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閱讀術》:一年閱讀700本書?掌握這些方法你也可以做到

前言:雖然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讀書的好處,可真正在讀書的人卻少之又少,常聽身邊的人說:“我也想讀書,可是拿起書來就想睡覺,即使在讀了,也是讀了後句,忘記了前句的,一本書讀完卻不明白到底講了什麼意思?”不會讀,讀不懂,記不住,讀完書之後的結果之所以會變成這樣,是因為我們一開始就用錯了讀書的方式。

《快速閱讀術》這本書就是專門針對讀書慢,讀完書記不住、買書不讀書這類人群所寫的一本書,本書作者是日本作家、書評家、印南敦史結合自己的經歷和多年撰寫評書的經驗所總結出來的快速讀書的方法,書中記錄了作者是怎樣由讀完一頁書要5分鐘到一天讀2本書一年讀700本書的歷程。方法非常的簡單實用。

接下來我將就閱讀本書時的體驗來回顧一下本書的主要內容:讀書慢到底是天生還是方法沒有用對,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閱讀速度慢;如何改善閱讀速度慢和讀完記不住的現象;重點回顧實現快速閱讀的具體方法和操作步驟。

《快速閱讀術》:一年閱讀700本書?掌握這些方法你也可以做到

01、 讀書慢到底是天生還是方法沒有用對,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閱讀速度慢;

回想一下我們平時閱讀時的情形:是不是拿起一本書來剛翻幾頁不是覺得好像自己哪裡事情沒做完,就是覺得應該給自己倒一杯水,又忽然想起手機上還有條微信沒有回覆,於是又拿起手機來回覆信息,我有沒有說對呢?是不是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情況:總是在一本書沒還沒有讀3、5頁的時候就被自己找的很多小事打斷。

還有以下種情況,拿著書在讀的時候,腦子裡經常會跳出其它的想法來分散注意力;怕讀完記不住,總想把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記在腦海裡;反覆的去讀同一句話或同一段章節。通過上面原因的分析大家是不是發現了:讀書慢的原因並不是我們天生就讀的慢,而是我們在閱讀時的想法太多,對讀書的理解不對,還有就是不知道正確的讀書方法。《快速閱讀術》這本書中分析了造成我們錯誤的閱讀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一、 智能手機和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導致信息快速增多:

進入21世紀,隨著時代的發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人們獲取信息越來越方便,時刻都被漫天席捲的信息包圍著,信息的快速更迭使很多信息時效特別的短,一條信息在這一個小時還很有用,到了下一時刻就不準確或不適用了,想在第一時間快速的瞭解和掌握信息,必須隨時保持與信息更新速度同頻的能力。

為了適應這樣的環境人們無意識的養成了“粗略閱讀”的習慣,從現在的網絡文體佈局就可以看出:圖片與視頻的出現越來越多,而文字只是起到了 對圖片和視頻的解說作用。不再是獲取知識的主要渠道。

二、 已經習慣了用傳統習慣閱讀的人從內心將“舊有的讀書習慣”和“粗略閱讀”做了嚴格意義上的區分;

什麼是“舊有的讀書習慣”?回想一下我們從小學到大學上學的情形就知道了,上學的時候老師的要求,考試的需要都在告訴我們,課本里面的知識一定一字不落的都記下來,意思一定要全部搞清楚,那時候的讀書是一種任務。

但進入社會後除了一些專業考試的書籍要求記下來用於考試的,其它的書籍其實並不需要我們完全一字不落的讀完,背下來。但:我們已經習慣了“舊有的讀書習慣”所以無論拿到什麼類型的書後,都會無意識的按著舊的讀書方式去讀,但參加工作後事情越來越多、需要投注精力的地方也越來越多、無形中讓讀書變的很嚴肅,降低了我們的閱讀興趣;

