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紅的李子柒視頻中的多模態話語分析

互聯網時代,人們使用的交往方式和交際模態發生很大變化,以各類社交軟件為載體的信息傳播愈加豐富多樣,其中攜帶的內容也打破了唯語言獨尊的局面,而是由多種模態的形式共同完成,包括圖像、聲音、音樂、服飾、器具、行為等非語言符號在信息傳播中的地位逐漸提升。以短視頻為形式的傳播,在2016年後逐步發展並呈現井噴狀態,其聲畫具備的優勢,垂直化、多領域化、豐富化等特點吸引了大量用戶。本文以李子柒的短視頻為例,分析其視頻中的特色元素,運用多模態的話語分析、探討其視頻傳播爆紅的原因。


爆紅的李子柒視頻中的多模態話語分析


多模態話語的定義,可以認為是兩個、兩個以上的內容、形式傳播同一種聲音,表達同一種意義。張德祿認為“多模態話語是運用聽覺、視覺、觸覺等多種感覺,通過語言、圖像、聲音、動作等多種手段和符號資源進行交際的現象。

李子柒作為微博知名美食視頻博主,被譽為“東方美食生活家”,她的視頻多以美食為內容,表達中國傳統的田園生活,彰顯其對生活的熱愛,性格的獨立自強等。該視頻以微博為主傳播陣地,同時在抖音、快手、嗶哩嗶哩、今日頭條、YouTube等在多個國內外社交平臺上傳播,截止到2020年1月1日,李子柒微博粉絲已達2190萬粉絲。

從構成模態來說,李子柒視頻中以李子柒本人和李子柒奶奶為身體模態,文字、圖像、美食、顏色、器具、動物、植物等非身體模態的多模態組成,共同傳達出人與自然、天然合一的圖景。下面從視覺語法理論出發,對李子柒視頻進行多模態話語分析,解析其視頻的深層含義。

(一)李子柒視頻的再現意義

再現意義,即如實還原現實生活中的人、物、時間、地點以及人的內心世界。(Kress&van Leeuwen,1996)。再現意義包括敘事再現和概念再現,其中,敘事再現是多模態中的言語、心理、動作、反應過程構成的敘事再現。

在李子柒視頻中,每一個視頻都是圍繞一道或多道菜品展開,美味菜餚在製作的過程中均以文字佐以解釋,在不同場景中的不同視覺符號都是敘事再現,構成了整個視頻所傳達的理念。歷史上的中國農民都是靠自己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動獲取食物,以便自給自足的生存。在這種小農經濟的生存方式中,農民並未從這樣的束縛中解放出來。21世紀的中國農村,日益空巢化、空心化,青壯年勞動力日益流出,老齡化的農村依舊依靠土地來獲得生存上的滿足感,精神上的富足感。其中,女性正在家庭中居於“守護”的位置,她們的角色規訓其“相夫教子”的本位,這種論斷與李子柒視頻中所傳達的“女性獨立自強”不同,李子柒視頻中把女性的家務賦予一定的美感,並且夾雜著經濟價值。

李子柒使用的炊具多陶瓷、竹木製品,再現了中國農民在小農經濟時代使用的犁、壩、木掀、漏斗、瓢、案板、地鍋等傳統器具;其製作的過程多泡、蒸、煎、煮、拌、濾、燒、悶等傳統工藝手法再現了中國傳統美食製作流程;從播種、收穫的時間過程,到生火、做飯行為過程,這樣一個簡單的程序中正是再現中國傳統女性現實的日常生活。在李子柒視頻中,以多種符號展現的模態話語,共同傳達出中國傳統的生活方式,展現中國人勤勞樸實的價值觀。


爆紅的李子柒視頻中的多模態話語分析


(二)李子柒視頻的互動意義

互動意義多體現在人際功能中,即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在視頻中,主要涉及視頻的生產者、參與者、受眾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及受眾對事物的態度。

