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優秀,是家長教育不夠優秀嗎?這是孩子的班主任在課堂上說的?

麥杆菊的春天


“孩子不優秀,是家長教育不夠優秀嗎?這是孩子的班主任在課堂上說的?”關於這個問題我的意見是作為孩子的班主任老師說出這種話是不負責任的表現,更有推脫責任的嫌疑,還有就是對“優秀”的界定標準是什麼?是簡單的學習成績,還是思想品德、身心健康、興趣愛好等。

一、孩子的先天素質是內因

任何事物的變化發展是由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內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根本所在,外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外在條件。外因需要通過內因才能起到作用。就好比雞蛋在合適的溫度、溼度的情況下會孵化出小雞,石頭卻永遠也不可能孵化出小雞一樣,石頭和雞蛋本身就是內因,溫度、溼度只是外因而已。孩子是否優秀,跟孩子自身的先天素質有著非常大的關係。同班同學裡面,有的同學在老師的課程剛講一半時就已經懂了,而有些同學即使反反覆覆的講還是雲裡霧裡、一臉茫然。所以說孩子的與生俱來的先天素質對學習、事業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許多人不管怎麼努力也無法企及的高度,而另外一些人會輕而易舉的完成。

二、家庭是每個人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第一任老師

每個人出生後都是先接受來自父母的教育,從牙牙學語到蹣跚學步再到一些基本的禮貌禮儀等。所以說有一個優秀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要,他可以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長環境和學業支持,但卻跟父母的學歷、能力、地位卻沒有必然的聯繫。記得去年有一位學霸母親的寫了一篇關於孩子成長的文章刷爆的朋友圈,文中說到自己與丈夫都是名校畢業的博士,卻生出一個在班裡穩居末席的兒子,從千分努力卻萬分糾結到淡然接受的過程,其中所有的努力都“付之東流”。而許多來自貧困農村的優秀人才,小時候父母只是給孩子提供了最基本的吃穿而已,他們一樣可以考進名牌大學,成為各個領域的精英,為早日實現“中國夢”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三、教師對孩子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孩子長大後其學習的重點主要是在學校,每位優秀的人才的成長都離不開老師的培養,其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更離不開老師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的影響。要想成為大才更離不開名師的指點,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父母教給孩子一般是一些習慣、禮儀方面的,而一個人的知識體系的形成,人格魅力的養成都離不開老師的教導。

所以說關於“孩子不優秀,是家長教育不夠優秀嗎?這是孩子的班主任在課堂上說的?”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孩子不夠優秀,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不能把責任推給家長,也不能全部怪罪老師,要綜合評價考量。另外對優秀的判定也要公正客觀,不要狹隘的認為只有學習成績好才叫優秀。用對地方垃圾都可以變廢為寶,人也一樣,只有知人善任才可以發揮出“人才”的最大威力。假如讓“劉翔”去打乒乓球,讓“鄧亞萍”去踢足球,這個問題又有誰考慮過呢?


築夢驛站


大笑。我都五十歲了,我看家長的話,不對的多,也不起啥大作用(極個別的例外,比如德國著名的天才卡爾威特的培養)。我父母是公務員,當年我和我哥讀書的時候,我父母就對我們的學習很不感興趣,讓我兩別考大學了,接父母的班就行。理由是看學習太累人,別把我兩累壞了。我和我哥根本沒理他們,80年代中期一起考入了大學,當時可謂威震四方呀。你懂嗎?一般的家長,也就這水平,又不是什麼教育工作者,知道什麼教育孩子的事呀?老師才是專業的教育工作者,學校是專業的教育機構,這部分的責任才是最大的,不但是教知識,還要教做人,所以才叫“傳道授業解惑”。


zm139682913


1.我覺得首先要搞清楚什麼叫做孩子優秀,學習成績優秀就是優秀嗎?我曾經中途接手過一個班,班上兩個衛生委員,其中一個成績很差,在發展團員的時候,我推薦了他,很多學生反對。我在班上說了我的理由:前班主任給他佈置過一個任務,每天把我們班公共區的垃圾桶(一個)抹兩次,到這次入團他堅持了兩年。前班主任並沒有經常提醒他,而我也是接手以後很久才知道他有這麼個任務。試問在坐的有幾個能做到?這個孩子學習別說優秀,合格都要霸蠻,但能說他不優秀嗎?

2.一個優秀孩子的培養絕不是一方面能做到的,家庭學校社會缺一不可。


非得逼我出絕招


說一個我同事的例子吧!