三、 認為書沒有讀全,就學不會書裡的知識,這種想法無形中給自己帶來了壓力

在讀《快速閱讀術》這本書之前,我也抱有這種“一定要把書從頭到尾全部讀完的想法”,認為沒有把全本讀完就會錯漏了什麼知識,總想讀完一本書就能把裡面所有的知識全部學到,一次次的經驗告訴我,這樣細讀慢讀到最後雖然把書讀完了,但最後卻發現自己對整本書其實並不怎麼了解,甚至有時連一本書的主體全貌都沒有搞清楚,這讓我十分苦惱。一度產生了是不是自己智商有問題的想法,我想這也是很多人認為自己不是讀書的料從而放棄閱讀的主要原因之一。讀完《快速閱讀術》這本書以後我才知道原來書是可以分為

“可以快讀的書”和“慢讀的書”兩種類型:

  1. 快讀的書的種類有:商務類、自我提升類等;
  2. 慢讀的書的種類有:小說、散文、隨筆、等。

快讀類的文本構成主要以框架型構成為主:論點+論據+論點(總結)。先拋出一個觀點然後結合一個案例去加以說明,佐證論點的信度,最後再針對論點做進一步的說明和總結,所以像這一類型的書籍的論點部分是可以直接跳過不去看的,因為即使不看這些案例也不會影響我們對整本書知識點理解。

通過以上的說明,相信大家心裡已經有答案了《快速閱讀術》這本書裡所有閱讀方法都是針對可快讀類的書籍所展開應用的。

《快速閱讀術》:一年閱讀700本書?掌握這些方法你也可以做到

02、 如何改善閱讀速度慢和讀完記不住的現象;

當我意識到自己讀書慢或容易思想開小差的時候,我也嘗試過很多方法比如:閱讀的時候把手機關機、把文字大聲的讀出來、還有鍛鍊自己的眼球轉動的速度等很多種辦法。但是我發現太難堅持了,比方我在讀的時候注意力就集中在自己的聲音上了,讀出來都是一個個單獨的字,長一點的段落讀完後,居然發現不知道讀的是什麼,腦子裡飄過的只有自己的聲音。

再比如訓練眼球的轉動速度,給果發現精神全在數自己的眼珠轉動的圈數了,雖然也是一行行掃過了,但也沒明白意思,然後又返回去重新看一遍,真是完全沒有達到提高閱讀速度的效果。其實還是源於最根本的一個原因,就是在意識裡還是想著要把全書的內容都讀明白這個思想在作祟,因此,改善閱讀速度慢和讀完記不住的現象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轉變閱讀的觀念。

一、把“複製書中100%的內容”,轉變為“理解書中1%的知識”閱讀觀念

還是拿上學時的讀書方式來解釋這個原理,小時候老師給我們灌輸的學習思想就是“書籍的內容就是忠實地再現作者的全部思想內涵。”我們只有把全書讀透了才能真正的學全書的知識,這在小時侯無可厚非,因為我們小的時候主要事情就是讀書上學,而且小時候的記憶力也要比現在好很多,所以,記憶書中的全部內容也不是太難的事情。

但當我們走入社會,精力被不同的事物分散時,再用這樣的習慣和認知來閱讀,就會束縛我們對閱讀的正確認識,陷入了記憶書本內容的誤區,針對這個現象,本書的作者提出了把“複製書中100%的內容”,轉變為“理解書中1%的知識”閱讀觀念

作者說:

“沒有記住大部分內容,從另一個角度理解,等於記住的內容都是對自己有益的精華,而通讀一本書的意義就在於邂逅這些部分。”

依照作者的思路,“複製100%“可以這樣來理解:傳統的閱讀雖然當時住了書中大量的內容,但這種讀書方式並不能幫我們真正的理解知識,反而會因想大量的輸入知識讓我們沒辦法抓住最重點的內容,隨著時間的流逝,這樣輸入的知識也會慢慢忘記,這樣的讀書目的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理解1%”的意思則是:與其花時間記住註定會忘記的內容,不如用心去發現書中真正能表達中心內涵的一兩句話,把這一兩句話真正的理解透徹,真正的內化成我們自己知識體系中的一部份才是閱讀的意義。

“不要奢望全部消化吸收,一本書能有一兩句話是有用的就很不錯了。”

本書的作者認為:獲取一個領域的相關知識,並不是靠仔細閱讀一本書就能獲取的,正確的方法是提高閱讀的數量,獲取每本書中的“知識片斷”積少成多。想大幅度提升閱讀量,首先要把“仔細閱讀,複製100%”的觀念轉變成“理解1%,邂逅一句“精華”的閱讀習慣。

02、 像聽音樂那樣去閱讀,聽與讀非常相似

在《快速閱讀術》這本書裡,作者建議大家:

“抱著像聽音樂時的輕鬆心情去閱讀一本書。”看到這裡,相信有不少人會產生疑問,聽音樂和讀書是兩件截然不同的事情,怎麼去產生聯繫呢?

