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了一个月的李果,必须有姓名

贵了一个月的李果,必须有姓名

英雄难过美人关,美人难过酸嘢摊。


每年初春,是防城港酸嘢最盛行的季节。从过年开始,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摆满芒果番桃的酸野摊,随后的三个月里,李果、杨桃、杨梅陆续加入队伍,缓冲逐渐袭来的炎热。


贵了一个月的李果,必须有姓名


酸嘢,仿佛是一种被禁锢的美味——生于广西,却带不出广西。


从前在外省求学,基本上不用妄想吃到酸嘢,有也不是正宗的风味。更别提防城港本地才有的生腌芒果番桃,对于游子来说,这些就是梦里才能闻到的味道,魂牵梦萦,口舌生津。


贵了一个月的李果,必须有姓名

贵了一个月的李果,必须有姓名


酸嘢,在文人墨客的笔下也曾正经有过自己姓名。《徐霞客游记》是如此记载广西和邕州酸嘢的:“以糟芥为案,山家清供,不意诸蛮中得之,此亦一奇也。”


关于酸嘢,更早甚至可以追溯到《诗经》:“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说不定2000年前的古人,已经吃着我们现在的风味。


后来,书面称之为酸料,私以为“酸嘢”一词,更能表达那受人热捧的草根之意。


贵了一个月的李果,必须有姓名

贵了一个月的李果,必须有姓名


好吃的酸嘢摊,往往总是其貌不扬。一辆简陋的三轮推车,大木板上堆得小山似的芒果番桃李果,旁边摆着几个玻璃大罐,每个小摊都是这般面貌。


有朋友曾经开玩笑,看老板的样子就知道哪家好吃了。一个皱纹在脸上阡陌纵横的老师傅,做的酸嘢一定不会差——无它,唯手熟尔。


贵了一个月的李果,必须有姓名

贵了一个月的李果,必须有姓名


甘草盐味的生腌,是防城港自己的味道。同样是咸中带甜,普通食盐再加糖就腌不出来这个味。正是仗着有它,我们才敢对刚刚长大、肉质又硬又酸的生芒果们下手。


贵了一个月的李果,必须有姓名

贵了一个月的李果,必须有姓名


就连已经熟得清甜的杨桃和杨梅都要来凑个热闹,非要蘸点甘草盐吃才过瘾。


贵了一个月的李果,必须有姓名

贵了一个月的李果,必须有姓名

贵了一个月的李果,必须有姓名


芒果切片、番桃切块、李果夹开,撒上一定比例的甘草盐,淋上甘草水,一勺色泽鲜红的辣椒酱,细细碎碎地洒进去,提起小塑料盆上下颠簸几下,用不了片刻便是唾液如泉涌。


在这短短的半分钟,果子的酸味与生涩在各种外力的催化下,有了它们自己的秘密——美味的秘密。


贵了一个月的李果,必须有姓名

贵了一个月的李果,必须有姓名

贵了一个月的李果,必须有姓名


最高价时卖到35元/斤的李果,曾让我好几次捂紧钱包望果兴叹。直到紫红的三华李上市,价格才慢慢变得友好。


比起青李果,三华李口感不会太脆,但胜在果甜味占了上风,入口有蜜味,清甜满口,可以放心地咀嚼,不会担心一口下去,被李子的酸涩味弄皱了眉眼。


也有些朋友觉得,生腌李果要的就是这口酸脆,怕酸还吃什么酸嘢呢?


贵了一个月的李果,必须有姓名

贵了一个月的李果,必须有姓名

贵了一个月的李果,必须有姓名


同样的矛盾不仅存在于李果,芒果界也有着同样的分歧。生的熟的,脆的软的,酸的甜的,两种口味的爱好者争执不休,热闹不亚于豆腐花的甜咸党争。


如果关于酸嘢,我们有着同样的偏好,那我们应该可以做朋友。


贵了一个月的李果,必须有姓名

贵了一个月的李果,必须有姓名

贵了一个月的李果,必须有姓名


除了生腌之外,有些位置稍宽阔的摊子,还有卖酸汁浸泡的传统酸嘢。桃子、酸辣椒、李果、萝卜、包菜……做哪些卖哪些,纯看季节和老板的心情。


贵了一个月的李果,必须有姓名

贵了一个月的李果,必须有姓名


据说这些醋泡的酸嘢,另有一套讲究。“酸、甜、咸、香、脆、鲜”,酸得冲鼻,甜得轻巧,鲜得爽口,一口下去嘎巴嘎巴响,把瓜果的多汁香甜渲染得淋漓尽致。


等到天气再热一些,有些摊子还会专门给这些泡制的酸嘢加冰降温,不仅口感保持爽脆,更是解暑开胃。


贵了一个月的李果,必须有姓名


街头酸嘢千千万,哪一家才是你的最爱?欢迎在评论区留下它的姓名,为它打call!


贵了一个月的李果,必须有姓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