孩子父親是北大的本碩博,從小到大學習成績自是不用說,愛好廣泛,愛好足球、繪畫,人也謙虛有禮,絕對是百裡挑一的人才;媽媽是復旦的碩士,教學科研能力都很厲害,這樣的父母夠優秀了吧!可孩子的成績穩居班級的後五名,而且孩子很孤僻,不合群!


我還認識一位水果店的老闆,夫妻倆都沒什麼文化,每天就是守著水果攤子,可孩子學習、運動各方面都拔尖!


孩子的優秀與否受多方面因素影響!說這句話的老師,就跟說出“沒有學不會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人一樣,都是極端主義者。


和風化雨


孩子的學習分別來自家庭、學校和社會,本來社會的影響不大的,可是現在網絡和多媒體的普及其實這塊對孩子的影響真心不小!這三塊裡面,最重要的是來自家庭的教育,最需要小心的是來自社會的!

現在很多的家長把教育直接甩鍋給學校,其實我覺得不對的,學校是教書育人,可是現在的孩子接觸的東西遠遠超過學校所能控制的!舉個真實的例子,我的女兒有一段時間(我比較忙,管控不力)裡用她奶奶的手機下載了遊戲中推過來的抖音,我一直不知道,她每天一有空就看抖音,然後學了很多社會上亂七八糟的東西!後來整天跟我講一些抖音上學過來的垃圾知識!我一看,麻煩了,直接刪除抖音!沒幾天又推送給她奶奶的手機,她又下載!後來我直接限制她奶奶的手機的上網,並且嚴重警告她不能看抖音上亂七八糟的東西!至此抖音對她的荼毒告一段落!

一個6歲的小姑娘她能知道什麼好壞,抖音上三觀不正的東西一大堆,作為家長不去管控一下,這個難道也要甩鍋給學校老師嗎?

女兒在讀幼兒園期間,有一段時間學了很多罵人的話回來,回家打了幾次,罵了幾次,現在不會學罵人的話;在讀幼兒園期間很多家長都會讓孩子帶零食過去,我不讓,結果女兒養成了混吃混喝的習慣,用了很久才糾正過來;學寫字,握筆姿勢不對,在學校老師沒有管,回家自己每天糾正,也不知道花了多久才有些好轉;幼兒園期間老師教了簡單的加減法,怎麼都掌握不了,回家後自己引導,下半年小學一年級,現在做的口算都是五位數的加減法......

今年女兒上小學,本來想放市裡的小學,因為沒有把戶口遷出去到市裡,所以只能排到第二批錄取,結果報名時都第一批都遠超錄取人數,這時我決定讓她回自己鄉鎮裡上小學,我自己也回去住!一定跟在孩子的身邊,這樣我才能發現她點滴的變化!這個是家庭教育,在教育的所有環節中不能替代的!為什麼我沒有選擇市裡其他的學校,因為離我住的地方太遠了,沒必要把孩子折騰來折騰去!我選擇自己鄉鎮裡的學校,因為近一些,班級裡的學生人數不多,控制在40以內!自己也做培訓的,我知道一個老師的能耐有多大!一個班級人數過多,勢必教育質量就要下降,不可能很好的管理每個學生!人數少老師才能有多餘時間去管孩子!上課的質量會因人數增多而有所下降!

我不會把我女兒的教育完全甩鍋給學校,畢竟每天接觸的是自己的父母!學校的教育固然重要,而父母的陪伴和言傳身教更為重要!孩子的優秀與否跟父母肯定有著重要的聯繫,父母的教導和引導尤其重要!自己沒有金山銀山留給她,那就留給她讓她可以收益一輩子的習慣!


小升初數學陳老師


簡短的說說。我做過兩次實驗,孩子今年上二年級。平時在微信班級看到老師發的圖片,或是聽老師說孩子這問題那問題的。就讓孩子在家待幾天。在家的過程中發現給孩子佈置安排好的事物,孩子都能一一照做。做完後及時處理彙報。本來感覺孩子自理能力提高不少。可是在放回學校,沒幾天孩子又按部就班的出現一些小問題。老師向校長,校長向我說孩子的這樣或那樣問題。我問校長你覺得都是孩子問題,咋沒聽你說你老師和學校有一點問題呢?就是成年人人比他大的孩子也不會是一點問題沒有的。再好的玉也不能沒有瑕疵。


原木890


完全贊同,交到老師手裡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半成品,如果父母的第一次初級加工不合格,那麼後續出殘次品的幾率會很大。老師只能教知識和學習方法,而底層的習慣和思維只能由父母來灌輸。我是平行思維,歡迎關注我們。





平行思考


你說的這個優秀具體指什麼?成績好?性格好?行為素質好?


