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歲兒童為什麼一定要經歷專業的入學準備?


5-6歲兒童為什麼一定要經歷專業的入學準備?

幼小銜接是幼兒從

保育階段真正走向社會的一個標誌

所以在幼升小的階段

孩子做好心理、生活習慣、學習習慣

學習能力的準備很重要

那麼孩子為什麼要經歷專業的幼小銜接準備

一起往下看


5-6歲兒童為什麼一定要經歷專業的入學準備?

  • 01經歷過和未經專業入學準備的兒童存在驚人差異

2001年美國聯邦政府通過了《不讓一個孩子落伍法》{No Child Left Behind},將學前一年的教育納入基礎教育範圍,受法律保護,也就是當前美國大多數州實行的K12J教育政策。

這項法案之所以能夠通過,是美國教育界的專家經歷了近20年左右嚴謹研究的結果,在智商差別不大的情況下,孩子入學後,為什麼會產生成績上的差異?尤其是在進入中學、大學、進入社會工作後這種差距會逐漸增大。1978年-1998年的20年間,美國教育界開始以入學年齡兒童為對象進行幼兒教育追蹤,研究發現,未經歷過入學準備的兒童在數學測驗中的成績與經歷過入學準備兒童存在2-3個標準差,在閱讀成績上比經歷過入學準備的兒童低0.5個標準差。在自我控制能力等非認知因素方面同樣存在差距。

另一項研究進一步證明了兩者間的差別。入學準備測驗成績可以預測兒童三年級時學業成績,準確率達到60%以上,初中高中的成績和小學入學時的關聯程度很大,在幼兒園裡高攻擊性,低認知能力的兒童在中小學階段的學業成績較差。

在日本,幼小銜接已破例列入終身教育體系;在英國,幼小銜接為期兩年,並被列入義務教育體系;反觀我國,大多數家長錯誤的認為,小學知識提前學,在家就能學,隨處可見的培訓班就能學,就那些知識嘛!

其實相比預科式的教育,幼小銜接不只是單純地灌輸知識,更注重兒童綜合素質及能力培養,相比讓孩子做一百道重複的題,擁有良好的性格,更能讓孩子在未來的挑戰中發揮的遊刃有餘!


  • 02國內入學現狀及專家建議
5-6歲兒童為什麼一定要經歷專業的入學準備?

諾亞小哈尼內部材料分享

5-6歲兒童為什麼一定要經歷專業的入學準備?

諾亞小哈尼內部材料分享


張教授 北師大心理研究所教授

入學準備分為一般準備和特殊準備,一般準備就是學前三年都在做入學準備,在身心發展,行為習慣,能力,自理,跟夥伴交往等方面。特殊準備是在臨近上學前一年,他需要有體驗和參照的學習對象,銜接能力比銜接知識更重要。

劉博士 北師大學前教育學博士

專業的幼小銜接應該注重孩子四方面的銜接。首先是增強孩子自律意識,其次是讓孩子學習會表達自己,第三是培養溝通和交往能力,最後是讓孩子嚮往小學生活。具體的幼小銜接準備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是適應小學環境。第二是養成優秀的學習和生活習慣,第三是提前進行準確的拼、寫、算方法的培養。

5-6歲兒童為什麼一定要經歷專業的入學準備?

  • 03幼升小政策體現教育本質從“拼父母”到“比孩子”的質變

3月12日上海發佈《2020年本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針對上海體制內、民辦小學初中的招生入學實施方案,將嚴格按照“免試就近”“不考試”“不面談”等原則進行。不設重點校、重點班,九年一貫制,一系列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的政策和法規相繼出臺,並配以嚴格落實監督檢查辦法,逐步促使從原優質教育資源的爭奪,到優質資源的共享。教育正向其本質迴歸;原來拼的是父母,現在比的是孩子自身教育的成功與否。

好啦,要不要給孩子專業幼小銜接學習和準備?你來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