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白髮老城 國泰民安

城紀丨白髮老城

人在歲月中慢慢變老,城在發展中日漸年輕,老城的味道漸行漸遠,心中的眷戀與日俱增。老城是流淌歷史與記憶,宛若白髮間散發著的溫暖星光,照亮我們走向未來的路。

———題記

白 發 老 城


作者 顧川泰山


崇麗儼然的廟宇,青磚黛瓦的院落,臨街虛掩的門樓,光亮古樸的石板,老樹婆娑,依偎著斑駁的牆,牌坊、石碾、老井、斜陽……這是泰安老城留給我們的記憶。


泰安:白髮老城 國泰民安

泰山下岱廟內繡球花迎風綻放


建置名稱


泰安因泰山而設,因泰山而名。泰山,《虞書》謂之“岱宗”,《禹貢》謂之“岱”,《周禮》謂之“岱山”,《爾雅》《論語》謂之“泰山”。《風俗通義》雲:“岱者,長也;萬物之始,陰陽交代。”其遠亙太古,是遠古帝王和夏商周三代之祖的發祥地,華夏文明的肇始地,人類文明的精神家園。泰安,“履而泰然後安”(《周易·序卦》),“亨通泰平”(《周易·泰卦》),“天地交泰”(《易·象》),寓“泰山安則四海皆安”“國泰民安”之意。清人宋思仁《泰山述記》雲:“泰安之為郡、為州、為縣,實以泰山故也。”

泰安建置,春秋前已經出現,但“泰安”稱謂較晚,定型於金代。

春秋時,此處設博、博邑,故址在今泰山區邱家店鎮舊縣村北一帶。秦時,改設博陽縣,為濟北郡郡治。秦亡後,項羽在此置濟北國。漢初改為博縣,又先後為濟北郡治、博陽郡治、濟北國都城、泰山郡治等。西漢元封二年(前109年),漢武帝為祭祀泰山,設奉高,故址在今岱嶽區範鎮故縣村,泰山郡治從博縣遷至奉高,兼攝博縣。北齊天保七年(556年),廢除奉高縣,郡治(時改泰山郡為東平郡)再遷至博縣(今舊縣村)。隋大業二年(606年),改博縣為博城,屬魯郡(即原兗州,時東平郡已廢)。唐乾封元年(666年),高宗封禪泰山時,改名乾封。五代前,在東嶽廟(今岱廟)一帶已有岱嶽鎮建置,隸屬於乾封縣(五代後晉間,朝廷設置岱嶽鎮使及岱嶽鎮都虞候等官職,以掌鎮事,“岱嶽鎮”之名始見於文獻)。宋開寶五年(972年),太祖趙匡胤詔令“縣近廟者,遷治所就之”,將縣治繼遷至岱嶽鎮。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封禪泰山,因感念上天“賜符(即天書)於泰山”(《大宋天貺殿碑》),遂改縣名為奉符;又築新城於東南三里,故址在今泰安市區南部舊鎮村一帶。


金天會六年(1128年),金軍佔據泰山一帶及奉符縣城(時北宋已亡)。金天會八年(1130年),金廷策立劉豫建大齊政權(年號“阜昌”,時為阜昌元年,始建都於河北大名,後遷東平府須城,稱“東京”)。劉齊政權於奉符縣境設立泰安軍)(軍是當時地方行政區劃名稱,與府州同級),此為泰安得名之始。7年後,劉齊政權被廢(史稱“廢齊阜昌”),泰安復屬於金。金大定二年(1162年),復還舊治,泰安軍治又遷回岱嶽鎮。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改泰安軍為泰安州。


元、明因之,不過隸屬不同。元時初隸於東平路,後隸於中書省。明代又隸屬濟南府。洪武初廢奉符縣併入泰安州。


泰安:白髮老城 國泰民安

城市一角


至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泰安散州為直隸州。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州為府,稱泰安府,附設泰安縣,隸于山東布政司,由此確立泰安府、縣。