從一定程度上來講,孩子的表現的確會反映出家庭教育的樣子,但這應該更集中的體現在孩子的性格、與人交往以及處事方式上。父母的不經意間的行為和語言、以及給孩子展示的生活交友環境,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然後因為接收了這些信息,孩子開始有了自己的價值理念和行為方式。


所以,當孩子的行為或認知出現偏差的時候,父母的教育和影響會佔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像是小習有個姐姐說話就特別不實誠,經常說大話,說假話。她爸也是大家公認的不靠譜。

再來說成績,小習高中同桌是班上第一名,是個真學霸了。一次,聽她說起來了小時候的事。她爺爺是個老兵,在她很小的時候,爺爺對她非常嚴格,每天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做作業,然後就是看新聞看書。小時候家裡的嚴格要求讓她養成了做事情非常有規劃,也非常專注的習慣。這對她的成長和學習影響特別大。補充一句,她可不是書呆子。有一種人成績又好性格又好,大概說的就是她了。


總之就是,我覺得無論是性格還是成績,和家庭教育非常有關係。但家庭教育真有好壞之分嗎?其實這也沒有什麼標準?不同的個體有著不同的生活,人也不是那麼簡單的生物,真要說找出一個原因,也是有點武斷了。


最後要說的是,身為老師,於情於理都不應該這麼說。


教習網


老師說孩子不優秀,這違反了基本的教師職業素養和綜合評價觀;家長說孩子不優秀,即不客觀也不符合公正。

首先,就受教育者屬性來說,作為家長和老師,應當客觀認識到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完整的生命個體;孩子之間也的確存在差異性,比如同一個生字有的孩子學的快有的慢;每個孩子都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比如有的孩子小學學習一般中學突然爆發等等;同時,我們應該知道每名孩子的成長進步都需要來自家庭,學校和社會關愛。

其次,就教育者的角度來講,老師說孩子不優秀,就目前的教育環境來說,最大的可能性是指成績。這是他忽略了孩子在其它方面的可能存在的優點,這樣片面評價在一定程度上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嚴重的導致孩子破罐子破摔。家長作為施教者的重要組成,更不能隨意評價孩子,不論是出自謙虛或炫耀心理還是真實想法,這可能會是壓垮孩子自尊心的最後一根稻草。

第三,就家長層面來講,自家孩子被老師說不優秀,首先應該客觀面對,即不要驚慌失措也不要到學校撒潑耍賴,更不能劈頭蓋臉批評孩子。其次要立即和孩子溝通,瞭解當前學習狀態、學習心理以及是否有其它困難問題;與老師溝通孩子近期在學校的綜合表現;與熟悉的同學瞭解孩子的課內課外表現,信息掌握全面後,再針對性解決,該補課補課,該鼓勵鼓勵,該忽略忽略。

總之,孩子的教育問題,是每個家庭的重要工作,作為家長,要注重自身修養,樹立良好的榜樣意識,從衣食住行做起,建立好的生活習慣;從待人接物做起,養成良好的處事習慣;從和諧家庭氛圍做起,培養孩子積極上進的心理習慣,促進孩子有序成長。且以為,這樣的孩子,想不優秀都難。所以,孩子成長,家長更重要。


數學的樂趣


不能直接這樣下結論,一個孩子從小在家庭中長大,家庭環境,父母的從小教育是最早的啟蒙教育,這是肯定的,學校教育的基礎是家庭教育 沒有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無從談起,即使入小學以後,孩子成長過程中也是一樣需要家庭教育的,是不可或缺的,聰明的家長都是積極配合學校教育,積極主動與教師溝通,即使在這個過程中發生了不同意見,也會通過和諧恰當的途徑和教師協調,達成共識,會藉助學校教育促使自己孩子進步,成才,成功,不會在孩子面前指責教師教育方法不正確,更不會去借某個事情教師處理不當公然找教師,這都是愚蠢的,教師不是神仙,也是有缺少教育經驗方法的 ,不管他們怎麼樣都是希望自己學生學習好 以後發展好,這是肯定的,如何利用,藉助學校教師的教育讓孩子進步,是家長的應該好好研究的課題,即使孩子回家告教師的狀,家長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說教師不好,應該主動帶著孩子到教師面前認真檢查錯誤,其中如果有不同意見要和教師背後交流,讓孩子對教師有敬畏之心,不能讓孩子有對抗,及其他不好心裡!個別情況也有,一定妥善處理,不要過激,教師和家長都是希望孩子進步 成才 應該不是矛盾的對立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