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闰四月,吃树叶”的俗语,2020年是闰四月?

用户5393314713011


我是农村人,“闰四月,吃树叶”的俗语,是一个流传甚广和流传时间很久的俗语。主要意思在以前,我国大部分农作物在五六月以后成熟,在农历三四月份正是青黄不接的时间,旧粮食快吃完,新粮食还没有成熟收割,如果有“闰四月”就是两个四月,农作物成熟收割时间要延迟到五月左右,如果家里粮食贮备少的话,粮食就不够吃了,要挨饿。



那么“闰四月,吃树叶”,就是当时困难时期一些粮食不够吃的人们的真实写照,在闰四月采集树叶充饥,也是确实存在的。

2020年就是闰四月,但现在情况和以前不同了,人们的生活得到很大提高,首先粮食是够吃的。因此不会出现“吃树叶”的情况了。

在农村如果自己的粮食不够吃,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市场粮食供应是充足的。

由此可见,“闰四月,吃树叶”是一个古代俗语,也是当时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基本不存在“闰四月,吃树叶”的情况了。


老姚谈植物


村里年纪最大的农村老人刘奶奶说:今年是十二生肖中新轮回,鼠老大年头,又恰好遇见双春、双闰年,本来应该是大好年头,可惜今年闰四月,按照以往的经验,闰四月的年份,农村又该缺吃少穿。

刘奶奶说的意思其实就是俗语:闰四月吃树叶。本来闰月是平常事,因为阳历比农历总会多一天、两天的,所以为了俩年份的月份不要差距越来越大,于是就用闰月来解决这个问题。

只不过闰四月却并不那么容易,四月是春天,在很久以前,农村老人总觉得四月闰月是预示着庄稼收成不好的意思,为了提醒农民们有计划过日子,特别是春天,在树上长了树叶后,那就添着树叶吃粮食,万一到了秋天庄稼没得收可怎么办?

所以闰四月的话,趁四月树芽新嫩时,农民们会用树嫩芽做玉米面菜饼子,这样的话能省出最少一半粮食,到了秋天,哪怕庄稼缺少收成,最起码有省出来的一点粮食来维持生计。

而事实上我们现在才不用在意闰四月这个事情呢,因为现在的俗语对于现在的天气以及庄稼生长没啥可关联性,全世界普遍性气温变暖,冬天没有冬天的样子,该冷时不冷,该热时还热,所以俗语对于现在的庄稼生长也没啥说辞了。

我们目前大概要知道的是:今年春天比往年多一个月时间,种蔬菜可以稍微晚一点种。


看农村说农事


以前奶奶在世的时候,现在的季节会给我弄一些榆钱,做蒸菜当零食吃。每到弄榆钱的时候,奶奶好像想起什么了,念叨着:“闰四月,吃树叶”。我问奶奶啥意思,奶奶说,以前旧社会兵荒马乱的,她小时候如果收成不好,在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吃不饱饭,吃过树叶。这是他们民国时候出生的人遭遇过的,所以到爷爷家来,把咱家院子周边,种上了不少榆树,年年有余,图个吉利嘛,还能够给小孩打牙祭。

此一时彼一时,吃树叶的意思早变了!

生在了好时代。随着我们长大,国家发展的越来越好,人民的日子越来好,不存在因为吃不饱饭去吃树叶的问题。现在不管2020年闰几月,老百姓日子也好过。不过奇怪的是,我发现很多人,待到春暖花开时,跑到乡村弄榆钱、掐柳树的嫩叶,还有人去荒山上掐花椒嫩叶……挖蒲公英、面条菜等等。这可不是说人们吃不上饭,而是现在人们喜欢吃这些自然食材。

所以说,别管今年闰四月,年年都有人吃树叶。只是旧社会人们吃树叶是由于饥饿,迫不得已的吃;而现在人们是大鱼大肉吃多了,为了尝鲜,感受自然的味道,主动去吃树叶,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啊!昨天拍摄的榆钱这样了,过几天都会被人采撷去做美食吃。此一时彼一时,不要拿老问题说事,吃树叶的目的不同了,不能一概而论。


三农的高度


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闰四月,吃树叶”的俗语,2020年是闰四月?

