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強軍:成吉思汗的精銳,怯薛軍的兵器與戰術

帝國強軍:成吉思汗的精銳,怯薛軍的兵器與戰術


帝國強軍:成吉思汗的精銳,怯薛軍的兵器與戰術

蒙古的統一、崛起、擴張、征服、分裂無疑是13 世紀世界歷史的主旋律。面對這個龐大一時卻又很快分崩離析的帝國,有的人崇仰它的龐大和輝煌,有的人詛咒它的血腥和黑暗,但無論誰都無法否認13 世紀蒙古帝國軍隊的強悍。而蒙古軍隊中最精銳的軍團自然非怯薛軍莫屬。

怯薛一詞來自蒙古語“Kseig”,其詞源是突厥語中“輪番宿衛”的意思。怯薛軍的起源是13 世紀蒙古草原貴族那顏們的那可兒(伴當),那可兒是那顏的僕從, 又是那顏的護衛和助手。在蒙古崛起前,同期的一些草原大貴族身邊已經有了自己的護衛軍,如克烈部王罕就有自己的怯薛,在他與成吉思汗的決戰中就有一支千人的護衛隊伍。

鐵木真作為一個落魄的貴族後裔,原本地位不高,他之所以被推選為蒙古乞顏汗,就是因為他擁有一支強悍的那可兒隊伍。而成吉思汗的第一個那可兒就是後來的四大怯薛長之一的博爾術。《元史》中稱他和鐵木真的關係是“共履艱危,義均同氣,征伐四出, 無往不從”,“君臣之契,猶魚水也”。

鐵木真稱汗後為了壓制乞顏部貴族和對外征戰,他建立了自己最早的怯薛組織, 博爾術和勒蔑被任命為首領。但當時尚未有專門的怯薛部隊,鐵木真依靠的還是自己的親族和那可兒。1203 年,鐵木真消滅克烈部後,在準備遠征乃蠻部前夕,他挑選了八十名親信那可兒充當宿衛,七十名那可兒充當散班,又從那顏子弟中挑選一千名戰士組成強勁的護衛軍(怯薛)。這支部隊由札刺亦兒人阿兒孩合撒兒統率,平時充護衛,戰時作先鋒。此即為怯薛軍的緣起。

1206 年,鐵木真被擁戴為成吉思汗, 他把怯薛擴充到一萬名。原來的八十名宿衛被擴充為一千名,七十名散班被擴充為八千名,他們與一千名作戰時充當先鋒的勇士軍合共萬人,仍由阿兒孩合撒兒統領,怯薛軍就此正式成軍。此後蒙古帝國的諸王、皇后、公主等上層貴族也有自己的怯薛, 但是均無法與大汗的怯薛軍相匹敵。

怯薛軍的兵器與戰術

怯薛之所以能夠在蒙古帝國及元帝國的政治生活中佔據如此重要的地位,是與其強悍的戰鬥力息息相關的。總體而言,怯薛軍和其他蒙古軍隊一樣,都是擅長野戰的精銳騎兵。

蒙古騎兵的武器裝備分為四種:長兵器、短兵器、遠射兵器和防護裝具。

蒙古人的長兵器主要是長矛,其特點是一般在鐵頸上有一個鉤,便於將敵人從馬上拉下來再殺死,類似於中原軍隊的鉤鐮槍。此外還有長柄刀、鐵棒、僕鈀(類似鏜鈀)等。

蒙古人的短兵器主要是刀,輕薄犀利, 略彎,被稱為環刀,劍用得較少。騎兵作戰時也常用斧頭、短矛等武器。

帝國強軍:成吉思汗的精銳,怯薛軍的兵器與戰術

復原的蒙古騎兵像

蒙古騎兵作戰中最重要的武器是弓箭, 每個騎兵一般都兩三張弓,其中分為騎射用弓和步射用弓,同時備有兩三個裝滿箭的箭筒。蒙古騎兵步射的弓力多在一石以上,甚至有兩個人才能勉強拉開的勁弓,用於射擊遠處的目標,騎射用弓的力量則要小不少。箭約長兩尺,一般用沙柳條或樹枝做箭桿,鐵箭頭磨得很鋒利,十分尖銳。蒙古人為了磨箭頭,要隨身帶著銼刀。

由於蒙古騎兵經常要長途跋涉,所以為了減輕馬匹負擔,騎兵鞍具都很輕巧, 一般不過七八斤。馬鞍有雁翅,前豎而後平, 便於騎兵縱馬奔馳。蒙古騎兵中,有四成重騎兵和六成輕騎兵。前者以鐵甲為主甚至人馬俱甲,人甲有“柳葉甲”“羅圈甲”等類型,馬甲一般有五塊甲片,保護馬的前胸、後臀、兩側與額頭,以皮甲為主。蒙古騎兵不常裝備盾牌,如果需要時常用柳條或樹枝等編成的盾牌。

值得注意的是,蒙古人隨著征服與擴張,大量使用繳獲的武器、鎧甲。同時也利用被征服地區的工匠生產武器、鎧甲。所以蒙古騎兵的裝備樣式往往與其所處地區的傳統武備相同。

蒙古騎兵的馬匹來源主要是從牧民中抽分馬匹、朝廷直屬牧場供應馬匹、從民間購買馬匹甚至直接大規模蒐括馬匹。怯薛軍與其他蒙古騎兵最大的不同是,他們出身貴胄,又極受重視,所以一般蒙古騎兵大量騎乘的是騎挽兩用的普通蒙古馬,而怯薛騎兵騎乘的大多是中亞、西亞的優秀騎乘馬。

