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一個47歲的單親母親,三年前喪偶,現在一人照料家中的婆婆和兩個十幾歲的孩子,由於家庭條件困難,疫情期間出現了多次突發小事故,一時間難尋幫忙。社工在電訪中得知了此事,一個多月以來,先後多次上門走訪,還為她鏈接到了定製暖心包的資源,幫助她解決燃眉之急,讓生活重回正軌。在服務過程中,社工除了鏈接資源,還著重傾聽、交流與溝通的,既授人以魚也授人以漁,幫助服務對象恢復、培養自助能力。這是南沙區東湧鎮南涌村分站近日一個服務故事。

自從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以來,醫護人員在前線披荊斬棘,社工也義無反顧加入到了服務行列,電訪、走訪社區進行排查與關懷。1月31日,南沙區東湧鎮南涌村分站還沒有回單位復工,但社工們已經投入到工作中,社工潘碧玲開始逐個電訪社區困難群體,瞭解服務對象的疫情防控必備物資的儲備情況,並向服務對象進行防控知識宣傳。


在電訪過程中,一個低保戶單親母親何女士,主動向社工傾訴近期家裡多個電器損壞,其中熱水器最為嚴重,一開啟就有大響聲。“家裡有兩盞燈燒了,一盞是婆婆房間的燈,一盞是樓梯燈,電磁爐用著用著也冒煙了,最嚴重的是熱水器,一打開就有響聲,非常危險。我們都不敢開著用,把熱水裝在桶裡後再關掉洗澡。”何女士向社工訴說著。


據瞭解,何女士三年前喪偶,和兩個十幾歲的孩子以及婆婆同住,家裡的熱水器已經用了十幾年,因為每天都要使用所以十分擔心安全問題,而且疫情期間維修店一直關門,她無法聯繫到家電維修店。於是,她想通過社工的幫助,買一臺新的熱水器或者找到有人幫忙上門解決這個問題。


“收集登記何女士的需求後,我們就向主任報告,商量服務計劃。”潘碧玲說,2月3日上班後就立即到何女士家中確認熱水器的損壞情況,同時向村委會民政幹部反映該服務對象的情況。


潘碧玲說,根據整理服務對象的需求,以及徵求各方意見後,他們想到通過社工站疫情期間推出的“暖心包”服務,先幫助何女士找到一個維修人員幫忙維修處理一下。“我們申請了‘定製暖心包’,定製服務內容是家電維修,立即由社工站發佈‘暖心包’認捐,招募維修專才志願者。社工同時將‘暖心包’認捐的公眾號推文群發到各個村居微信群,提高社區居民對社工疫情防控工作的認識和支持。”


兩天後,該“定製暖心包”被認捐了,招募到一位家電維修的專才志願者。志願者叫阿才,他看到這個消息後就認捐這個這個暖心包,據瞭解,他並不是專業家店維修工,不過他對維修熱水器等家電都很熟悉,做了多年志願者的他很快就認捐這項服務了。


2月6日上午,阿才下班後帶上工具和維修零件,和社工一同來到何女士家中,經檢查發現熱水器發出聲響的原因是水壓開關閥損壞了。阿才細心地將熱水器外殼拆裝檢查確認問題,並將自己帶來的水壓開關閥等零件換上,多次測試後熱水器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現場試用也已沒有何女士之前聽到的大響聲了。


兩天後,社工電話回訪何女士,她反饋熱水器已經可以正常使用了,並表達了對社工與志願者的感激之情。為了保障何女士家裡的用電安全,社工還報告了村委,讓他們安排電工上門檢查何女士家裡的電路情況,瞭解到原來是此前電磁爐使用不規範,沒有安全用電導致漏電短路,家裡的兩盞燈也燒壞了。


社工多次上門走訪服務,也“驚動”了何女士的鄰居,鄰居將家中一臺舊洗衣機送給了何女士,不過需要維修一下後才能使用。一直以來,由於經濟困難,何女士家裡一直沒有購置洗衣機,鄰居就發揮“能鄰里互助”的精神將舊洗衣機送給她,以解放他們洗衣服的雙手。




2月14日,何女士主動電話聯繫社工,求助他們找人上門維修洗衣機。“我們再一次申請了‘定製暖心包’服務,但是一段時間都沒有招募到認捐者,在其它社工站的幫忙下,聯繫到了一位會維修的志願者,無巧不成書的是,居然與上次維修熱水器的是同一個人。

”潘碧玲說,一個星期後,志願者阿才再次上門為何女士維修洗衣機,阿才還熱心、細心、耐心地給何女士講解各種家電使用注意事項,也提供了很多建議。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這是一個持續一個多月的服務案例故事,潘碧玲說,在這個過程中,社工除了為何女士申請暖心包服務,對於何女士提出的要求和困難,他們還給予多種解決方法和意見,幫助她能多渠道去解決生活中的小困難。


“這只是其中一個服務案例,類似何女士那樣的故事每天都在陽光天使社工的服務中上演著,而我們社工卻一次次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感染著身邊的人,潛移默化的教育著身邊的每一個人,例如何女士的鄰居,幫助服務對象甚至是社會,構建一個和諧的鄰居互助氛圍。


”潘碧玲感悟道,助人使之能自助,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給人再多的魚都不如教其織網養魚與捕魚,這始終是一個社工的思想內核。


圖/小天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