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怎樣才能成為反思性實踐者?

水竹居


教育和其他行業不一樣,他的最大不同是,老師是反思型實踐者,既知道怎麼做,還得知道為啥這麼做。我從內容和形式兩方面來談。內容從知識來談,也就是說,知道知識,還得知道這個知識形成過程中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只有這樣才能知道設計什麼樣的教學過程,運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來學習知識,形成學科素養。這是關注學科教學。

從課堂設計的形式來談。老師講一節課,對一節課的環節設計,也要知道怎麼設計和為啥這樣設計。也就是老師會講課,還得會從環節評課,為啥呢,因為會評課,得知道為啥會那樣設計講課。否則,會講課,但設計不科學,還會影響課堂效果的。雖然過程既有預設又有生成的變化,但環節還是要符合學科特點和學生認知特點的。這是對教學設計的評價。這個評價,老師一般都能說明白。

課堂評價無論從學科內容還是環節設計,都要圍繞兒童,圍繞她們如何成長。這樣的評價就是真正的教育性評價。

所以說,老師區別於其他行業的特點是反思,既知道怎麼做,還要知道為啥那麼做。也就是說老師是反思型實踐者。沒有反思的教師,專業提升不會有大的進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