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之死和秦桧无关,也不能怪宋高宗和金人,罪魁祸首是赵匡胤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没有死在沙场,而是惨死在风波亭下。

关于岳飞的死因,历来有三种说法:第一种就是死于秦桧之手;第二种是死于宋高宗之手;第三种是死于金人的离间

这三种说法里面流传最广的莫过于死于秦桧,在民间影响甚为深远。不仅有大量的文学作品对秦桧进行的了讽刺,就连秦桧的后代也以此为耻。秦桧的跪像至今仍在在风波亭前,任由人们鞭打

秦桧可以说是被冤枉了将近一千年,虽然时不时有人为之平反,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岳飞之死,真的和秦桧没有多大关系,罪魁祸首其实是宋太祖赵匡胤

岳飞之死和秦桧无关,也不能怪宋高宗和金人,罪魁祸首是赵匡胤

南宋的秦桧在此地跪了千年

岳飞死于金人之手和死于宋高宗之手,都说得过去,但不是岳飞之死的根本原因。

岳飞之死的根本原因是北宋的文人政治,也就是说岳飞不过是延续北宋文人集团的南宋文人集团的牺牲品

宋太祖陈桥兵变起家,他明白尚武是一把双刃剑,他利用好了,可以为自己带来好处。但是一旦时机过去了,这柄剑必定会砍伤自己。

于是在北宋初年宋太祖就有意地削弱武官的地位,剥夺武官的权力,逐渐地形成了北宋“重文抑武”的格局。“与士大夫共天下“是赵匡胤最早的口号,这一政策的实行为岳飞之死埋下了伏笔

岳飞之死和秦桧无关,也不能怪宋高宗和金人,罪魁祸首是赵匡胤

岳飞惨死在风波亭下,其根本原因是宋朝一贯的文人政治

北宋初年的文官地位极高,无论是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在历史上都是之最。横向与秦汉唐相比,北宋的文官地位最高;纵向拿北宋本朝来比,文官的地位远远高于武官。

宋太宗到宋真宗时期,提倡科举,扩大文人团体。另一方面抑制武官的发展;宋仁宗到宋钦宗时期,文官集团已经形成并且稳定了下来,这是北宋的一个重要社会矛盾

到了赵构建立的南宋,大抵延续的还是北宋的这一传统,基本格局还是文官担任大多数重要的职位

但是此时由于外敌入侵天平开始逐渐向武官倾斜

岳飞之死和秦桧无关,也不能怪宋高宗和金人,罪魁祸首是赵匡胤

岳飞被后世纪念,精忠报国的精神流传千古

尤其是建炎三年的大乱,使得朝廷内部不得不面对严峻的现实。因此主战的武官集团和主和的文官集团开始了激烈地交锋。

这个时候武官集团的岳飞岳鹏举开始崭露头角,

武官的职权开始进一步扩大,不仅有了领兵作战的权力还有了扩充军备的权力。

此时的武官集团的主要代表有韩世忠为首的“韩家军”、张浚为首的“张家军”、刘光世为首的“刘家军”和岳飞为首的“岳家军”。

南宋初年的武官势力提升也为岳飞的死埋下了祸端“苗刘兵变”“淮西之变”再一次引起了高层的警觉。

岳飞之死和秦桧无关,也不能怪宋高宗和金人,罪魁祸首是赵匡胤

南宋和北宋一样,其根本都是文人主政

岳飞在郾城大捷之后,文人集团向宋高宗攻击武官集团,恐其功高盖主多有是非,这一点正中皇帝的下怀。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祖宗的江山是如何来的,所以他尤为惧怕这一点。宋高宗勒令岳飞退兵,岳飞十年心血毁于一旦,靖康之耻再也无法报仇。

秦桧为首的文人集团与金兵议和,初步形成对峙的格局,南宋即将进入了短暂的平稳发展时期。鸟尽弓藏,和平时期的武将显示不出他的用途。

文人集团趁机攻击武官集团,在宋代文人主政的情形之下,岳飞这个武官集团的代表只有一死。

岳飞之死和秦桧无关,也不能怪宋高宗和金人,罪魁祸首是赵匡胤

岳飞在郾城大捷,却无奈退兵,十年心血毁于一旦

宋金议和前夕,金人提出的要求就是“岳飞必死乃议和”,这一点在《宋史》里面有详细的记载。

可怜的岳飞终究是没有文人的花花肠子,还心心念念要“收复失地,迎回二圣”,不料宋高宗早已埋下了杀机。

武官集团在遭到文官集团嫉恨之后,首先被要求的就是交出兵权,手握重兵的岳飞不死,还能有谁?

可怜的秦桧也不过是文人集团的一枚棋子,却被后世辱骂了上千年。

岳飞之死和秦桧无关,也不能怪宋高宗和金人,罪魁祸首是赵匡胤

宋金议和时期的形势图,南宋本不该亡

而自以为夺回了权力的宋高宗,至死都不明白自己被文官集团耍地团团转,自己其实输了。

他不仅输掉了民心,还输掉了江山,这能够怪谁?怪赵匡胤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