請你回想一下上學時上音樂課時的情形,是不是老師教一句我們學一句,不僅要搞懂曲調,還要記住歌詞,在這個一教一學的過程中,你能體會和感受到整首音樂的旋律了嗎,你能聽出歌曲好不好聽了嗎?答案是否定的。我們只是把歌詞和旋律複製進了腦袋裡,並沒有真的理解和感受到這首歌,只有到最後大家一起全心全意唱整首歌時才算是真的學會了,並且也是這時才能真正的認識並記住這首歌曲。

再來回想一下我們日常聽音樂聽歌的時候,我們在聽的時候並沒有刻意去記旋律,背歌詞,到後來也能完整的記住旋律和歌詞,還會唱。自然而然的學會了整首歌。到這裡大家都明白了吧?

作者告訴我們的是:閱讀也可以當成像平時聽音樂一要輕鬆自然的閱讀,不求記住書裡的文字,不糾結是否理解書的每句話的意思,任憑文字像音樂飄進耳朵時那樣自然的劃過我們眼前,這樣反而會加深書中讓自己印象深刻的文字和句子的記憶,就像聽音樂那樣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下記住了對自己有用的知識。

聽音樂目的不是記住旋律和歌詞,而是音樂本身帶給人的情感上的共鳴,讀書也是一樣的不是記住書中的內容,而是這本給我們帶來的影響或改變,這才是讀目的真正目的。

輕鬆高效的閱讀,首先要明確讀書的目的,然後樹立正確的讀書觀念,從思想上改變是第一步。如果不做到這一點,再多的工具和方法也是沒有用的。

《快速閱讀術》:一年閱讀700本書?掌握這些方法你也可以做到

03 實現快速閱讀的具體方法和操作步驟

一、 “流水式閱讀”解決時下人們只買不讀的煩惱,“避免堆積”的讀書方法

流水式閱讀”只是針對“尚未擺脫‘儲存式閱讀’思想或家中堆積了大量未讀的書的人。用意是;“讓書籍內容從心中流過,只要流過便有意義。”不用句句讀,要求理解意思。只讀當下對自己最有用的部分。把這部分理解清楚就可以了。

與“流水式閱讀”相反的是“儲存閱讀”儲存式閱讀要求把讀過的書和內容“儲存”在心中,這樣就會造成讀憶“慢”的現象,流水式閱讀就是擺脫“儲存”的執著,提升大量閱讀的第一步。

這點我自己是深有體會的,我是屬於第二種情況,家中堆積了大量的書但讀過的沒幾本的那種人,當我第一次嘗試用“流水式閱讀”來讀書時,真的感覺到跟平時完全不一樣的狀態。我可以有計劃的略過大段大段的自己不需要的文字,心裡也不會覺得因為沒讀而感到“愧疚”。

對閱讀有了信心,就像是發現了新大路一樣,迫不及待想通過這種方法讀更多書,覺得自己終於找到了一個好的方法去消化家裡堆積的書本,心情也不再因為只買書不讀書而焦慮了。

所以有以上兩種閱讀狀態的人群,一定要試試“流水式閱讀”真的很有用,現在我就把“流水式閱讀”的具體操作步驟分享在這裡:

二、“流水式閱讀”具體操作的四大步驟:

(1) 確定閱讀的書籍類型,首選“可以快速閱讀的書籍”

