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員不密集可不戴口罩!戶外“撒歡”吧




人員不密集可不戴口罩!戶外“撒歡”吧

人員不密集可不戴口罩!戶外“撒歡”吧

專家提醒,戴口罩要分場合分情況來取捨;

疫情過後,健康好習慣應繼續保持

在人員不密集的公園景區或空曠地可摘下口罩透透氣。

隨著疫情形勢的變化,什麼時候可以摘口罩?什麼情況下要戴口罩?近日,湖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秘書組印發《湖南省社會公眾科學佩戴口罩指南》(以下簡稱《口罩指南》),對不同場景下佩戴口罩給出了科學指導。

除佩戴口罩成為生活新習慣外,一米線、勤洗手、用公筷、分餐制……這些“新規矩”,開始重塑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專家表示,疫情過後,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社會公德應在日常的生活中長期保持。

人員不密集的公園景區

可摘下口罩透透氣

最新發布的《口罩指南》進一步細化了不戴口罩、攜帶口罩和必須戴口罩的情形。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感染科主治醫生彭鋒介紹,此次更新主要是“少數熟悉的健康人群一起可以不戴口罩、小型會議在符合一定條件下不戴口罩、符合一定條件的工作環境可以不戴口罩”。

《口罩指南》明確,這些情形下可以不戴口罩。處於戶外、田間地頭、公園景區、街道、小區等空曠通風處,且人員不密集的地方;居家且家庭成員沒有發熱、咳嗽等異常症狀;個人獨處,或與少量熟知的健康人員共處;非群體性的室內體育運動;與熟知健康人員一起進行戶外體育運動等。

同時,按規定進行會場消毒、參會人員和工作人員體溫檢測正常、會場通風良好、參會人數控制在適當規模、座席間隔不少於1米的會場;在戶外空曠地帶舉行的小規模公務活動;個人獨居一室辦公,或與健康的同事同處一室辦公;在通風良好、人員間隔大於1米的隔斷式辦公區辦公,也屬於可不戴口罩的情形。

“指南中提到的少數熟悉的健康人群,應是平時比較瞭解的朋友、同事或親人,這類人群的活動軌跡比較安全,同時在室內會議時,會場應通風良好,人與人之間的間隔要保持安全線1米。”彭鋒表示。

外出時隨身攜帶口罩

視情況佩戴

那麼哪些情況下,口罩千萬不能取呢?醫院、汽車站、火車站、地鐵站、機場、大中型超市商場、賓館公共空間、公共交通工具、廂式電梯、監獄、養老院、福利院、精神衛生醫療機構等人員密集場所;圖書館、演藝、網吧、理髮店、美容院等人員流動性較大的場所;其他通風不良的密閉公共場所等,都必須佩戴好口罩。

此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無症狀感染者和密切接觸者;有發熱、咳嗽、打噴嚏等感冒症狀或自我感覺不適者;居家隔離、出院康復人員及與其共同生活者;職業暴露人員;餐飲從業人員和單位食堂工作人員等,也屬於必須戴口罩的人群。

“戴口罩要分場合分情況來取捨,外出時建議隨身攜帶口罩,視情況佩戴。”彭鋒表示,在人員不密集時,口罩備著就行,如果人員開始密集,那麼隨時佩戴口罩。

當戴口罩成為習慣,一些市民也意外收穫了“驚喜”。楊女士每年春季都會復發過敏性鼻炎,今年“不治而愈”了。“戴口罩的習慣挺好的,我要繼續保留這個好習慣。”楊女士表示。

“不在疫情期間戴口罩,通常可減少環境中灰塵、病原微生物的吸入。當然,前提是規範佩戴口罩,否則也可能不利於健康。”彭鋒提醒,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在不需要的場合下不合適長期戴口罩,以免影響通氣功能。

彭鋒認為,戴不戴口罩在不同的環境下,利弊不同。無論什麼環境,如果長期戴口罩,對於老年人可能影響通氣功能;對於普通人,可能會改變鼻腔黏膜的正常生理狀態。此外,口罩如果更換不及時,也可能成為病原體滋生的搖籃。

疫情過後

應繼續保持這些好習慣

“公筷就餐、勤洗手等好習慣,希望在疫情過後成為社會文明新風。”家住長沙芙蓉區的羅先生表示,長期以來大部分人形成的習慣難以改變,以前好友相聚吃飯,如果用公筷就顯得特別生分,而這次疫情正是大家養成好習慣的好時機。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副研究員王玉林表示,一場疫情讓老百姓意識到,健康的生活習慣有多麼重要。疫情過後,勤洗手、多通風、適當鍛鍊等好習慣,應長期保持在日常生活中。

王玉林介紹,日常生活中,在準備食物、餐前便後、觸摸自己五官前、咳嗽或打噴嚏後、接觸垃圾、撫摸動物和公共場所用物、外出回家、照顧病患等情況後,都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再用流水沖洗。

每天開窗通風換氣2-3次,特別是冬夏季開空調時節,或在密閉空間工作和活動時。在公共場所排隊和與人交談時,都需保持一定的距離。

“自己有感冒、肺結核等呼吸道疾病或空氣汙染比較嚴重時,應戴相適應的口罩。免疫力比較低者出入公共場所時,戴口罩對自己也是一種保護。”此外,在禮儀方面,王玉林提醒,打噴嚏時應將頭轉向無人一側,並使用紙巾或手絹遮蓋口鼻部,沒有紙巾或手絹時,可用肘部和衣袖遮蓋口鼻,還應做到不隨地吐痰等。

新冠肺炎讓大家意識到免疫力的重要性。“生活中,應注意休息,不疲勞,不熬夜,根據個人的身體狀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鍛鍊方式,堅持適度鍛鍊,提高身體免疫力,但切忌在過度疲勞時參加運動或運動過量。”王玉林還建議,在生活中,注意避免負面話題的討論,儘量不要產生消極情緒,時常保持樂觀心態。(據《長沙晚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