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楊革風詩、詞、書、畫、印及理論藝術評述

楊革風(原名楊承偉)是讀我博士研究生的學生。他熱情奔放,極具激情,深知他是一位多才藝、善貫通、見解深刻而極富個性的詩人書畫篆刻藝術家兼學術理論研究專家。他的藝術成就與其勤奮和天資是分不開的,也與他的時代和文化背景密不可分。今承偉詩詞書畫篆刻作品出版,師生情深,遂欣然提筆。

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一批來自河南的書法藝術家異軍突起,以雄強的體勢、開闊的胸襟和勇於開拓的膽識,在當代書壇掀起了當代的中原書風。這股具有革新性質的藝術浪潮持久不衰。正

是在這場藝術革新過程中,革風以其別具一格的面目脫穎而出。他把詩、詞、書、畫、印熔鑄一爐,大開大合、虛實相生、知白守墨。從他詩詞中感受到樸實無華,繪畫與書法中感受到斑駁古滋的金石味。他篆刻的樸厚華滋大氣正是作畫寫字的氣概,大處求豪邁、小處求精嚴、師古不泥、趨新而不叛其規、不拘一格、勇於創新,從而做到不落窠臼,形成直抒己意的精神面貌,顯示出其強烈的藝術個性。

革風出生於世代行醫的中醫家庭。其父除精通岐黃之術,而且寫得一手很好的小楷,這樣革風有機會自幼受到藝術氛圍的薰陶,寫詩填詞習書畫印,刻苦勤奮,幾十年來從不間斷。更為重要的是他悟道了人生,把詩詞書畫印視為生活。生活中有詩詞書畫印,詩詞書畫印中生活。於世無爭,把自己的才情和思想滲入到詩詞書畫印之中。因此讀革風的作品,可以看到豐富的內涵,體會到強烈的震撼力。如同歷史上所有超越時代而富於開創的藝術家一樣,他的作品每每被人冠以“前衛”“先鋒”“現代派”等稱謂,但只要你仔細品析他的作品,便可發現類似這樣的稱謂並不十分確切。事實上他是來自傳統,基於他對傳統藝術的深刻理解,盡情地抒發個性,以至將傳統內涵隱於其中。

