的商戰邏輯。


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到了創業後期,領悟到“60分萬歲”的哲學藝術。


60分哲學,是一種實用主義。


指的是,如果60分夠了,就不必再投入大量時間精力。


淘寶總裁「蔣凡」,就是一個只考60分的人。


《李開復自傳》一書就提到過:


蔣凡面試谷歌時很優秀,但HR質疑他每門功課只有60分。


蔣凡是這樣解釋的:

“我們學校的計算機系非常糟糕,每科只考60分,拿到學位就夠了,這樣我可以做更重要的事情。”


結果,HR當場決定錄用。


李開復也很支持這個決定,因為他知道:


一個大目標往往由許多小目標構成,如果只關注小目標, 那麼終極目標會很容易退化。


在複雜環境下,一個具有卓越領導力的人,必定是那種能跳了小目標,死盯大目標的人。


你看,精益求精,“死磕”到底,固然很好,但以終極目標為導向的“捨得”,才是一種大智慧。


2.3

買家思維


約翰·沃瑞勞在《用戶思維+》這本書裡提到,幫用戶解決問題,要比引誘他們消費更有效。


在葛倫的致富寶典裡,也是先找到買家:

“我畢生信奉的買賣原則,就是要找到買家,其他自然就水到渠成,這是熱銷商品和垃圾商品的區別;


很多人搞錯了,都是先去開發商品。”


窮人翻身有多難? 億萬富豪淪落街頭撿垃圾,送你6個真相


一窮二白的葛倫,在網上看到有人求購軍用汽車輪胎。


於是,他跑遍城市的每個角落,廢品堆裡翻舊輪胎。


就這樣,依靠別人眼裡的垃圾,葛倫賺到了第一桶金。


窮人翻身有多難? 億萬富豪淪落街頭撿垃圾,送你6個真相


在創業項目上,選用本地人需求量最大的啤酒。


得知時間不夠做啤酒館後,他便採取了一個混搭模式——

本地人最愛的“燒烤+啤酒”


就連店名,也採用了能引起當地人共鳴的「普通人翻身精神」——「Underdog」(小卒、小人物)。


窮人翻身有多難? 億萬富豪淪落街頭撿垃圾,送你6個真相


買家思維應該是一個初期創業者的生死法則。


騰訊早年就是這樣。


據《騰訊傳》一書記錄,騰訊團隊初期創業,為了留住客戶,有求必應:

“為了多接活,我們什麼都做,從網站設計、服務器存儲空間和智能更新管理維護的全包服務,到簡單的網頁製作。”


不少成功人士,都體會過買家思維的益處。


此前有記者問過美團創始人王興,

“你這樣業務到處發展,又是外賣,又是商旅,又是打車,你有沒有邊界呢?”


王興回答,


“只要清楚我們到底服務誰?給他們提供什麼服務?我們就會不斷嘗試各種業務。”


所以,初期創業者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找到買家,剩下的一切,都會水到渠成。


2.4

信息差


大部分看過這部紀錄片的人,對於“葛倫是個利用信息差低買高賣的好手”這一說法,很難不點頭稱是。


窮人翻身有多難? 億萬富豪淪落街頭撿垃圾,送你6個真相


為籌備創業啟動金,葛倫踏上了轉賣二手車之旅。


他先是用700美金買了一輛05年的本田喜美,再花5美元洗了車,轉賣後,輕輕鬆鬆入賬3900美元。


如法炮製,又轉賣了一輛二手凱迪拉克。


資產上升到1萬美金,“炒房”的資本也夠了。


窮人翻身有多難? 億萬富豪淪落街頭撿垃圾,送你6個真相


一環扣一環,葛倫賺足了信息差的錢。


什麼叫信息差?


就是我知道的,你不知道;

我能買到的,你買不到。


在經濟學上,影響價格的4個因素中,除開成本、供需、效率的硬性指標,信息是唯一的彈性地帶。


比如你去菜市場買菜,賣菜的阿姨很可能上下打量你一眼,報個價。


接下來,或許你馬上付了錢,又或許展開了一場討價還價的拉鋸戰。


但毋庸置疑的是,換你媽去買,幾乎一定比你買的更便宜。


這就是信息不對稱。


作為普通人,如何獲取那些「想知道卻不知道」的信息?


