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玩手機就像換了個人,怎麼才能控制遊戲對孩子造成的上癮?

每日曙光1980


你好,很高興與你探討“怎樣控制孩子玩手機上癮的問題”。

個人覺得這種情況下,家長不要操之過急,千萬不能用打罵、強制的方式,那樣只會適得其反。遇到這樣的問題很多家長都會感覺很棘手,但深究原因大都因為家長對孩子的溺愛以及疏忽家庭教育所導致的,沒有隨著孩子的成長而做正確的引導。

現今手機的日常使用普遍到就像吃飯一樣,有些家長也給幼兒青少年配有手機。與之同時沉迷手機遊戲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也跟之加重,尤其是對於幼兒青少年而言,危害會更大。家長要採取什麼方式來解救孩子玩手機的不良習慣呢?我作了以下幾點建議:

1.家長以身作則。

2.多陪伴孩子。

3.家長要針對孩子沉迷玩手機的行為採取干預措施,可與孩子約法三章講原則,如:規定每天玩手機的時間和時長。有了約束可以幫助孩子慢慢養成良好的習慣。

4.要正確地引導孩子玩手機的行為。可以引導孩子用手機看正能量的動畫片、學習類教程或玩益智類遊戲等等。其實,適當的玩手機也是對孩子有利的。



麥包媽媽日記


首先,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們在生活中也越來越能夠感受到科技帶來的便利。其中,智能手機是影響我們生活最深的科技產品之一。在給人們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實質性問題。比如不少孩子受到手機的影響而沉迷於手機遊戲上癮,這應該怎麼解決呢?

其實,最近幾年在新聞上經常會看到,有的父母向有關部門聯名寫信要求限制手機遊戲,或者是取締手機遊戲,難道孩子沉迷於遊戲都是遊戲的錯嗎?其實不然,除去那些充斥著不良信息的遊戲之外,絕大多數的手機遊戲都是正常的,健康的,對於玩家本身是不會產生不利影響的,之所以會有孩子會沉迷其中,主要還是父母的責任,那麼如何避免孩子玩手機上癮呢。


個人對於這件事做如下建議:

1、從小給孩子立規矩,什麼時間玩,玩多久要事先說好,不能等到孩子十幾歲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後才開始說教,最後卻弄得適得其反。

2、學著和孩子心平氣和地講,而不是第一句就吼就破口大罵,不僅讓孩子畏懼自己甚至可能產生逆反心理,對孩子也會造成心理影響。

3、給孩子講清楚,玩電子產品太多太久,會對他產生的影響,可以尋找道具給孩子模擬自己近視後看到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沒有比他體驗到的感受更起作用的方法了。


4、以身作則,在孩子面前儘量少玩手機,父母和孩子共同做一些益智型的遊戲,一起畫畫等小活動會讓孩子更主動地離開電子產品,也能使孩子性格變得更好,融洽家庭關係。

5、利用現有電子產品推出的“防沉迷”模式,控制孩子玩遊戲的時間。另外,一些隔輩的家長可能慣著孩子,一定要事先和其他家人達成一致意見,才好統一行動。


彈棉花的CEO


沒有家長願意看到孩子沉迷於手機,然而家長對孩子強硬了,將手機沒收了,孩子的慾望卻不會就此停住,他還會想辦法偷偷玩,逮到機會摸到遊戲就不肯放手。而且採用這種高壓政策,看上去父母贏了,但孩子會對父母產生怨恨,並不會從根本上來認識到自己的問題。

怎麼辦?讓孩子玩,孩子就玩得不停手,嚴禁孩子玩,孩子就沉迷進去,無心學習。

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正面管教提倡父母要贏得孩子,而不是贏了孩子。眾說周知,孩子玩手機的渴望根本限制不了,那麼父母和孩子之間可以商量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提前約定」:玩遊戲可以,但要約定時間和規則,一旦違反,要承擔違約責任。通過這種方法,沒有任何一方會輸,可以稱之為“雙贏”的衝突解決辦法。

1、提前約定有什麼好處?