讀承偉的詩詞,像讀他的生活日記,無論自然界的景物,還是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像是我們所熟悉生活中自然而然的真實存在。情、景的統一,不單是外在真實存在的事物、景物,還有他的內心世界和感受,給我們真實的真感情。他的詩詞不在於技巧,語言,而在於他對宇宙、生命、生活的體會,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 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他的詩詞就像尋常生活,卻有哲理。革風的詩詞正如宋代王安石詩句“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革風在藝術上的成就首先得益於他獨到的審美取向。對書法而言,在研習“二王”一脈帖學系統之外,他把視角投向更為博大的書法世界,諸如他的論術文集《點線之道》從中國文字萌芽時期的刻符、巖畫、巖圖字到民國時期的書法藝術。這些來自遠古和現代都在他的書法作品中呈現。使得作品渾厚而高古,肆意而率真。他在書法中自如地應用繪畫墨法,首創“流雲沙雨大墨點”和“劍脊”筆法,有如庖丁解牛,不留痕跡,被很多當代書家借鑑師法,時時見於各類書展。革風在實踐中強調真草隸篆之間的相互融會,篆隸中展現行草的流動,行草中追求篆隸的厚重華滋。其篆隸中有草意,疾緩有度,方圓並舉。行草在深厚傳統內涵中展示出現代創新的意趣,如一曲大型交響樂,活潑而不失莊重,浪漫而不乏嚴謹。在當代毛筆失去其使用價值的背景下,革風大膽突破,他對於真草隸篆各種書體均能夠做到揮灑自如,渾然一體,在當代書壇產生強烈的反響。他的繪畫遠追唐宋元明,對徐青藤、黃公望、倪雲林、石濤、八大情有獨鍾;近研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大家,博採眾長,得神髓。作品在章法上強調虛實、繁簡、疏密和濃淡的統一;用筆與書法緊密結合,將書入畫,表情達意、抒寫性靈的筆法應用到繪畫的線條當中,使得繪畫作品超離簡單的寫,而達到人精神的境界。線條遒勁有力,在行筆謹嚴處,有縱橫奇峭之趣。現代社會是多元的,跨文化滲透、影響是一個重要的特徵,藝術創作東西文化的交流中也遇到前所未有的衝擊。革風首先強調中國詩詞書畫印藝術的民族性,認為只有深深地根植於民族文化,才能使詩詞書畫印藝術發揚光大,展現時代的生命力。他對西方繪畫、雕塑等藝術有深刻的研究,但他借鑑的是西方藝術的思想,而絕非簡單地將西方美術的構圖、技法照搬到中國傳藝術中,這正是他獨到的過人之處。此外,他在學習創作過程中,非僅圖事臨摹,師法前人,更重視師法自然,深切地去體驗大自然。令人歎服的是,革風曾數登黃山、泰山、華山等名山大川和風景名勝進行寫生,並寫下大量詩和創作感言,以至“法備氣至,氣至則造化入畫,自然在筆墨之中而躍現於紙上。”其誠所謂道法自然。革風高舉“水墨我魂”的藝術旗幟和創作宗旨,刻畫山澤大川性情與靈魂,《江山水墨魂》長卷巨幅作品著重體現精神層次上跳動的生命,物我兩忘,人的生命與山水的精神底蘊融為一體。黃山系列作品集中反映了革風的創作思想,正如他自己在畫記中所言:“每登黃山,都給我心有靈犀的藝術感悟,那瞬息萬變的雲海和雄渾峻峭的山石共同組成人間極致美景……黃山,來自宇宙的靈魂,我心中的神,給了我藝術的靈魂。”正是臨氣不臨形,寫心不寫跡,才情、膽識、精神與創造力表露無遺。事實上,革風不僅汲取山川靈魂,就是對人間一草一木,也充滿關愛,同樣在筆下展示大自然的生機。這一切源自他對生活、自然的熱愛,從而將萬物賦予生命力,從簡單中發現繁複的意蘊,並用藝術的手段來表達。革風的篆刻一方面緣傳統印人一樣,以秦漢印為宗;另一方面大量吸取秦陶文、璽印、封泥、磚瓦文和青花瓷押的風格與特點,將其融入印,使得他的印作品碩大而雄肆,粗獷而真率。楊革風善於總結,推陳出新,他在浙、皖印風和刀法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曲刀法”,開闢新印風。其作品的內容多為創作感語和詩句,把印的篆法和章法表現的痛快淋漓,發之至性。在詩詞書畫印融會貫通上,革風堪稱典範。他提出詩詞書畫印同源,在他的作品中得到真實的體現,詩詞中有畫意,書畫中有詩情,篆刻中有書畫之境。總覽他的詩詞書畫印作品。關鍵是能夠在師古的過程中不落俗套,別闢蹊徑。

一位藝術家的成就和思想離不開時代大環境的影響,同時也必然源於地域性特色文化的塑造。楊革風家鄉地處豫、皖交界,這使得他的思想深受河洛文化、中原文化和徽文化的多重影響。河洛地區文化積澱厚重,歷代名家輩出。殷墟甲骨,河圖洛書,無不給人沉甸甸的歷史厚重感。革風對藝術取法尚古,其思想根源正是傳統文化對他潛移默化的影響。而中原思想文化是中華民族思想文化的核心,也是百家思想集大成者。出於對前賢的敬仰和對時代的使命感與憂患意識,革風極力推進與我們時代相適應的主流文化的發展,提出“意像文化”的概念,得到許多專家、學者的支持。歷史上許慎、吳道子均出自中原,明末清初書法大家王鐸的藝術成就更是舉世矚目。革風得其思想,把碑帖融會貫通,中國的傳統文化促使他的藝術傾向於野逸強健、雄厚張揚、樸拙率真,從而表現岀強烈的創新意識。

從中原書風脫穎而出,全國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獲獎後,革風靜思十幾年,孜孜不倦地刻苦學習,創作出大量的詩詞書畫印作品,讓我從其作品中讀到他精五絕而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五絕貫通,別開生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