2020年可以确定的是是“双春年”又是“双四月”的好年景。

但是,我们今年开年就碰到了瘟疫。俗话说“瘟疫始于大雪,发于冬至,生于小寒,长于大寒,胜于立春,终于春分,止于清明。”这句话说的很有道理,也是佩服古人智慧。现在我们国内疫情遏制住了,2020年注定不平凡。

闰四月的意思是说明今年按照农历历法来算的话是有两个农历的四月,今天是农历的二月二十九,后天就进入农历三月了,但是,现在按照阳历计算的话,到3月23号了,中间相隔差不多一个月,古代科学家为了保持农历阳历换算,就发明了闰月闰年的情况。

今年是庚子鼠年,农历有两个四月,第一个农历四月是在阳历4月23号到5月22号,第二个农历四月是在阳历5月23号到6月20号,也就是说从阳历的4月23号到6月20号都说农历的四月,农历五月从阳历6月21号开始。

“闰四月,吃树叶”在我们当地确实有这样的说法,一般老农民都喜欢说这些老俗话,老农民也很担心今年庄稼收成问题。从字面上理解的话,闰四月,农民可能要吃树叶了。

难道树叶好吃吗?树叶当然不好吃,只不过,因为老农民知道,闰四月,从去年年底是暖冬开始,注定今年庄稼收成不会好。暖冬意味着春天有倒春寒,可能还要“雪打清明秧”,这样的话,庄稼成熟很晚,农民会碰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农民没有粮食吃,只有吃树叶了。

当然,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主要说明今年年景不好,农民会出现缺粮缺食得情况。

我是三六五平凡之路,请关注我,我们一起进步。


三六五平凡之路


请点击关注【乡村关中】, 分享不一样的“三农”精彩。

今年是闰四月。我们知道,农历有闰月的一年,称为闰月年;但民间习惯地称为“闰年”,这样主要是纪年法的不同,就是公历和农历纪年法之间产生的天数差异而造成的。通过历法看来,农历闰年闰月的推算,一般3年一闰,5年二闰,19年七闰,农历基本上19年为一周期,这样才能对应上公历的同一时间。那么,在民间有“闰四月,吃树叶”的俗语,这是怎么回事呢?作为“三农”领域民间观察员的【乡村关中】结合农村生活的习俗,和大家分享如下:

第一,“闰四月吃树叶”是过去的说法。

过去农民的生活十分贫穷,人们赖以生存的土地都是靠天吃饭,而每年到了四五月间,正处春夏之交,上一年的粮食早已吃完,新粮还没有收获,在这个交接的时间,农民为了生活,每年刚一开春,地里的野菜露出头脚就赶紧挖回家,与粮食混合一起吃,节约粮食,期盼与新粮能衔接上;但有时遇到天灾年景,春夏之交时农民早就没粮食吃了,就在地里挖野菜,野菜挖完就吃槐花、榆钱,实在没有办法就吃树皮、吃树叶、拔草根等用来充饥。因为闰四月要过两个农历的四月,庄稼收获就要推迟一月,这样粮食就更不够吃,所以,为了活命的农民就吃树叶,在那个年代并不算什么稀奇的事情。

第二,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看到这句农谚,自然想到过去农民艰苦的生活,他们为了活命什么东西都拿来充饥;相比现在农民优越的生活条件,吃穿住行用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方面,吃得越来越好,生活质量越来越高,都穿着高档名牌服饰,住、用那就更不用说了,新时代的农民都享受着现代市民的生活。想着过去,看到现在,我们必须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意气风发,努力奋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总之,社会在发展,农民的生活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过去的苦难岁月都成为沉封的历史,但想想过去,我们就要更加努力,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生活,它也在警惕着我们,不要忘记苦难,美好的生活,都是奋斗而来的;人总要努力前行,天上不会掉馅饼,只有通过勤奋的耕种,努力的工作,才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农民就更不例外了。

