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國之前秦(一)毒酒之宴

350年,石虎的子孫互相征伐,中原大亂。留守在枋頭的氐族首領蒲洪前去拜訪巫師,詢問未來的兇吉。巫師給他四字的讖言,說:“草付應王”。蒲洪認為天意令他改姓,將“草”“付”兩字合併,將自己的姓氏改為“苻”。也許真的是天意,風雲際會的前秦苻家由此開始興盛,建立了前秦帝國,成為了十六國唯一一統北方的國家。

前秦共立國44年,真正的大帝是苻堅,在位28年。苻堅之前有兩帝,除了未稱帝的苻家領袖苻洪、還有苻健,苻生。苻堅後面有三帝,苻丕、苻登、苻崇。前面的三位君主為苻堅建立了關中地區的統治。苻堅繼續將前燕和零碎各國滅掉,一統北方。然後在淝水一敗塗地,其他各族眾叛親離。最後讓後面三帝收拾殘局,被西秦所滅。

一、毒酒之宴

氐族是從春秋戰國時代就在中國西北定居的少數民族。氐族有記載的大型遷徙有兩次。第一次是公元前111年,漢武帝派將軍郭昌攻滅氐王,設立了武都郡。氐族為避兵火,大量西遷,從平原地區遷徙到山谷中去居住。

第二次發生在三國時期。211年,馬超叛曹,氐族首領阿貴、楊千萬跟隨馬超反叛。馬超失敗後,阿貴、楊千萬帶領軍隊隨馬超進入蜀地投奔劉備。曹操為了安定邊境,將部分和入蜀軍隊有親密關係的氐族人北遷。215年,曹操進攻漢中張魯,隨後留下夏侯淵守備漢中。夏侯淵屢次擊敗氐族,收穫不少錢糧。219年,夏侯淵被黃忠所殺。曹操害怕氐族為劉備所用,將武都郡5萬多戶的氐族遷到關中扶風郡安置。

所以,西晉初,氐族主要散佈在兩個地方,武都郡陰平郡地區和扶風郡為中心的關中地區。前者以天水城南安城為中心,後者則散佈在關中。西晉初年,關中氐族受到非常重的朝廷課稅。逼迫之下,294年,關中氐族首領齊萬年揭竿而起,羌族和氐族紛紛響應。297年,齊萬年率7萬大軍逼近長安。西晉西北軍事主將處處制肘,親王則傾軋不斷。西晉將軍周處僅以5000兵力攻齊萬年,隨後戰死。西晉朝廷為此震怒,大量撤換了西北的將領。用人準確的西晉終於在戰場獲勝。299年,西晉將軍孟觀十次重創齊萬年軍,將齊萬年擒獲。此後,西北的亂局依然持續了多年。

西北歸於安定後不久,八王之亂爆發,轉而前趙攻陷洛陽。關中漢族竭力保護長安,和前趙將軍劉曜對抗。而氐族則在前趙和西晉兩邊觀望。最後,前趙勝利攻下長安,氐族各部就紛紛投降前趙,蒲洪就是其中某支氐族部落的首領。前趙留守長安的大將劉曜非常注意拉攏氐族,多次給蒲洪加官。318年劉曜稱帝后,封蒲洪為氐王。333年,石勒在洛西決戰中擊敗擒獲劉曜,隨後派石虎攻下長安,滅掉了前趙。蒲洪作為氐族首領被石勒召入後趙朝中為官。

蒲洪還未動身,333年7月,石勒去世。石虎政變奪權,蒲洪短暫的投靠了前涼。石虎掃平石朗石生後,以麻秋為前鋒,兵逼蒲洪。蒲洪馬上率兩萬戶投降,蒲洪勸石虎將關中的氐族大戶東遷,一來削弱關中地區的領導,二來充實太行山以東的兵源。石虎覺得此計甚妙,由此開始重用蒲洪。

石虎將氐族遷往東部後,派蒲洪鎮守枋頭。枋頭位於淇河匯入黃河的河口,曹操當年為了方便對鄴城袁尚的包圍,在淇河河口修築堰壩,抬高淇河的水位,以方便大型船隻出入淇河,減少糧草運輸的壓力。枋頭軍事價值極高,一面是扼守黃河東西通道的重要據點,另一面是攻打鄴城的前進基地。可見石虎對蒲洪的信任和重用。

338年1月,石虎發動令支戰役,攻打段部。蒲洪親冒矢石,衝鋒在第一線。進攻慕容皝,蒲洪也是重要的將領之一。雖然棘城之戰大敗而回,石虎還是給蒲洪加官以安撫。石閔對石虎說:“蒲洪雄武俊邁,將士又拼死效力,兒子們又才能卓越。現在擁兵五萬,駐在鄴城附近,實在太危險了。為了安定國家,應當秘密地除掉他們。”石虎說:“我正倚仗他們父子攻取東晉和蜀地,幹嘛要殺死他們!”反而更加重用蒲洪。