在李子柒的視頻中,主要的參與者是李子柒和李子柒的奶奶,或者出現一些李子柒的鄰居,而受眾多為以互聯網的方式呈現,即在視頻底部的評論、轉發、留言、抽獎、彈幕等方式進行互動。互聯網時代,更需要互動來進行大眾傳播、人際傳播,“通過互動社交,人們獲得身份認同與歸屬感,由分散的個體形成圍繞特定符號的群體,獲得情感能量的補償[]。”李子柒的美食視頻作為一種“迴歸田園生活”的象徵性符號,其粉絲也多熱愛生活,嚮往田園的情懷,這種互動在互聯網平臺上,更多的呈現一種“情感互動”。

李子柒視頻中與奶奶之間的孝親情感、與鄰里之間互助的情節、與動物之間的餵養行為、與植物之間的採摘行為都是中國傳統情感的延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蘭竹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象徵著重要的審美人格,在李子柒的視頻中,有冬日的臘梅迎雪而立,蘭花的芳香入食材而生,深秋的菊花迎風傲霜,竹子的堅硬四季常青,象徵中國人的內涵品格和道德文化。同時,也能夠看到空中的鳥兒,青菜上的蟲子,圈子裡的羊鴨,院子裡的貓狗,這種人與物之間的鏈接互動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所羨慕的生活,受眾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也會出現移情的心理,從而產生情感的互動。


爆紅的李子柒視頻中的多模態話語分析


(三)李子柒視頻中的構圖意義

構圖包括取景、信息值和顯著性。圖像在整個模態話語中居於重要的位置,圖像中的不同元素都必須保證其傳達的意義一致,這就需要生產者在製作視頻的時候,應選擇最能夠表達含義的景緻。根據視覺語法功能,信息值是傳達的實際信息,顯著性是信息中能夠引人注意,讓人思考的模態話語。

李子柒視頻的拍攝多使用靜態的拍攝手法,呈現出“慢”的生活場景,配著較為古典的音樂,將日常生活中的一餐一飯以視頻的形式傳播,這種內容的呈現不僅能夠娛樂大眾,也能夠讓受眾得到感官的滿足,心靈的洗滌。“在消費時代,生活的意義被簡化成一種象徵藝術和美的格調,藝術和美變成了淺表的符號,受眾在接受這種消費符號中得到滿足,也藉助消費得到釋放。”在李子柒的視頻中,多模態話語的圖像傳達慢生活的意義,不斷地引導受眾在快節奏的生活中尋找平衡點,牽領著受眾不斷地回憶,不斷地放鬆生活的壓力。

李子柒視頻的製作多跨時間呈現,從“一粒黃豆到一滴醬油”、“初春育苗,夏吃秋收”、“春末秋甜到盛夏果實”等視頻皆挑選一定的節氣耕耘、收穫,這種週期性的製作方式體現出中國二十四節氣的文化,其顯著性的節日也體現構圖意義的一致性。視頻中,文字信息穿插在圖像中,引著觀看者去思考參與者的行為,參與者的鏡頭以靜態的方式體現其動作,凸顯人物的狀態,再用古典的音樂舒緩人物的行為,向受眾展現著鮮活的故事,傳遞著寧靜的生活圖景。

從多模態話語分析角度,以李子柒視頻為例,對其傳達的中國文化進行意義解讀,闡述了李子柒視頻在傳播時的再現意義、互動意義和構圖意義。研究發現,李子柒短視頻在表現再現意義時通過中國傳統女性勞作時使用的器具、手工藝法能還原現實生活中的人、物、行為等;在表現互動意義時多采用社交媒體平臺上的抽獎、轉發、評論等與受眾建立情感力量;在表現構圖意義時把文字和圖像協作生產,傳達出慢生活的田園態度。圖像、文字、人物、動植物、音樂等都是多模態話語中的重要部分,它們有機結合傳達出消費主義視域下的反消費主義情懷,也彰顯中國自古以來對田園生活的追求和嚮往,督促人們在快節奏的城市生活中,放下包袱,洗滌心靈的生活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