我是职业农民【乡村关中】,我们一起关注“三农”动态,解析“三农”热点,剖析“三农”万象,探索“三农”规律,推动“三农”发展。你对此有何看法?欢迎留言分享。


乡村关中


更多农业养殖知识和种植技术,请关注三农堂广讯,诚邀您的关注,共同探讨三农知识。

今年是2020年,2020年是个双春年,一年会有两个立春的节气,这个就是双春年的由来,但是对于双春年来说,有很多关于双春年的说法,比如说双春年的年份是比较暖和的,毕竟一年中会有两次的立春的节气,也是说在2020年不会太冷,2020年的立春是在年前的一次立春,然后到了年后还一次立春,那么对于说双春年也是比较少见的,但是今年还是鼠年的双春年,更是难得一见的年份,当然了今年除了有两个立春的节气,还有的就是有两个闰四月,那么农村有着“闰四月,吃树叶”的俗语,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对于在农村里,有的俗语也是有着流传很多年的历史了,尤其是在很早的时候,农民吃不上饭,主要是遇到灾年的情况下,很多的老人都会记忆犹新,到现在家里的父母都还会说在农村里没有分地的时候,大家都过得比较苦,可以说是吃不上饭的时候也是有的,其次就是吃的比较差,和现在的生活也是没法比的,这些老人都是过了苦日子之后,在我们身边才告诉我们不要随便浪费粮食,有的时候想想以前还是比较苦的,这几年随着农村的经济建设发展迅速,农民也是过上了好日子。
就拿几年2020年来说吧,除了是双春年,还是闰阴历的四月,按照正常的年份,今年的阳历六月份是阴历的五月,但是几年闰了四月,所以会闰四月会在6月28日结束,也就是说在闰四月的年份里,有人在四月出生,那么就会过两个生日,这个虽说也是闰四月的问题,但是对于过生日来说,都是只有一个生日,这些说过两个生日的也是处于调侃的说法,那么为什么闰四月要吃树叶呢?
其次对于这个问题也是很多老人在以前的时候总结出来的经验,比如在闰四月的话,就会造成农作物生长出现很多的问题,农作物受到天气的侵害等,有可能会出现粮食因为天气的原因造成减产的情况发生,对于在以前的时候,出现灾情,农民吃不上饭就是啃树皮吃树叶,所以这个也是以前有的老人经历过的事情,才有了吃树叶的说法。
这些都是老一辈的老人总结出来的经验,毕竟在以前,农民种植农作物都是属于靠天吃饭的行当,如果天气不好的话,就能造成当年的作物受到侵害,因为在有的年份里,农时也是和天气有密切的关系,比如该冷的天气不冷,该热的天气不热等情况,这些情况都是天气造成的,像农作物因为节气推迟生长等情况,都可以造成农作物不能出现丰产的情况,不过,现在也是属于科技发展的时代,对于一些作物种植和收获,只要不违背农事,认真的劳作都是可以避免的,所以说有的俗语也是作为茶余饭后的话题而已,大家也不必太认真。

三农堂广讯


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闰四月,吃树叶”的农村俗语,2020年是闰四月?

现在科学技术的发达,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了,人们从吃饱也逐渐向吃好发展。因此现在我们感觉对闰月没有什么特别的,更不要说是对“闰四月,吃树叶”的这句农村俗语有印象了。但是如果时间回转到爷爷那一辈,爷爷们自然对这句话印象极为深刻。因此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农村俗语:“闰四月,吃树叶”的来历。




首先说一下爷爷“吃树叶”的故事:

那是在旧社会里,爷爷由于是贫民,为了生计年轻力壮的不得不给地主做活,以解决温饱。而在旧社会里,爷爷光靠地主给的余粮自然养活不了一家,没办法的他只好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采集一些榆钱、杨树牤子等,放在稀粥中以填饱一家人的肚子。

但是在自然灾害的季节,特别是闰四月的时候(不知道为啥是闰四月是自然灾害的季节),而地主家由于粮食减产,自然也没有余粮啊,于是爷爷不得不采集一些柳树叶、榆树皮来吃,就这样饥一顿饿一顿的,等到了新中国的成立。从那以后爷爷也分了几亩地,终于解决了温饱问题,也过上好日子。

再说一下“闰四月”的由来:

为什么出现闰月呢,因为在我国是有双月份的,为太阴历和太阳历。而太阴历就是我们说的农历,即月亮围绕地球一周为一个月。但是农历属于一种阴阳合历,其年份分为平年和闰年。而平年为十二个月,闰年为十三个月,而月份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而太阳历则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而现在世界通用阳历是365天为平年,闰年则是366天。

但是来说,由于阴历和阳历的每月时间是不同的,太阳历的一年总是比太阴历多11天,因此由于每年天数的积攒,古人们则想出了一个方法,就是采用闰月的方式来平衡阴历和阳历之间的差距。所以到一定的年份,就出现了闰月的现象,而今年的闰四月则是这样出现了。

那么为什么会有“闰四月,吃树叶”之说呢?

由于农历的四月正是万物复苏的时候,各种花儿也是含苞欲放,比如桃花、杏花、梨花等,也在三四月的时候开始盛开。而四月的粮食也正在发芽,此时的温度是很合适庄稼的生长的。

但是由于“闰四月”的关系,在今年有两点四月下,必然第一个四是很冷的,因此也就有了倒春寒的现象发生。在“倒春寒”的灾害一冻再冻下,刚刚含苞欲放的庄稼自然经受不住一冷一热的打击,因此就出现了庄稼死亡的现象。比如在2018年的时候,在4月份的一场倒春寒,让苹果花受到了很大的损失,造成了2018年苹果的减产,让苹果的价格在10元一斤以上。所以来说,这闰四月对庄稼的危害还是有的。

总上来说:

有些农村老俗话还是由于一定道理的,而在古时候,人们科学技术不发达,是靠天吃饭的,当出现自然灾害的时候,因为粮食减产等原因,穷苦的农民们是以吃树叶的。特别是闰四月的时候,因为倒春寒的原因,对庄稼的影响更大,因此就有了“闰四月,吃树叶”之说。但是现在来看,在吃喝不愁的情况下,很多人自然不会记得这句农村俗语的。


李子说农


农村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地方,而以前农业科技欠发达的时候,农民只能通过自然现象和总结的规律作为农业生产的依据。

闰月就是这么一种现象,是类似于一种“重置时间”的做法。古老的农历记时在漫长的变化过程中,与公历记时产生了“极不相应”的现象,往往就会将农历记时的某一个月份“再来一次”。在亚洲地区一般两三年就有一次闰月,是一种大家比较容易接受的调整时间计量方式。


▼ “闰四月,吃树叶”是什么意思?

这是一句农村俗语,讲的是一年当中有两个四月则这一年的农作物收成会比较差,可能会出现饥荒,很多人只能以树叶作为生存的食物。其实作为这句话本身不管它包含的内容参考价值有多大,它都会在农村地区慢慢流传,有的地方、有的时候还是与这句话比较“吻合”的。无论是闰几月份,往往在一年的上半年闰月,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都会大一些,而下半年农作物基本是已经生长成型、就等待采收了,农民对月闰月也就没那么敏感。


▼ “闰四月,吃树叶”有道理吗?

这句话也许是以前的真实写照,农历的四月还处于春季,闰四月直接说明这一年的春季比较长。从现在看来,春季延长,那么很有可能该年的春季气温比较低,甚至是倒春寒现象。春季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低温不利于发芽和生根,可能导致农作物坏死。所以,在农业技术落后的以前,“闰四月,吃树叶”确实是有一定道理的,对农民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 以前的农民吃的是什么树叶?

生活艰苦的时候,吃树叶、树皮和草根都算好的了,但是现在国家富强了是不可能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了。那么之前“闰四月,吃树叶”到底吃的是什么树叶呢?还是看季节而定的,基本就是有什么树叶吃什么树叶、什么树叶口感更好就吃什么树叶,只要是没有毒性、采摘方便的树叶都会被用来充饥。农历四月正是树木繁茂的时候,那个时候榆树叶、槐树叶、柳树叶以及香椿树叶等都是经常被采摘来吃的。


农纪


老农民常说,双春年一般都是一个不寻常的年份,经常出现灾荒年。因为双春年很容易出现一种自然灾害,那就是倒春寒。在以前生活条件落后的情况下,经常因为倒春寒导致外面很多流浪汉冻死的情况。因为天气本已转暖,很多流浪汉远出没有穿足够多的衣服,倒春寒来得很快,所以晚上很容易冻死流浪汉。