約定是父母與孩子一起做出的,孩子會更有參與感,也更願意執行。與父母強加給自己的命令相比,孩子會覺得約定的方案是自己的主意,有自主性。

2、做到這四點,就是一個好約定:

l 明確指出行為內容。

比如:不要說“每天玩手機時間不能太長”,而是約定“一天玩手機不能超過1個小時,玩手機必須是在完成作業以後。”目標要具體、明確,便於測量。

l 說明孩子完成約定可以得到什麼

少說“不”,多說“可以”。比如:不要說“如果你沒有完成約定,就不能看電影”,而是“如果你完成了約定,我們可以去看一場電影”,兩個說法意思雖然相同,但正面陳述的語言能鼓勵孩子朝著積極的方向努力,他完成目標的可能性就更大。

l 把約定書面化,並張貼在家裡的顯眼處。

約定好了後,不是口頭說說就行,而是要寫下來,最好是孩子寫,畫也可以,張貼在家裡的某個顯眼的地方。這樣當孩子不記得時,可以得到提醒。

l 是 “約”而不是“命令”。

家長在過程中,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建議,千萬別把“約定”變成你單方向的“命令”。

孩子的自控力畢竟還沒有那麼強,即使家長和孩子做好了約定,孩子也並不一定能次次做到。就像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孩子的改變,需要家長充分的耐心、愛心和鼓勵,千萬不能著急。

另外,最重要的是,與其擔心孩子玩手機,不如幫孩子找到更好玩更有成就感的活動,孩子自然會轉移注意力。家長幫助孩子發現和培養各種積極健康的興趣愛好,尤其多鼓勵孩子參加一些與同齡人有良性互動的團體活動,這是最根本最有效的。


三個孩子萌翻天


你好很高興可以回答你這個問題,平時作為父母的我們在孩子面前要做一個好的榜樣,孩子小的時候認知力不夠,有樣學樣,父母在做什麼,他就模枋什麼,父母就像一面鏡子。平時閒的時候不要總是孩子面前玩手機看抖音,這些都會給孩子造成不良影響,平時在孩子面前多做一些正能量的事情,多和孩子溝通,打罵是絕對沒用的,溝通才是最重要。





物流小哥哥


你可以跟孩子講好規則,看他配不配合。然後做好之後那就堅決的按照規定嚴格的去做。

像明星沙溢就有這樣的情況,他兒子喜歡打遊戲,怎麼說都不聽,沙溢跟他兒子說你玩遊戲是吧,那好 從現在開始,你不吃不喝不睡覺,就安心的玩吧,隨便你怎麼玩,電腦。手機都給你。

好了,他兒子聽到開心得不得了,拿起手機開始玩起來,躺著玩,坐著玩,趴著玩,各種姿勢之後換了電腦。聲音開的很大,但是孩子嘛,畢竟精力是有限的,所以玩著玩著就累了,想睡覺,沙溢把孩子喊起來,接著玩,別睡,一想睡就喊起來,接著讓孩子玩。最後孩子直接把手機扔了,說不玩了。

手機放在旁邊的音樂還要讓沙溢跟關了,說吵死了,聽到這個音樂就討厭。

所以對於幼少兒來說他們只是被剋制的反抗和遊戲情節內容的滿足才會入迷,如果家長想要給孩子改善這種情況一定要記得,心狠一點,因為你這時對他的狠是在幫助他,而不是等大了再去改正是不可能的。還有孩子的自控力是沒有那麼強的,就需要家長幫助,當然要跟孩子做好一個共同認可的規則,告訴他這是你自己決定的,並不是誰強迫的。要。以身作則,說到做到。


一五七七愛吃橙


現在的孩子一屆比一屆難帶了,這個需要家長的理解和陪伴,以下幾點,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1.控制每天玩手機的時間,多培養其他的一些興趣愛好

2.多陪伴孩子,放假時間帶孩子去旅行,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3.多和孩子溝通,設置一些獎勵懲罰機制,讓孩子積極向上



你的大臉學姐


作為家長:首先抽時間來陪伴孩子,增加孩子的業餘興趣愛好,減少對手機或遊戲的依賴。如果生活中的事比遊戲更有趣,這就談不上游戲會上癮了哦!其次幫助孩子規劃學習時間,比如:什麼時候該學習,什麼時候是玩耍時間,還有家庭時間等等。一家人多點溝通,家長帶頭不做“低頭族”。


靜靜媽媽Vicki


首先家長做好榜樣,在孩子面前不玩手機,其次抽出時間來陪孩子玩和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