歷史上的治所多有變遷,故民間有“三遷而定泰城(實為四易其址)”“今日泰安城,舊為岱嶽鎮”之說。由此,也奠定了泰城山城一體的發展格局。


地理形勢


泰安:白髮老城 國泰民安


老泰城歷千餘年而確址於岱嶽鎮,並非偶然,是關乎“天時、地利、人和”的考量。


“天時”是帝王封禪祭祀泰山線路的西移。秦、漢帝王封禪,走的是泰山東麓。比如,漢武帝登山走的是泰山東麓大直溝沿線。其於瀛、博共界割置一縣,賜名“奉高”,以供泰山;還在今邱家店鎮石碑村一帶建明堂;在今泰城東郊東城村一帶建行宮泰山宮(又稱奉高宮)。隋、唐以後,登山線路西移至紅門一線。隋文帝於開皇十五年(595年)春至泰山,雖未上山,卻在金山南麓青帝宮行祭祀禮。唐高宗、玄宗,宋真宗均沿紅門中溪登封,並於社首山舉行禪地儀式。東路一線漸廢,與之對應的縣治西移自是必然。


“地利”是指此處優越的地理形勢。老泰城,“岱嶽奠其後,汶水經其前,溪山峻隘壯東南之襟帶,陵谷崎嶇扼西北之咽喉”。(民國《重修泰安縣誌·卷一·輿地志》)《曹公渠碑》亦云:“(泰城)北依岱嶽,南彰徂徠,汶水遠抱,泮水近環,西峪、東峪映帶左右,號為名勝矣。”此處在傳統的堪輿文化中為“金城環帶”格局,左青龍(梳洗河),右白虎(奈河)、前朱雀(徂徠山),後玄武(泰山),山、水、城呼應一體,體現了古人在選址上的講究與智慧。明查志隆《岱史·第三卷·形勝考》雲:“堪輿家曰:泰山之麓,水交流,孔林獨茂,蓋指泮、㴎、梳洗、汶漸而言,吾夫子之生也,豈偶然哉。是故其終也,曳杖之歌,泰山自任。公姓振振,世錄罔替,則嶽靈之篤於孔氏者其有窮乎!”泰山嶽中之孔子,孔子人中之泰山。泰安山水的影響竟可遠涉孔氏,可見地利之勝。


泰安:白髮老城 國泰民安

幸福的小城生活


“人和”是指其深厚的人文底蘊。寺廟是舊時民眾聚集的中心。岱嶽鎮的建立,以東嶽廟(岱廟)為中心,彼時已是四方輻輳之地。早在大唐年間,此處已規模初具。岱廟東南有會真宮(今軍分區院內),舊稱奉高宮,一說創建於西漢,原有李白、呂純陽詩刻。“宋真宗東封,嘗齋於宮之穆清殿,以宴群臣父老者也。”(聶鈫《泰山道里記》)又有資福寺(今資福寺街泰安六中址),舊稱冥福禪院、崇法禪院,初創於唐開元年間(713至742年)。後唐長興四年(930年)《冥福院地土牒碑》(地土牒,官府發給寺院的准許土地免稅的證書)中,記有“大鄆州街”“小鄆州街”“北街”“大寨裡”“寨西門裡”“寨城東”“李子園”“張中舍”“地藏院”“雍家莊”“西斛市”“清酒務”等地名文字,有的地名一直沿用下來,可見那時的佈局與繁盛。據此,宋時遷治以就岳廟亦為順理成章的決策。


不同的地域滋育著特色的區域文化。古老的泰城,“風俗淳樸而尚儉索”(張從仁《文廟記》);“人情樸厚,俗有儒學”(馬端臨《輿地考》);“士尚詩書,民執常業,視昔益加美焉”(李錦《泰安州志》)。這種風俗一直延續至今,為泰山文化鋪墊了深厚底蘊。


城廓規模


泰安老城起於岱嶽鎮,初時便已築有城寨官邸,派有專掌鎮事的官員。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設泰安州署於岱廟東,故址在今泰山區委院內。然此前皆為土城,疏鬆易頹。明嘉靖年間(1522年至1566年),濟南通判王雲興奉檄修築城池,易土以石。清乾隆《泰安府志·卷六·建置》雲:“(城)周七里六十步,高二丈五尺,厚二丈。池闊三丈,深二丈。四門:東曰靜封、西曰望封、南曰乾封、北曰登封。郡人馬經有記,刻石登封門內。”對於之後的拓建重修,《泰安府志》亦有詳細記載:“(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沂州兵備任希祖檄知州鄭聚東重修。崇禎十二年(1639年),守道蔡懋德增修四隅,各出稜角,周圍三丈許,創四樓。今東南角樓尚存,祀魁星其上。城以岱麓為基,城外東北皆曠野。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知州傅鎮邦、張錫懌相繼招徠營房舍以衛之,遂成市巷。乾隆十三年(1748年)春,知縣湯任奉旨重修,培以土石,高厚方廣如故。改四門名:東迎暄、西嶽晏、南泰安、北仰聖。又各建敵樓並石橋四座。”再據民國《重修泰安縣誌·卷二·城池》雲:“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知府朱孝純以坦堞多圮,率士民捐資重修。咸豐三年(1853年),知縣張延齡奉上諭勸捐重修。民國十二年(1923年),邑人李恩泰等籌捐,泰安監商公業隆洋一萬二千元重修,民國十三年(1924年)秋峻事。”