而四月份其实也是青黄不接的事情,去年的粮食也是吃得差不多,农民寄希望于今年的庄稼。根据古人观察,如果遇到双春年要当心,所谓双春年就是指一年有两个立春。2020年是一个典型的双春年,而且还是一个闰年,闰四月,这更是一个不好的寓意。按照古人观念来说,闰月在春季,很有可能导致庄稼大减产,甚至绝收,这种年份很快乐造成饥荒。

所以才会出现农村人常说的“闰四月,吃树叶”的说法,这并不是空穴来空。以前古代农民粮食生产本来就落后,粮食非常珍贵,基本上粮仓都是非常紧张的。如果一旦遇到闰四月的年份,确实不是很好,倒春寒几率非常大,在古代农民靠天吃饭,倒春寒很有可能导致粮食绝收,最后可能真的得吃一年的树叶和野菜为生。

2020年这个年份真的是不寻常,感觉真的印证古人的话,如果这次发生在古代,相信人类又要面临一次毁灭性的打击。不过现在粮食储备比较充裕,即使遇到倒春寒,出现粮食减产,也不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加上现在农业技术比以前好,粮食品种改良,这些都是可以忽视的。只是今年因为疫情,很多人确实要失业,生活会造成很大改变,希望赶快归去吧。


少三番


俗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来源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实践,具有借鉴指导意义。在古代社会,科学技术水平和认知水平低,人们对自然界的认知会和主观意识扯上关系。俗语具备以下两个特征:一是地域性,俗语不具有普遍适应性,只能适应于部分地域;二是时代性,俗语不会随着时代发展而出现新的内涵,需要结合当地的时代背景分析。俗语并不是落后文化的代表,其文化内涵需要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丰富,不然就有可能会被打上落后文化的标签。

闰月是出现源于不同的纪年方法导致的时间差,公历的纪年方法比农历的纪年方法会长11天左右,因此就需要闰月来弥补这段时间。在我国古代闰月就开始出现,说明古代社会人们对天文地理就颇有研究,具有极高的指导农事生产的作用,同时也保证了天时和历法符合,避免时序错乱颠倒的怪像出现。“闰四月,吃树叶”正是源于古代社会人们生活经验的总结,即出现闰四月的年份,农作物的生长就会出现问题,饥荒年的概率会增加,甚至需要靠吃树叶维持生计。

“闰四月,吃树叶”在古代或许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现代社会的作用不是很大,科学技术和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给农作物丰产丰收提供了保障。粮食是否丰产丰收取决于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是否丰富,营养物质能否保证粮食生长过程中的需求;二是水热条件,即气温和降水能否满足粮食在不同阶段的生长需求;三是人力干预,即选种育苗、水肥管理、病害防治等人为种植管理措施。不管是闰几月,种植户的主观能动性都是决定粮食能否丰产丰收的因素,要辩证的理解和对待。

不同地区对“闰四月,吃树叶”的理解会有不同,粮食产量下降只是一种解读。另外一种解读是这样的,四月的气温会回升,也就意味着高温天气相比往年会持续更久的时间。从古至今,普通老百有很多的防暑降温的方法,喝具有降温去暑作用的水就是其中一种做法,树叶在有些地区指的是具有防暑作用的茶水。闰几月其实不是影响农作物是否能丰产的决定性因素,气温和降水受闰月影响不会很大,是否高产更多是要种植户做好田间的各项管理工作,积极做好巡查防治工作。

2020年是闰四月,但并不会出现俗语中出现的场景,我国的种植技术和粮食储备足以应对任何不测。今年全球有两大不确定因素会影响到粮食生产和价格走向:一是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来说仍然具有极大的不可预测性,虽然我国的疫情已经基本控制住了,但全球疫情的防控工作才正式开始;二是非洲蝗灾目前仍在蔓延,6月以后的规模有可能会持续扩大,也就意味着全球粮食减产的可能性增大。我国的疫情基本结束,且非洲蝗虫无法进入我国,因此粮食的供应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