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博与你“宅”一起|法相庄严


2008年10月18日,大同市关帝庙修复工程中,在主殿附近发现一处造像窖藏坑。坑内出土了57尊明代佛道铜造像,现藏于大同市博物馆三层“梵语清音”展厅。佛教造像含蓄庄严,道教造像安谧恬静。这批珍贵文物为研究大同地区佛道造像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及艺术价值。

接引佛立像 依据《无量寿经》所载,阿弥陀佛在成道以前,原是一位国王,由于受到自在佛的启示,乃发起求无上道的愿心而出家。在修行期间,曾发出四十八大愿,誓愿建立一个庄严的极乐世界,以救渡一切念佛名号的众生。基于这些深宏的誓愿,在他成佛之后,任何人只要具足信愿行、如法念佛,则一定会得到他的接引,而往生西方净土,故又称接引佛。

同博与你“宅”一起|法相庄严

整尊造像端庄大方,比例匀称。佛像衣纹劲秀,袈裟上饰有云状花纹,脚踩莲座,左手当胸托一钵结禅定印,右手下垂作与愿印。接引佛的造型,即含接引化度之真谛。

释迦牟尼成道像 这是一尊标准的释迦牟尼佛成道像,佛陀左手平伸结禅定印置于足上,右手下垂自然弯曲结触地印,这是佛陀成道时所结的印相,能制服一切诸魔。肉髻高隆,大耳垂肩,弯眉长目,双目微垂,面相祥和庄严。身着袒右肩式袈裟,身材健硕,胸臂浑圆结实,坐于束腰仰覆式莲花座上。底座莲瓣饱满,饰有联珠纹。此造像通体鎏金,工艺精湛,为明代精品。

同博与你“宅”一起|法相庄严

释迦牟尼诞生像 在佛本生故事中提到:释迦太子一出生便会走路说话。他朝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走七步,步步生莲。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言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三界皆苦,吾当安之”。释迦牟尼诞生像正是以此故事为原型来表现的。直到今天,佛教徒为了纪念佛陀降生,在“浴佛节”仿照其出生时的场景,用香花汤水为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释迦太子塑像沐浴。

同博与你“宅”一起|法相庄严

佛像面如童子,神态平和,跣足立于一小莲花台上,莲下为亚腰形须弥宝座。左臂上举,右手持法器自然下垂。双腿分立,足踏一支从水中升起的七宝莲花,水波纹中饰有瑞兽。整尊造像充满青春气息,表现出佛祖初临人世的朝气蓬勃之感。

真武大帝坐像 真武大帝,又称玄武神、玄天上帝,镇于北方,故称玄武神,常伴以龟蛇形象出现。此尊真武大帝容貌壮伟,正襟危坐,尽显英武之气。长发披于脑后,下颔垂下一缕长须。面像饱满,双目低垂,神态宁静。身着龙纹长袍,胸护铠甲,两足衣纹间有龟蛇。衣纹流畅,体格较大,造型端庄,品相完好,是一件精美绝伦的明代道教艺术造像精品。

同博与你“宅”一起|法相庄严

馆内陈列的关帝庙窖藏造像数量多,种类全,技艺精湛,具有明显的明代风格,明确纪年的就有6件,最早者为明正统四年(1439年),最晚者为明崇祯五年(1632年),时间跨度长达193年。

这批造像再现了明代中晚期地方宗教造像艺术的水平,是研究明代大同宗教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尤其是具有明确纪年的铜制造像,对于研究明代中晚期佛道造像艺术及制作工艺,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文字、配音:文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