萬維鋼曾講過一位美國女大學生的故事。


她一畢業,就看上了耐克的一個熱門崗位。


倘若她直接投簡歷,人家很可能不買賬。


於是,她決定「突破信息差壁壘」——在校友網上發帖求助。


瞭解面試流程、耐克內部的行事風格、HR的側重點……


就這樣,女孩迅速掌握了關鍵信息。


結局你也猜到了,她順利拿到offer。


所以說,處於信息差上游的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站在了金字塔頂端。


2.5

專業導向


如果非要說“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之間,最本質的區別是什麼。


可能就是,對專業人士的態度。


葛倫在著手精釀啤酒前,面臨一些相關的行業和資質的專業問題。


他沒有選擇上網查,而是付費請教專業人士。


此時的他,手上資金只有2千多,卻花了近一半「身家」請律師。


這種“一擲千金”的魄力,如果換個人,恐怕很難做到。


窮人翻身有多難? 億萬富豪淪落街頭撿垃圾,送你6個真相


葛倫從律師處得知,做精釀啤酒館,要40-100天才能辦好許可證。


雖然這條信息,給葛倫潑了一大盆冷水,但幸好花在專業諮詢上的這筆錢,讓他少走了彎路。


「專業導向」,就是典型的“富人思維”。


秉持專業導向的葛倫,也從不迷信自己幾十年來的商業嗅覺,而是諮詢各行業的專家。


賣房選鋪找中介、裝修找當地最好的設計師、參加燒烤節請來資深燒烤師傅……


哪有什麼天時地利人和,不過就是把最專業的人湊在了一起罷了。


劉強東在京東剛起步時,就體會過“專業人士”的好處:


早期的京東連個會計都沒有,京東的重要投資人「徐新」就給他找來了專業的財務總監。


僅入職2個月,劉強東就豎起了大拇指:


“2萬塊錢的人,果然比5000塊的好用啊。”


現在市面上很多文章以及書籍,都會嘲笑專家無用。


但是,葛倫的經驗告訴我們,找到專業人士,能讓你在成功的路上少走很多彎路。


窮人翻身有多難? 億萬富豪淪落街頭撿垃圾,送你6個真相


2.6

僕人式領導



管理大師德魯克說過,“長久的成功,絕不可能單槍匹馬。”


想要挑戰成功,葛倫也在組建自己的團隊。


他從以下3個方面來判斷應聘者是否合適:


1、有沒有拼勁;

2、願不願意長久留下來;

3、相不相信這家公司的願景。


窮人翻身有多難? 億萬富豪淪落街頭撿垃圾,送你6個真相


招聘面試時,葛倫說到自己是僕人式領導。


他要找到比自己聰明的人,將他們的專業知識融入自己做的事。


他也希望團隊裡的每個人,能成為真正的主事者。


窮人翻身有多難? 億萬富豪淪落街頭撿垃圾,送你6個真相


中國商界,也有很多類似案例。


小米創立初期,規模小,連產品都沒有。


雷軍卻用了大半年,專心找人,終於建立了小米的7人核心團隊。


馬雲親自面試員工,直到500人規模。


阿里最初的前臺接待,現在成了阿里合夥人、高級副總裁、做過菜鳥的董事長。


如今的商界大佬們,無一例外都有自己的核心初創團隊:

馬雲有“十八羅漢”,馬化騰有“五虎將”,雷軍有“八大金剛”,李彥宏有七劍客……


詩人魯藜在《泥土》裡曾寫道:


“老是把自己當做珍珠,就時時有怕被埋沒的痛苦;


把自己當做泥土吧,讓眾人把你踩成一道彩虹。”


這也許是對領導力最好的詮釋。


3


寫在最後


節目中的最後,葛倫通過多元化經營,努力提高公司估值。


遺憾的是,專業評委人士給了店鋪相對保守的估值,75萬美金。


葛倫最終接受了這場精彩的失敗,拿出100萬美金用以支持餐廳的繼續運營。


目前,這家叫做”underdog“的餐廳仍在持續營業,不僅能送外賣,還有品牌T恤出售。


窮人翻身有多難? 億萬富豪淪落街頭撿垃圾,送你6個真相


也有不少噴子說,葛倫帶著攝影師,所以更容易成功。


要良叔說,你也帶上攝影師試試,看能不能創業成功?


這個問題的答案,不言而喻。


世界首富洛克菲勒曾經說過一句話:


“即使把我丟到沙漠裡去,剝奪我的一切,只要有商隊經過,假以時日我依然可以成為百萬富豪。”


葛倫只是把這句話,搬進了現實,將自己幾十年的創業之路,來了場“故伎重演”。


順便告訴了我們一點財富的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