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1961年以來我國氣溫第二高年份


今年是1961年以來我國氣溫第二高年份

3月2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防範氣象災害保障復工復產和春耕備耕工作情況舉行發佈會。中國氣象局中央氣象臺副臺長魏麗介紹,今年以來暖溼氣候比較明顯,氣溫比常年監測偏高,從1月1日到現在,降水比常年偏多24%,氣溫比常年偏高1.6度,是1961年以來氣溫第二高的年份。

預計4月和5月暖溼持續,全國大部地區氣溫比常年偏高,降水比常年偏多。

魏麗介紹,當前,寒潮天氣發生在3月下旬,也正是春耕春播最關鍵的年份。明天開始連續3天,像江南江淮地區的平均氣溫也會下降到8到12℃,預計整個寒潮天氣在3月31日結束,4月1日開始南方北方的氣溫會逐步回升。

今年強對流天氣發生早 首個預警時間為近七年最早

魏麗還表示,今年的強對流天氣有幾個特點。

第一,發生時間比較早。今年1月24日,南方首次出現強對流天氣,是近四年來最早的一年。中央氣象臺2月12日首次發佈強對流預警,這是近七年最早的。我國強對流天氣主要出現在春季和夏季。

第二,持續時間長、影響範圍廣。從3月21日這次強對流發生以來,一直持續到今天,影響範圍涉及了南方10多個省市區。此外,強對流天氣中的各種天氣現象,比如雷電、大風、冰雹和短時強降水,四類天氣同時出現,這也被稱為混合型對流天氣,而且強度非常大。

魏麗舉例說,3月25日下午,廣西貴港一個小時內下了93.1毫米的雨;3月21日下午,浙江北部的一些市縣出現了12級以上的雷暴大風,多個地方出現了直徑超過6釐米的冰雹,這些特徵都有別於常年,需要我們加強防範。

春季注意事項

衣要下厚上薄

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春天陽氣生髮,人體體表腠理開始打開,抵抗寒氣的能力減弱,而初春天氣變化較大,乍暖還寒,所以,天氣開始變暖時不應當馬上脫去棉衣,尤其是老年人和身體虛弱的人群更應該謹慎。年輕人穿衣也要下厚上薄,注意對頸、膝、足等部位的保暖。

眠要早睡早起

春天人體氣血需舒展暢達,首先提倡的是早睡早起,規律起居,晚上11時之前上床休息,早晨到戶外散散步,放鬆身心,擺脫倦怠思睡的心理,主動調心攝神與自然順應,達到神采奕奕、精力充沛的狀態。

食要少酸多辛

據《千金要方》講: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早春陽氣初生,飲食應當適當增加氣味辛甘溫性的食物,辛甘食物可幫助發散陽氣,溫食利於維護陽氣,如山藥、春筍、韭菜等。不宜吃大熱、大辛的食物,如羊肉、參、附子等,以免陽氣生髮太過導致上火。同時應當減少酸性食物攝入,如海魚、蝦、螃蟹等,否則可能導致人體陽氣生髮不及,鬱結在內,氣機不暢,而生病變。

動要適當舒展

適應春季生髮之氣,適量多做舒展運動,最簡單的就是伸懶腰。經常伸伸懶腰,可以促進身體氣血運行、推陳納新,從而促進人體陽氣的生髮。不過伸懶腰也是有技巧的:伸懶腰時要使身體儘量舒展,配合有節律的呼吸運動,伸展時,全身肌肉都要用力收縮,儘量吸氣;放鬆時,全身肌肉要鬆弛下來,儘量呼氣,這樣效果會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