養成閱讀習慣,關鍵在於前期一定要多讀“可以快速閱讀”的書。前文已經介紹過哪些是“可以快速閱讀的書籍”根據上述的分類進行選擇,再選定自己當前想得要獲的知識,前面我們也提到過,想獲得某一領域的知識僅靠一本書是不可能實現的,所以在這個階段,可以先嚐試多收集該領域的一些書籍信息可以通過如豆瓣、噹噹、亞馬遜等專業的臺平去了解該領域中有哪些書籍是相對比較好的,然後再進行購買或租借。

(2)“9:1原則搭配法”讓你的閱讀生活變的豐富多彩

在閱讀快讀類書籍時,我們也可以搭配一些慢讀的書籍同時閱讀,因為長時間讀同一類型的書籍也會讓人產生倦怠。因此可以採用快讀與慢讀的方式來改善這種狀態。這就要用中書中介紹的“9:1原則搭配法”即:快讀類的書籍佔9成,慢讀類的佔1成的閱讀法。

可以把快讀類的書和慢讀類的書相互交換著閱讀。如果你一天的閱讀時間是1個小時,那麼可以前30分鐘讀快讀的,後30分鐘讀慢讀書,建議大家嘗試一下這個方法。

(3) 養成在每天固定的時間段看書

把每天的閱讀固定在某一個時間段這樣做可以“讓閱讀更好更快的融入自己的生活規律當中,讓閱讀成為生活中的一部份。”美國作家詹姆斯·克利爾在《掌控習慣》一書中指出:習慣實際上是【重複了足夠多的次數】之後而變的【自動化的行為】。

由於我們大腦的注意力和精力有限,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行為其實都是由習慣構成的。當一個行為養成習慣之後,整個行為變得自動化。

舉個生活中常出現的例子,有的男生在飯後一定要點根菸(這裡不是在鼓勵抽菸的行為,只是說明一下我們無意識養成的習慣)可也有的男生在這個時間不抽菸,這就說明在飯後抽菸並不是被規定一定要做的,或是每個男生 必須一定要做的,這就是每個人不同的習慣養成。

每天刻意的安排在固定的時間讀書,時間一長,這種行為也會變為一種習慣。但是由於我們大腦構成天生就是喜歡輕鬆的事物,規避有難度的事物這一特點,在前期的執行過程中肯定會有一段時間是需要我們去堅持的。世界有好的方法有千百種,有的人可以成功,有的人卻不能。很大的區別就在於“堅持”二字。

除每天固定時間之外,還要規定閱讀的時長,閱讀的數量,有助於我們對閱讀的內容做取捨,只重點關注自己需要了解的,對自己有收穫的地方,實現快速閱讀

《快速閱讀術》:一年閱讀700本書?掌握這些方法你也可以做到

書中作者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不要把固定的閱讀時間定在晚上,這樣不利於習慣的養成,原因是:夜晚是大腦生物鐘反映休息的時間,即便你的大腦是清醒的狀態,讀書時也容易分神,體會不到書中真正的內容。

養成閱讀習慣最佳的時間應該是在早上起床的時間段。

經過一夜睡眠,大腦在這時是最精神的,利於注意力的提高。對於初學者來說,每天起床的時候規定10分鐘時間用來閱讀,這10分鐘也是要每天固定,比方說設定成6:50開始閱讀,7:00結束這樣子。

10分鐘在一天的時間單位裡佔的比例不大,每個人都可以輕鬆的拿出10分鐘,10分鐘的時間也不長,相信大部份的人都容易做到10分鐘的閱讀。

(4)“流水式閱讀”的操作規則:

利用小標題為單位進行“跳讀:利用小標題判斷該章節是否需要閱讀,有利於我們對書籍的內容進行抉擇,取捨,在短時間內選出要點進行閱讀,鑑定跳讀內容的三個標誌:

  1. 作者的自述;
  2. 為印證理論或主張的特殊事例、經歷;
  3. 渲染期待和危機情緒的誇張表達。

“在閱讀時要帶著讀者自己的思想,以‘自我為中心’去閱讀,有選擇性的閱讀。”

仔細閱讀書的序言和目錄:序言是一本書的“嚮導”,目錄是書籍內容的結構圖,通過序言和目錄可以判斷本書的閱讀速度,從而幫助我們做閱讀計劃;