蒲洪也竭盡所能為石虎效力。349年1月,梁犢*河蟹*,佔有整個關中地區。石虎派不少將領去討伐,全部大敗而歸。石虎最後讓姚弋仲和蒲洪兩人帶本部軍馬去討伐,兩人在滎陽和梁犢大戰。殺死梁犢,才將這次叛亂逐漸*河蟹*下去。滎陽之戰後,兩人和石閔等人各自統兵繼續西進,慢慢收復戰亂後的關中地區,*河蟹*零星的叛軍,恢復後趙*河蟹*的統治。

4月,蒲洪和其他各路軍隊完成任務,趕回鄴城,半路收到了從鄴城傳來了令人震驚的消息,石虎去世了。返回路上,蒲洪等人在李城遇到了受石虎臨終遺命,出鎮河內的石遵。石遵是石虎比較年長的兒子,也比較有能力和威望。姚弋仲極力勸說石遵反回鄴城,將石虎的小兒子石世趕下臺來。各路等軍隊都願意給與兵力物資的支持。石遵於是留下蒲洪鎮守關中,自己率軍攻回鄴城。

石遵的回城十分順利,不到幾天,石遵在鄴城稱帝。石閔對石遵說:“蒲洪是人傑,讓他鎮守關中,我怕雍秦州之地以後不再會歸趙國所有了。”石遵採納了建議,撤了蒲洪的官職,讓他返回枋頭。蒲洪雖然感到憤怒,但還是乖乖的回到了枋頭。

但是,這時的後趙已經風雨飄搖了。石遵發出召回蒲洪的詔書後不久就被石閔所殺,隨後所立的皇帝石鑑也馬上被殺。石閔自己登上皇帝的寶座,恢復自己原來的名字冉閔,改國號為魏。

局面的動盪使,氐族羌族人人自危。氐族居民紛紛向西返回關中,路過枋頭,就有不少投奔蒲洪。蒲洪的兒子蒲健當時在鄴城,也衝破關卡逃亡枋頭。當時皇帝石鑑因為枋頭接近鄴城,任命蒲洪都督關中諸軍事,想把他再度調開。蒲洪召集手下的謀士,商量是否接受任命。兩派爭執不下。主簿程樸建議接受任命,像諸侯列國一樣分地而治。蒲洪一聽大怒,說:“我難道不配做天子嗎?為什麼說分地而治這樣的話呢!?”派人把程樸拉出去殺了。蒲洪覺得可能留在枋頭還會有一些機會,沒有接受任命,繼續鎮守枋頭。

350年1月,後趙一支軍隊從長安返回,將軍是王朗和麻秋。這時冉閔已經稱帝,守備著鄴城。而後趙的遺老們則各居一城將冉閔包圍在中間。麻秋這支軍隊成為雙方爭取的焦點。冉閔秘密送信給麻秋,極言重賞。麻秋於是依計將王朗殺死,自己統領軍隊,準備投奔冉閔。蒲洪得知消息,派兒子蒲雄迎擊麻秋,麻秋眾叛親離,被蒲雄擊敗。蒲雄將麻秋綁起來送到枋頭,蒲洪也任命麻秋為將,非常重用。

蒲洪積極積累實力,以準備即將到來的機會。他一面向東晉投降,拉攏漢族支持。另一面看冉閔、石祗鷸蚌相爭,坐等漁翁之利的出現。麻秋曾勸蒲洪說:“冉閔、石祗正在相持對峙,中原之亂難以平定。您不如先攻取關中,等到大業的根基穩固以後,再東進爭奪天下,到那時誰敢與您為敵。”苻洪覺得很對,但仍然捨不得離開枋頭,等待機會。也是在這段時間,蒲洪聽從巫師的建議,將自己的姓改成了“苻”。

350年4月下旬,麻秋邀請苻洪去他家喝酒。苻洪一向信任重用麻秋,沒有提防的就去了。不想麻秋一心想兼併苻洪的部隊,在酒中下了毒藥。苻洪喝完酒回家後,腹痛難忍,臥床不起。長子苻健知道肯定是麻秋做的手腳,率領軍隊衝入麻秋的府第,捉到麻秋並把他殺掉。而苻洪則再也無回天之力了,彌留之際,苻洪對苻健說:“我以前之所以由於沒有去關中,是以為留在中州會有機會。如今我不幸被麻秋這小子所困。平定中州不是你們兄弟所能辦到的事情,我死了,你要迅速入關!”說完這話,苻洪就去世了。

隨著苻洪的死,原來堅固的枋頭因為權力的渙散而無法再守。苻健接替父親掌管軍隊後,一面徹底向晉朝稱臣,派叔父苻安前往東晉朝廷報告喪訊。一面將準備糧草物資,開始了前往關中的旅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