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上海排名上升至第四

據中國證券報,3月26日,國家高端智庫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與英國智庫Z/Yen集團共同編制的第2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 27)報告發布。該指數從營商環境、人力資源、基礎設施、發展水平、聲譽等方面對全球主要金融中心進行了評價和排名。

本期指數共有108個金融中心進入榜單,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排名依次為:紐約、倫敦、東京、上海、新加坡、香港、北京、舊金山、日內瓦、洛杉磯。報告指出,上海排名上升位,位列全球第四。相比上期,紐約、倫敦和北京的排名未出現變化。

報告顯示,十大金融中心評分普遍出現下降。受英國脫歐、全球金融不穩定、外圍擾動等不確定性因素影響,本期十大金融中心中,除日內瓦的評分有所上升,其他中心的評分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香港和倫敦評分下降最多,降幅分別為34分和31分,紐約、上海和新加坡評分也下降明顯,分別下降21分、21分和24分。倫敦和紐約的評分差距正在加大,而與東京和上海的評分差距則為1分。在全球頂級金融中心評分普遍下降的背景下,各金融中心的差距也較往期有所縮小。

從區域對比來看,亞太與歐美金融中心表現形成反差。本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顯示,亞太地區金融中心的評分和排名表現不如人意,其中下降的有15個,上升的有10個,

這反映出受訪者對亞太地區金融中心發展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缺乏信心。而西歐金融中心排名上升的有23箇中心,排名下降的有5個,北美地區11個金融中心有3個進入全球前十。儘管本期亞太地區金融中心的平均評分仍高於西歐和北美地區的金融中心,但差距已較往期有所減少。

目前,上海取得歷史最好成績,位列全球第四,而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排名則位列第三,前兩位是紐約和北京。

2020年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關鍵之年,也勢必將促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上海金融中心建設與人民幣國際化相輔相成。關鍵時刻,如何在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同時,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如何加強與國際規則和制度的對接,更好地把握人民幣金融市場的定價權?

3月7日,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與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FI)在線上聯合召開SFI閉門研討會第89期暨CF40雙週內部研討會第279期,多位與會嘉賓就“人民幣國際化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這一議題展開討論。

與會專家表示,當前,外部環境趨緊,全球經濟格局正發生重大變化,人民幣國際化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都必須提速。需在二者的交匯點發力,打造一個全球性的金融開放式平臺,同時還要設立一些普適性的基礎規則,如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本幣和外幣規則、國際通行的基礎設施。

在人民幣國際化方面,專家認為,現階段的人民幣國際化戰略需稍作調整,在堅持市場需求導向原則的同時,央行等部門貨幣管理當局,應該更加積極主動有所作為。

對於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發力點,專家認為,應發揮好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對於促進人民幣國際化所起到的渠道作用,可以將上海打造成為世界領先的外匯交易中心、人民幣資產配置中心,以及中國跨境投融資的服務中心。

跨境投融資中心的建設將有效成為二者的交匯點。通過積極建設在岸市場,能夠有效幫助我國提升貨幣定價權、發揮貨幣政策有效性和維持國家經濟金融安全和穩定。

重大機遇出現,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人民幣國際化需交匯提速

屠光紹: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上海該怎麼做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上海排名上升至第四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上海排名上升至第四

監製卜海森 李俊虎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上海排名上升至第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