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留住最后的福利?——说一说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这场国企大考

我所在的是一家国企,有着四十多年的历史,在几代员工的奋斗下,企业蒸蒸日上,持续发展,随着时间的沉淀,早期的开创者们、中期的建设者们都已陆续退休了。为了照顾好这些为企业的发展贡献了毕生精力的前辈们,让他们安享晚年,企业一直对他们进行着关心与照顾,而这些老同志,也感激企业没有忘了他们,也在用他们的方式支持着企业的发展。对于我们这些正当年的员工,也盼望着到自己退休的时候,企业依然能够保持这种传统,让我们继续感受到企业的温情,给予我们退休生活更好的保障。


能否留住最后的福利?——说一说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这场国企大考

美好的新生活


平静的日子,渐渐泛起了波澜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这几年国企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启了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新局面。国有企业作为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场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中,不再是种种利益交集的特殊存在,已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开始了自我革新。而这把刀刃向内的改革利器,正是指向了国企改革的深水区——既得利益


能否留住最后的福利?——说一说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这场国企大考

改革深水区——既得利益


“三供一业”移交掀起利益改革

2016年国有企业按照要求开展了“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我们单位也对职工生活小区的供水、供电、供气和物业管理进行了改造移交,并于2018年底顺利完成了此项工作。而这次三供一业移交,对我们来说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单位不能再为职工生活区三供一业提供方便,职工生活小区的物业管理费上涨了50%。


能否留住最后的福利?——说一说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这场国企大考

国企三供一业移交


改革没有停下脚步

改革没有停下脚步,在2019 年 3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指导意见》。作为一名管理人员,我意识到这场深层次的改革,真的来了。就在昨天收到了上级单位下发的“关于落实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的工作方案”,看了之后,想到即将开展的工作难度,想着之后的种种改变,我陷入了沉思。


能否留住最后的福利?——说一说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这场国企大考

当改革遇到退休人员


什么是“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很多国有企业因为历史原因,职工退休后,退休工资在当地社保领取,而日常管理工作还是由原来所在的国企负责。现在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指导意见》的要求,要全部转社会化管理。简单来说,就是国有企业退休人员以后不再由企业自己管理,全部要在2020年底前移交所在社区实行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与企业没有任何关系了。


能否留住最后的福利?——说一说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这场国企大考

国企改革进入深水区


为什么要做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一句话:减轻国有企业负担。

其实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我们国家早在十多年以前,就已经提出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的管理问题,多年来一直在通过试点的方式探索解决方案。那为什么一直没有下决心解决?一方面是当时国企改革还没有深入到触及广大退休职工利益这种深层次,另一方面是十多年前我们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这么健全,推进起来难度太大。而近来年随着我们国家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完善,社区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国企改革已经解决了很多问题,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全面推进,已经具备了彻底解决这个历史遗留问题的条件。


能否留住最后的福利?——说一说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这场国企大考

历史遗留问题 总要解决


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会给国企带来什么问题?

先来看有利的一面:,很多国有企业成立时间较早,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个人数庞大的退休人员群体,有些与在岗职工的人员比例达到1:1,有的企业更是退休职工人数远超在岗职工人数。这些退休职工从法律上讲与原企业已经没有任何法律关系,但长期形成的复杂关系,实际上很多事情都是企业给操办着,健康医疗、子女就业、孙子孙女上幼儿园、上小学等等。企业不得不设置专门的部门,配置一定的人员来处理这些问题,这无疑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日常管理带来了较重的负担。

通过把退休人员转为社会化管理,这将极大地减轻企业负担,让企业能够轻装上阵,更好地专注于生产经营活动,实现国有企业的核心价值。


能否留住最后的福利?——说一说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这场国企大考

如何做好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是个大问题


需要面对的两个方面

1、退休人员转社会化管理之后,企业将不再为其承担统筹外费用,这对有些退休福利较好的企业退休人员来说,是实实在在的个人利益损失,这可能会造成退休人员的不理解、不接受,增加工作推进难度;

2、对于在岗职工来说,退休后和现企业没了关系,企业也不再提供额外的福利待遇,长期被塑造起来的主人翁意识将会受到沉重打击,特别是临近退休年龄的职工,工作积极性可能会受到较大影响。


如何做好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我们单位在岗职工与退休职工差不多1:1,企业为退休职工每年承担了不少的福利待遇。例如每年一次的体检、生病住院的看望、生活问题的关照、逢年过节的慰问,到辞世追悼殡葬等等。长期以来形成的有困难找组织(找企业)这种观念将被彻底打破,转入社区之后,社区服务能力又不能完全填补之前企业给予的福利和服务空白,至于党组织关系划转、人事档案移交这些都是只是有些繁琐的小问题了。难点就在于这次是真真实实的触动了根本的

利益问题。


能否留住最后的福利?——说一说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这场国企大考

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哪里?


1、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这场改革可以说是国企的一场大考,需要制订出可行的操作方案,投入大量的精力,耐心细致的开展工作,避免激化矛盾造成不稳定局面;

2、对于在岗职工,可以一边要求按照文件执行、要求提高认识、要求转变观念,一边改进工作方式,完善薪酬待遇来解决他们的顾虑担忧;

3、对于已经退休、企业毫无约束能力的群体来说,除了多做解释说明,多做思想工作,避免激化矛盾造成不稳定之外,还要做好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争取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来共同解决问题;

4、同时要加强与社区的协作配合,在移交过程中多注意方式方法,提高退休人员对社区服务的满意度,减少抵触情绪和心理落差,逐步完成人员移交、人事档案移交、组织关系移交工作。

总的来说,对于很多国企来说,这场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任务不轻、难度不小,将会是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而这也将给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让企业重新构建适应于新形势下的企业文化,让企业重新思考在职员工的职业规划和薪酬设计,集中精力和资源专注于生产经营,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新的基础。

这场大考之后,是否还能够留下最后的福利?


欢迎您能关注支持,给予回复建议!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