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新诗应注意些什么?为何在头条很难遇上一首脍炙人口的现代诗?

刘诗任


新诗相对来说不讲求押韵,也没有形式,字数上的要求,内容也不做限制,以表达个人情感为主,感觉是比较简单。

写的时候要注意

1:语言通俗易懂,考虑到你的受众。第一首白话新诗是胡适的《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2:以切身感受为主,不要无病呻吟。

3:诗歌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之上,所谓”诗言志,歌永言“,借助意象传达出自己想要要表达的。

为什么感觉现在脍炙人口的诗少了。

1:时代原因,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诗歌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很难形成风潮。话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北京大学十个人里面就八个写诗的。

2:现在的人们,精力有限,忙着为生活过活,也没有那么多闲情逸致去欣赏诗歌了。

3:想象力的缺失,面对现实的窘境,想象力对很多人已经成为奢望。所以很难做到感同身受。

不过写诗也不需要迎合大众,就当是自娱自乐也挺好的,当然能把快乐传递给别人更好了。

我写的自娱自乐的两首。

《喜欢》

鸟儿恋着自由,天空不说话

落叶盼着重生,大地不说话

经过你的身旁,我也不说话

你喜欢的玫瑰,我摘下了它

为了你的喜欢,我进行了一场谋杀。

《寒冬》

街角的夜

飘来北方的雪

我是北方的雪

融化在你小小的温柔里

在这座城市的车站

我们曾相见

铁轨向前延伸

像一把巨大的匕首

穿过我的心脏

带你到了南方的街

我打开日历

距离鼠年丁丑日还有二十六天。


小王的后花园


好多年前写的一首,看看算不算是脍炙人口[微笑][微笑]

醉眼回眸之:雨巷

记忆深处的雨巷

弥漫着浓浓郁郁的花香

每场春雨过后

总有茂密的思念疯长

一丛

一簇

写满了少年梦一般的幻想

一枝

一蔓

牵挂着那个

如丁香一样的姑娘

今夜掬起

一捧清清凉凉的月光

我小心翼翼

把它铺满幽深洁净的雨巷

踟蹰

彷徨

希冀和惆怅

只有多情的春风

依旧摇响了

曼陀罗的铃铛

王品玉 2004.2.18



王品玉诗词选集


真正的好诗,让人读后既养眼又舒心。古体诗如此,自由体诗更是如此。但现实中太多的作品却让人失望,主要表现在:1.有意境却忽视了语言凝炼;2.有跳跃但诗无味,缺乏思想感情;3.多首诗不讲押韵,节奏感缺失。诗作者大多追求数量,很少在质量上下功夫;包括我自己,写诗往往急于求成,不是顾此失彼,就是作品生命力不强。写诗的人,一靠灵感无可非议,二得严格按照诗的要求必须去做。好诗少之又少的原因,就是人们不易写出,反正我觉得写一首好诗很难。正如我以前强调的那样:好诗不易遇见,尤其是脍炙人口的那种……(文/刘涛)





刘诗任


诗词讲就是语言文字精练,意境深远,有内涵,给人一种画面感和身临其境,情螎自然感覚,当然虽着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思情画意也得多元化,各行各业都有诗意境,都精品展现,人生处处是诗情画意。

每一个人文化程度,生活背景不同,他的作品不同,理解的意思不同,在这个诗词歌赋的大千世界里,每一个人发挥应有笔墨能力,当然诗词歌赋会发扬光大,文化世界会炫丽多彩,艳丽多姿。生活世界会充满阳光,少些压力,我想诗词歌赋是无形,不拘格式应多样化的发展。



春风华si雨


个人喜欢写一些散文诗和打油诗,最近疫情写了一些诗鼓鼓劲了。

夕阳月下

夕阳藏屋后,

明月立枝头,

齐盼春来到,

力扫中华毒。

晴空

万里长空了无云,

一棵孤树不见青。

江城男儿依红墙,

只待万物皆换新。

飞雁

孤木遮晚霞

群雁迎春风

何日返江城

再见至亲朋

武汉战疫

长江汉水育三镇,

龟山蛇山护江城,

奈何病毒袭武汉。

幸有白衣如天神。

梅园花开

汉口江滩人依稀,

东湖梅园花已开。

满城皆待春来到,

齐迎战疫胜利来。








声之汉武


其实新诗与古诗在意境、意象、意蕴层面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是语言表达。新诗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用词用字要精练:现在很多新诗不太讲究用词用字,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仍然适合新诗。在某种意义上讲,新诗更注重用词用字,犹如画龙点睛。

2、新诗也得讲究一定的结构:现在很多新诗的形式结构只是简单断行而已。新诗比较自由,没有固定的形式结构,但没有固定的形式结构,并不是不要形式结构。大凡好的新诗,其结构也是很讲究的。比如‘’我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首诗单句平淡无奇,但采用了‘相对性’结构形式,几个单句组合在一起,便产生了巨大的意象及意蕴。

3、言语要陌生化:现在很多新诗,就是一句白话、口水话,言语没有一点张力,比如下面这首诗:

很痛苦,

才是我的药

另外,说头条上没有一首好的现代诗,这就有点较劲了,在当今诗坛,也没有几首好的现代诗,诗歌,早就衰落了。


悦己书单


作为一个写诗新人,个人觉得写新诗最重要的是真实地表达内心情感,但是尤其要注意切勿用词太“深”,这个深指的不是深度而是指华丽的词藻和撕心裂肺地呐喊。新诗因为受限低不用讲究平仄、押韵、工整和音律,但是却因此需要更好更适合其内容的意象和情感相称。头条作为一个新兴的网络文化媒体,目前取得的成就已经令人瞩目了,之所以目前没有脍炙人口的新诗,个人觉得因为当前诗人更倾向于专业性较强的文学期刊类平台,这是它们的文化底蕴。相信如果头条能够为诗歌新人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用不了多久也能够体现其浓厚的现代文学气息的。


静幽如枫


新诗讲究情感的流畅,语言的律动和思想的张力的和谐统一。不像古诗词有严格的平仄规矩,水平高低比较容易判断,新诗那三个评价维度标准都很模糊,所以欣赏门槛也非常高。同时,因为标准模糊,造成一般人很难判断好坏,滥竽充数的新诗创作者也很多。以上种种,造成了新诗口碑崩塌。从八九十年代那次热潮之后,新诗基本被边缘化了,这二十年没有产生特别优秀的诗人,至于脍炙人口的作品也有一些,比如木心,李元胜,洛夫创作的一些诗歌作品还是比较知名。这只是相对而言,和上个世纪相比,新诗整体在下沉,受众越来越小。新诗基本是文字修养与思想情感修养的综合流露,创作上并没有捷径可走,主要是多阅历,多思考,多看多写多交流。我每天会坚持创作一首,水平高低不论,追求流畅真诚。感兴趣的可以关注,头条号和公众号 朴一吹


朴一吹


无欲常叫心似水,有言便觉气如霜。

缘何头条多惆怅?名利累翼怎飞扬!


柳溪居士


第一:头条应开辟新诗专栏,开展新诗征文大赛。

第二:与《诗刊》《星星》联合举办新诗活动。

第三: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因为诗歌界对现代诗的评价标准还没有完全一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