總體而言,戰馬要從小開始調教。通常馬會在兩歲左右開始上鞍調教,學習對騎兵的扶助做出正確的反應,適應背上馱著人或物行動。大多數公馬在很小的時候就會被閹割,閹割之後的馬叫騸馬,相比未經閹割的兒馬,騸馬的工作性能更穩定, 膽子更大。

騎兵必須瞭解馬的習性。馬的優點在於體型龐大,衝擊力強;記憶力較佳,如果行進的時候走迷路了,還可以藉助馬的能力原路返回,固有“老馬識途”之說;警惕性強,這樣一旦有猛獸接近,馬可以隨時從睡夢中醒來並及時逃跑;感覺敏銳,對於出現在後方的物體,馬如果感覺到威脅,可能會發起攻擊,而且雙腿後踢威力大,單腿後踢精度高;耐力強,馬在站立休息的時候,通常是三條腿站立,它的兩條後腿會輪流承受身體的重量;視野極佳,夜間視力也很好,馬的眼睛在頭顱兩側,視覺死角只有身體正後方的30度範圍,其餘角度都在它的視野裡。

但是馬對距離的判斷能力較差,在野外複雜地形行進的時候往往需要騎兵幫助馬判斷距離。未經訓練的馬非常容易受到驚嚇。路邊雜草隨風擺動,或是風吹過來一點雜物,甚至是前進路線上碰到與路面不同顏色的物體,都可能導致馬匹出現急閃、急停等應激反應。騎兵手中揮舞著的馬鞭或者其他物品,也都可能導致馬兒受到驚嚇。

戰馬經過調教之後克服了膽怯的弱點,能對騎兵手中揮舞的任何武器以及閃光、巨響等等諸多外界干擾視若無睹。在複雜的戰場廝殺環境下,戰馬需要勇敢而機警,甚至要做到受傷後都能繼續堅持戰鬥。宋朝使節對此做過生動的描繪:“千百成群,寂無嘶鳴,下馬不用控系,亦不走逸”, “闊壯而有力,柔順而無性,能風寒而久歲月”,“騎之數百里自然無汗,故可以耐遠而出戰”。

戰術

蒙古騎兵往往採取兩翼側擊、迂迴包抄等動作。一般先派先鋒部隊偵察軍情, 然後騎兵布成半圓形或橫隊,敢死隊居前, 主力部隊分佈於兩側,主將和護衛親兵居中。有時故意在環形陣型中留出空缺,以給敵人退卻的機會,趁其撤退混亂之際以騎兵快速追擊,加以殲滅。臨戰之時,出戰騎兵都配有副馬,以便長途機動或戰事不利時換馬撤退。與敵軍對陣時,使用各種方法擾亂敵軍陣型,如派小隊騎兵輪番衝擊,在馬上立假人或以馬匹拖木揚塵以壯聲勢,驅逐牛羊群衝擊敵陣,派精銳騎兵截斷敵軍糧草等。一旦敵軍動搖,大隊騎兵便發動總攻,如果進攻失敗則有序地四散撤退。

在具體的戰鬥中,蒙古騎兵一般並不急於與敵人短兵相接,而是利用騎射戰術發揮騎兵機動性高的優勢,在某一個方向上集中相對優勢的弓騎兵兵力,進行遠程打擊。

蒙古騎兵射箭的最大特點就是隻使用拇指加護指扣弦,除拇指外其他所有指頭都不參與扣弦。所以中亞及東亞傳統上稱之為拇指射法(或大指射法)。由於蒙古軍隊軍民合一,而怯薛軍多出身貴族子弟,更是從小便開始訓練箭術。

箭術的要義:一是射箭時必須從一開始就把注意力灌注到目標上而不能分心旁騖,估量敵人與自己的距離和相對位置及所有影響射箭的因素;二是手拉滿弓要靠肩背發力,而非手臂用力,肩背發力則又以前肩(左肩)下沉為要旨;三是目標進入射程時,最後一段背部加力,而雙肩雙臂在任何時刻用力時都應該互相協調;四是放箭之時雙手沒有多餘的動作,在用力上齊收齊放,要做到後手發矢、前手不知的境界。

帝國強軍:成吉思汗的精銳,怯薛軍的兵器與戰術

在調教馬匹和箭術精熟之後,要想成為優秀的騎射手,還要做到人馬弓三者合一的境界。在騎馬的時候,通常騎兵要深坐在馬鞍上。騎兵雙腳的前腳掌要踩在馬鐙上,踩的時候腳尖朝上,腳後跟朝下壓,以防被馬鐙掛住。在非戰鬥狀態時,韁繩就可以控制馬匹的前進方向,輕拉右側韁繩,把馬頭帶向右側,馬匹便會往右,反之則往左,而往後收韁繩則是讓馬匹減速乃至停下。這樣再借助雙腿和腰部動作,騎兵就可以驅動馬匹前進,或者在轉彎的時候提醒馬匹曲身。但騎兵作戰時往往要緊握兵器,因而無法持韁,此時騎兵只能通過雙腿、腰部動作以及口令等結合,來對馬進行掌控。

一名優秀的蒙古騎兵尤其是怯薛軍戰鬥的時候,僅僅依靠雙腿的扶助,再加上簡單的口令、身體重心的變化、腰部通過馬鞍傳遞給馬背的力量,便可以讓戰馬做出加速、前進、轉彎、減速等等各種不同的反應。

騎兵在騎射時,馬在前進的同時身體還在不斷上下起伏,猶如波浪一般。通常人與馬在到達起伏的最高點的時候,會有一瞬間的懸空,這一剎那是放箭的良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