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写诗的人不多,你是不是其中一个?把你的得意之作拿出来欣赏一下吧?

云言云语


一、七绝•《端午悼屈原》

(其一)

孤傲洁长天地间

汨罗一去誓非还。

史轮滚滚今何在

唯有离骚镇贼奸

(其二)

衣袂飘飘淤出莲

汨罗尸入岂长眠

桑田沧海几经落

犹有离骚香万年

二、《蝶恋花•赶春》

水泄竹流香柳遇。燕子归时,碧水悠悠聚。 雨挞絮泥风起舞。乱红零落芽新踞。

淡缕青纱休笼树。万鸟齐鸣,天地茫茫羽。 且望天寒风日暮。更需飞燕登云去

三、七律•题图书馆

漫漫人生莫惘徨,有书伫立在一方

毫厘泼洒几回墨,笔画渊集万卷藏

雪踏无痕风续落,雁经留影羽飞翔

沧江月横千帆过,玉宇星飘万古扬

含义 :

1.颈联旨意、借用:踏雪无痕、雁过留声—这两个词语本来指反义词,颈联的两句相互对比。 2.尾联与颈联再形成对比,赞颂图书馆,万物逝去,唯有它包含的知识在星空中永远不息,星飘万古,流传下去。 3.“沧江月横千帆过,玉宇星飘万古扬,”工对,“沧”的近义词可同义“苍”对“玉”,皆是颜色;“江对“宇”(天空),月对星,横对飘,“千帆过”对“万古扬”。四联皆对,只不过首联宽对,其余三联工对。


玉海棠诗


晚秋

枫叶红尽已凋零,

菊花吐香味正浓。

长空鸿雁鸣声里

吟来清晨露霜凝。

枫叶尽染红,

菊花香正浓。

空中一排雁,


远山近水情意浓


男女同乐趣头条,

家庭和睦相处美,

都要有个爱国心,

勤奋力争论英雄,

最好盛世华庭裕,

诚信互赞群名言,

世界和平也有咱。


焕芹5


🍃🍃四海客🍃🍃

玉关飞雪嘉峪寒,

祁连皑皑几春秋,

残阳如血阵阵雁,

大漠孤烟沙海舟,

往昔驼队铃悠悠,

叮叮当当牵驼人;

故乡月,江南雨,

阡陌柳色年年春,匆匆过,

人不寐,晚风细雨寂寥客,

浦江笛声远,夜阑珊,

举杯浇愁红尘寞!

每年秋末天气转凉,从西伯利亚迁徙的候鸟飞越戈壁大漠蔚为壮观,一行行大雁等伴随夕阳越过祁连山远去,七十年代还有驼队运送物资,一个驼工牵十几头骆驼行走在茫茫戈壁,脚步坚实迈向远方!


无忧谷逍遥子


好现来一首打油诗吧,

岭含枫火烧云艳,

江存墨绿映蓝天。

几多黄菊香满地,

数声鸿雁催渔帆。

常叹飞花付流水,

借许东风染秋颜。

青川越马天际远,

长河落日夕阳残。🍃🍃🍃


风吹麦浪老闫


花落只能怪寒冬,天不下雨水淌空,人间草木靠光养,唯有日月出在东


用74992046978


《母亲的相片》:

每次从广东回家

我都会首先去到堂屋

站在母亲的挂像前

看着沧桑的母亲

一头的银色白发

轻轻地叫声妈妈

她那苦难的脸上

瞬间有了一丝笑意

我当然知道

母亲已经离开我们多年

不过你叫她一声

她一定能够听得见

儿子还在想念着她

她吃了那么多苦

从来都没有怨言


时光的镜象


仗劍獨傲立洲頭,楫水問道龍答同。仰天長嘯惊雲散,湧浪晏安水波平。


阳春白雪28285321


这首诗《树人》写于当时看完王宝强的——树先生,久久不能平静,继而又想起了我们村的树人。我们村的树人本来有两个,我走了就只剩下一个了。

如果我是树人

如果我是树人

村子里最不被瞧不起的人

我说的话没有分量

地位也无足轻重

我的孩子没有伙伴一起玩

老婆碎碎念说我没出息

如果我是树人

我也会有兄弟

酒场热情的兄弟

是兄弟就替我喝了这杯

我不记得喝了多少杯

我的兄弟

我喝的不省人事趴在桌子上

恍惚听到他们说我是傻逼

如果我是树人

我也有出人头地的志向

每年都比别人多包二亩地

太阳还没起来我就在地里

月亮升起来的时候我还在劳作

只是二亩地也实现不了我的梦想

一年到头微薄的收入

买不起孩子想要的玩具

老婆也没买过化妆品

我的西装也早已破旧不堪

我说话还是没人搭理

我的地位像草一样低

如果我是树人

村子里最窝囊的人

我说的都是错

就算对也没人听

如果我是树人

树叶和树干都用来取暖

能照多亮就照多亮

我的孩子在我烧的地方往前走

如果我是树人

孩子,希望你不再是树人

不再窝囊



Cosplay-


那一年

我咿呀学步

奔向母采张开的双手

那是我渴望的安全港湾

就如同

场院里的小鸡仔

慌急着

寻找老母鸡的双翅

时光冉冉

少年的我

象是上了发条的钟

幻想着自己是

田野上的风

飞到树捎

骑上小乌

掠过湖面

期待着夕阳下

母亲的那一声唤

我知道

早己端上桌的饭菜

也了解我的骄傲

岁月啊

如刀

亦沧桑

喜欢了絮叨的母亲

皱纹

白发

一如老屋

努力的收藏了往昔的点点滴滴

历经了烟熏火燎的饭菜

母亲一句

你爱吃的

我就想起场院里的那只老母鸡

淋着雨

张着翅

护着崽

护着崽

张着翅

淋着雨

天黑了

雨还一直地下

母亲啊

千万年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