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史上最惨皇帝,功绩可比肩秦皇汉武,骂名却睥睨夏桀纣王

中华泱泱数千年历史,昏君、暴君有很多,而隋炀帝杨广就是其中颇为著名的一位。


提起隋炀帝杨广,人们立刻会想到这些形容词:好大喜功、好色风流、残暴无度、蔽国疲民、穷奢极欲、昏君、暴君、亡国之君……


隋炀帝:史上最惨皇帝,功绩可比肩秦皇汉武,骂名却睥睨夏桀纣王

影视剧中隋炀帝形象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在隋炀帝广为流传的皇帝轶事中,有这样一件:


民间有传闻,杨广好女色,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他让寝宫、后宫中的宫女、嫔妃都穿上了开裆裤。


这个传闻也确证了杨广的好色风流,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考究,史学家们发现,在隋炀帝的记载中,无论正史还是野史都未有过这样的描述和记录。


而“为满足私欲,让宫中女人穿开裆裤”一事虽真实存在,确是在汉朝汉灵帝时期。


此风流轶事被“移花接木”到了杨广身上,可见,杨广好色风流之名不过是被蓄意抹黑,也证明了隋炀帝确实存在被污名化的问题。


细细了解一番隋炀帝的生平,最后大概只能感叹一句:背锅技术哪家强,中华隋代找杨广。


01 勤俭善武,仁孝两全


杨广是隋文帝杨坚和独孤皇后的次子,五子中排行老二,不靠前、不靠后、不居中,这样尴尬的位置,常常伴随着尴尬的处境,而事实也确实如此。


长子杨勇从小被立为太子,寄予厚望,隋文帝和独孤皇后也对这个儿子各种满意,相比之下,杨广就是个长期被忽略的可怜儿。


可就在这种处境下,杨广却一步步取代了杨勇,得到了父母的喜爱,并最终登上皇位,实在是有些不可思议。


事情还要从隋文帝统一全国说起。


彼时,杨广和杨勇都已经长大到能替父分忧的年纪。杨勇身为太子,又得父母喜爱,出征四方、攻灭天下这样的危险活儿自然是能躲就躲,安心的留在都城中。而不得宠的杨广却选择了替父分忧。


在隋朝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杨广不断征战,西征平定了突厥,灭陈降服了陈朝大小官员。可以说,隋朝的统一,杨广功不可没。


等到隋朝统一南北以后,江南诸地仍然频发叛乱,杨广前去镇守,他没有选择强力镇压,而是通过宣传佛教,控制民心。最终,不费一兵一卒,消除了江南民众对新王朝的敌视。


其后,杨广镇守江南十年之久,期间江南人心稳定,经济文化日益繁荣。


杨广通过自己的能力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威望,也得到了父母的肯定。


隋炀帝:史上最惨皇帝,功绩可比肩秦皇汉武,骂名却睥睨夏桀纣王

隋文帝杨坚


与此同时,杨勇却在后方“自毁长城”。


隋文帝杨坚提倡节俭治国,杨勇却骄奢淫逸,广搜天下珍宝;独孤皇后讨厌好色之徒,杨勇却妻妾如云尚不知足。


更甚者,隋文帝尚且春秋鼎盛,杨勇就已在东宫接受百官朝贺,这在帝王看来实在是一件犯忌讳的大事儿。


两相一对比,孰优孰劣,高下立现,帝王思虑再三决定:废太子,新立杨广。


人生之路终于改写,那一年,杨广已经三十二岁。


做了太子之后,杨广更加谦恭克己,勤勉自律。从前东征西战,如今国家安定了,他便闭门不出,潜心读书。


某次,隋文帝去他府邸看望,发现府中乐器大多断绝,又有尘埃,像是很久没有使用,因此推断杨广不喜歌舞艺伎,大赞他仁孝。


此后,帝后对杨广这位太子更加满意,也更加信任了。


02 聪明多才,文艺青年


杨广从小聪慧,不仅武能平南陈、却突厥,在文学方面,他也拥有极高的才华。


史书称他:“美姿仪,少聪慧。”

《隋书》则介绍他:“好学,善属文。”


做皇子的时候,他就常和一些士大夫们作诗,并且有一些诗作还广为流传,那时他更偏爱梁陈宫体。


直到后来,他登上皇位,文风才有所改变。


此事《隋书·文学传序》中也有记载:“炀帝初习文艺,有非轻侧之论。暨乎即位,一变其风。”


现在留存下来的杨广的诗大多是乐府歌辞,内容或为应酬赠赐,或写生色游娱,显然沾染了梁陈之风。但其中也有几首彰显他帝王之尊的雅体。


他的代表作《春江花月夜二首》其一: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被后人评价为:“景美、意正、情浓、味雅。”


还有如《饮马长城窟行示从征群臣》和《白马篇》等,被评价为:“虽意在骄淫,而词无浮荡。”


