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综合利用 点“草”成金变废为宝

近日,在突泉县太平乡五星村道路两旁的耕地里很是热闹,隆隆的机器声作响,瑞尔生物质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的打包队正在对农田残留的秸秆进行打包,打包机的驾驶员钟立新介绍说:“我们打包队一天能打包秸秆60吨到70吨,我们把秸秆拉回厂子,生产转化成清洁燃料,转化后的秸秆燃料污染近乎没有。”

秸秆综合利用 点“草”成金变废为宝

为了严防秸秆焚烧现象的发生,近年来,突泉县大力倡导秸秆多元化利用,在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尝试和探索,形成低成本、高效益的“绿色循环经济链条”,使昔日让人劳心费力的秸秆,成了今日农户手里致富增收的“宝贝疙瘩”。

秸秆综合利用 点“草”成金变废为宝

为科学利用秸秆资源,杜绝燃烧隐患,突泉县不仅在废弃秸秆回收转化利用的企业上下功夫,今年还多次召开秸秆综合利用会议以及现场会,推出了突泉县农田秸秆回收利用五步法“两搂两运一打包”模式,实现秸秆综合利用新体系,强力推进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

为了有效防止秸秆焚烧现象的发生,突泉县农科局积极组织县内多家企业和合作社,出动30台秸秆还田机对全县的秸秆进行还田。突泉县农机推广站站长高大成介绍说:“现在国家提倡秸秆还田,并出台了一项土地治理项目,秸秆全量覆盖的农田免耕播种每亩补助70元,半量覆盖的每亩补助35元。”

秸秆综合利用 点“草”成金变废为宝

马银山是学田乡胜利村村民,在2019年他就开始在自家1000多亩地里尝试秸秆还田的种植模式,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马银山是真真切切的尝到了其中的甜头。“现在这地种的都硬了,而秸秆直接还田,能有效增加地的腐殖质和土壤肥力。眼下可能看不出来效果,三年后那效益就显现得更加明显了。”马银山开心的和记者介绍道。

秸秆综合利用 点“草”成金变废为宝

拓宽“出口”,变堵为疏,突泉县解决秸秆焚烧、实现综合利用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现如今,秸秆“变废为宝”已经深入到突泉县各乡镇村民的心中。不焚烧,零污染,空气更清新,土壤更肥沃,土地更丰收……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的好处在突泉县已充分显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