老泰城的規模,東城牆舊址為今虎山路,西城牆舊址為今青年路,南城牆舊址為今財源大街東段,北城牆舊址為今岱廟北街。據《泰安歷史文化遺蹟志》(市史志辦主編)測準,範圍在北緯36°11′16″—36°11′47″,東經117°7′23″—117°7′54″;海拔:北門處為157米,南門處為147米。南北長約1000米,東西寬約800米,面積約80公頃。整個老泰城的框架,可東西以昇平街為軸,南北以通天街及岱廟內甬道為軸,呈“+”字格局,而府、縣衙署及重要建築集中在軸線兩側。清末民初,由於津浦鐵路的開通,老泰城格局被迅速打破,中心西移,城區擴大,街道向西拓延至火車站一帶,“人民頓形饒裕”。(民國《重修泰安縣誌·卷一·疆域》)“建國初,城區建成面積2.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2.4萬。”(1996年《泰安地區志》)


隨著城市的發展,各種建築設施遍佈舊城內外。“濟南泉多,泰安神多。”有神便有廟,歷史上的泰城有多少廟宇,數不勝數,僅道光《泰安縣誌》統計的各類道觀寺院便有185處之多,其面積佔到城區面積的一半左右。歷史上的名門望族也紛紛遷至泰城定居。有明以來,便有蕭大亨蕭氏家族(城中)、範惟粹範氏家族(城東)、封尚章封氏家族(城東)、施天裔施氏家族(城中)、趙國麟趙氏家族(城東)、趙爾巽趙氏家族(城南)等,在當時廣有影響,成為舊城特有的文化現象。


清季以降,特別是20世紀上葉,由於連年兵燹(xiǎn),老泰城遭受重創。至新中國成立前夕,舊城的門樓、角樓毀壞,僅剩城牆根基。新中國成立初期,拆除舊城牆,填平護城河,修築道路;“文革”間,拆廟毀像,斷碑毀跡,歷史遺蹟蕩然無存。


老街老巷


泰安:白髮老城 國泰民安

小城的早晨


街巷是一座城市的骨架和脈絡。街,《辭海》釋為城市的大道;巷,釋為小於街的屋間道,類似於衚衕。同樣是行人通過的地方,但與“路”的區別在於:街、巷、衚衕處於人類聚集區內,路則偏重指道路,兩地之間幾百上千裡,謂之道路而非街巷。


古之街巷與今天的稱謂又有所差異。舊時對一座城市的經營,除幾條主要街道有所規劃外,多數街巷是自然形成的,人們結鄰而居,或同族聚集,或異姓雜處,或生產經營,或生活祭祀,隨著人口漸眾,規模漸大,則街巷漸具。所以,古時的街巷實際上是一個片區、一個面,類似於現在的村居(社區)。現在的街巷則更關注於道路的特徵,是一條線。如今,若提起某條老街老巷,老戶居民則以手畫圈:“喏,這片都是。”蓋緣於此。


街巷是歷史的時光機。她連接古今,溝通未來,是一座城市經濟歷史文化的見證。街巷演變的過程,就是一座城市變化發展的歷史。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泰安縣誌》對當時街落有生動描摹,反映彼時興盛繁榮的景象:“城內遙參亭前,酒樓飯莊相挨,貨郎掮客錯雜其間。中間的廣場裡,有戲臺四五座,還有鬥雞、蹴鞠、說書、相撲等雜藝。數千人如蜂如蟻,各佔一方,鑼鼓謳歌,熱鬧非凡。南門外是通往省城與京師的大道,每日車水馬龍,川流不息。西門外,自舊校場南抵社首,煙火數千家,大街百貨雜陳。沿河一帶,糧食、蔬菜、魚、果、薪炭、器物,無所不具備。北門外,西通新街,東連銅器行,市肆鱗次。每當香客雲集,鑼鼓喧天,直達紅門以上。半夜,燈火如繁星羅布,蔚為壯觀。”至新中國成立前,主要街道車站街、財源街、大關街、昇平街,總長2公里,連貫東西,均為條石板路,沿街商號百餘家。


