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该如何和孩子交流?如何正确引导孩子?

寂寞的写作人


家长和孩子要正常的相处,千万不要嗲声嗲气的跟小孩说话,不要老觉得小孩小,什么事都不懂,其实小孩远比我们想象的懂的多。要把小孩当成自己的朋友一样去交流。尤其不能忽悠小孩或是骗小孩,对小孩一样要言而有信。

如何引导孩子,这个问题范围太广了,得看什么事,才能正确去引导。比如叛逆问题,比如早恋问题等等。

总言之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的老师,言传身教很重要。父母以身作则就是最好的引导。



千千妈咪


其实作为家长,该如何引导自己的孩子,教育孩子,已成为家长们头疼的一件事了。下面大家就一起来看看家庭教育孩子的十大方法吧。榜样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行为来影响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如同学、邻居、教师、英雄模范人物、文艺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革命领袖的优秀品质,都是子女学习、模仿的对象。不管家长的言行是错误的还是正确的,对子女都有十分深刻的影响。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时时刻刻、处处检点自己的言行。家长要有意识地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家庭是子女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长要组织好生活,处理好成员之间的关系,坚持正确的道德行为为准则,形成团结和睦的家庭气氛,建立井井有条的生活秩序,以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批评和惩罚都是对子女不良思想行为的否定,不过后者是对严重不良思想行为的一种教育手段。批评惩罚时,首先要全面了解情况,掌握不良思想行为的具体情节和严重程度,从错误的实际出发,批评是指出危害、思想根源,否定其思想行为,使之感到羞愧和痛楚,进而产生改正错误的动力。批评时不要讽刺,不要奚落,不要谩骂。惩罚主要是剥夺某种权利,而不是体罚,不是侮辱人格和摧残身心。这样引导孩子才能够正确的。


烦恼嘎嘣脆


交流,是双方的。交流的基础是听,父母首先需要去放下评判,倾听孩子,了解孩子的想法。或许你觉得孩子的想法不对、不够好,但那仍是孩子自己的想法,是孩子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感受产生的想法,虽然不是一个完美的想法或主意,但这是孩子独立思考的第一步,不论如何,别先记着打断或评价,先让孩子说完。无论他说了什么,先肯定正确的部分,再平静客观的给出建议。成年人的话语对孩子有天然的影响力,孩子多半会考虑父母的建议,做出调整。


忆北知


怎么去跟孩子沟通呢?我是这么总结的,孩子不听话,可以在孩子身上找问题,但是也应该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比如动不动就发脾气,不了解他的心,要求太严格,标准太高,不说话算话,当他想做自己的事情的时候父母不让,总在骂他的时候夸奖别人家的孩子等等
别以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其实孩子虽然嘴上说,但这些不满意已经在他心里了,孩子的这些不满意都可能成为向父母说“我不”的理由


所以当孩子对你说“我不”的时候,我们要有耐心的去问,去看,为什么,怎么了,去理解他的想法,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4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a697caa90887422da6b030b3e1f93d58\

许晓萌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2dae4da174be42cb831f4119ebeba5de\

游小范妈妈日记


首先,你得把孩子当作朋友。不要用命令的口吻跟孩子说话,孩子感觉到你的善意,他会告诉你原因。如果是对的,你也告诉他。如果是错误的,你也告诉他,为什么错了。如果是家长错了,你得改正自己的错误,并且让孩子监督。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齐妈小厨房


首先,一定要清楚孩子的情况根据孩子情况要求孩子不能拿成年人的要求去要求孩子不能过分要求。其次要多夸奖孩子给孩子建立信心,夸奖孩子一定要夸具体的点不能笼统,即使批评孩子也要具体。最后,可以找孩子感兴趣的话题。


北纬28度航行zxw


随他的意愿,孩子也是人不要给他太多压力


秋意浓286682300


针对不同年龄层的孩子,家长是需采取不同的沟通交流方式。不知道你家孩子多大,因此就不做技巧、方法上的具体分析了。

但咱么可以从整体说说,家长在孩子的教养上,最好是能保持“爱”与“规则”并存。


什么时候讲爱,什么时候讲规则?是不是要又分年龄阶段?

其实,“爱”和“规则”犹如硬币的两面,它们是不同的外在表现形式,从本质上来说是同一回事。

因为养育孩子时,有品质的爱,总是带有规则的;有品质的规则,总是带有爱的。就和东方哲学提倡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同一个道理。


举个例子:

从年龄上来看,0-2岁的婴儿,他们需要无条件的爱,养育者的确是越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会让他们越安全。但,满足需求不代表没有规则。你的确可以无条件给予TA爱,但如果TA要一天吃100颗小糖果,你会答应吗?这关系到TA的身体健康,那么你还是会有规则的对吧?

也就是说,无条件的爱,不代表宠溺,不代表父母没有原则。而规则,不代表没有爱,不代表严苛。

你可能会说,这好难分辨啊,还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一点放松,什么时候多些规则。

你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考量:

一是情绪层面。当你给予TA爱或规则时,经过协商,是不是情绪上彼此都是轻松的。如果亲子间通过协商,认为可以执行,比如今天只写一门课外作业,不用写两门。孩子很开心,你也觉得让他放松一下挺好,自己心里也不纠结。那么,这个“爱和规则”就做到了平衡。

二是现实层面。是不是这件事对大家都有益处。

比如:TA吵着要一天吃100颗糖,如果你同意了,虽然情绪上TA开心了,你可能勉强觉得情绪上可以接受。但这对TA的身体无益。那么,就不能随意打破规则,纵容了孩子。


再比如:最近已经给孩子买了很多玩具了,TA还非得吵着要买一款新的,并且在玩具店门口哭闹。那么你就要清楚,如果此时给TA买这个玩具,以后TA就可能以为通过哭闹就能掌控别人,这样对TA性情培养不利;

另外,TA还可能通过哭闹来掌控你,认定只要在外人面前哭闹你就会破坏自己树立的规则,你的权威性会被打破。这时,你就会内心坚定许多,知道怎么做是对自己和对孩子都有益的。就不会因为一时尴尬、觉得没面子、怕孩子在公共场合哭闹,而松口给TA买了。


总之,0-2岁婴儿,父母都需要爱与规则并存地对待他们。那么孩子年龄越大,越需要父母将这两者合二为一,通过智慧运用在生活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