后又有清代沈德潜评价他这类作品“气体自阔大,而骨力未能振起”,“比陈后主胜之。”


杨广的诗歌色彩明丽,形象鲜明,不似梁陈诗歌的艳丽轻浮,虽做不到文质彬彬,至少也算得上是细腻清丽,在帝王之作中当属上品。


在《全隋诗》中录存他的诗有四十多首,由此可见,杨广学霸和文艺青年之名实至名归。


隋炀帝:史上最惨皇帝,功绩可比肩秦皇汉武,骂名却睥睨夏桀纣王


杨广无疑是位优秀的诗人,但据统计,他应该也是被抄袭最多的诗人之一。


杨广评价杨素写下的两句诗“疾风知劲草,世乱有诚臣”,就曾被唐太宗李世民剽窃借鉴后改成了“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此外还有,如《失题》中的“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被秦观化用为“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而杨广在文学上的成就与贡献还不止是诗歌,他编写的三十卷著作,内容涵盖了各个方面,令唐太宗李世民都“不明觉厉”。


抛开政治形象,杨广的诗文、著作在中国文学、诗歌史上也是能占有一席之地的。


03 眼光超前,干出一番大事业


三十六岁时,杨广登上了皇位,次年,他将年号改为大业,雄心壮志,不言而喻。


《隋书·炀帝纪》中描述:杨广处处把秦皇汉武当做自己的人生偶像,誓要如他们一般。为了达到偶像们的高度,杨广必须要有一番作为,才能像偶像们一样永垂青史。


杨广是位胸怀大志且目光长远的皇帝,关于治国的好点子,在他脑中一个接着一个的往外冒;他又是位勤勉且雷厉风行的皇帝,所以想到的好点子他马上就去实施,而且恨不得一股脑全部完成。


最先被他提出来实施的就是科举制度,此制度改变了南北朝以来人才选拔被牢牢掌握在名门贵族手中的局面,给了底层有才华的人施展的机会,也巩固了新生的政权。


后来,科举制度一直被各个朝代所沿用,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然后,此后十几年的在位时间里,杨广就专心地干了两件事:基建和打仗。


后世人称隋炀帝杨广是个“基建狂魔”,这话真的没有说错。


科举制度之后,他第二个提出来实施的就是营建东都洛阳。


隋炀帝:史上最惨皇帝,功绩可比肩秦皇汉武,骂名却睥睨夏桀纣王

隋唐洛阳城宫城


杨广真的很聪明,他知道直接提出迁都大臣们肯定会强烈反对,所以,他先下了一道诏书:“征发十万民夫,在洛阳北边修建堑壕,以备突厥骑兵南下。”


众朝臣听了旨意都不明所以,都城在西安,有万里长城守护固若金汤,为什么要费力地远赴洛阳修建堑壕?


尽管不明白,但朝臣也没有大反对,毕竟皇帝也是为了国家着想,再说也不是什么大事儿。


十七天后,杨广又下了第二道诏书:“在洛水之滨建造一座全新的都城——洛阳。”


这时候,前去修建堑壕的人已经快到了,大臣们不同意又能怎么办呢?再后来,迁都都同意了,加征劳力,百官也就默认了。


杨广征用了数百万人一起修建洛阳,规模可谓空前绝后,人多力量大,仅仅十四个月,隋朝的第二个国都洛阳就修建完成了。


新建东都洛阳完成了,杨广又开始新的计划——开凿南北大运河,然后接下来是筑长城、盖行宫、造龙舟……每一个都是大型工程,杨广马不停蹄地干了个热火朝天。


隋炀帝:史上最惨皇帝,功绩可比肩秦皇汉武,骂名却睥睨夏桀纣王


然而,光是建设国家内部还不行,伟大的帝王都是“内外兼修”的,所以,杨广又把目光放到了周边邻国。


西打突厥、契丹、吐谷浑,南征越南、台湾、马来半岛,国土越打越广阔,柬埔寨、马来、日本等诸国也来俯首臣称,缴纳朝贡,杨广在军事上也取得了傲人的成绩。


眼光超前又雷厉风行的皇帝,真的干出了一番大事业,他似乎离自己的偶像们越来越近,伟大目标实现似乎也指日可待了。


04 步子太大,有些事情急不来


然而,政策虽然都是好政策,但杨广步子迈得太大,走得也太急了。


修建洛阳每月需征用民夫200万,十四个月后都城建成,却有十分之四的民夫死在了城墙之下。


开凿运河,征发民夫三百六十万,最终,死在河床边的人数达到了二百五十万之巨。


再说征战各国,众所周知,打仗最是劳民伤财,国家兵强马富才能打仗。而隋朝,经过一系列的大型基建工程之后,国穷人疲,实在不是出兵打仗的好时机。


但就当时情况来看,隋朝虽然政治实现了统一,思想却未一统,如果偏居西南一隅,确实难对全国局势尽心迅速地掌握,而都城东迁到洛阳,就可以更好的控制全局。


大运河的开凿确实也对中国的统一,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取得了重要的作用,只是效果展现有些缓慢,被后来的唐朝捡了漏。后世也对这一工程给予了肯定的评价:“功在当代,力在千秋”。