根據書籍正文的構成:只讀取開頭的前5行和結束的後5行(如果書是以章為閱讀單為,那就讀一章的前5行和結尾的後5行,如果書裡面章的下面還由節構成,那就閱讀每節的前5行和結尾的後5行。)

確定關鍵詞之後再閱讀:明確閱讀的目的,通過這本書想獲得哪些方面的知識,針對自己所需的信息去確定關鍵詞,然後在書中搜索出現關鍵詞或與關鍵詞相關的內容出現最多的地方進行細讀。

隨時換擋,緩急有度:在閱讀時可以保持多種節奏的閱讀方式:如緩慢、中速、快速、根據內容的性質用不同的速度閱讀,可以緩解閱讀過程中的枯燥感 。

04、 怎樣閱讀才不會忘記

一、 把閱讀看成是“吸”與“呼”的過程;光吸氣的讀取沒有呼出的輸出會容易造成憋氣的現象。

“閱讀不僅僅是單純的閱讀,除讀以外還要寫,‘為了寫而讀’。”

讀就是吸的過程,寫就是呼的過程”,簡稱為“呼吸式閱讀”。這是一種針對傳統閱讀觀念轉化的手段:將把信息印刻在自己的心上轉變為“記錄在身外”,不用專門為記住內容而讀書,這樣的讀書就會比較輕鬆。

二、呼出的最初過程,“摘錄”,摘錄是最初的輸出

這裡的“摘錄”是針對書本中,你認為最精彩最能引起你的共鳴的地方進行的原文摘錄,這樣有兩個好處地地:

  1. 在摘錄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了對文字的印象,也便於理解與後面的複習;
  2. 可以更加明確對書真正感興趣的內容,自己喜歡讀什麼類型的文章,可以積累“金句”用於後面的寫作中。

三、“呼吸式閱讀”的操作步驟

1、“一行採集”僅摘錄一個章節裡你認為最能打動你的一句,如果有多句,你都覺得好,也要從中選出一句來摘抄,因為這一句是最能概括整體內容的一句,是你需求知識點的中心思想;

2、“一行精華”當你讀完整本書的時候,應該摘錄出了所有章節的“精采一句”,從這些摘錄中再選出你最最喜歡或引起你共鳴的一句,抄寫在另一個本字上(這個本子是專門用來記錄“一行精華”的本子)

3、“一行評論”針對摘錄的“一行精華”用3-40個字對其進行評價總結,可以從“為什麼這一行文字會讓你產生共鳴” 角度的評價。評價要短小精悍,不要用過多的文字描述,這樣有利於鍛鍊我們總結的能力。

4、定期回顧和評價自己的讀書足跡:作者在書中講道,以每讀完12本為單位,定期回顧自己摘錄的“一行精華”和“一行評價”,多問自己哪一類書是比較容易引起自己的共鳴的,哪一類意見和觀點是自己比較認同的,哪一類書集是自己以後還想讀的。然後再從12本書中選一本自己最喜歡的做為“年度最佳”書籍。以這樣一個循環的過程堅持一段時間肯定會有收穫。

《快速閱讀術》:一年閱讀700本書?掌握這些方法你也可以做到

從“一行採集”到“一行精華”再到“一行評論”最後到“自我評定”,我們在執行的過程中要注意的點:首先要準備兩個本子,一個專門用來摘錄“一行採集”,一本用來記錄“一行精華”和“一行評價”,在進行摘錄時,要先完善一下相關的信息,如書本的名字,作者,閱讀的時間等 。這樣便與我們進行內容的回顧,提升總結與思考的能力。

05、 針對全文總結一下:本文主要的內容構成:

1、造成閱讀速度慢的原因;(原因分析)

2、如何改善閱讀速度慢的現象;(觀念轉變)

3、實現快速閱讀的具體方法和操作步驟;(工具介紹與實操)

4、如何使記憶閱讀的內容是其不會忘記。(記憶方法加成)

這是一本非常的適用於“初讀者”或“只買不讀”的朋友閱讀的一本書,書中有大量的作者親身經歷的相關案例與解決方法,書中的內容非常的簡單易懂,方法也很實用。建議有提升閱讀需求的朋友找來整本通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