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病死五丈原,司馬懿不敢與諸葛亮交戰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諸葛亮病死五丈原,司馬懿不敢與諸葛亮交戰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青龍二年,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為這一戰,諸葛亮做了三年的準備,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解決糧草供給問題,一方面他用了三年發展農業,製作木牛、流馬將糧食運集斜谷口,並在那裡建立了倉庫;一方面,駐軍五丈原後,分出一部分兵力屯田,作為長期駐軍的基礎。


二是大力開展培訓,對將領講戰略戰術,對士兵苦練殺伐技能。


三是積極爭取同盟支持,出兵時,諸葛亮派人前往吳國相約同時大舉舉兵。

諸葛亮病死五丈原,司馬懿不敢與諸葛亮交戰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此次出戰,諸葛亮“悉大眾十萬由斜谷入寇”,大家注意這個“悉”字,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說諸葛亮六出祁山總兵力不超過十萬的原因,因為蜀漢當時總共就只有這麼點兵力。諸葛亮抵達郿縣後,駐紮渭水之南,司馬懿領兵渡過渭水,也駐紮在渭水之南。兩軍相持一百多天,諸葛亮多次挑戰,司馬懿就是不出兵。後來諸葛亮病重,臨死前安排死後退軍的事,命令魏延殿後,姜維做副將,還說如果魏延不服從命令,軍隊便自行出發。諸葛亮死後,楊儀整頓軍隊秘密退回斜谷。老百姓跑去報告司馬懿,司馬懿率軍追擊,而姜維令楊儀調轉戰旗方向,擂響戰鼓,作出要迎戰的樣子,司馬懿見狀便鳴金收兵,不敢向前逼近,老百姓為此編出了“死諸葛走生仲達”這樣一句諺語。

諸葛亮病死五丈原,司馬懿不敢與諸葛亮交戰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司馬懿真的害怕諸葛亮到這種程度嗎,為什麼屢次和諸葛亮對峙,司馬懿都不敢與諸葛亮正面交戰呢?我覺得司馬懿的內心是複雜的,仔細分析,我認為司馬懿不與諸葛亮交戰,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司馬懿確實欽佩諸葛亮,不敢輕易與之交戰。

我們之前講過,諸葛亮第五次出兵北伐退兵時,司馬懿一路尾隨諸葛亮,跟得很緊,卻不與之交戰,在張郃等人的言語刺激下,司馬懿命令出兵,結果張郃被諸葛亮伏擊而死。而且蜀軍退入斜谷後,司馬懿曾到諸葛亮駐軍的營壘去查看,還感嘆說:“天下奇才也!”說明司馬懿內心深處一直覺得諸葛亮是一個神秘的人,難以琢磨,此次實地查看,證實了自己此前的猜測,才發出這樣的感嘆。

諸葛亮病死五丈原,司馬懿不敢與諸葛亮交戰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第二,魏明帝曹叡要求他堅守不戰。

有兩處能夠證實這一點,第一處是面對吳軍準備大舉進攻新城時,滿寵想要轉移新城守軍而引誘吳軍至壽春,但曹叡不同意,因為新城是個戰略要地,他料想孫權肯定攻不下新城,他也將親自前往新城,而面對兩線作戰,曹叡最擔心的還是諸葛亮,他命令司馬懿:“但堅壁拒守以挫其鋒,彼進不得志,退無與戰,久停則糧盡,虜略無所獲,則必走;走而追之,全勝之道也。”要求司馬懿堅守不戰,挫敗蜀軍鋒芒,耗盡糧草,必然撤軍,等撤軍時再追擊,才能穩操勝券。第二處,是司馬懿與諸葛亮相持時,諸葛亮因為求戰不得,就把婦女用的頭巾、髮飾和衣服送給司馬懿,司馬懿惱羞成怒,上表請求出戰,但“帝使衛尉辛毗杖節為軍師以制之”,曹叡再次制止了司馬懿出兵。

諸葛亮病死五丈原,司馬懿不敢與諸葛亮交戰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第三,司馬懿並不想與諸葛亮交戰。

很多人覺得這個原因很奇怪,其實不難理解,這個原因,有兩個人道出過真相。


一個便是諸葛亮,姜維見司馬懿受辱都不出戰便對諸葛亮說,曹叡符節到了,司馬懿不會再出戰了。諸葛亮說了一句話:“彼本無戰情,所以固請戰者,以示武於其眾耳。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豈千里而請戰邪!”諸葛亮看透了司馬懿不想出戰的心思,他之所以上表請戰,那是做給全軍將士看的,正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如果想攻打我,又怎麼會千里上表請戰呢?

諸葛亮病死五丈原,司馬懿不敢與諸葛亮交戰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另一個人,就是司馬懿自己,司馬懿臨終前說:“吾事魏歷年,人皆疑吾有異志,吾嘗懷驚駭。”這句話可以這樣理解,曹魏政權中,從上到下多少人都懷疑司馬懿有異心,司馬懿為此常常坐立難安、如履薄冰,所以他不與諸葛亮交戰,一方面,叫槍打出頭鳥,功高蓋主之人往往都沒有好下場,司馬懿那麼聰明的人他不會不知道;另一方面,叫“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他要留著蜀軍對曹魏的威脅,只要威脅還在,曹魏就不會輕易動他,而所有這些,其實都是為了自保,所以他不會與諸葛亮交戰。


怕諸葛亮有,聽命於曹叡也對,但都是表面上的,為了自保而不與諸葛亮交戰,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