街巷名稱有其獨特的地域文化內涵,是這座城市的歷史符號,帶著深深的經濟、政治、文化、風俗和地理風情等印記,是極其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結合文獻資料查閱和實地走訪,初步得出與街道相關的地名179處,其中街78處、衚衕44處、橋17處、園(院)15處、莊7處、道4處、路3處、巷2處、灣2處、蕩子2處、場1處、池1處、市1處、峪1處、崖頭1處。在命名使用上,有不少是約定俗成,並無統一的原則和標準,卻恰能較好地反映當時的自然和人文風貌。泰安老街老巷按命名特徵,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幾種。


因建築物名。泰城因泰山而興,神多、廟多、古建多是舊城的重要特徵。諸古蹟作為當時地理標誌性建築,便成了街巷命名的參照依據。比如,迎暄街、仰聖街、關帝廟街、龍王廟街、府前街、資福寺街、南關大街、校場街、清真寺街等,均因建築物命名,是泰安街巷最常用的命名方式。


因姓氏命名。族聚是舊時重要的安居方式。一個族群就有可能形成一處片區街巷,或某街巷的居民主體。在地名命名時,很自然地便以家族姓氏作為專名。比如,東施家衚衕、西施家衚衕、范家衚衕、李家衚衕、柴家衚衕、徐家園等。


因地形地貌名。泰城依泰山而建,環水如帶,地貌豐富,自然實體名也成為街巷名的重要來源。比如,順河街、聖泉街、青山街、靈山前街、運舟街、北海子、南海子、窪子街、葫蘆套等。


因生產生活名。有人的地方便有生產經營、日常生活。隨著社會發展和經濟繁榮,在老城及周圍按照經營分類,出現了許多專業街市,如:柴火市街(東迎翠街)、運糧街、絲市街(白衣堂街)、銅器行街(永福街)、鐲鑼巷(祥符街)、糧食市街、大車檔、驢市等。基於生活需要,人們又隨手命名了打水衚衕、米粉衚衕等,也作為老地名留在當地居民的記憶中。


因歷史人文名。泰安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有些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以街巷名的形式傳承下來,如傅公街、蕭家灣、趙家花園、英武街、勝利大院、共和街、靈芝街、祥符街等,成為當時歷史文化的載體和反映。


因吉祥嘉言名。社會安定有序、生活幸福安康,是百姓的願望。百姓將其用於街巷名稱,寄託美好的願望。比如,福全街、全福街、永福街、明德街、太平胡同、全勝街、平安巷、財源街、茂盛街等。


因居住點名。有些聚落或偏僻或零散,還不完全具備城市街巷意義,作為一種過渡形式,其用名也隨意。比如,五馬莊、三里莊、靈山莊、封家園、婁家園、賈家場、後家池、徐家園、張家園、林家蕩子、丁家蕩子等。


其他還有以方位命名,諸如北新街、東太尉街、西太尉街等。以特定人群命名,如路工街等。


革故鼎新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泰城,因泰山而置、而址、而興,建而圮,圮而建,幾多輪迴。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泰城發展日新月異,城區空間得到巨大拓展。根據國務院辦公廳批准的《泰安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2017年修訂)》,城區規劃面積207.7平方公里,中心城人口規模135萬人。同時,更加註重古城保護,圍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07年國務院公佈)建設,規劃歷史城區東至虎山路,北至環山路,西至蒿里山,南至靈山大街,總面積276公頃。其中,古城區範圍東至虎山路,南至財源大街,西至青年路,北至岱廟北街圍合的街區,面積73公頃。


隨著城市的建設與發展,舊區的改造與拓建,老城設施慢慢淡出人們的視野,有的名字也被棄用或變更,代之以新的姿態展示著時代的變遷。但文化依然,風情依舊,每每穿行於大街小巷,偶見一屋一牆、一門一窗、一磚一瓦,就會牽動那遙遠的記憶,彷彿看見老街老巷漸行漸遠的身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