隋炀帝:史上最惨皇帝,功绩可比肩秦皇汉武,骂名却睥睨夏桀纣王

现代运河沿岸


而杨广一生致力于开疆拓土,也开通了丝绸之路,对促进沿线各国的经贸合作、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意义非凡。


还有被后世认为:导致隋朝二世而亡的战役——远征高句丽。


当年杨广三征高句丽,确实给国内带来了沉痛的灾难,甚至于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但对高句丽用兵,他绝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审时度势之后的决策。


当时隋朝的边患问题主要来自北方,以突厥、高句丽等为首的少数民族对隋朝北部边境形成了一个半圆的巨大包围圈,不断侵袭北境人民。


且高句丽在中国历史上就像一个打不死的小强,曾在不同历史时期,多次引起战乱。杨广认为:


“(高句丽)今日不取,后世必为子孙患。”


所以,征战高句丽,杨广不是一时兴起,也不是为一己之私,却正是他眼光超前的展现。


虽然,最终三征高句丽都失败了,也确实让人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杨广对隋朝的灭亡也负有重要责任。


但不得不承认,杨广三征高句丽也向北方的少数民族表明了中原政权的态度,并为日后唐朝攻下高句丽无论是在经验上还是军事策略上都打下了重要基础。


杨广虽然因为步子太大,走得太急,导致民力承受不住,使隋朝最终走向了灭亡,但他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也确实有着超前的眼光,他一系列的举措对后世产生的巨大影响也是不可磨灭的。


隋炀帝:史上最惨皇帝,功绩可比肩秦皇汉武,骂名却睥睨夏桀纣王


05 仁厚皇帝,死后成昏君


俗话说“龙眼无恩”,后世也曾有不少实例证实了杨广是个不折不扣的暴君,然而传言却不可妄然轻信。


杨广其实是位非常仁厚的帝王,他的宽容仁厚在史书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他对身边的人,甚至是宫女太监都非常的温和,鲜少发火。


隋文帝宽减刑法,去除了前朝的一些残酷的施刑手段,但对犯了“十恶之罪”的人仍然不予赦免,而杨广在即位后,却进一步宽减刑法,连“十恶”之条也一起废除了。


即位后,杨广只杀了废太子杨勇,因他身份太特殊,可能会被某些对新朝不满的人利用,造成朝局动荡,甚至是国家内乱,不得不杀。


而对于谋反作乱的两位弟弟,他在擒获后也都只是幽禁,礼遇未杀,甚至还允许他们与家人相聚。


对于臣子,杨广也是一向优容宽待,对多年老臣从未慢待半分,对造反时投降叛军的世家子弟也不祸及满门,甚至连很多造反者本人都多有宽恕。


甚至,如果只论起不乱杀臣属,杨广肯定能位列历代帝王前十。


也许在皇位的争夺上,杨广确实用了手段,但自古以来,皇位更迭哪有不流血的。


相比于李世民的兵变篡位、暴力夺权,杨广无论是才华、能力、以及在大臣们心中的口碑,和老皇帝心中的认可度,都是优于杨勇的,所有手段也温和得多。


而且,即使他不夺权,等到杨勇登基,面对这样一位处处优于自己的弟弟,恐怕也没有胆量和气度去包容。


所以,竞争在所难免,杨广只是把它提前了,也减少了伤亡和损失而已。


隋炀帝:史上最惨皇帝,功绩可比肩秦皇汉武,骂名却睥睨夏桀纣王

隋炀帝杨广


写在最后:


隋炀帝杨广在中国历史上争议很多,骂名也很多,历代统治者、儒家学者以及不少史学家对他口诛笔伐,将他视为“十恶不赦”的昏君,但事实上,罪名多不属实。


杨广生前做了很多遗惠后代的大动作,却因此在死后身败名裂,历史上大概再也没有哪个皇帝像他一样。


毋庸讳言,在当时,这些大手笔的施展对社会生活造成的破坏是灾难性的,但同时,它们对于后世,乃至现今,所产生的正面影响也同样不可磨灭。


古代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帝王在成就一番伟业的时候无不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若只因为某些举措曾经造成过负面的影响,就简单粗暴地对隋炀帝做出“暴君”、“昏君”的评价,确实是有失偏颇的。


明明功绩可比肩秦皇汉武,骂名却能睥睨夏桀纣王,隋炀帝杨广大概是史上被黑得最惨的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